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金庫完好,大門密封,監控無異常,但900根金條確實消失了!"華北市公安局刑警隊長劉建軍面色凝重地盯著建設銀行華新支行金庫的鋼鐵大門。
這起離奇案件震驚全城:國有銀行金庫內價值近千萬的黃金憑空蒸發,監控錄像卻顯示過去62小時內無人進入地下一層。
"物理學上不可能發生的事,卻實實在在發生了。"技術專家組長王工程師搖頭嘆息,"27公斤黃金不可能憑空消失。"
就在調查陷入僵局時,一位三個月前退休的前金庫保安主動聯系警方,神情緊張地要求單獨面見專案組組長。
十分鐘后,劉隊長從會議室沖出,臉色蒼白如紙:"立刻重新封鎖現場,調集所有技術人員!"
01
2020年10月26日,秋風蕭瑟的周一清晨。
李明華像往常一樣,端著剛買的豆漿和包子走進建設銀行華新支行的大門。
作為保安隊長,他總是第一個到崗,這是從部隊養成的習慣。
電梯緩緩下降到地下一層時,李明華心里還在盤算著這個月的開支。
房貸3500,車貸1800,孩子的補習費2000,妻子又懷了二胎需要營養費...
退役五年了,生活的重擔壓得他喘不過氣。
"滴—"電子門鎖發出清脆的響聲,厚重的鋼門緩緩打開。
李明華剛踏進金庫,手中的豆漿瞬間掉落在地,乳白色的液體濺了一地。
眼前的景象讓這名經歷過實戰的退役軍人腿軟了——原本整齊擺放在保險柜中的900根標準金條,全部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這不可能..."李明華顫抖著雙手,幾乎是爬著沖出金庫,直奔樓上的監控室。
他的手指在鍵盤上飛舞,調出周末兩天的監控錄像。
畫面清晰得可怕:從周五下午6點他親手鎖上金庫門開始,到現在開門,整整62個小時里,地下一層的走廊里空無一人。
錄像顯示,周五下午5點58分,李明華最后一次檢查金庫,金條整齊地擺放在保險柜里。
6點整,他關閉金庫門,輸入密碼,啟動警報系統。整個過程一絲不茍,沒有任何異常。
李明華反復回放著錄像,眼睛都快貼到屏幕上了。
走廊里靜悄悄的,連一只老鼠都沒有。
監控探頭覆蓋了每一個角落,任何人想要進入金庫都必須經過這條走廊,但錄像中什么都沒有。
"不對勁,這絕對不對勁..."李明華嘴里念念有詞,冷汗如雨下。
上午8點15分,支行行長張建國匆匆趕到銀行。
李明華在電話里語無倫次的匯報讓他心里打鼓,但真正看到空蕩蕩的保險柜時,張建國雙腿一軟,差點癱坐在地。
"報警!立即報警!"張建國的聲音在地下室里回響,帶著絕望的顫抖。
"還有,封鎖現場,任何人不得進入金庫!"
張建國是個能干的行長,工作十五年來處理過各種突發事件,但這次真的慌了。
900根金條價值接近千萬,這要是追不回來,別說烏紗帽,連牢獄之災都逃不掉。
更要命的是,這批金條是上級行剛剛調撥下來的,原本計劃今天下午轉運到市分行。
現在出了這么大的事,他怎么向上級交代?
"李隊長,你再仔細想想,周五晚上到周日,真的沒有任何人進過金庫?"
張建國抓住李明華的胳膊,指甲都快掐進肉里了。
"真的沒有!"李明華發誓般地舉起右手,
"我用人格擔保,從周五鎖門到今天開門,絕對沒有任何人接觸過金庫!"
"那金條能長翅膀飛了不成?"張建國急得額頭青筋暴起。
就在兩人束手無策時,刑警隊的警車呼嘯著停在銀行門口。
劉建軍是市里有名的刑警隊長,從警二十年破獲無數疑案。
但當他看到空蕩蕩的保險柜和完整無缺的監控錄像時,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刑警也皺起了眉頭。
"李隊長,你詳細說說周五鎖門時的情況。"劉建軍掏出錄音筆。
李明華努力回憶著每一個細節:"周五下午5點半,我按例行程序檢查金庫。900根金條分三層擺放在保險柜里,我一根根數過,確認無誤。“
”然后關閉保險柜,鎖好金庫門,輸入密碼,啟動警報系統。整個過程嚴格按照規程進行。"
"有沒有其他人在場?"
"沒有,周五下午銀行就我一個人值班。其他同事都下班了。"
劉建軍仔細檢查著金庫的每一寸地方。
墻壁是厚達半米的鋼筋混凝土,天花板是鋼板結構,地面也是特制的防鉆材料。
這個金庫建造時就考慮到了各種可能的盜竊手段,可謂固若金湯。
"門鎖有撬動痕跡嗎?"技術員小王拿著放大鏡檢查門鎖。
"沒有,完全沒有。電子鎖和機械鎖都完好無損。"
"墻壁有沒有打洞的痕跡?"
