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5月19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就擬對中國岸橋起重機加征100%關稅等事項舉行公開聽證會,引發廣泛關注。 美國此次擬對華起重機等產品加征高額關稅,遭美國業內強烈反對。美國港務局協會代表全國81個公共港口,其主席兼CEO加里?戴維斯指出,美國自上世紀80年代起就無STS岸橋起重機生產廠家,全球除中國外僅日本三井E&S、歐洲科尼和利勃海爾能生產此類大型港口起重機,但這幾家產能不足,美國若加稅,短期內難尋合適替代,各大港口正常運行將受嚴重影響,甚至可能陷入“癱瘓”。
休斯頓港首席執行官查理?詹金斯稱,該港2024年7月已與中國簽訂8臺STS起重機采購合同,預計2026年春季交貨,若按100%關稅算,這8臺起重機稅將多交約2.7倍,達3.024億美元,這不僅是巨大負擔,還會影響港口基礎設施投資、碼頭擴建及就業,沖擊“幾乎是毀滅性的”。美國航運商會會長凱西?梅特卡夫認為,此關稅提案與美中近期在日內瓦較順利的談判背道而馳,特朗普政府此舉自相矛盾。
貝森特(資料圖)
特朗普在貿易問題上常以“美國優先”搞“極限施壓”。此次“要么簽協議,要么征100%關稅”仍是其老把戲,此前他還打算搞“分級征稅”,試圖用關稅杠桿讓中國產業轉型跟美國走,重構全球供應鏈,削弱中國產業鏈核心地位,這是歧視性貿易壁壘,意在遏制中國發展。在中美發布聯合聲明后,美國對世界其他國家也放出狠話,美國財長貝森特警告18個國家,若談判無誠意,90天關稅暫緩期到期后,關稅將重回4月2日水平。
這一方面是因各國與美談判進度慢,不少國家覺得可拖,認為特朗普可能延長暫緩期,除美英因關稅較低達成協議外,其他談判成果少;另一方面是因中國在關稅戰中獲勝,一些國家如日本、歐盟、印度等對美態度變硬,美國怕更多國家效仿,故發警告。美國甚至打算向部分國家發函單方面宣布關稅稅率,以提高“效率”,但這也面臨若各國不答應該如何應對的問題,且美國信用評級已再次被下調。
特朗普(資料圖)
面對美國挑釁,中國態度明確,“要打,奉陪;要談,歡迎”。外交部指出,關稅戰無贏家,美國一意孤行加征關稅,會損害中美利益,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將付出慘重代價,中國商品漲價會提高美國老百姓生活成本,依賴中國供應鏈的美國企業生產成本增加、競爭力削弱。中國積極拓展多邊合作,如中糧集團在巴西桑托斯港建中國以外最大出口碼頭,確保獲取南美洲農產品,降低對美農產品依賴;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與沿線國家經濟合作,通過多元化貿易布局應對美國貿易威脅。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舉辦的吹風會上,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梁建軍表示,面對美國濫施關稅,中方堅決反制,迫使美方調整,中美經貿高層接觸有實質性進展,雙方建立磋商機制,措施對等,中方對美不抱幻想,有耐心、定力、資源和手段,不會在原則和核心利益上退讓,中國有體制、市場、產業等優勢,不懼美國打壓。 特朗普政府從鋼鐵、鋁到汽車、電子產品,再到起重機,大搞保護主義,核心是“美國優先”,但在全球化時代,各國經濟緊密相連,靠關稅墻重振產業、劃分貿易格局不現實。
起重機(資料圖)
事實證明,單邊施壓只會讓全球市場更亂、風險更高,美國經濟問題根源在自身結構性矛盾,甩鍋解決不了問題,需從自身改革、提升產業實力入手。若美國一直抱非贏即輸思維,不愿平等合作、互相尊重,即便簽協議也是表面,最終可能一無所獲。 距離特朗普設的90天期限越來越近,中美貿易走向引人關注。美國若真征收100%關稅,貿易摩擦加劇,全球經濟將遭殃。在全球化浪潮下,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才是長久發展之路,美國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終將被時代拋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