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你說他怎么就變成這副模樣了?”村口的老槐樹下,幾個閑漢壓低了聲音。遠處,那個拖著破舊行李箱的男人蹣跚走過泥濘小路,衣衫襤褸得像個逃難的災民。
“八萬塊錢啊,當年他哥嫂賣了老宅子救他,如今倒好,十年過去,回來還是這副德行。”
“噓,別讓他哥聽見。”
01
李明站在村口那棵老槐樹下,任憑春風掀起他褪色的衣角。
十年了,這棵樹更粗壯了,樹皮上的皺紋像極了他內心的溝壑。路過的村民對他行注目禮,有人認出了他,驚訝的眼神里帶著幾分憐憫,更多的是一種難以言說的探究。
“是李明回來了?那個敗家子?”有人遠遠地嘀咕著。
李明假裝沒聽見,只是微微低頭,扯了扯身上那件磨白的襯衫領口,腳步沉重地朝村子深處走去。他的行李箱被路邊的石子刮出一道長長的劃痕,發出刺耳的聲響,仿佛在提醒村民:看啊,一個失敗者回來了。
東風村和十年前沒什么兩樣,泥濘的小路,低矮的土屋,偶爾可見幾棟新蓋的磚房,像是長在老樹上的新芽,格格不入卻又生機勃勃。
“李明?真是你小子?”一個戴著草帽的老人搭著鋤頭迎面走來,瞇起眼睛打量他。
“三叔,是我。”李明聲音嘶啞,像是很久沒說過話。
“這些年在外面過得怎么樣?發財了沒?”老人的目光在他襤褸的衣衫和破舊的行李箱上掃視。
李明苦笑了一下,搖搖頭:“三叔,別提了,這十年可把我苦透了。外面哪有那么好混,干過保安,送過外賣,做過小工,沒存下幾個錢不說,前段時間還被騙了,現在債臺高筑,只能回來避避風頭。”
三叔的眼神立刻變得復雜起來,驚訝、失望、同情,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
“那你哥知道你回來了嗎?”
提到哥哥,李明的眼神閃爍了一下:“還沒去見他們。”
“你哥嫂這些年也不容易,小心別給他們添麻煩了。”三叔意味深長地說,然后背起鋤頭走開了。
李明站在原地,望著三叔遠去的背影,眼神變得幽深。他掏出一包皺巴巴的香煙,抽出一根點燃,深深地吸了一口,那火光明明滅滅,照亮了他棱角分明的臉龐,眉宇間的滄桑不似裝出。
村頭的小賣部傳來收音機的聲音,幾個老人圍坐在門口的石凳上,聽到李明回村的消息,立刻壓低了聲音議論起來。
“聽說當年他哥嫂給了他八萬塊錢,那可是他們全部的積蓄啊。”
“那小子不爭氣,賭博欠下一屁股債,差點被人打斷腿。”
“他哥賣了老宅,又借了一部分,才湊夠八萬救他。”
“這么多年沒回來,連個音信都沒有,現在回來還是一副窮酸樣,真是不成器。”
李明裝作沒聽見,拖著行李箱往村子里走去。春風卷著塵土,模糊了他的身影,也模糊了那些閑言碎語。但他的耳朵卻豎得老高,一字不落地將那些話收入耳中。
路過村委會的時候,一個面熟的中年婦女驚訝地看著他:“是李家老二回來了?”
李明點點頭,擠出一絲笑容:“張嬸,好久不見。”
“你這是......”張嬸欲言又止,眼神里充滿了探究。
“在外面混得不好,回來看看家人。”李明垂頭喪氣地說。
“你哥嫂知道嗎?”
