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 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
-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新郎新娘交換戒指!"隨著司儀的話音落下,我和妻子緩緩走向彼此。
就在這時,一個意外發生了。
我的岳母突然拉住了我的手,眼含熱淚。
我愣在原地,腦海中頓時涌現出十多年前那個雨夜的場景,
那個我從家里偷拿800塊錢給同桌的決定,那個我一直內疚、后悔卻又無法彌補的過去...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叫陳志明,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
父親是一名普通工人,母親在社區醫院做護士。
雖然家里不富裕,但父母對我的學習和生活都很關心,總是盡最大努力滿足我的合理需求。
小時候,我不太懂事,總覺得家里很窮。
每次看到同學有了新玩具或者新衣服,我就會纏著父母給我買。
有時候父母會答應,但更多時候會搖頭拒絕,然后開始長篇大論地給我講"錢不是大風刮來的"這類道理。
我那時并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只覺得他們小氣,不夠愛我。
特別是看到隔壁老王家的孩子老是有新東西,而我卻只能穿表哥的舊衣服、玩表哥不要的舊玩具,心里更加不平衡。
"志明,做人要知足,不能老盯著別人家的好東西。"
每當我抱怨的時候,父親總會這樣教導我。
小學六年級那年,我們班來了一個轉學生,叫張雨晴。
老師安排她坐在我旁邊,成了我的同桌。
張雨晴是個安靜的女孩,成績很好,特別是數學,常常能得滿分。
而我最怕的就是數學,經常考試不及格,被父母訓斥。
剛開始,我并不怎么搭理張雨晴。
在我看來,她不僅穿著樸素,而且太過文靜,不像我喜歡交往的那種活潑開朗的同學。
但命運似乎早已安排好了我們之間的緣分。
一次數學測驗,我又一次考砸了,只得了58分。
回到家,父親看了我的試卷,皺起眉頭:"志明,都六年級了,還這么不用功?
看看人家別的同學,誰不是八九十分的。你這樣下去,初中可怎么辦?"
我低著頭,不敢反駁,心里卻滿是委屈。
我確實努力了,可就是學不會那些復雜的應用題。
第二天,我悶悶不樂地趴在課桌上。
張雨晴輕輕推了推我:"陳志明,你怎么了?不舒服嗎?"
我搖搖頭,沒說話。
"是因為昨天的數學測驗嗎?"她小聲問道。
我抬起頭,驚訝地看著她:"你怎么知道?"
她笑了笑:"我看你考完試的表情就猜到了。
其實數學沒那么難,要不我幫你補習一下?"
我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
從那天開始,每天放學后,張雨晴都會留下來,耐心地教我解題。
她有一種神奇的能力,能把復雜的題目講得簡單易懂。
在她的幫助下,我的數學成績漸漸提高了。
慢慢地,我發現張雨晴雖然家境不好,但她從不抱怨,總是樂觀向上。
她的書包是補了好幾處的舊書包,文具盒也是很普通的塑料盒,連橡皮都用得只剩小小一塊。
一次,我把自己多余的橡皮給了她,她卻堅決拒絕了:"謝謝你,但我不能要。
我媽媽說了,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要。"
"可這是我自己買的,多的,給你用。"我解釋道。
她搖搖頭:"還是不行。我媽媽說,要靠自己的努力得到東西,不能依賴別人。"
那一刻,我對這個倔強的女孩多了幾分敬佩。
隨著相處時間增長,我們成了好朋友。
我知道了張雨晴的家庭情況:她的父親早年因病去世,母親一個人拉扯她長大,靠給人洗衣做飯為生。
盡管生活艱難,張雨晴的母親卻從不向命運低頭,總是鼓勵女兒好好學習,將來靠自己的能力改變命運。
"我媽媽是世界上最堅強的人。"
每次提到母親,張雨晴的眼睛都會發亮,充滿自豪。
那段時間,我經常和張雨晴一起上學、放學,有時還會去她家玩。
她家住在城郊的一個小平房里,屋子雖小卻收拾得很干凈。
墻上貼著張雨晴的獎狀,雖然已經泛黃,但被精心地保存著。
張雨晴的母親是個瘦小的女人,臉上總帶著疲憊,但見到我時卻總是熱情地招呼:
"志明來了,快坐,阿姨給你倒水。"
每次去張雨晴家,我都能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溫暖,那是即使在物質匱乏的環境中,依然洋溢著的愛與堅強。
回到自己家,我開始珍惜父母給我的一切,不再那么任性和抱怨。
六年級的冬天特別冷。
一天放學后,我發現張雨晴沒來上學。
老師說她請假了,但沒說原因。我有些擔心,放學后直接去了她家。
敲了好久的門,才有人應聲。
門開了,是張雨晴,她的眼睛紅紅的,顯然剛哭過。
"雨晴,怎么了?你沒事吧?"我焦急地問道。
她搖搖頭,眼淚又涌了出來:"我媽媽病了,很嚴重,在醫院呢。"
我跟著張雨晴去了醫院。
在昏暗的病房里,她的母親躺在床上,臉色蒼白,看起來比平時更加瘦弱。
見到我們,她勉強笑了笑:"雨晴,志明也來了啊。"
張雨晴輕輕握住母親的手:"媽,你別擔心,醫生說你會好起來的。"
回去的路上,張雨晴告訴了我實情。
她母親患了急性膽囊炎,需要手術,但手術費和住院費加起來要將近5000元。
這對于她們家來說,是一筆天文數字。
"我問了醫生,他說如果不及時手術,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張雨晴哽咽著說,"我不知道該怎么辦...我們家根本拿不出這么多錢。"
看著平時堅強的張雨晴流淚,我的心揪成一團。
我想幫她,但我自己也只是個孩子,能有什么辦法呢?
