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媽,我每個月都給您轉5300塊錢,您怎么說沒收到?”電話里,李明的聲音帶著困惑和不解。
“什么轉賬?我的卡上什么錢都沒有!”65歲的李大媽在電話另一頭哭得聲音顫抖。
這場母子間的爭執,最終演變成了一家人前往銀行查流水的行動。
當銀行工作人員調出轉賬記錄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愣住了。
01
春節過后的第三個星期,梧桐小區15號樓又傳出了李大媽的哭聲。
這已經是她這個月第五次在樓下的花園里向鄰居們訴苦了。
“我那個兒子啊,嘴上說得好聽,說每個月給我5300塊錢生活費。”
李大媽拿著紙巾擦眼淚,聲音哽咽得厲害。
她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藍色毛衣,頭發花白,臉上的皺紋因為愁容而顯得更加深刻。
“可是我等了快一年了,一分錢都沒見著。我這老太婆,難道還能撒謊不成?”
圍觀的大媽們紛紛搖頭,眼中滿含同情。
春日的午后,小區花園里總是聚集著不少老人。
大家拎著小板凳,圍成一圈,聊著家長里短。
李大媽的事情,大家都聽過好幾遍了,但每次聽到,還是忍不住為她抱不平。
“現在的年輕人啊,說話不算數,嘴上一套背后一套。”
“李大媽,你直接找你兒子去,別在這兒受委屈。該要的錢就得要,別讓他們小看了咱老人家。”
“對啊,我們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到老了還要受這種氣,真是太不像話了。”
李大媽聽著鄰居們的話,心里既感動又委屈。
她知道大家都是好心,但這種事情說出去多丟人啊。
她從兜里掏出一部老年機,那是兩年前兒子給她買的,屏幕雖然大,但她用起來還是有些笨拙。
“我打電話問過好幾次了,他總是說轉了轉了,可我的卡上就是沒有。難道我這把年紀了還會看錯賬不成?”
鄰居王嬸子湊過來,她和李大媽是老相識了,兩家住得近,關系一直不錯。
“你讓他把轉賬記錄給你看看,現在手機都有記錄的,不能讓他光動嘴皮子。”
王嬸子的話提醒了李大媽。
對啊,她怎么沒想到要看轉賬記錄呢。
李大媽顫抖著手指撥通了兒子的電話。
電話響了很久才接通,期間每一聲響鈴都像敲在她心上一樣。
“喂,媽,什么事?我這邊正在開會呢。”
李明的聲音聽起來有些疲憊,背景音里還有汽車鳴笛聲,似乎是在路上。
李大媽心中一緊,兒子工作忙,她也不愿意打擾,但這事兒她實在憋不住了。
“小明啊,媽問你個事兒,你別嫌我煩。”
李大媽的聲音有些顫抖,她害怕兒子不耐煩,更害怕聽到那種敷衍的回答。
“媽,您說,什么事這么著急?”
李明聽出了母親聲音中的異樣,語氣也溫和了一些。
“你不是說每個月給我5300塊錢生活費嗎?可是媽真的沒收到啊。”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李大媽能聽到兒子的呼吸聲,還有汽車引擎的轟鳴。
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聽到什么不好的消息。
“媽,我每個月15號都轉給您的啊,您真的沒收到嗎?不可能啊。”
李明的聲音帶著困惑,也帶著一絲不敢置信。
李大媽聽出兒子語氣中的真誠,心中更加迷茫。
“我沒收到啊,我的銀行卡上一分錢都沒有多出來。媽這把年紀了,還能騙你不成?”
李大媽的聲音越來越激動,眼淚也止不住地往下流。
周圍的鄰居們都安靜下來,緊張地看著她。
“怎么可能呢?媽,您等等,我現在就查查轉賬記錄,這事兒肯定有什么誤會。”
李明的聲音聽起來很著急,李大媽能聽到他在手機上操作的聲音。
02
過了一會兒,李明又說話了,聲音中帶著堅定。
“媽,我看了,確實轉了,每個月15號,5300塊錢整,收款人是您的姓名。媽,您再仔細想想,是不是用了忘記了?”
李大媽一聽這話就急了,聲音都變尖了。
“我用什么用掉了?我每個月就那點退休金,2800塊錢,買菜買藥都緊巴巴的,哪敢亂花錢?”
“媽媽,您先別激動,我相信您說的。可是我這邊確實顯示轉賬成功了,這樣吧,我周末回去看您,咱們一起搞清楚這事兒,好不好?”
