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那天下午,我正在廚房給剛滿周歲的外孫準備營養輔食,女婿張明突然走進來,面無表情地遞給我一張紙。
"劉媽,這是我和蘭蘭商量好的,您住在我們家也該交點房租了,畢竟現在家里開銷大。"
我手里的勺子差點掉在地上,看著那張寫著"月租2000元"的紙條,眼淚一下子就涌了出來。
退休后就來幫他們帶孩子,如今竟被要房租?當晚,我只留下一封信,拖著行李箱悄然離開了這個家。
我做夢也沒想到,三個月后,會有警察找到我老家,帶來的消息竟然會揭開那個不堪的秘密……
01
我叫劉翠蘭,今年58歲,退休前是一名小學教師。教了三十多年的書,看著一屆又一屆的孩子從懵懂變得有知識,是我這一生最大的驕傲。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是個幸福的人,有個懂事的女兒蘭蘭,還有個疼我的女婿,直到那天,所有的幻想都被無情地打碎了。
蘭蘭和張明結婚三年后,終于有了孩子,他們給小外孫取名叫樂樂。當蘭蘭打電話告訴我這個好消息時,我激動得一晚上沒睡著。
我在被窩里翻來覆去,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小嬰兒的模樣。我盼望著外孫的出生,就像當年盼望女兒的降臨一樣。
我甚至早早地準備了各種嬰兒用品,織了小毛衣、小襪子,把家里整理得干干凈凈,就等著女兒帶著小外孫回來看我。
可惜,現實總是事與愿違。蘭蘭生完孩子后,因為月子里身體虛弱,根本沒法回老家。
倒是張明回來了一趟,匆匆看了我一眼,帶走了我準備的嬰兒用品,轉身就走,連口水都沒喝。
"媽,你能不能來幫我們帶孩子?我產假結束后就要上班了,我們又請不起保姆。"蘭蘭在電話里輕聲問道,語氣中帶著些許懇求。
我二話沒說就答應了,退休后的我正愁著沒有事情做,一個人在老家也挺孤單的。
能幫女兒帶外孫,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我立刻收拾好行李,第二天一早就坐車去了城里。
記得那天,我拖著行李箱站在他們家門口,心情既緊張又期待。
張明開門時,臉上的表情很復雜,好像半是歡迎半是無奈。"媽,您來了。"
他淡淡地說,幫我把行李拿進門。
走進屋里,我一眼就看到了躺在嬰兒床上的樂樂,小小的一團,紅撲撲的臉蛋,緊閉的眼睛,安靜地睡著。
我的心一下子就化了,輕輕地走過去,小心翼翼地摸了摸他的小手。這一刻,我感覺自己的人生又有了新的意義。
來到蘭蘭家的第一天,我就開始了忙碌的生活。剛出生的樂樂需要細心照料,喂奶、換尿布、哄睡,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
蘭蘭剛生完孩子,身體還很虛弱,需要臥床休養。而張明,雖然嘴上說要幫忙,但實際上除了偶爾抱抱孩子拍張照片發朋友圈外,幾乎不參與任何育兒工作。
"媽,您來真是太好了,我都不知道該怎么照顧孩子。"
蘭蘭躺在床上,握著我的手,感激地說。
看著女兒憔悴的臉色,我心疼不已,暗自決定一定要好好照顧母子倆。
為了讓女兒和女婿能安心工作,我不僅包攬了照顧孩子的活,還承擔了所有家務。
