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兩岸局勢緊繃的關鍵時刻,賴清德突然主動拋出統一條件,似乎想打破僵局,開啟一場談判的新篇章。
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不到24小時,大陸便迅速回應——只用短短10個字,卻擲地有聲,直指核心。
如此簡潔而意味深長的回擊,背后隱藏著怎樣的戰略布局與政治博弈?
2023年5月20日,就職伊始,賴清德便馬不停蹄地推行其"臺獨"政策。
在他的領導下,"去中國化"運動愈演愈烈,島內"臺獨"勢力更是囂張跋扈,恣意妄為。
賴清德一邊大肆編造所謂的"新兩國論",一邊在國際舞臺上四處兜售所謂的"臺灣主權",企圖割裂祖國版圖,建立一個永遠不可能存在的"臺灣共和國"。
其所為之事,無不在赤裸裸地挑戰"一中原則",破壞臺海和平穩定。
試問,臺灣的前途命運能夠游離于中華民族之外嗎?臺灣的繁榮發展能夠脫離大陸而獨存嗎?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文化同源,本就是一家人。
島內長達70多年的分治,已經給無數家庭帶來了難以愈合的創傷。
如今,賴清德及民進黨當局非但不思彌合兩岸裂痕,反而變本加厲地挑撥離間,他們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在開歷史的倒車,把臺灣推向戰爭的深淵。
時間終將證明一切。
短短一年時間,賴清德的政績并不如人意。
他不僅在兩岸關系上走向了危險的邊緣,在島內施政中也是錯誤頻出,民怨載道。
據權威民調顯示,對賴清德及民進黨當局表示不滿意的民眾比例高達55%,創下了歷史新高。
人心向背,其勢已見。
賴清德的所作所為,已然失去了民心。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一個執政者若喪失民心,再華麗的言辭也無法掩飾他的失敗。
賴清德口口聲聲要捍衛所謂的"臺灣主權",要維護臺灣民眾的利益,但他的行動卻一次次傷害著臺灣民眾的感情,損害著臺灣的發展。
他大搞"綠色恐怖",在島內排除異己;他一意孤行推行"漸進臺獨",把臺灣推上戰爭的邊緣;他罔顧民生疾苦,無視經濟發展,執意與大陸對抗,最終傷害的還是普通民眾。
試問,這樣一個領導人,又怎能贏得民心呢?
眼看執政滿周年在即,賴清德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岌岌可危的處境。
為了力挽狂瀾,他在5月17日接受采訪時拋出了所謂的"統一條件"。
他將兩岸關系比作"大公司并購小公司",并要求大陸在所謂的"對等"前提下,與臺灣展開談判。
這番言論乍一聽似是而非,實則漏洞百出。
所謂"大公司"與"小公司"之說,無非是變相堅持"兩岸互不隸屬"的謬論,企圖把兩岸關系簡化為國與國之間的交易。
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客觀事實。
賴清德無視兩岸同胞的民族感情,視國家主權如兒戲,其用心之險惡,不言而喻。
賴清德的言論,實質上是在為其謀"獨"行徑尋找借口。
他一方面承認大陸從未放棄"武統"選項,另一方面又指責大陸未提出明確的統一條件。
如此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其居心叵測,路人皆知。
"臺獨"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胡同,是一個永遠也不可能實現的迷夢。
賴清德明知這一點,卻還要繼續欺騙臺灣民眾,把臺灣推向災難。
他的所作所為,已經到了窮途末路,必將在歷史的審判中留下罵名。
面對賴清德的種種言行,大陸方面早已看透其本質,并拿出了一劑猛藥。
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直言不諱地指出,"臺獨"翻不了天,成不了事。
這10個字道破了"臺獨"的本質,一語道盡了其必然的結局。
"臺獨"是一條不歸路,是對臺海和平穩定最大的威脅,也是兩岸同胞的公敵。
大陸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準備、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這既是維護兩岸同胞利益福祉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回顧歷史,海峽兩岸雖然距離咫尺,但因受到各種內外因素干擾,始終沒能完成國家統一大業。
但縱觀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祖國統一始終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盡管島內一小撮"臺獨"分子不斷制造事端,但他們阻擋不了兩岸走向統一的歷史大勢。
因為,這是民心所向,更是天意所歸。
近年來,隨著大陸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一國兩制"在港澳的成功實踐,以及兩岸交流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意識到,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下謀求發展,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穩定,是符合臺灣根本利益的正確道路。
他們渴望兩岸早日實現和平統一,共享中華民族復興的榮光。
這充分說明,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
任何違逆歷史潮流而動的行為,都將受到兩岸民眾的唾棄。
賴清德及民進黨當局如果執意背離兩岸同胞的共同愿望,違背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最終必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因為,統一是歷史的必然,是無法阻擋的時代洪流。
任何企圖阻礙統一進程的行徑,都是與天地不容的,必將遭到歷史的審判和人民的唾棄。
兩岸關系何去何從,事關重大,容不得半點馬虎。
在大是大非面前,大陸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以最大誠意爭取和平統一。
但我們絕不為各種形式的"臺獨"活動留下任何空間。
只要貫徹"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以民族大義為重,一定能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光明前景。
在兩岸關系發展的關鍵時刻,大陸方面更應該主動作為,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化解兩岸民眾的疑慮,增進兩岸同胞的感情。
比如,進一步加強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為臺灣民眾來大陸投資、就業、創業提供更多便利;比如,出臺更多惠及廣大臺灣基層民眾的政策,讓他們真切感受到大陸的善意和誠意;比如,盡快讓更多臺灣青年走進大陸,了解大陸,增進兩岸年輕一代的感情。
總之,要多走基層,多解民憂,多謀民生,讓更多臺灣民眾了解大陸的發展變化,感受大陸人民的友好情誼,凝聚反"獨"促統的強大正義力量。
正所謂"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只有兩岸同胞攜手同心,才能共同應對外部勢力的干擾,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當前,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大陸正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節點上。
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面臨各種風險挑戰,特別是外部勢力的干擾和"臺獨"分裂活動的破壞。
對此,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必勝信念。
要進一步凝聚兩岸同胞的智慧和力量,排除一切干擾,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
要牢牢把握兩岸關系的主導權和主動權,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團結廣大愛國愛港愛澳同胞,共同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活動,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放眼未來,"臺獨"分裂勢力逆歷史潮流而動的任何圖謀,都不可能得逞,都注定要失敗。
因為,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是大勢所趨,更是民心所向。
讓我們攜手同心,乘風破浪,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臺海的明天會怎樣?誰也無法準確預測。
但唯有承認"九二共識",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以理性務實的態度和行動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才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愿,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讓我們攜手共創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可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
只要13億多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定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創造中華民族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