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這句流傳千年的俗語,用來形容當下某些臺灣政客的行徑再貼切不過。
當賴清德在執政周年之際大放厥詞,妄圖在兩岸關系中“教大陸做事”時,恐怕他自己都沒意識到,這種自不量力的表演早已淪為兩岸民眾眼中的笑柄。
有人說政治是面鏡子,照見的不僅是權力的博弈,更是民心的向背。那么這位“臺獨”分子口中的“雄心壯志”,究竟是蚍蜉撼樹的徒勞,還是引火燒身的前兆?咱們不妨從頭掰扯掰扯。
先來說說這位賴先生的“迷之自信”。
在媒體鏡頭前,他煞有介事地大談中美關系,聲稱大陸加入世貿組織全靠美國支持,這話聽著就像井底之蛙在品評天空的大小。
稍微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中國復關和加入世貿組織,是14億中國人用汗水拼出來的成果,是改革開放政策的必然結果,哪輪得到旁人指手畫腳?
更可笑的是,他居然把兩岸統一問題當成談判籌碼,仿佛自己手握什么“王牌”。
這讓我想起村里那些愛吹牛的二流子,兜里沒倆錢卻偏要充大款,最后只會落得個里外不是人。
再看看他治下的臺灣島,簡直像被捅了的馬蜂窩——亂成一團。
當初信誓旦旦要帶領民眾走向“光明未來”,結果呢?年輕人找不到工作,菜價漲到吃不起,連基本的電力供應都成問題。
老百姓心里跟明鏡似的:這哪是在治國,分明是在拆臺!就拿去年的“缺蛋危機”來說,堂堂地區領導人,面對民眾的質疑只會打太極、甩鍋,最后還是靠大陸緊急調運禽蛋才解了圍。
您說這事鬧的,臉都丟到太平洋里去了,還好意思談“尊嚴”?
說到“臺獨”,這幫人簡直是活在夢里。明明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連小學生都知道的常識,他們偏要裝糊涂。
整天跟著某些域外勢力搖旗吶喊,以為抱上大腿就能“自立門戶”。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一群小螞蟻扛著樹枝說要“征服森林”,最后還不是被一陣風刮得七零八落。
國臺辦早就撂下狠話:“臺獨”就是死路一條。
看看歷史上那些搞分裂的人,哪個不是身敗名裂?陳水扁現在還在牢里反省呢,賴先生難道想步他的后塵?
再瞧瞧國民黨的態度,更像是出懸疑劇。
朱立倫表面上喊著“罷賴”,可底下的人呢?盧秀燕突然改口稱大陸為“對岸國家”,這風向轉得比川劇變臉還快。國民黨到底是真心維護一個中國原則,還是借著反“臺獨”撈政治資本?老
百姓心里都有桿秤:要是真為臺灣好,就該實實在在促進兩岸交流,別凈搞那些虛頭巴腦的政治操弄。
前幾天看到臺商在廈門投資興業的新聞,再對比島內政客的勾心斗角,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嘴上好話說盡,肚里壞水裝滿。”
其實說白了,“臺獨”勢力的蹦跶就像夏天的蟬——叫得再響,也活不過秋天。
你看這些年,兩岸經貿往來越來越密切,臺灣的水果、電子產品源源不斷運往大陸,老百姓實實在在得了實惠。可偏偏有些政客為了一己之私,非要逆潮流而動,把好好的家園折騰得烏煙瘴氣。
就拿去年的鳳梨滯銷事件來說,大陸暫停輸入后,島內果農急得直跳腳,最后還不是靠大陸善心人士的“愛心助農”才解了圍。
事實擺在眼前:誰要是跟14億人過不去,就是跟自己的飯碗過不去。
說到結局,咱不妨把話挑明了:“臺獨”分子的下場,早就寫進了歷史教科書。
從鄭成功收復臺灣到《開羅宣言》明確歸屬,從改革開放后兩岸三通到如今的融合發展,任何分裂國家的行徑都只會被釘在恥辱柱上。
看看香港國安法實施后的局面,那些曾經上躥下跳的亂港分子,現在要么躲在國外當縮頭烏龜,要么乖乖接受法律制裁。
賴清德之流要是執迷不悟,遲早會嘗到螳臂當車的滋味——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最后咱得嘮嘮明白理:兩岸同胞本是一家人,打斷骨頭連著筋。
那些整天喊打喊殺的政客,哪懂老百姓過日子的道理?前幾天刷到個視頻,臺灣阿婆隔著海峽喊“回家看看”,底下幾萬條留言都是盼團圓的心聲。
政治斗爭只是過眼云煙,老百姓想要的,不過是兜里有錢、心里踏實、兩岸和平。
奉勸某些人別再做“倚美謀獨”的白日夢了,真把民眾拖進戰爭深淵,第一個被唾沫淹死的就是你們這些禍國殃民的家伙。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任何逆潮流而動的跳梁小丑,最終都會被碾得粉碎。
正如江河入海不可逆轉,祖國統一也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
那些在政治舞臺上咋咋呼呼的“演員”們,不妨放下手中的劇本,聽聽老百姓的心聲——畢竟,誰要是把臺灣推向災難,誰就會成為千古罪人。
我們始終堅信,當兩岸同胞手拉手共慶團圓的那天,所有的分裂雜音都將化作塵埃,被歷史的春風吹散得干干凈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