李明趕緊安撫母親,他也意識到事情可能沒那么簡單。
“兒子,媽不是要怪你,就是心里委屈。鄰居們都知道你給我生活費的事兒,可我真的沒收到,她們都開始議論我了。”
李大媽說著說著又哭了起來,那種委屈和無助,通過電話傳遞給了兒子。
“媽,您別哭,這事兒我一定給您解決。您安心等著,我們周末就回去。”
掛了電話,李大媽坐在花園的石凳上發呆。
春日的陽光灑在她身上,但她卻感受不到一絲溫暖。
圍觀的鄰居們議論紛紛,各種猜測此起彼伏。
“會不會是李明在撒謊?現在的年輕人為了省錢什么話都說得出。”
“也有可能是李大媽記錯了,老年人記性不好,花了錢忘了也正常。”
“不對啊,李大媽平時記性可好了,買菜找零分毫不差,怎么可能記錯這么大一筆錢。”
“我看啊,這里面肯定有什么貓膩,錢不會無緣無故消失。”
李大媽聽著鄰居們的議論,心里更加難受。
她拿出自己的銀行卡,仔細端詳著。
這張卡是她十年前辦的,當時還是兒子陪著去的。
卡面上印著銀行的標志,磁條因為經常使用已經有些磨損。
她記得辦卡時工作人員反復強調要保護好磁條,她一直都很小心。
這些年來,除了每個月按時到賬的退休金,確實沒有其他大額進賬。
回到家,李大媽從抽屜里翻出了自己的存折。
這是一本綠色的存折,封面已經有些發黃,里面密密麻麻記錄著她這些年的每一筆收入和支出。
她戴上老花鏡,一頁一頁仔細翻看。
退休金每月2800元,準時到賬。
買菜、買藥、水電費、燃氣費,每一筆支出都記得清清楚楚。
她花錢一向謹慎,能省則省,從來不敢大手大腳。
就是沒有兒子說的那5300塊錢的影子。
李大媽越看越糊涂,難道真的是自己記錯了?
可是這么大一筆錢,怎么可能記錯呢?
她把存折放在桌上,坐在椅子上發呆。
屋子里很安靜,只有墻上的時鐘在滴答滴答地走著。
她想起了去年春天,兒子興沖沖地給她打電話。
“媽,我加工資了,以后每個月給您增加些生活費,讓您過得好一點。”
當時她聽了多高興啊,逢人就說兒子孝順。
可是現在...
李大媽越想越委屈,眼淚又止不住地往下流。
她決定再打一次電話,這次找兒媳婦。
王曉一直對她很好,說話也和氣,或許能問出什么來。
電話很快接通了。
“媽,您好,有什么事嗎?”
王曉的聲音聽起來很溫和,還帶著一絲關切。
“曉曉啊,媽想問你個事兒,你們是不是真的沒給我轉過生活費?”
李大媽直截了當地問,她不想再繞彎子了。
“媽,您這是怎么了?李明每個月都轉的啊,我還親眼看見他操作呢。”
王曉的聲音帶著疑惑,還有一絲緊張。
李大媽敏銳地捕捉到了這種緊張,但她沒有多想。
“可是我真的沒收到啊,銀行卡上一分錢都沒多。”
李大媽的聲音有些絕望,她覺得這個世界都在和她作對。
“媽,這怎么可能呢?會不會是銀行系統出了問題?現在網絡轉賬有時候會延遲的。”
王曉試圖解釋,但聲音聽起來有些勉強。
“延遲一年?這也太久了吧。”
李大媽苦笑著說。
“媽,您先別著急,我和李明商量一下,我們這周末就回去看您,一定把這事兒搞個水落石出。”
王曉的語氣很堅決,讓李大媽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
“好,那我等你們。曉曉,不是媽不相信你們,實在是這事兒太奇怪了。”
“媽,我們理解,這事兒確實蹊蹺。您放心,我們一定查清楚。”
03
掛了電話,李大媽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至少兒子兒媳還愿意回來解決這個問題,這說明他們還是關心她的。
周六上午,春風和煦,陽光明媚。
李明開著一輛白色的轎車,和王曉一起回到了梧桐小區。
王曉穿著一件淡藍色的風衣,手里提著一大袋水果和補品。
李明則穿著休閑裝,看起來比平時放松一些,但眉頭微皺,顯然還在為這件事煩惱。
“媽,我們來了。”
李明敲著門喊道,聲音聽起來有些疲憊。
李大媽聽到兒子的聲音,趕緊放下手中的活,快步走到門口。
開門看到兒子兒媳,她的眼圈立刻紅了。
“你們來了,快進來,快進來坐。外面風大,別著涼了。”
李大媽一邊招呼著他們進屋,一邊偷偷擦了擦眼角的淚水。
客廳里,三人坐成一個三角形,氣氛有些尷尬。
墻上掛著一張全家福,那是三年前拍的,那時候一家人笑得多燦爛啊。
李明率先打破了沉默,從口袋里掏出手機。
“媽,您看看這個。”
他打開銀行APP,翻到轉賬記錄界面。
手機屏幕不大,但上面的數字清清楚楚。
每個月15號,都有一筆5300元的轉賬記錄。
收款人姓名確實是:李大媽。
“媽,您看,這是我的轉賬記錄,從去年3月開始,每個月都有。”
李明指著屏幕說,語氣中帶著一絲委屈。
他不明白,自己明明每個月都轉錢,為什么母親說沒收到?
