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我看到了很多從未見過的創新元素。中國在農業科技創新和鄉村振興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5月20日,在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減貧和可持續發展論壇現場,塔吉克斯坦勞動、移民與居民就業部副部長阿舒拉里佐達·阿卜杜拉赫蒙說。
這是阿舒拉里佐達·阿卜杜拉赫蒙第一次到中國,他用手機記錄下了此次中國之旅。論壇期間,他結識了一些新朋友,大家都很喜歡中國、喜歡陜西。
孟夏時節,三秦大地萬物并秀、生機盎然。上合組織“朋友圈”再次相聚陜西——5月19日至20日,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減貧和可持續發展論壇在此舉行。200余名中外嘉賓共話減貧和可持續發展事業。
2025年是中國建議確定的“上海合作組織可持續發展年”。實現減貧與發展是上合組織國家的共同訴求,也是上合組織框架下雙多邊合作的重點之一。
“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體驗。我參觀了很多先進的農業技術設備,品嘗了特色農產品,看到了中國在減貧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的成績。”柬埔寨農村發展部國務秘書馬塔·瑪拉認為,論壇活動內容豐富,自己和不同國家的新朋友交流分享后收獲頗豐。
“回國后,我要向同事分享我在中國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希望他們也能多來中國看看。”馬塔·瑪拉說。
上合組織國家與中國地緣相近、命運與共,在減貧和可持續發展方面面臨著相似的機遇和挑戰。近年來,中國幫助上合組織國家探索符合自身國情的減貧和可持續發展道路,為全球減貧和可持續發展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
“很榮幸來陜西參加此次論壇。中國的農業科技在很多領域都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論壇期間,在楊凌示范區實地考察的環節給茹拉耶夫·馬拉特留下了深刻印象。
茹拉耶夫·馬拉特是烏茲別克斯坦就業與減貧部第一副部長。雖然這是他第一次來到位于楊凌示范區的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但他對這里并不陌生。
2021年10月,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中烏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在烏茲別克斯坦揭牌。該示范園占地3500畝,種植了蘋果、葡萄等多種作物,還在當地推廣中國的節水灌溉等技術。
消除貧困是全球性難題,也是世界各國的共同目標。支持上合組織國家減貧和可持續發展,中國一直是“行動派”。
“中烏已經合作了不少農業項目,中國農業專家帶來的農業技術都是我們非常需要的。”茹拉耶夫·馬拉特認為,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為上合組織國家交流經驗、學者互訪、友好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近年來,通過農業技術援外培訓、扶貧專項培訓和設立海外分校等方式,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累計培訓農業技術管理人才5萬多人次,在多個海外示范園區開展優良品種和高效栽培技術示范推廣,為破解可持續發展難題探索了有效路徑。
舉辦上合組織減貧和可持續發展論壇、上合組織現代農業發展圓桌會議,承辦上合組織成員國農業部長會議、首屆中國—中亞農業部長會議……成立以來,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積極參與建設多邊交流機制,為推動各領域合作搭建了橋梁。
“前不久,我們國家的300名學員抵達陜西,參與在華培訓項目。我們期待和上合組織國家進一步深化合作,加強技術與知識交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推動巴基斯坦農業發展。”巴基斯坦參議院副主席納薩爾說。
作為上合組織創始成員國,中方在減貧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了斐然成績,收獲了上合組織國家的好評。如今,越來越多國家通過上合組織這個平臺找到共同語言、深化交流合作。
上海合作組織睦鄰友好合作委員會副主席崔麗表示,期待各方以論壇為契機,本著優勢互補、成果共享的原則,持續深化農業領域減貧合作,推動建立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減貧交流合作關系,攜手為實現消除貧困和零饑餓的目標、破解全球發展困境貢獻更大力量。
編輯|高瑜審核|趙允
來源|楊凌發布
作者|付玉瑋、 蒲茜
微信號:yanglingcaf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