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金庫完好,大門密封,監控無異常,但1.2億現金確實消失了!"
A市公安局長周銘面色凝重地盯著銀行保險庫的鋼鐵大門。
這起離奇案件震驚全城:國有銀行金庫內巨額現金憑空蒸發,監控錄像卻顯示過去72小時內無人進入。
"物理學上不可能發生的事,卻實實在在發生了。"專家組組長李教授搖頭嘆息。
就在調查陷入僵局時,一位被辭退三個月的前保安主動聯系警方,神情緊張地要求單獨面見專案組組長。
十分鐘后,劉隊長從審訊室沖出,臉色蒼白如紙:"立刻封鎖銀行,所有人員原地待命!"
01
A市建設銀行總行是城市金融區最顯眼的建筑之一,混凝土與玻璃構成的大樓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這座城市的經濟命脈,每天有數億資金在此流轉。
誰也沒想到,這座金融堡壘會在一夜之間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
"報告!金庫門完好無損,安保系統顯示沒有任何異常。"
金庫主管趙剛向銀行行長陳文山匯報,聲音里帶著難以掩飾的慌亂。
"那錢呢?1.2億現金呢?"銀行行長陳文山猛地拍響桌子,臉漲得通紅。
"就是...就是不見了。"趙剛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我們按照規定進行了周一例行清點,發現整整1.2億現金不翼而飛。"
陳文山深吸一口氣,試圖平復情緒:"你確定上周五入庫的那批現金確實入庫了嗎?"
"確定無疑。當時有我和張曉峰經理、兩名保安一起押運入庫。入庫手續齊全,監控錄像也都有記錄。"
"那現在呢?監控顯示有人進出金庫嗎?"
"這就是最詭異的地方,"趙剛的聲音有些發抖,"從上周五入庫后到今天早上清點,監控顯示沒有任何人進入過金庫!"
陳文山癱坐在椅子上,臉色煞白:"立刻報警,同時通知總部,就說...就說我們遇到了一起前所未有的金庫盜竊案。"
三十分鐘后,A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特案組組長劉明率隊趕到了現場。劉明是A市警界的傳奇人物,四十多歲的年紀,破獲了無數疑難案件,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為"劉半仙"。
"情況怎么樣?"劉明向迎上來的趙剛問道。
"劉隊,這邊請。"趙剛領著劉明和他的團隊走向地下金庫,一邊走一邊介紹情況。
"金庫位于銀行地下三層,采用的是最先進的復合安保系統。
進入需要三道驗證:首先是生物識別,包括指紋和虹膜;
其次是密碼鎖,需要兩名管理人員分別輸入不同密碼;
最后是時間鎖,設定了特定的開啟時間窗口,其他時間無法打開。"
劉明點點頭:"監控系統呢?"
"全方位無死角覆蓋,包括紅外線探測和震動傳感器。一旦有人進入或金庫門被非正常開啟,報警系統會立即觸發,同時向總部和警方發送警報。"
"聽起來幾乎不可能有人未經授權進入金庫。"劉明若有所思,"那么上次確認錢在金庫里是什么時候?"
"上周五下午五點,我們接收了總部調撥的1.2億現金,經過清點后存入金庫。當時有完整的入庫記錄和監控錄像。"
"誰參與了這個過程?"
"我和張曉峰經理負責清點和登記,兩名保安——李德和張強負責押運和警戒。整個過程按照標準程序執行,沒有任何異常。"
來到金庫門前,劉明仔細檢查了門鎖和周圍環境。金庫大門是一扇厚重的合金門,看不出有任何被撬動或破壞的痕跡。
"請打開金庫。"劉明要求道。
趙剛和另一位銀行高管上前,依次完成了身份驗證和密碼輸入。金庫門緩緩打開,露出里面整齊排列的貨架和保險箱。
劉明和他的團隊小心翼翼地進入金庫,開始勘察。金庫內部空間約有50平方米,四周墻壁由厚重的鋼板構成,地面和天花板同樣堅不可摧。
"丟失的是哪部分現金?"劉明問道。
趙剛指向金庫中央的一組保險箱:"這六個保險箱,應該存放著我們上周五入庫的1.2億現金,全部是百元大鈔,分裝在120個現金箱里。"
劉明示意手下打開保險箱。果然,里面空空如也,只殘留著幾條捆鈔用的塑料條。
"驗鈔機和點鈔機在哪里?"劉明問。
"在金庫外的預處理室,所有入庫現金都會先在那里進行清點和檢驗。"
劉明轉向他的副手林警官:"去檢查一下預處理室,看看有沒有異常。再把所有監控錄像調出來,從上周五到現在的全部錄像我都要看。"
"是,隊長。"林警官立即行動起來。
劉明繼續在金庫內仔細搜查,手電筒的光在每一個角落掃過。突然,他蹲下身,撿起了什么東西。
"這是什么?"他舉起一小片金屬碎片問道。
趙剛湊近看了看:"不清楚,可能是某種裝飾物掉落的碎片?金庫內不應該有任何多余的物品。"
劉明小心地將碎片裝入證物袋:"送去實驗室檢測一下。"
就在這時,林警官返回了金庫:"隊長,預處理室沒有明顯異常,但有個奇怪的發現——驗鈔機的使用日志顯示,上周五最后一次使用后有人手動清除了記錄。"
劉明眉頭一皺:"誰有權限清除這些記錄?"
