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年前,看過一部美國大片,叫《赤焰戰(zhàn)場》,好萊塢硬漢布魯斯·威利斯演的。講的是幾個退休老特工除暴安良的故事。
電影的故事是很老套的,但這篇文章不是講電影的,是電影里一個場景讓人印象深刻。男主在電影里竟然會說中文。女主很詫異,問他為什么會中文?
男主說:“我在中國W市生活過幾年,所以學了中文。”
之所以對這個情節(jié)印象深刻,是因為我就是W市的,所以一下就記住了。只是,電影并沒有展開男主在W市居住的情節(jié)和細節(jié)。
這引起了我的興趣,當時就猜測:男主的身份是特工,之所以在W市生活過幾年,大概率是從事間諜工作。只是一時想不明白,為什么會是W市?
現(xiàn)在提起這部電影,主要是因為最近看到了一則新聞,跟W市有關,也跟特工有關。
2
事情是這樣的。
英國媒體報道,近日,英國政府將任命芭芭拉?伍德沃德為英國軍情六處某局局長,她也成為116年來英國歷史上首位軍情六處局長。
芭芭拉?伍德沃德之所以擔此重任,是因為“出色的工作能力、打敗眾多同行,成功入局”。
喜歡看諜戰(zhàn)片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大名鼎鼎的英國軍情六處是個什么機構(gòu),對,就是007的老東家,與美國的中情局、以色列的摩薩德,并稱世界三大情報機構(gòu)。
本來這份任命跟我們沒多大關系,但芭芭拉?伍德沃德的身份被扒之后,頓時在中國網(wǎng)絡掀起軒然大波,因為,這位新局長曾在中國呆過許多年,身份是外教,而且有一個中文名字:吳百納。
尤其是,她在W市的HB大學任教多年,不僅會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而且還會說W市方言。
這就有意思了。
仔細捋一遍吳百納的履歷,發(fā)現(xiàn)有意思的地方非常多。
這個吳面納老師出生于1962年,現(xiàn)年63歲,先后就讀于牛津大學和耶魯大學。1986年,她通過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選拔,成為HB大學首批外教之一。
吳百納從1986年到90年代初,以“吳老師”的身份在HB大學及南開大學任教,是一個深受師生喜愛的外教。
1994年,吳百納辭去教師工作,進入英國外交部工作,可令人費解的是,在2002-2005年,吳百納又返回中國,繼續(xù)在HB大學擔任外教。
由于她在華經(jīng)歷和出色工作能力,2015成為英國首位駐華女大使,開始代表英國政府與中國政府打交道。
按照《泰唔士報》的說法,芭芭拉?伍德沃德(吳百納)大學時就秘密加入了中情局了。她極善偽裝,以多種身份行走于世界各地,是一個才華卓著的情報高手,她能擊敗競爭對手成為軍情六處局長,一點都不感到意外。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貨真價實的高級間諜。
3
那么,吳百納是如何在HB大學從事間諜工作的呢?
由于年代久遠,沒有人確切知道。
但巧了,近日在網(wǎng)上讀到一篇文章,作者是HB大學外語學院的教授,姓張,他講述了在2018年他是如何協(xié)助國安部門破獲一起英籍女教師在HB大學從事間諜活動的事。我們可以從中窺探到,當年吳百納在HB大學也許是同樣的工作方法。
張教授說,2018年初,這名名叫艾琳·霍華德的英國女教師來到HB大學成為一名外教,成了張教授的下屬和同事。霍華德畢業(yè)于英國劍橋大學,教課認真,學識淵博,深受同學喜歡。
有一天,霍華德對張教授說,她對湖大的軍工科技英語課程很感興趣,英國相關大學正在開展相關領域研究,或許雙方可以合作。
這話讓張教授覺得詫異,HB大學確實與幾家軍工單位有合作項目,但這屬于內(nèi)部信息,她是怎么知道的?而且她研究軍工科技英語干什么?她也不是這個專業(yè)啊。
于是,張教授便多了一個心眼,后來他在學院教師通訊錄上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霍華德登記的英國住址,距離軍情六處總部僅一街之隔。
接下來,張教授發(fā)現(xiàn)這位女同事行為越來越反常。她頻繁出入理工科教學樓,以“觀摩教學”為由旁聽材料科學、電子信息等專業(yè)課程。圖書館管理員告訴張教授,這位外教經(jīng)常借閱《中國軍工企業(yè)發(fā)展報告》等內(nèi)部刊物,還在復印機前停留許久。
轉(zhuǎn)折發(fā)生在一個雨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