“還沒去見他們。”
“那你先去見見他們吧,這些年他們可沒少念叨你。”張嬸說著,眼神卻變得復雜起來。
李明點點頭,繼續向前走去。村子的每一寸土地都勾起他的回憶,十年前那個雨夜,他是如何含著淚離開的,如今又是帶著怎樣的心情回來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十年了,他的腳步雖然蹣跚,但眼神卻異常堅定。
02
十年前的那個雨夜,李明至今難以忘懷。那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也是最溫暖的時刻。
那年李明二十出頭,血氣方剛,在村里呆不住,非要去縣城打工。起初在一家工廠做了半年,后來認識了幾個狐朋狗友,被帶進了賭場。起先小賭怡情,后來越賭越大,竟然欠下了八萬塊錢的高利貸。
那天晚上,兩個紋身大漢把他堵在出租屋里,一頓拳打腳踢后,給了他三天時間還錢,否則就打斷他的腿。
走投無路的李明只好回到村里,跪在哥嫂面前求救。
“八萬?你瘋了嗎?”嫂子王芳氣得渾身發抖,“我們種了十幾年地,存款才多少?你一夜之間就賭光了?”
“嫂子,救救我吧,他們說要打斷我的腿......”李明跪在地上,臉上還帶著傷。
李大志,李明的哥哥,沉默地坐在一旁,眼睛里布滿了血絲。他年長李明十歲,父母早逝,是他把李明拉扯大的,如今弟弟犯了大錯,他心如刀絞,卻又無法袖手旁觀。
“大志,你可別心軟,這錢要是給了,咱們這輩子就毀了!”王芳淚流滿面地喊道。
李大志沉默了良久,終于開口:“明子,這次哥救你,但你必須答應我一個條件。”
“哥,你說,什么條件我都答應。”李明哭著說。
“拿了錢,你就離開村子,去遠一點的地方,重新做人。”李大志的聲音沙啞而堅定。
李明愣住了:“哥......”
“聽你哥的,”王芳擦著眼淚說,“這村子里,你待不下去了。等你有出息了,再回來。”
那晚,李大志拿出積蓄,又把祖傳的老宅子賣了,東拼西湊湊齊了八萬塊錢。第二天一早,王芳給李明包了幾個饅頭,塞了兩百塊錢路費,李大志親自送他到了村口。
“哥,嫂子,這恩情我這輩子都忘不了,我一定會報答你們的。”李明哽咽著說。
“少說大話,”王芳抹著眼淚,“好好做人,別再賭博了,有出息了再回來。”
李大志什么也沒說,只是拍了拍弟弟的肩膀,眼圈紅紅的。
那天,李明一步三回頭地離開了東風村,背影在雨中漸漸模糊。村民們議論紛紛,都說李大志夫婦太傻,為了一個不成器的弟弟,搭上了全部家當。
李大志賣掉老宅后,一家人搬進了村東頭的一間破舊土屋。那年冬天特別冷,屋頂漏雨,墻角滲風,王芳懷著身孕,卻要幫著丈夫一起下地干活。
日子艱辛,但李大志夫婦從未后悔過救李明的決定。他們只希望,遠方的弟弟能夠重新開始,過上好日子。
“你說那小子在外面過得怎么樣?”有時候夜深人靜,王芳會問丈夫。
“但愿比我們強吧。”李大志嘆息著說。
然而命運似乎特別愛和這對善良的夫婦開玩笑。那年冬天,王芳因為勞累過度,加上屋子潮濕寒冷,一場大病后流產了。
夫妻倆抱在一起哭了一整夜,卻從未責怪過李明。
慢慢地,村里人不再議論這件事,但每當有人提起李明,總會搖頭嘆息。李大志夫婦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勤懇懇地耕種著那幾畝薄田,日子雖然清貧,但也安穩。
偶爾有從外地回來的村民問起李明的消息,李大志總是笑笑說:“應該過得還好吧。”
“有他的消息嗎?”
“沒有,但只要他好好的,不聯系也沒關系。”
其實私下里,夫妻倆總是擔心李明在外面過得怎么樣,有沒有吃飽穿暖,有沒有找到工作,有沒有重新回到賭場。每次村里有人從外地回來,王芳總會旁敲側擊地打聽,希望能得到一絲關于李明的消息。
然而十年來,李明如同人間蒸發,杳無音信。
李大志夫婦依然過著清貧而平靜的生活,靠種地和做些零工維持生計。后來王芳又懷孕了,生了個女兒,取名李歡歡,如今已經八歲了,是村里學校的好學生。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直到那天,一個衣衫襤褸的男人拖著破舊的行李箱回到了村子......
