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現在的年輕人都說養孩子太難,父母不幫忙簡直寸步難行。可又有多少人真正感謝過默默付出的老人?我原以為自己的付出都被看在眼里,直到那天晚上看到兒媳微信里對我的稱呼,才明白這五年的心血究竟值幾文錢。也許,所有的不被理解,都源于我們站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看著同一片風景。
那是個普通的周四晚上,兒子加班,兒媳出去和朋友聚餐。我剛哄完五歲的小孫子睡覺,正準備收拾廚房。
小家伙睡前還跟我說:"奶奶,你做的飯是全世界最好吃的。"
這樣簡單的夸獎就足以讓我心里暖暖的。自從五年前退休后,我就從老家搬來城里幫兒子兒媳帶孩子。老伴去世早,我一個人也沒什么牽掛,能幫上孩子們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廚房里還留著晚飯的殘局,我系上圍裙開始收拾。今天我花了兩個小時準備了四菜一湯,可兒媳小麗只是匆匆扒了幾口,就說約了朋友出門了。兒子更是連晚飯都沒回來吃,發消息說公司臨時有事,讓我們先吃。
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周都會發生幾次。我曾經也為此失落過,但轉念一想,年輕人工作忙,交際多,理解就好。況且孫子很喜歡我做的菜,每次都吃得干干凈凈,這就夠了。
兒媳小麗的手機突然在客廳的茶幾上響了起來。我擦干手走過去看了眼,是個叫"珊珊"的人發來的微信,屏幕上只顯示了一行字:"你今晚幾點回來?負擔婆婆睡了嗎?"
負擔婆婆?
我愣在了原地,仿佛被人當頭澆了盆冷水。這是在說我嗎?我在兒媳的手機里,就是個"負擔"?
手機又響了一聲,珊珊又發來一條:"上次你說她總是對你的育兒方式指手畫腳,今天又怎么樣了?"
我的手不受控制地顫抖著,眼前一片模糊。五年來,我每天五點起床準備早餐,送孫子上幼兒園,做飯洗衣打掃衛生,從來沒有一句怨言。我以為我們相處得很好,原來在她眼里,我不過是個多余的負擔。
"負擔婆婆"這四個字像一把刀,深深扎進我的心里。我想起這五年來的點點滴滴:孫子出生時我連續一個月沒睡過整覺,幫忙照顧月子里的兒媳;孫子發高燒時,我抱著他在醫院急診室守到天亮;兒媳加班回來累了,我總會準備好熱水和宵夜...
我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放下手機,回到了自己的房間。我顫抖著坐在床邊,淚水止不住地流下來。那一刻,我做了個決定。
我翻出了多年沒用的行李箱,默默地收拾起自己的衣物。淚水模糊了視線,但我不想在這個不歡迎我的地方多待一秒。
收拾到一半,我看到了床頭柜上的全家福。那是去年春節拍的,兒子兒媳站在中間,我抱著孫子站在一旁,大家都笑得那么開心。照片里,小麗挽著我的胳膊,笑容燦爛。誰能想到,她笑容背后是嫌棄和不耐煩?
我把照片翻扣在柜子上,繼續收拾行李。幾件換洗衣服,常用藥品,還有老伴留給我的手表。其他的東西,我一樣也不想帶走。
十點半,門鎖轉動的聲音傳來,兒媳回來了。我聽見她輕手輕腳地走進客廳,然后是淋浴的水聲。
我躡手躡腳地走到孫子房間,看著他安靜的睡顏。五年來,我看著這個小生命從襁褓中的嬰兒長成活潑可愛的幼兒園小朋友。他會叫我"全世界最好的奶奶",會在我難過時送上稚嫩的擁抱,會記得我喜歡什么顏色的花...
想到即將與他分離,我的心如刀絞。但我不能再留下來了,不能在一個把我視為負擔的家庭里繼續付出我的愛和心血。
十一點,兒子也回來了。我聽見他們小聲交談,似乎一切如常。沒人注意到我房間的燈依然亮著,沒人知道我的心已經碎了。
夜深人靜時,我悄悄打開手機備忘錄,看著這五年來記錄的點點滴滴:小孫子第一次叫"奶奶",他學會走路時的蹣跚,上幼兒園時的不舍,生病時整晚守在他床邊的日子...每一條記錄都刻在我心里。
我想起兒媳懷孕時,我每天變著花樣給她做營養餐;小孫子出生后,我主動提出幫忙帶孩子,讓他們能夠安心工作。前年兒媳外出培訓兩個月,家里完全靠我一個人打理。我從未想過要回報,只希望一家人能和和美美。但"負擔婆婆"這四個字,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凌晨兩點,我悄悄起床,提著收拾好的行李,站在小孫子的床邊,輕輕吻了一下他的額頭。那一刻,淚水終于決堤。
"奶奶愛你,小寶貝。"我低聲說道,"奶奶必須回老家了。"
小家伙在睡夢中翻了個身,嘴角微微上揚,像是在做什么美夢。我在他的小床頭放了一個小熊玩偶,那是我給他買的最后一個禮物。
清晨的火車站人流稀少,我買了最早一班回老家的票。寒風刺骨,但我的心更冷。一想到兒媳背后對我的稱呼,眼淚又不受控制地流下來。
站臺上,一對老夫妻正送別他們的女兒。老太太不停地叮囑:"到了給我們打電話,路上小心點..."老先生則塞給女兒一個保溫壺:"里面是你最愛喝的湯,路上熱一熱再喝。"
看著他們的背影,我羨慕得心酸。如果老伴還在,我們現在也許會一起享受晚年生活,而不是我一個人孤零零地被人嫌棄。
手機響了,是兒子的電話。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接了。
"媽,你去哪兒了?小寶起床找不到你,一直哭。"兒子的聲音里帶著焦急。
我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靜:"我回老家了。"
"什么?為什么突然回去?發生什么事了嗎?"兒子的聲音充滿驚訝。
我想說出真相,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這么多年來,我一直避免給兒子添麻煩,即使現在也是如此。"我...我只是突然想家了。老房子也很久沒人住,需要收拾一下。"
"媽,你應該提前說一聲啊。小寶還等著你送他上幼兒園呢。"
我沉默了,電話那頭傳來小孫子的哭聲:"奶奶,奶奶..."那稚嫩的哭聲幾乎要擊垮我的決心。
"我要走了,車來了。"我匆匆掛斷電話,淚水再次模糊了視線。
火車啟動時,我看著窗外的城市漸漸遠去。這五年,我把全部的愛都給了這個家,卻換來"負擔"二字。也許是我太傻,太不懂得保護自己。也許從一開始,我就錯把自己的熱情當成了別人的需要。
窗外的風景飛速后退,我的思緒也回到了五年前。那時候,兒子電話里說小麗懷孕了,問我能不能來幫忙。我當時二話沒說就退了休,賣了老家的小店,帶著滿腔熱情來到了這個陌生的城市。
我以為我來到了需要我的地方,原來只是自作多情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