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養兒防老"這句話已經不適用于現代社會了。你看那些辛苦一輩子的老人,退休后有幾個能享受天倫之樂的?大多數不都是獨自一人熬過余生?我看得多了,也想過很多。
那是五年前的中秋節,我成了全縣最年輕的局長。宴會上觥籌交錯,祝賀聲不斷,但我心里清楚,沒有老王的提攜,我不可能坐在這個位置上。
"謝謝您,王叔。"我端起酒杯,敬向坐在主位的老人。
王叔微微一笑,眼角的皺紋舒展開來:"小劉啊,這些年你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這個位置,是你應得的。"
表面上看,這只是一次普通的升遷。但只有我和王叔知道,這背后有著怎樣曲折的故事。
那還要從五年前的中秋節說起。當時的我,只是縣政府辦公室的一名普通科員,剛入職兩年,干著最基礎的文字工作。
那天,我抱著一摞文件走在走廊上,正好碰見辦公室主任匆忙出門。
"小劉,你來得正好。"主任遞給我一個精致的禮盒,"這是給王縣長的中秋禮,本來我要親自送去的,現在有急事走不開。你幫我送一下,地址我發你手機上。"
我愣了一下:"王縣長?是退休的那位?"
"對,就是上屆的王縣長。老人家為咱們縣付出一輩子,年年中秋我們都要送點心意,這是規矩。"主任邊走邊說,"記得代表我們辦公室問聲好。"
拿著禮盒,我有些忐忑。王松,上屆縣長,雖然已經退休三年,但在縣里的威望依然很高。傳說他當年剛正不阿,鐵面無私,不少人都吃過他的"閉門羹"。
到了晚上七點多,我按照地址找到了王縣長家。那是一棟普通的老式居民樓,沒有電梯,我爬到五樓,氣喘吁吁地按響了門鈴。
誰知道,開門的竟然是王縣長本人。
"你是?"老人看著我,略顯驚訝。
"王縣長好,我是縣政府辦公室的小劉,主任讓我代表辦公室給您送中秋禮物。"我恭敬地遞上禮盒。
王縣長淡淡地笑了笑,接過禮物:"小劉啊,辛苦了,進來坐會兒吧。"
進入屋內,我驚訝地發現,偌大的客廳燈光昏暗,只有茶幾上點著一盞小燈。桌上放著一盤月餅,一壺茶,和一個小酒盅,看起來冷清至極。
"王縣長,您一個人過節?"我忍不住問道。
老人嘆了口氣:"兒子在國外工作,忙得很,回不來。老伴去得早,就我一個人。"他頓了頓,"你是今年第一個來我家的人。"
那一刻,我心里涌上一股莫名的酸楚。曾經權傾一方的縣長,退休后竟如此寂寞。
"要不,我陪您吃頓飯?"我脫口而出,隨即又有些后悔,這是否太冒昧了?
沒想到王縣長眼睛一亮:"好啊,難得有人陪我這個老頭子說說話。"
就這樣,我們在他家簡單地吃了一頓"團圓飯"。期間,王縣長給我講了很多他年輕時的故事,那些為官清廉、愛民如子的往事讓我肅然起敬。而當我說起自己在基層工作的困境和迷茫時,他也給了我許多中肯的建議。
酒過三巡,談話漸深,我忽然發現王縣長并不像傳言中那樣冷峻,反而幽默風趣,思想開明。
離開時,已是深夜。王縣長送我到門口,拍了拍我的肩膀:"小劉,今晚很開心。這些年,送禮的人多,真心陪我說話的人少。你小子不錯,有想法也有情義,前途無量!"
回家路上,我想起王縣長孤獨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本以為只是履行一個公事公辦的任務,沒想到卻讓我見識了什么是真正的孤獨與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