"只有金庫主管和銀行經理。"趙剛回答,臉色變得有些難看。
"好,讓我們看看監控錄像。"劉明說道。
在銀行的監控室里,技術人員將上周五以來的所有監控錄像調了出來。劉明和他的團隊仔細觀看著每一個細節。
上周五下午五點左右的錄像顯示,趙剛、張曉峰和兩名保安押運著幾個大箱子來到金庫。
他們按照標準程序打開金庫門,將箱子搬入金庫,然后重新鎖好門離開。整個過程看起來非常規范,沒有任何可疑之處。
"這之后呢?"劉明問道。
技術人員快進錄像,從周五晚上到周一早上,監控畫面顯示金庫門前空無一人,沒有任何人接近過金庫。
"再檢查一下是否有監控中斷或者篡改的跡象。"劉明指示道。
技術人員進行了詳細檢查:"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劉隊。錄像是連續的,沒有中斷或覆蓋的痕跡。系統日志也顯示監控一直正常運行。"
劉明眉頭緊鎖:"物理上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卻實實在在地發生了。1.2億現金不可能憑空消失。"
就在這時,一位年輕警員匆匆走來:"劉隊,外面有個人自稱是這家銀行的前保安,說有重要情況要向您匯報。"
"名字?"
"王海。他說三個月前被銀行辭退了。"
劉明眼睛一亮:"帶他去審訊室,我馬上過去。"
02
王海是個三十出頭的壯實男子,身高近一米八,一看就知道是做保安的料。此刻他坐在審訊室里,神情緊張,雙手不停地搓著膝蓋。
"王海?"劉明走進審訊室,在他對面坐下。
"是我。"王海抬頭看了劉明一眼,又低下頭,"劉隊長,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訴你,關于那1.2億現金。"
"我在聽。"劉明保持著平靜的表情,但內心已經升起一絲期待。
"三個月前,我在建設銀行擔任金庫保安。有一天晚上,我在巡邏時無意中看到了一些不該看的東西..."王海的聲音變得更低,
"當時張曉峰經理和趙剛主管在辦公室里,門沒關嚴。我聽到他們在談論什么'賬目不平'、'總行審計'之類的事情。張經理說,如果被發現有問題,他們都要吃不了兜著走。"
"然后呢?"
"然后趙剛說,沒關系,他們可以做一些調整,讓賬面看起來沒問題。我當時沒太在意,以為只是普通的工作對話。"
"但接下來的幾天,我發現他們的行為很奇怪——經常在沒有業務需求的情況下進出金庫,有時還會帶一些不是銀行工作人員的人進去。"
"你確定那些人不是銀行員工?"
"確定。我在那工作兩年了,認識所有常規員工。那些人我從沒見過,他們沒有工作證,卻能在張經理的帶領下進入需要嚴格權限的區域。"
王海繼續說道:"有一次,我看到他們帶著幾個黑色箱子進入金庫,出來時箱子就不見了。我起了疑心,偷偷記下了幾次異常行為的時間和參與人員。"
"但好巧不巧,被張經理發現了。隨后,我就因為所謂的'工作失誤'被辭退了。"
劉明若有所思:"你為什么不早點來報案?"
王海苦笑一下:"誰會相信一個被辭退的保安?而且當時我也沒有確鑿證據,只是些猜測。直到今天聽說銀行丟了巨款,我才意識到那些異常可能與此有關。"
"你還記得那些外來人員的特征嗎?"
"記得一個人,大概五十歲左右,戴眼鏡,說話帶北方口音。他似乎很有權威,張經理和趙剛都對他畢恭畢敬。"
劉明點點頭,又問了幾個細節問題。隨后,他起身道:"謝謝你的配合。請在外面等一下,我還有幾個問題要問你。"
劉明走出審訊室,立即召集了核心調查人員。
"我懷疑這不是一起簡單的失竊案,而是銀行內部有組織的金融犯罪。"
劉明嚴肅地說,"立即調查張曉峰和趙剛的背景、近期活動和資金往來。同時,給我查一下這三個月來銀行的大額資金流動情況。"
就在這時,法醫帶來了對金庫內那枚金屬碎片的檢測結果:"這是一種特殊合金,通常用于高端驗鈔機的內部零件。"
"驗鈔機?"劉明若有所思,"會不會是驗鈔機出了問題,導致假鈔被當成真鈔入庫?"