03
李明站在哥嫂家門口,深吸了一口氣。這是一間很普通的磚房,比起十年前他離開時住的那間土屋,條件好了許多,但在村里算不上富裕。
院子里,一個小女孩正在玩耍,看到陌生人,怯生生地躲到了屋里。
“歡歡,怎么了?”一個女人的聲音從屋里傳來。
李明的心猛地一顫,那是嫂子的聲音,比記憶中滄桑了許多。
王芳走出屋子,看到院子外站著的男人,愣住了:“明子?是你嗎?”
“嫂子......”李明喉嚨發緊,叫出這兩個字,仿佛用盡了全身力氣。
王芳呆呆地站在那里,眼淚不受控制地流了下來:“真的是你......大志!大志!快出來,明子回來了!”
李大志從地里回來,一進門就看到了弟弟,兄弟倆四目相對,空氣仿佛凝固了。
“哥......”李明鼻子一酸,差點哭出來。
李大志快步上前,一把抱住了弟弟,粗糙的手掌在李明背上拍了拍:“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簡陋的飯桌上,嫂子張羅了一桌飯菜,雖然簡單,但是滿滿的家的味道。小侄女歡歡怯生生地叫了聲“叔叔”,然后躲在母親身后偷看這個突然出現的陌生人。
“這些年,過得怎么樣?”李大志問道。
李明低著頭,聲音低沉:“不怎么樣,哥。一直在打工,換過好多地方,賺的錢都不多。前段時間遇到個騙子,說做生意,我把積蓄都投進去了,結果人家卷款跑路了,我現在還欠著一屁股債......”
嫂子的眼神立刻變得復雜起來,既心疼又失望。
“那現在怎么打算?”李大志問。
“在村里住幾天,躲躲風頭,然后再出去找工作吧。”李明嘆了口氣。
“住在家里就行,反正有的是地方。”李大志說。
飯后,李明堅持回到村東頭一間廢棄多年的老屋住下。那是他少年時曾經住過的地方,如今已經破敗不堪,但他執意要住在那里。
“我都習慣了,再說,不想給你們添麻煩。”李明堅持道。
村里人很快知道了李明回來的消息,也知道了他這些年在外面并沒有發達,反而混得很慘。流言很快傳開了:那個十年前靠哥嫂救命的敗家子,如今還是一事無成。
李明白天很少出門,偶爾到村口的小賣部買些日用品和香煙。
“老板,來包煙。”
“紅塔山?還是......?”
“最便宜的那種就行。”李明掏出皺巴巴的錢。
“賬上記吧,下次一起給。”小賣部老板看他可憐,主動提出。
李明感激地點點頭:“謝謝老板。”
然而,有村民發現,李明雖然衣衫襤褸,卻用著一部不算便宜的手機。一次,小賣部老板無意中瞥見李明在查看手機,那分明是最新款的智能機,而不是他那種“窮人”該用的。
更奇怪的是,有人注意到李明的手腕上戴著一塊手表,雖然被衣袖遮掩,但偶爾露出的一角,卻閃著名牌的光芒。
這些細節被敏銳的村民捕捉到,很快,一種新的說法在村子里流傳開來:李明可能并不像他表現的那么窮。
一天深夜,放牛回來的村民無意中路過李明住的破屋,透過窗縫看到,李明正在昏暗的燈光下翻看一本精致的筆記本,那本子做工考究,顯然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
更奇怪的是,每翻一頁,李明的表情就變換一次,時而微笑,時而皺眉,時而眼含熱淚。
這一切都讓村民們感到不解:一個真正窮困潦倒的人,怎么會有這些東西?他到底在隱瞞什么?