"也沒有,我用金屬探測器檢查過了,墻體結構完整。"
劉建軍越查越困惑。
這個案子完全違背了常識——27公斤的黃金不可能憑空消失,但所有的物理證據都表明,確實沒有人進入過金庫。
"會不會是內鬼?"劉建軍問張建國。
"不可能。"張建國搖頭,"有金庫權限的只有我、李明華和財務總監老陳。我們三個人周末都有不在場證明。"
"那監控系統呢?會不會被人篡改了?"
技術員小王搖頭:"我已經檢查過了,監控系統運行正常,硬盤數據完整,沒有任何篡改痕跡。而且這套系統是封閉式的,不聯網,外人根本無法入侵。"
現場勘查進行了整整一天,結果讓所有人都摸不著頭腦。
金庫完好無損,監控系統正常運行,沒有任何人員進出記錄,但900根金條就是消失了。
02
案發第二天,市局專案組正式成立,劉建軍擔任組長。
專案組首先對銀行所有員工進行了詳細調查。華新支行共有員工23人,其中有金庫權限的只有3個人:行長張建國、保安隊長李明華、財務總監陳立波。
張建國的不在場證明最為充分。
周末兩天他都在市醫院陪護生病的老母親,醫院的探視記錄、護士的證詞、甚至病房里的監控都能證明他確實沒有離開過醫院。
陳立波也有完整的不在場證明。
周六他參加了女兒的家長會,晚上在家招待了幾個親戚;周日全家去了游樂園,有門票、照片和家人證詞為證。
最讓人懷疑的反而是李明華。
作為保安隊長,他最后一個離開金庫,對金庫的情況最了解。雖然他聲稱周末都在家陪妻子,但除了妻子,沒有其他人能證明。
"李明華,你老實說,是不是你監守自盜?"審訊室里,專案組成員老馬瞪著李明華。
"我沒有!"李明華急得眼睛都紅了,
"我要是偷了金條,能不知道藏在哪里嗎?你們搜我家啊,翻個底朝天,看能找到一根金條嗎?"
"那你解釋一下,為什么偏偏是你最后一個離開金庫?"
"這是我的工作職責!作為保安隊長,我必須最后一個檢查金庫安全!"李明華拍著桌子,"我要是真想偷,用得著這么明目張膽嗎?"
話雖如此,但李明華的嫌疑確實最大。
警方對他進行了全面調查,查他的銀行賬戶、查他的社會關系、查他的消費記錄,但什么都沒發現。
李明華家里確實困難。
兩個孩子,妻子懷著二胎,房貸車貸一大堆。按理說,他確實有作案動機。但問題是,如果是他偷的,金條藏在哪里?
警方搜查了他的住處,掘地三尺也沒找到金條的蹤影。
調查了他的所有親友,也沒發現任何可疑線索。
"這個李明華要么就是清白的,要么就是個高手。"劉建軍在專案組會議上說,
"但我傾向于相信他是清白的。一個真正的罪犯不會表現得這么坦然。"
專案組又把目標轉向了銀行的其他員工。
23個人,一個個排查過去,查背景、查關系、查動機。
出納小劉最近炒股虧了十幾萬,有經濟壓力;
營業部主任老王剛離婚,需要分割財產;
新來的實習生小麗父親生病需要手術費...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困難,但要說有能力盜走900根金條,又都不現實。
更關鍵的是,這些人都沒有金庫權限。
華新支行的金庫管理非常嚴格,只有行長、財務總監和保安隊長三個人有權限,而且必須兩人同時在場才能開啟。
"會不會是外人作案?"年輕的警員小張提出疑問。
"外人怎么進金庫?"老馬反問,"監控顯示得清清楚楚,沒有任何人進入地下一層。"
"那監控會不會有死角?"
"不可能。"技術員小王搖頭,"我仔細檢查過了,四個攝像頭覆蓋了走廊的每一個角落,連螞蟻都拍得清楚。"
案件陷入了僵局。所有的常規偵查手段都用上了,但絲毫沒有進展。900根金條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憑空消失了。
銀行里人心惶惶,員工們開始用異樣的眼光看李明華。雖然警方沒有足夠證據逮捕他,但誰都知道他的嫌疑最大。
"李隊長,你說實話,是不是你拿了?"年輕的保安小趙私下問李明華。
"你也不相信我?"李明華苦笑,"小趙,我們一起工作兩年了,你覺得我是那種人嗎?"