"這個可能性很小。"金融專家解釋道,"國有銀行使用的驗鈔機有多重防偽機制,而且會定期校準和檢查。除非有人故意改裝或者替換了驗鈔機..."
劉明的眼睛亮了起來:"這倒是個思路。我們需要檢查那臺驗鈔機。"
然而,當他們來到預處理室時,卻發現驗鈔機已經不見了。
"驗鈔機呢?"劉明質問趙剛。
趙剛顯得很意外:"就在這里啊...昨天還在的。"
"立刻調取今天的監控,看看誰動了驗鈔機!"劉明命令道。
監控錄像顯示,今天早上六點,清潔工推著一輛清潔車進入了預處理室,離開時驗鈔機被放在了清潔車下方,被布遮蓋著。
"那個清潔工是誰?立刻找到他!"劉明急切地說。
銀行的人事記錄顯示,今天早上六點并沒有安排清潔工進入預處理室。那個"清潔工"是冒充的。
劉明立即安排人員查找這位假清潔工的蹤跡,同時繼續深入調查銀行內部情況。
很快,警方發現張曉峰最近半年內有多筆可疑的資金流入,總額超過500萬元。
而趙剛則在上個月購買了一棟豪宅,價值遠超過他的正常收入能力。
更可疑的是,林警官發現張曉峰最近頻繁聯系一家名為"聚源投資"的公司。這家公司成立僅一年,但業務范圍廣泛,包括投資咨詢、資產管理等。
"聚源投資?"劉明若有所思,"查一下這家公司的背景和股東結構。"
調查結果很快出來了:聚源投資的實際控制人是一個名叫鄭天明的人,而鄭天明恰好是銀行總行的一位高管。
"有意思。"劉明點點頭,"繼續深挖這家公司的資金往來。"
隨著調查的深入,劉明逐漸拼湊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張曉峰和趙剛很可能只是一個更大犯罪網絡中的小角色。
這個網絡可能涉及銀行總行的高層,通過虛假業務、賬目造假等手段,長期挪用銀行資金進行私人投資。
劉明決定擴大調查范圍,向上級申請成立專案組,對銀行的整體財務狀況進行全面審計。同時,他指示手下密切監視張曉峰和趙剛的行動,防止他們銷毀證據或逃跑。
就在調查取得重大進展時,傳來消息說張曉峰和趙剛突然請假離開了銀行。
"立刻發布通緝令,攔截他們!"劉明命令道,"同時,我們需要與王海再談一次,他可能知道更多細節。"
劉明回到審訊室,發現王海正在焦急地等待。
"王海,我需要你再告訴我一些細節。"劉明嚴肅地說,"特別是關于那些外來人員進出金庫時的情況。"
王海點點頭:"我記得有一次,他們帶著六個黑色金屬箱進入金庫,出來時箱子就不見了。"
"后來我偷偷看了監控錄像,發現錄像中他們確實是在搬運現金箱,但我明明看到那些箱子上有'特種器材'的標簽。"
"你是說,實際搬入金庫的可能不是現金?"
"我不確定。但我知道,那天根本沒有總行的現金押運車來銀行。他們卻對外宣稱接收了一批大額現金。"
劉明的眼睛亮了起來:"王海,你愿意協助我們繼續調查嗎?你的證詞對揭露真相至關重要。"
"當然,我一開始就是為此而來。"王海堅定地說。
隨后的調查如同多米諾骨牌效應,一個接一個的線索被揭示。
警方在張曉峰家中搜出了大量證據,包括賬目記錄、通信記錄和一份涉及多名銀行高管的名單。
這些證據表明,銀行內部確實存在一個有組織的犯罪團伙,通過各種手段挪用資金、造假賬目。
更令人震驚的是,警方通過技術手段恢復了被刪除的監控片段,發現所謂的"1.2億現金入庫"很可能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表演。
入庫的箱子里裝的可能根本不是現金,而是普通紙張。
核心的目的是制造一起"金庫失竊案",為長期存在的賬目造假提供掩護。
三天后,專案組已經掌握了足夠證據,決定召開內部會議,總結案情并制定下一步行動計劃。
會議室內,劉隊長將前保安王海帶到了攝像機前。
"請您再說一遍剛才告訴我的話,"劉隊長表情嚴肅,"關于金庫的事。"
王海深吸一口氣,目光掠過在場每一位警官和銀行高管:"作為曾經的金庫保安,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各位..."
他停頓了一下,緩緩說出那句話。
會議室內瞬間一片死寂。銀行行長額頭冒出冷汗,財務總監臉色煞白,副行長的手不受控制地顫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