與此同時,李大志夫婦對弟弟的關愛卻從未減少。
“這孩子可能是在外面受了不少苦,看他那憔悴的樣子。”王芳心疼地說。
“是啊,回來瘦了那么多。”李大志點點頭。
第二天,王芳煮了一鍋雞湯,盛了一大碗,還拿了幾件李大志的舊衣服,讓丈夫送去給李明。
“那小子真沒用,打了十年工,連件像樣的衣服都買不起。”王芳嘴上抱怨,手上的動作卻很溫柔,把衣服疊得整整齊齊。
李大志來到破屋,看到弟弟正坐在門檻上發呆。
“明子,你嫂子熬了雞湯,趁熱喝了吧。”李大志把保溫桶遞給弟弟。
李明愣了一下,眼眶瞬間紅了:“哥,你們......”
“這幾件衣服雖然舊了點,但還能穿,你先將就著。”
李明接過衣服,表情復雜:“哥,這些年,我......我真的很對不起你們。”
“傻話,都是一家人。”李大志笑著說,然后環顧四周,“這屋子漏風漏雨的,我找時間幫你修一修。”
“不用了,哥,我住幾天就走。”
“不急,先把身體養好再說。”李大志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李明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什么。
幾天后,李大志果然帶著工具來幫弟弟修繕破屋。兄弟倆忙了一整天,把漏雨的屋頂和破損的墻壁都修好了。
“哥,你們的日子過得怎么樣?”修繕告一段落,李明突然問道。
李大志擦了擦汗水:“還行吧,種幾畝地,收成不錯,你嫂子在村里開了個小賣部,歡歡上學成績也好,日子過得去。”
“歡歡是個好孩子。”李明微笑道。
“是啊,就是沒有一個像樣的學校,村里那個小學破破爛爛的,聽說縣里要撥款修繕,但一直沒下來。”
李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晚上,李明獨自坐在修好的屋子里,取出那本精致的筆記本,翻開其中一頁,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著一些數字和地址,還有幾行加粗的筆記:東風村小學重建計劃,預算50萬。他用筆輕輕敲打著本子,眼神深邃。
04
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李明找到正在田里干活的哥嫂,吞吞吐吐地提出借錢的請求。
“嫂子,哥,我......”李明低著頭,聲音顫抖,“我能跟你們借點錢嗎?我欠了別人兩萬塊,那人找到村里來了,我真的走投無路了......”
王芳的臉色立刻變了:“你又借錢?你是不是又賭博了?”
“不是,嫂子,我沒賭博,真的,是之前做生意欠下的。”李明急忙解釋。
“十年了,十年了!”王芳聲音發顫,“你出去這么多年,難道還是學不乖嗎?上次給你八萬,這次又要兩萬,你當我們家是開銀行的?”
李大志拉住激動的妻子:“好了,芳芳,先冷靜一下。”
“大志,你可別心軟啊!這錢要是給了,他下次還會來要的!”
李明低著頭,不敢看嫂子憤怒的眼神:“對不起,嫂子,我知道我不應該來麻煩你們,但是我真的走投無路了......”
王芳氣得渾身發抖,轉身離開了田地。李大志嘆了口氣,拍了拍弟弟的肩膀:“你先回去吧,這事我會想辦法的。”
李明垂頭喪氣地走了,背影看起來比來時更加蕭索。
幾天后,李大志找到了弟弟,遞給他一個信封:“里面有一萬塊,我東湊西借才湊齊的,你先應急吧。”
李明接過信封,手微微發抖:“哥,這......”
