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聊工作室】
公務接待工作餐不得提供香煙,不上酒!近日印發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明確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勤儉辦一切事業,降低公務活動成本”。消息一出,一些誤讀的聲音也隨之冒頭,比如“基層的日子已經夠緊的了,難道讓公務員自費上班嗎?”其中的一些歪曲、疑惑,值得我們聊一聊。
先說,為什么要“過緊日子”?過日子講究"精打細算,才能油鹽不斷"。黨政機關過緊日子,是為了更多資金用在支持高質量發展和民生事業上,讓有限財力發揮最大社會效益、民生效益。
過好緊日子,得看看之前的浪費從何而來。有新聞報道,說有的機關單位材料單面打印,或者錯一兩個字,幾十頁的材料就要重新打印,這是形式主義造成的浪費。還有的地方,熱衷裝點門面、大搞裝修和面子工程,新建設施卻使用率不高,這是官僚主義造成的浪費。持之以恒整治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既能為基層減負,也能減少資金浪費,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
還得明確,黨政機關過緊日子,強調的是扭住發展所需、民生所盼,該花的要花,該省的堅決省。去年兩會期間,財政部長藍佛安說 “大錢大方、小錢小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有的單位減少必要的辦公用品,有的地方取消基本福利待遇,壓減必須的培訓,這都屬于把緊日子“過偏了”。過緊日子,強調的是厲行節約、力戒奢華,如果該投入、該支出的地方也畏手畏腳,就會降低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導致工作難以推進、事業停滯不前。
總之,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不是一時之需,而是長久之計。各級黨委政府要把過緊日子當作習慣,以嚴實作風、務實行動,把錢用好,把事兒也辦好。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聊工作室】,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