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美國對中國生物科技產業展開關稅貿易和出口管制措施,正在引發AI生物企業的恐慌和反彈。
5月22日消息,今天上午,正在等待港股IPO的生成式AI制藥公司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CEO Alex Zhavoronkov表示,生命是基本的人權,現在看到連這項基本權利也在被(美國對中國生物貿易限制)針對、討論。
“當然,我不希望評論政治。然而,生命是基本人權。現在有一些方面顯示,貿易戰影響到了生物技術領域。眾所周知,保持團結和不同國家之間溝通的一些密切聯系現在正受到影響,從監管方面、從研究方面也看到,即使是人們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我對此感到非常害怕。”Alex表示,如今有一些方面顯示,該公司生成式AI技術基本得到驗證,然后將地緣政治風險降到最低。
Alex還表示,在生物技術領域,每年只有大約50種藥物獲得批準。我們人類都會生病,將失去功能及死亡,這讓他感到恐懼,如果沒有中國、印度和世界其他地方的(藥物研發機構)幫助,我們(人類)很可能會更早死亡。
談到中國創新,Alex表示,中國正在從各個角度爆發創新,這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中國科學家在頂級期刊上發表了大部分偉大的論文,中國卓越的學術、透明度和可復制性是驚人的,而且現在,中國科學家在世界各地傳播技術進展并提出新的想法。
“現在,(中國)這里正在發生真正的(技術)突破和革命性的概念。”Alex稱。
2025年起,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發布一項關于生物技術相關實驗室設備及技術出口管制的EAR修訂《臨時最終規則》(IFR),對于AI和生物設計工具開發的高參數流式細胞儀和特定的質譜儀等設備技術進行限制;5月起,美國與中國進出口的生物制藥原料、藥品以及相關產品征收高額關稅,美國對華關稅達30%以上;此外,兩份旨在限制生物科技公司在美發展的生物安全法案參議院版(S.3558)和眾議院版(H.R.8333)也引發關注。
上述政策均以保護美國為起點限制中國生物公司發展。
作為一家就AIDD(人工智能輔助藥物發現)管線開發進程全球領先的端到端的、由生成式AI驅動的生物科技公司,Alex博士于2014年創立英矽智能,公司總部在中國香港。Alex國籍為加拿大與拉脫維亞,畢業于加拿大皇后大學,目前他擔任公司董事長、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公司利用快速發展的專有Pharma.AI平臺,跨越生物、化學及臨床開發領域,加速新藥的發現與開發過程。
2021年,英矽智能團隊在不到18個月內,利用自主研發的AI藥物研發平臺,完成了從概念到臨床前候選化合物發現的整個過程,發現了泛纖維化的新靶點,并針對該靶點設計了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的臨床前候選藥物,該候選藥物已被證明在臨床前的體內體外實驗中具有顯著療效,且成本遠低于常規藥物發現的投入。
自2018年以來,英矽智能經歷超過8輪融資,募集資金總額達4.075億美元,投資方包括紅杉中國、啟明創投、禮來亞洲基金、藥明康德、創新工場、百度風投、高瓴、華平投資、復星醫藥等機構。2018 年-2022年,英矽智能投后估值從5440萬美元升至8.95億美元,估值四年增長近16倍。
在近期完成一輪私募融資后,英矽智能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
今年5月,英矽智能第三次遞表尋求赴港IPO上市批準。最新招股書顯示,英矽智能列出新的商業化探索方向,包括先進材料、農業、營養產品及獸醫藥物領域,核心模式包括藥物發現及管線藥物開發、軟件解決方案,與非制藥領域相關的其他發現,主要為醫藥及生物科技公司提供AI軟件。
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4財年,英矽智能收入分別為471.3萬美元、3014.7萬美元、5118萬美元、8583.4萬美元,年內虧損分別為1.31億美元、2.22億美元、2.12億美元、1709.6萬美元。四年間,公司累計虧損5.91億美元。
對此英矽智能表示,“虧損主要是由于研發活動產生的開支及與營運相關的開支所致。預計隨著繼續投資內部藥物研發計劃及綜合技術平臺,營運開支在可預見的未來將大幅增加,預期未來幾年將繼續出現凈虧損以及負經營現金流量。”
5月22日,談到為何一直持續進行港股IPO,Alex對彭博表示,“我不被允許評論首次公開募股 (IPO) 或任何財務方面的事情。但我可以說的是,現在公司處于有史以來最好的狀態,如果你想象成一個斗士,我們正處于巔峰,我們真的希望,這將使我們能更快、制造更多、更便宜的藥物,并且對整個制藥行業具有變革意義。”
英矽智能表示,此次赴港IPO,英矽智能擬將募資金額用于:為關鍵臨床階段管線候選藥物的進一步臨床研發提供資金;開發新的生成式AI模型及相關的驗證研究工作;進一步開發及擴展自動化實驗室;為早期藥物發現及開發的研發提供資金;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Alex強調,首批完全由AI技術研發的新藥預計將在本世紀末實現商業化。“如果未來五六年內我們看不到它,那我才驚訝。我希望我們能成為第一批,我們內部有 40 多個項目,但誰知道(最終結果)呢。”
(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林志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