“別說了,你是我弟弟,有困難我不可能不管。”李大志說完,轉身離開了。
李明站在原地,望著哥哥遠去的背影,眼神復雜。他低頭看了看手中的信封,然后從口袋里掏出一張銀行卡,塞進了信封里。
那天晚上,李大志回到家,發現枕頭下多了個信封,里面有一萬塊錢和一張空白的銀行卡,沒有任何留言。他愣了好久,然后把錢和卡都收了起來,沒有告訴妻子。
與此同時,村子里的流言蜚語也越來越多。
“你們說,這李明是真窮還是假窮啊?”小賣部里,幾個閑漢搖著蒲扇議論。
“誰知道呢,聽說他用的手機可不便宜。”
“可是你看他那衣服,破破爛爛的,不像是裝的啊。”
“裝窮的人多了去了,說不定他在外面發了財,回來就是為了試探人心呢。”
“那他干嘛還要借錢?”
“可能就是為了試探他哥嫂吧,畢竟當年他哥嫂可是救了他一條命啊。”
這些流言很快傳到了李大志夫婦耳中。
“你說明子是不是在裝窮?”晚上,王芳問丈夫。
李大志搖搖頭:“不管他窮也好,富也好,他始終是我弟弟。”
幾天后,村子里來了一個陌生人,四十多歲的樣子,西裝革履,開著一輛豪車,在村子里打聽李明的消息。
“請問,李明住在哪里?”陌生人問一個放牛的老人。
“你是誰啊?找他干啥?”老人警惕地問。
“我是他的朋友,有些事情要和他商量。”陌生人微笑著說。
老人將信將疑地指了指村東頭的方向。陌生人道謝后離開,但并沒有直接去找李明,而是在村子里轉了一圈,似乎在考察什么。
這一幕被村民看在眼里,更加堅定了他們的猜測:李明可能在外面混得不錯,有錢有勢的朋友找上門來了。
陌生人離開后,李明的行為更加可疑。他開始頻繁地外出,有時一整天都不見人影,回來時總是神色疲憊,卻帶著一種隱秘的興奮。
有晚上放牛回來的村民看到,李明蹲在村口的小溪邊,和一個西裝革履的男人交談甚歡,那人正是前幾天來村里的陌生人。兩人說了些什么,沒人知道,但那晚之后,李明變得更加神秘莫測。
李大志夫婦對這一切似乎渾然不覺,依然每天忙著自己的生活。李大志在田里干活,王芳照顧著小賣部,小歡歡上學放學,一家人日子平靜而溫馨。
一天,李明主動提出要去哥嫂家吃飯。
飯桌上,李明看著簡陋卻溫馨的一家三口,眼神復雜。小歡歡已經不再害怕這個叔叔,會主動和他說話了。
“叔叔,你為什么不去縣城找工作啊?”歡歡天真地問。
李明愣了一下,摸了摸侄女的頭:“叔叔會去的,等處理完村里的事情。”
“什么事情啊?”歡歡好奇地問。
“秘密。”李明神秘地笑了笑。
飯后,李明留下來幫嫂子洗碗,王芳趁機說道:“明子,你哥這些年為了還債,累壞了身子,腰椎都出了問題。你如果真的遇到困難,就留在村里吧,哥嫂不會不管你的。”
李明的手頓了一下,眼眶有些發紅:“嫂子,我不會再給你們添麻煩了,我保證。”
那天晚上,李明回到破屋,在筆記本上寫下一行字:“欠哥嫂的,這輩子都還不完。”
05
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日,村委會召集村民開會,討論老校舍重建的事情。十幾年沒修繕的小學校舍已經破敗不堪,危及學生安全,縣里承諾撥款,卻遲遲沒有下來。
“咱們村的孩子不能沒書念啊!”村長在祠堂里大聲說,“縣里的撥款一直沒著落,我琢磨著咱們村自己先湊點錢,把最危險的幾間教室修一修。”
村民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
“修一修得花多少錢?”
“保守估計也得十萬八萬的吧?”
“咱們村這么窮,哪來那么多錢啊?”
李大志站起來說:“我出五百塊。”
其他村民也紛紛表態,有出三百的,有出二百的,但加起來也就幾千塊錢,遠遠不夠。
就在這時,坐在角落里的李明突然站了起來:“我出五十萬!”
全場鴉雀無聲,所有人都震驚地看著他,李大志和王芳更是驚得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