小趙低下頭,不敢看李明華的眼睛。
這就是人性——在沒有確鑿證據之前,人們總是傾向于相信最合理的解釋,哪怕這個解釋可能是錯的。
李明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
同事們的懷疑眼光如針刺一般,讓這個鐵血軍人幾乎崩潰。
回到家,妻子小慧正在廚房做飯,肚子已經顯懷了。
"老公,今天怎么這么晚?"小慧關心地問。
李明華坐在沙發上,把頭埋在雙手里:"小慧,我可能要失業了。"
"怎么了?"小慧趕緊坐到他身邊。
李明華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
小慧聽完后,堅定地握住他的手:"我相信你。不管別人怎么說,我都相信你。"
"可是警察也懷疑我,銀行也懷疑我,連同事都開始疏遠我了。"
李明華的聲音里帶著哭腔,"小慧,我真的沒有拿那些金條,但我不知道該怎么證明自己的清白。"
"會有辦法的。"小慧輕撫著他的后背,"清者自清,真相總會大白的。"
03
案發第五天,市局決定動用最先進的技術手段。
專業的技術團隊帶著各種高科技設備進駐銀行:地質探測雷達、紅外線熱成像儀、超聲波檢測器、金屬探測器...金庫被里里外外掃描了個遍。
"地板下有異響!"技術員興奮地喊道。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破拆設備迅速運來,地磚被一塊塊撬開。眾人屏息凝神,等待著奇跡的出現。
挖到兩米深,終于看到了異響的來源——幾根銹跡斑斑的老式下水管道。管道里面空空如也,別說金條,連根針都沒有。
"繼續挖!說不定金條藏在更深的地方!"張建國急得直跺腳。
又挖了一米,還是什么都沒有。技術員搖頭:"再往下就是地基了,不能再挖了。"
劉建軍調來了銀行十年來的所有建筑圖紙,在昏黃的臺燈下一張張仔細研究。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發現當年改造金庫時確實填埋了一個廢棄的地下儲藏室。
"會不會是從那里挖地道進來的?"劉建軍眼中閃過一絲希望。
地質探測雷達對準了那個廢棄儲藏室的位置。
信號顯示,那里確實有一個空洞,但探測結果讓人失望:
儲藏室早已被厚厚的混凝土完全封死,別說挖地道,連水都滲不進去。
"墻壁怎么樣?"劉建軍不死心。
技術員拿著專業設備檢測墻體:"完好無損,沒有任何打洞或者修補的痕跡。混凝土密度均勻,內部鋼筋結構完整。"
"天花板呢?"
"也沒問題。鋼板厚度12毫米,上面還有保溫層和防水層,沒有任何切割痕跡。"
所有能想到的地方都檢查遍了,結果都是一樣:金庫密封完好,沒有任何被破壞的痕跡。
"這不科學啊!"年輕的技術員小王撓著頭,"27公斤的東西總不能化成氣體飛走吧?"
"會不會是內部人員利用什么特殊手段?"老馬提出猜測。
"什么特殊手段?"劉建軍反問,"你是說魔術嗎?"
確實,這個案子越來越像魔術表演了。
在眾目睽睽之下,魔術師能讓一頭大象消失,但那是舞臺效果。
現實中,27公斤的黃金不可能憑空消失。
技術排查進行了整整三天,動用了市局所有的先進設備,結果卻是一無所獲。
900根金條就像從人間蒸發了一樣,不留任何痕跡。
專案組成員個個愁眉苦臉。案發一個星期了,連一點有價值的線索都沒有。
上級領導開始催促,媒體開始關注,壓力如山大般壓在每個人心頭。
"劉隊,我們是不是遺漏了什么?"小張小心翼翼地問。
劉建軍在金庫里來回踱步,突然停下腳步:"等等,我們是不是把問題想復雜了?"
"怎么說?"
"我們一直在想犯罪分子是怎么進入金庫的,但有沒有可能,金條根本就沒有被搬出金庫?"
這個想法讓所有人眼前一亮。如果金條還在金庫里,只是被藏在了某個隱蔽的地方,那一切就解釋得通了。
"可是我們已經把金庫翻了個底朝天,連地板都撬開了,哪里還能藏東西?"老馬疑惑地問。
"再仔細找找,一定有我們遺漏的地方。"劉建軍命令道。
于是,新一輪的搜查開始了。這次更加細致,連門把手里面都要檢查。
但結果依然令人失望——金庫里除了那個空蕩蕩的保險柜,什么都沒有。
就在專案組一籌莫展的時候,銀行門口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年近六十的王海拄著拐杖,緩緩走向銀行大門。作為華新支行的前金庫保安,他聽說了失竊案的消息,心里有話要說。
劉隊長將前保安王海帶到了會議室,示意他坐在攝像機前。
"請您再說一遍剛才告訴我的話,"劉隊長表情嚴肅,"關于金庫的事。"
王海深吸一口氣,目光掠過在場每一位警官和銀行高管:"作為曾經的金庫保安,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各位..."
他停頓了一下,緩緩說出那句話。
會議室內瞬間一片死寂。銀行行長額頭冒出冷汗,財務總監臉色煞白,副行長的手不受控制地顫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