每天早上五點就起床,先給蘭蘭準備營養的早餐,然后洗衣服、拖地、做飯。
等樂樂醒來,就是一天的忙碌——喂奶、換尿布、哄睡,周而復始。
有時候,樂樂晚上哭鬧不止,我就抱著他在客廳里來回走動,生怕吵到蘭蘭和張明休息。
那段時間,我每天睡眠不足四小時,整個人都瘦了一圈。
但每次看到樂樂在我懷里安靜地睡著,或是沖我笑,我都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我從來沒用過智能手機,但為了學習最新的育兒知識,我硬是讓蘭蘭教我用手機上網,看育兒博主的視頻,學習如何科學育兒。
每天晚上,當所有人都睡了,我就抱著手機,一點一點地看那些育兒知識,生怕自己照顧不好樂樂。
我記下了各種嬰兒哭鬧的原因、常見病癥的處理方法、按摩技巧,甚至學會了制作各種適合嬰兒的輔食。
"媽,您真厲害,現在都會用手機查育兒知識了。"蘭蘭笑著說,眼里滿是驚訝。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現在不比我們那時候,現在的孩子要科學育兒,我這個老太太也得跟上時代啊。"
有時候半夜孩子哭鬧,我就捧著手機查各種可能的原因,生怕他是生病了。
記得有一次,樂樂突然發燒到39度,我和蘭蘭都慌了。
還好我之前在手機上學過如何處理嬰兒發燒,立刻用溫水給他擦身降溫,同時叫了急救車。
那一晚,我在醫院守了整夜,直到樂樂的體溫恢復正常,我才稍稍松了一口氣。
樂樂一天天長大,我的付出也越來越多,但我從不覺得辛苦。
每次看到外孫沖我笑,或是喊我一聲"奶奶"(雖然他叫得不準),我都感到無比滿足。
他的每一個小進步——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坐起來、第一次爬行,都讓我激動不已。
我把這些都記錄下來,拍照片、錄視頻,生怕錯過他成長的每一個瞬間。
然而,女婿張明似乎總是看我不順眼。
02
"你抱孩子的姿勢不對,這樣會壓到他的頭的。"
一天,當我正抱著樂樂哄他睡覺時,張明突然出聲批評道。
"這個輔食太咸了,對孩子不好。"
盡管我已經特別注意不放鹽,張明還是皺著眉頭說。
"你能不能不要在屋里晾衣服?影響室內空氣質量,對孩子肺部發育不好。"
即使是雨天,張明也堅持要我把衣服拿到陽臺上晾。
每天,他總能挑出我照顧孩子的各種"問題"。
起初,我以為他是關心孩子,所以耐心地改正自己的"錯誤"。
我甚至特意去買了育兒書籍,認真學習現代的育兒理念,希望能更好地照顧樂樂。
可隨著時間推移,我發現他的挑剔越來越過分,甚至開始對我的生活習慣指手畫腳。
"劉媽,您能不能不要早上起那么早?您走路的聲音把我吵醒了。"
雖然我已經盡量放輕腳步,但木質地板還是會發出輕微的響聲。
"您看電視能不能把聲音關小點?或者戴個耳機?"
即使我已經把音量調到最小,他還是嫌吵。
"您穿這件衣服顏色太艷了,刺激孩子的眼睛。"
我穿的只是一件普通的紅色毛衣,哪里艷麗了?
"您最好不要總抱著孩子,會讓他產生依賴性。"
可每次樂樂一哭,張明就會催促我去抱。
這些要求讓我感到無所適從,仿佛無論我做什么都是錯的。
有一次,我小心翼翼地問他:"那你覺得應該怎么做呢?"