第二天,張雨晴又沒來上學。
下課后,我去找班主任,把情況告訴了她。
"我知道這件事,學校已經在考慮是否能提供一些資助。"
班主任嘆了口氣,"但學校的資金也有限,不可能全部承擔。
你先回去吧,有消息我會通知你的。"
我失落地離開了辦公室。
放學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張雨晴和她母親的事情。如果我能幫上忙該多好啊!
回到家,我看到了放在客廳柜子上的存錢罐。
那是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存的壓歲錢和平時父母獎勵我的零花錢,一直沒舍得用。
我不知道里面到底有多少錢,但應該有幾百元。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腦海中全是張雨晴哭泣的樣子和她母親虛弱的面容。
我下定決心,明天一定要想辦法幫助她們。
第二天一早,我偷偷拿了家里的小錘子,打開了存錢罐。
里面有各種零錢和紙幣,我一張一張地數著,一共有365元。
遠遠不夠手術費,但總比沒有好。
就在這時,我的目光落在了父母臥室的抽屜上。
我知道,那里放著父母平時的積蓄。
我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鬼使神差地走進了父母的臥室。
我小心翼翼地拉開抽屜,看到里面放著一個信封。
我打開信封,里面有幾張百元大鈔。
我的手抖得厲害,最終還是拿出了四張,加上我的365元,剛好1165元。
我把錢裝進書包,心跳得厲害。
這是我第一次從家里拿錢,而且是這么大一筆錢。
我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我實在想不出其他辦法幫助張雨晴了。
放學后,我直接去了醫院。
張雨晴正在病房外的椅子上發呆,見到我,她勉強笑了笑。
"雨晴,這個給你。"我從書包里掏出錢,塞到她手里,"我只能拿出這么多,希望能幫上忙。"
張雨晴看著手中的錢,震驚得說不出話來:"這...這是哪來的?這么多錢!"
"我攢的壓歲錢,還有...還有一些其他的。"
我含糊其辭,不敢說實話。
"不,我不能要。這太多了。"張雨晴推辭道。
"你必須要!"
我堅持道,"你媽媽需要手術,這錢比起一條命算什么?再說了,咱們是朋友啊,朋友之間就該互相幫助。"
最終,在我的堅持下,張雨晴收下了800元。
她說學校已經資助了3000元,親戚朋友也湊了一些,再加上這800元,手術費基本夠了。
"志明,謝謝你,我一定會還你的。"
張雨晴緊緊握住我的手,眼中含淚。
我擺擺手:"別這么說,朋友之間不說這些。你媽媽的手術什么時候?"
"醫生說后天就可以安排。"
"那就好,我相信阿姨一定會沒事的。"我安慰她。
離開醫院后,我的心情十分復雜。
一方面,我為能幫助張雨晴而高興;
另一方面,我又為自己偷拿家里的錢而內疚。
我知道,一旦父母發現錢少了,肯定會很生氣。
果然,當天晚上,父親就發現錢少了。
"小明,你有沒有看到爸爸放在抽屜里的錢?"父親的聲音從臥室傳來。
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渾身發冷:"沒...沒有啊。"
父親從臥室走出來,臉色很難看:"抽屜里少了400塊錢,除了你,不可能有別人拿。
老實交代,錢去哪了?"
我低著頭,不敢看父親的眼睛。客廳里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凝重起來。
"是不是你拿的?回答我!"父親的聲音提高了八度。
我被嚇得渾身發抖,只好點點頭:"是...是我拿的。"
"拿錢干什么去了?是不是又去買那些沒用的玩具了?"父親越說越生氣。
我搖搖頭,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不是...不是買玩具..."
這時,母親也從廚房出來了,看到這一幕,問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父親氣呼呼地說:"你兒子偷了家里400塊錢!"
母親的臉色也變了:"小明,真的是你拿的?為什么要這么做?"
面對父母的質問,我只好把張雨晴母親生病需要手術費的事情告訴了他們。
但我隱瞞了一部分真相,只說自己拿了400元,沒提我自己存的壓歲錢。
聽完我的解釋,父母的表情都有些緩和,但父親還是嚴厲地批評了我:
"即使是幫助同學,也不能偷家里的錢!你應該告訴我們,讓我們來決定是否幫助她們。
這錢是我和你媽辛辛苦苦掙來的,不是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
我低著頭,不停地抽泣:"對不起,爸爸,我錯了..."
