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錯了,行動的結果就是注定的。
我們在做任何事前,都應該有正確的思維方式才行。而思維方式是可以調整、鍛煉和修正的,只要你愿意,你就能拯救自己于水火。
比如說平常人的思維習慣都是以自己為出發點,這樣無論思路還是態度和行為,都會導致很多的局限。
你心里沒有別人,你不是把別人當成跟你一樣份量的人,你和別人的關系就不會有根本性的改善。這其實就是所有人際關系問題的關鍵。
無論是親友之間,還是同學、同事、合作伙伴等,只要是以自己為中心,那看其他人都是次要的,都不如自己,這樣就很麻煩。
高手的思維方式什么樣?從“雷軍三問”說起
從金山之后,雷軍基本是做什么成什么,這就非常厲害,這說明他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論歸納和方法論。
所有的連續成功者,都是理論實踐相結合的路線。
在小米汽車一炮走紅后,小米汽車內部有個反思和復盤,“真正需要想的是什么?是為什么會取得這樣的成績。”這是很重要的管理行為,也是優秀企業文化的重要內涵。
無論成功還是失敗,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成功是成在什么地方,失敗又是敗在了什么地方。唯有如此,成功的經驗才能累積,失敗的教訓才能吸取,否則成功難以持續,也白白浪費了失敗帶來的教育機會。最怕就是稀里糊涂,對成敗都是無所知和無所謂的態度。
這正是很多公司和個人之所以平庸的問題所在。
“我們到底干對了什么?我們干錯了什么?假如重干,我們應該怎么干?”
這三個問題我稱之為“雷軍三問”,它們是小米公司復盤文化的核心,雷軍表示,其實大家做每件事情都可以用這個方法去想一想。
是啊,不管你是學習,還是做研究,包括創業、管理、做自媒體等,都可以認真問一問自己這三個問題,三思而行之。
一件事之所以能夠取得成績,那一定是因為你做對了什么,比如創業成功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你要分清楚是外部因素導致的成功,還是因為你的能力所起到的作用。職場上也是一樣的道理,你要知道自己的社會地位是靠自己的努力,還是平臺的托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