張明傲慢地說:"現在有很多科學的育兒方法,你應該去學習一下,而不是按照你那老一套的方式。"
面對這些無理的要求,我都默默忍受著,不想讓蘭蘭為難。說實話,這比我當年教一群淘氣的小學生還要累。
每次張明當著蘭蘭的面數落我,我都期待著女兒能為我說句話,但她總是沉默不語,有時甚至附和幾句。
"媽,您就按照張明說的做吧,他研究了很多育兒知識。"蘭蘭有時會這樣勸我。
看著女兒為難的表情,我也就不再堅持,默默地接受了這些苛刻的要求。
我知道,蘭蘭夾在我和女婿之間也不好做人,我不想成為他們婚姻的絆腳石。
晚上躺在床上,我常常會偷偷掉眼淚。我想起了那些年,蘭蘭還小的時候,我一個人把她拉扯大。
那時候,我不知道什么是科學育兒,但蘭蘭還是健康快樂地長大了。如今,我幫女兒照顧孩子,卻被當成什么都不懂的老古董。
我明白,在這個家里,我始終是個外人。
03
轉眼間,樂樂已經滿周歲了。這一年里,我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每天從早忙到晚,就連晚上也要起來給樂樂把奶。
我的皺紋又深了幾分,頭發也白了不少,但看著樂樂健健康康地成長,我心里還是滿滿的幸福感。
蘭蘭產假結束后回去工作,家里的事情就更加繁重了。
除了照顧樂樂,我還要負責做飯、洗衣、打掃衛生,幾乎是全天候工作。
盡管如此,我從未向蘭蘭和張明抱怨過一句,因為我知道他們工作也不容易。
每個月,蘭蘭都會給我2000塊錢,說是孝敬我的。我從來不花,都存起來,打算以后給樂樂做教育基金。
"媽,您也應該買點自己喜歡的東西,別總是為我們省錢。"蘭蘭心疼地說。
我笑著搖搖頭:"我這把年紀了,還需要什么?能看著你們好好的,樂樂健康成長,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樂樂周歲的時候,變得特別黏我。只要我一離開他的視線,他就會哭鬧不止。
有時候我去廚房做飯,他就坐在廚房門口,目不轉睛地盯著我,生怕我突然消失。
這讓我既感動又心疼,我知道這是因為我一直是他的主要照顧者。
"樂樂真的很喜歡您,媽。"
蘭蘭有一次感慨道,"有時候我抱他,他還掙扎著要找您呢。"
我聽了,心里甜滋滋的,但嘴上還是說:"孩子一會兒就變了,等他再大點就認媽媽了。"
蘭蘭和張明為樂樂辦了個熱鬧的百日宴,請了很多親朋好友。
那天,我忙前忙后地招待客人,給他們倒茶、上菜,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了。
宴席上,有親戚夸我:"老劉啊,你這個外婆當得真是盡職盡責,蘭蘭他們真有福氣。"
我微微一笑,心里卻有些酸楚。是啊,我已經盡力做好一個外婆了,可在張明眼里,我似乎永遠都做不好。
張明的母親也來了,她看著我忙碌的身影,意味深長地說:"劉姐,你可不要太慣著他們,要讓年輕人自己學會照顧孩子。"
我笑著應付過去,心里卻很不是滋味。在張明母親來的那幾天,張明對我的態度好了很多,甚至主動幫我分擔一些家務。但等他母親走后,一切又回到了從前。
樂樂的滿周歲生日那天,我給他買了個小蛋糕,還特意網購了一套益智玩具。
我想著,一家人一起給樂樂過生日,應該是件開心的事。我特意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還把家里打掃得一塵不染。
蘭蘭下班回來,看到這一切,開心地抱了抱我:"媽,您太貼心了,這么用心給樂樂過生日。"
張明回來后,卻只是淡淡地掃了一眼餐桌,然后徑直去洗手,連聲謝謝也沒有。
晚飯時,他更是不停地挑剔:"這魚太腥了""這菜太油了""這湯太淡了"。
我強忍著不快,安慰自己:今天是樂樂的生日,不要讓不愉快的事情影響了這個特殊的日子。
飯后,我正準備去廚房收拾碗筷,張明突然叫住了我。
"劉媽,有件事我想和您談談。"他的表情異常嚴肅。
我心里一緊,不知道又出了什么事。
那天下午,我正在廚房給樂樂準備輔食,張明突然走進來,面無表情地遞給我一張紙。
"劉媽,這是我和蘭蘭商量好的,您住在我們家也該交點房租了,畢竟現在家里開銷大。"
我看著那張寫著"月租2000元"的紙條,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不正是蘭蘭每個月給我的那2000塊錢嗎?也就是說,在他們眼里,這根本不是孝敬我的錢,而是我應該支付的房租?
一年來的辛苦付出,換來的竟是這樣的結果?我強忍著淚水,問道:"蘭蘭也是這么想的嗎?"
張明點點頭:"當然,這是我們共同的決定。"
晚上,我試探著問蘭蘭:"這房租的事,真是你同意的?"
蘭蘭低著頭,輕聲說:"媽,我們家現在確實開銷大,您也知道,養孩子不容易..."