最終,父親罰我抄寫"不得偷拿家里錢財"一百遍,并且停掉了我一個月的零花錢。
雖然處罰不算重,但父母對我的失望眼神,卻讓我內疚不已。
第二天,我去醫院看望張雨晴和她母親。
手術已經安排好了,醫生說恢復的希望很大。
看著張雨晴又開始有了笑容,我心里的愧疚感稍微減輕了一些。
然而,意外再次發生。
張雨晴的母親手術很成功,但在出院前,張雨晴卻告訴我一個讓我震驚的消息。
"志明,我要轉學了。"她低著頭,聲音很小。
"什么?為什么突然要轉學?"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媽媽的病好了以后,她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在另一個城市。
我們下周就要搬走了。"張雨晴解釋道。
"這么突然?你都不和大家道別嗎?"我感到一陣失落。
"我媽媽說,越快走越好,免得...免得欠了別人的錢,心里過意不去。"張雨晴的聲音越來越小。
我這才明白,張雨晴和她母親是因為覺得欠了我的錢,不好意思再面對我,才選擇離開。
我急忙解釋:"雨晴,你不用擔心錢的事情,我真的不在乎那800塊錢。
我們是朋友啊!"
張雨晴眼中含淚:"我知道,但我媽媽說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我們一定會還你的,只是現在沒有能力。
等我們在新城市站穩腳跟,一定會把錢還給你。"
無論我怎么解釋,張雨晴都堅持要先離開,說是等有能力還錢了再聯系我。
我們交換了家里的電話號碼,約定保持聯系。
然而,張雨晴走后,我再也沒收到過她的消息。
我嘗試撥打她留下的電話,卻發現是空號。
班主任告訴我,張雨晴已經辦理了轉學手續,但沒有留下新學校的地址。
就這樣,我和張雨晴失去了聯系。
起初,我每天都在想她和她母親是否安好,后來,隨著時間流逝,這段記憶逐漸被埋藏在心底。
但每當我看到存錢罐或者想到那800元錢,內心就會涌起一陣復雜的情緒。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從小學畢業,進入初中,然后是高中,大學。
那段與張雨晴的友誼,漸漸變成了一個遙遠的回憶。
大學畢業后,我在一家廣告公司找到了工作。
憑借著努力和才華,我很快在公司嶄露頭角,成為了設計部的主力。
工作第三年,公司來了一位新同事,叫林雨菲,是市場部的新人。
她文靜優雅,工作能力很強,很快就得到了領導的賞識。
一次項目合作中,我和林雨菲被分到同一個小組。
通過共事,我發現她不僅專業能力強,為人處事也很得體,很快,我對她產生了好感。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我終于鼓起勇氣,向林雨菲表白了。
令我驚喜的是,她也對我有好感,就這樣,我們開始了戀愛。
戀愛期間,我發現林雨菲有很多令人欣賞的品質:她獨立、堅強,從不抱怨生活的不易;
她善良、有愛心,經常參加各種公益活動;
她勤奮、上進,工作之余還自學各種技能。
這些品質,讓我越來越確定,她就是我想共度一生的人。
交往一年后,我向林雨菲求婚了。
在一個浪漫的夜晚,我單膝跪地,掏出精心準備的鉆戒:"雨菲,嫁給我好嗎?"
林雨菲激動地點頭答應了。我們開始籌備婚禮,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在婚禮前兩周,林雨菲提出要帶我去見她的母親。
之前因為各種原因,我一直沒有見過她的父母。
林雨菲說,她的父親早年去世了,只有母親一個人。
"我媽媽身體不太好,一直住在老家。這次專門來參加我們的婚禮。"林雨菲解釋道。
我欣然同意,畢竟未來的岳母,總是要見面的。
周末,我們驅車前往郊區的一個小區。
林雨菲說,這是她前幾年給母親買的房子,環境不錯,離醫院也近,方便照顧。
電梯停在5樓,林雨菲按響了門鈴。
不一會兒,門開了,一位面容慈祥的中年婦女出現在門口。
"媽,這就是志明,我未婚夫。"林雨菲介紹道。
我禮貌地叫了聲"阿姨好",心里卻有種莫名的熟悉感。
眼前這位阿姨,似乎在哪里見過,但一時又想不起來。
"快請進,快請進。"阿姨熱情地招呼我們進屋。
進屋后,我們聊了很多,關于工作、關于未來的計劃。
阿姨時不時地看我一眼,那眼神中似乎藏著什么秘密。
臨走時,阿姨拉著我的手說:"志明啊,你是個好孩子,能托付給你,我就放心了。"
我感激地點點頭,心中那種熟悉感卻越發強烈。
婚禮當天,一切都很完美。
林雨菲穿著潔白的婚紗,美麗動人。
我穿著筆挺的西裝,站在她身邊,心中充滿幸福。
儀式進行到交換戒指的環節,司儀宣布:"新郎新娘交換戒指!"
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
我的岳母突然拉住了我的手,眼含熱淚:"是你,真的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