難道是母親故意找茬?還是真的有什么地方出了問題?
李大媽戴上老花鏡,湊近手機屏幕仔細看。
確實如兒子所說,每個月都有轉賬記錄。
時間、金額、收款人,一切都看起來沒有問題。
“收款人確實是我的名字,可這個賬號...”
李大媽皺著眉頭。
“這個賬號不對,我的銀行卡號我記得清清楚楚的。”
王曉聽到這話,臉色微微一變,但很快就恢復了正常。
她湊過來看了看手機屏幕。
“媽,這個賬號是您的嗎?我記得您只有一張銀行卡啊。”
李大媽搖搖頭,從包里掏出自己的銀行卡。
“我就這一張卡,你們看看號碼。”
三人對比了兩個卡號,確實不一樣。
李明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這怎么可能?我轉賬用的明明是媽您的賬號啊。”
他開始回憶,自己是從哪里得到這個賬號的。
王曉坐在一旁,雙手無意識地絞在一起,心跳得很快。
“會不會是您還有別的銀行卡?以前辦過忘記了?”
王曉試探性地問道。
“不可能,我就這一張卡。而且我記性還沒那么差,辦銀行卡這種大事怎么可能忘記?”
李大媽肯定地說。
三人面面相覷,都覺得事情越來越蹊蹺。
客廳里的氣氛越來越壓抑,每個人都在想著各種可能性。
“要不這樣吧,我們去銀行查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明站起身來,他決定要把這件事徹底搞清楚。
“好,我們現在就去。”
李大媽也站了起來,雖然腿腳不如年輕時利索,但走路還算穩健。
王曉跟在后面,心情忐忑不安。
04
三人來到小區附近的銀行網點。
這是一家國有銀行,裝修簡潔大方,人不算太多。
大廳里有幾個取號機,墻上的電子屏顯示著各種理財產品的廣告。
他們取了號,等了大約十分鐘就輪到了。
接待他們的是一個年輕的女工作人員,戴著金框眼鏡,看起來專業而親切。
“您好,請問需要辦理什么業務?”
“我想查詢一下轉賬記錄,看看有什么問題。”
李明出示了自己的身份證和銀行卡。
工作人員接過證件,在電腦上熟練地操作著。
“請問您需要查詢哪個時間段的記錄?”
“從去年3月份到現在,所有的轉賬記錄。”
李明回答道。
鍵盤敲擊聲在安靜的銀行大廳里顯得格外清脆。
屏幕上很快顯示出了詳細的轉賬記錄。
確實如李明所說,每個月15號都有5300元轉給一個叫李大媽的賬戶。
“這個收款賬戶,能查到詳細信息嗎?我們想知道這錢到底轉給了誰。”
王曉問道,聲音有些發抖。
工作人員看了看他們三人,又看了看電腦屏幕。
“可以查到賬戶的基本信息,但需要收款人本人同意或者提供相關證明。”
“我就是李大媽,這是我的身份證,您幫我查查這個賬戶。”
李明接過手后把李大媽的身份證遞過去。
工作人員接過身份證,核對了信息,又在電腦上查詢。
過了一會兒,她抬起頭,表情有些困惑。
“這個賬戶確實是一個叫李大媽的人開的,但身份證號碼和您的不一樣。”
聽到這話,李明三人都愣住了。
“您的意思是說,有兩個叫李大媽的人?”
李明問道,聲音有些沙啞。
“是的,轉賬收款人確實叫李大媽,但不是您身邊這位女士。”
工作人員指了指坐在旁邊的李大媽。
王曉的臉色變得蒼白如紙,雙手緊緊抓著包帶。
她開始意識到,事情可能比她想象的要嚴重。
“那您能告訴我們,這個賬戶的主人是誰嗎?至少告訴我們一些基本信息?”
李明繼續追問,他感覺距離真相越來越近了。
“我查一下她的基本信息。”
工作人員重新在電腦上操作,調取了收款人的詳細資料。
大廳里的時間仿佛凝固了,每個人都在等待著答案。
過了幾分鐘,工作人員抬起頭。
“這個李大媽今年61歲,家庭住址在城東新區翠園小區。”
李大媽聽了更加困惑。
“城東新區?我從來沒去過那邊,也不認識什么人住在那里。”
李明覺得事情越來越奇怪,一種不好的預感在心中升起。
“那我們能看看這個賬戶的開戶信息嗎?比如開戶時的照片?”
工作人員思考了一下。
“按照銀行規定,我可以調出開戶照片給您看看,但僅限于核實身份使用。”
李明點點頭。
“好的,麻煩您了。”
工作人員點擊著鼠標,打開了一個新的窗口。
電腦屏幕的角度剛好讓三個人都能看到。
當照片加載出來的那一剎那,三個人的表情瞬間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