這句話,如同一把刀,狠狠地扎進了我的心。
我的女兒,我從小疼到大的女兒,竟然也覺得我應該付房租?在我幫她帶孩子、做家務的情況下?
我想起了那些深夜,樂樂發燒時我通宵達旦的守護;想起了每天早起為他們準備的三餐;想起了無數次彎腰駝背地哄樂樂入睡的辛苦。
這一切,在他們眼里,難道只值區區2000元的房租?我每個月的付出,換算成保姆的工資,恐怕遠不止這個數吧?
當晚,我輾轉反側,無法入睡。我想起了自己對這個家付出的一切,想起了女兒的冷漠,想起了女婿的刻薄。
我覺得自己像個被人利用后就要拋棄的工具。我不是不愿意為女兒付出,但這種赤裸裸的算計,真的讓我心寒至極。
第二天一早,趁著蘭蘭和張明還沒起床,我悄悄地收拾好了行李,給樂樂做了最后一頓早餐,親了親他熟睡中的小臉蛋。
樂樂似乎感覺到什么,在睡夢中皺了皺眉頭,小手緊緊地抓住了我的手指。那一刻,我差點心軟,想留下來。
但當我想起昨天的場景,心又硬了起來。我輕輕掙脫樂樂的小手,在床頭柜上留下一封信,然后悄然離開了這個讓我心碎的家。
04
回到老家后,我過上了寧靜的退休生活。我重新撿起了自己的愛好,種花、看書、和鄰居聊天。
表面上看,一切都回到了正軌,但我的心里總是空落落的,無時無刻不在想念我的外孫。
每天早上醒來,我都會習慣性地想去看看樂樂是否醒了,需不需要換尿布。
但隨即我就會意識到,我已經回到了老家,樂樂不在身邊。這種突然的空虛感讓我幾度落淚。
我的鄰居王嬸注意到了我的變化,常常來陪我聊天。"翠蘭啊,你這是怎么了?去城里一趟,回來整個人都蔫了。"
我搖搖頭,強顏歡笑:"沒事,就是有點不適應。在城里習慣了吵鬧,回來突然安靜了,反而不習慣了。"
我不想讓別人知道我的傷心事,只能把所有的痛苦都埋在心里。
晚上,我翻看著手機里樂樂的照片,一張一張地看,看著他從出生到一歲的每一個瞬間,淚水不知不覺就流了下來。
蘭蘭給我打了很多電話,一開始是責怪我不辭而別,后來是道歉,再后來是懇求我回去。但我已經下定決心,不再回到那個讓我傷心的地方。
"媽,我錯了,您回來吧,樂樂天天哭著找您呢。"蘭蘭在電話里哭訴。
我只是淡淡地回答:"媽媽老了,幫不上你們什么忙了,你們自己好好照顧孩子吧。"
每次掛斷電話,我都會忍不住痛哭一場。我知道樂樂一定很想我,正如我非常想念他一樣。但我不能回去,不能再讓自己遭受那樣的侮辱。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我的心情漸漸平復,但對女兒的思念和對外孫的牽掛卻從未減少過。
每每看到街上的外婆帶著小孫子玩耍,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樂樂那可愛的笑臉,想起他叫我"奶奶"時的稚嫩聲音。
為了排解思念,我開始在社區老年活動中心當志愿者,教老年人學習使用智能手機。
這些技能都是我為了照顧樂樂而學會的,如今卻用來幫助其他老人與遠方的家人保持聯系。
有時候,我會收到蘭蘭發來的樂樂的照片和視頻。
看著小家伙一天天長大,我既高興又心酸。
我多么希望能親眼見證他的成長啊,但現實卻是如此殘酷。
直到那一天,一個意外的訪客敲響了我的家門。
那是個周六的下午,我正在院子里給花澆水,突然聽到了敲門聲。
打開門,門外站著一位穿制服的年輕警察,表情嚴肅。
"請問您是劉翠蘭女士嗎?"他禮貌地詢問。
我點點頭,心里突然涌起一種不祥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