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你瘋了嗎?那可是錢!真金白銀的鈔票!"
"我親眼看見的,一沓一沓往里塞!"李大媽激動得臉都紅了,拉著社區工作者小王的胳膊就往樓下跑,"小王你趕緊過來看看,這老頭絕對有問題!"
小王半信半疑地跟著李大媽來到6棟樓下,李大媽指著垃圾桶激動地說:"我剛才親眼看見張老頭又去垃圾桶那兒了,這回我離得近,看得清清楚楚,紅票子!厚厚一沓!就這么扔進去了!"
"您確定是錢?不會是看錯了吧?"
"我活了六十多歲,還能認錯錢?"李大媽一臉嚴肅,"我告訴你,這事兒絕對不對勁!好好的人誰會把鈔票往垃圾桶里扔?要么是腦子出問題了,要么就是被人威脅了!"
小王看向那個普通的垃圾桶,心里涌起一陣不安。張志明,73歲獨居老人,平時沉默寡言但生活正常,為什么會做出這樣匪夷所思的舉動?
張志明住在6棟3樓,是這個老舊小區最安靜的住戶之一。自從三年前老伴去世后,他就很少與鄰居交往,每天的生活規律得像上了發條的鐘表。
小王翻看社區檔案,張大爺的基本信息很簡單:退休工人,月收入2800元,身體健康,無不良嗜好。唯一特殊的是,檔案上顯示他有一個兒子在外地工作,但聯系方式一欄是空白的。
"張大爺平時都挺正常的。"對門的王阿姨回憶道,"買菜做飯都自己來,從來不麻煩別人。就是最近有點奇怪,經常能聽見他在房間里自言自語,有時候還會哭。"
"哭?為什么哭?"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有時候是半夜,哭得特別傷心,聽著都讓人難受。"王阿姨嘆了口氣,"可能是想老伴了吧,畢竟一個人生活確實不容易。"
小王記下了這些細節。下午四點,她特意在樓下等著,想親眼看看李大媽說的情況。
果然,四點一刻左右,張大爺出現了。老人走路有些緩慢,但精神看起來還算不錯。他手里拿著一個白色的信封,左右張望了一下,確認周圍沒人后,迅速走到垃圾桶旁,把信封塞了進去。
整個過程不到十秒鐘,但小王看得很清楚——那個信封確實鼓鼓囊囊的,像是裝著什么東西。
"張大爺!"小王快步走過去。
張大爺回頭看見是小王,臉上閃過一絲慌亂:"小王啊,有事嗎?"
"您剛才在垃圾桶里放什么了?"
"沒有啊,我就是路過。"張大爺避開她的目光,"我得回家了,還有事呢。"
說完他就匆匆上樓了,留下小王一個人站在垃圾桶旁。
等張大爺走遠,小王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戴上手套,在垃圾桶里翻找起來。很快,她找到了那個白色信封。
打開一看,里面確實是錢——五張嶄新的百元鈔票。
更讓她震驚的是,信封上用圓珠筆歪歪扭扭地寫著幾個字:"對不起,小雨。"
小雨?小王皺起眉頭。這個名字她從來沒聽張大爺提起過。
第二天,小王找到了張大爺的老鄰居劉師傅。劉師傅在這個小區住了二十多年,對每家每戶的情況都很了解。
"張志明啊,以前是個挺開朗的人,跟老伴感情特別好。"劉師傅想了想,"不過他確實有個孫女叫小雨,是他兒子的女兒。"
"孫女?她現在在哪里?"
劉師傅的表情突然變得復雜:"小雨五年前就......就走了。車禍。"
小王心里一沉:"那他兒子呢?"
"張強?唉,說起這個就更復雜了。"劉師傅嘆了口氣,"小雨出事后,張強就像瘋了一樣,到處借錢要打官司,后來敗訴了,欠了一屁股債。張志明為了幫兒子還債,把老房子都賣了,但還是不夠。"
"后來呢?"
"后來張強跟他爸爸吵了一架,說是他害死了小雨,從那以后就再也沒回來過。已經四年了,一個電話都沒有。"
小王終于明白了為什么張大爺的檔案里兒子的聯系方式是空白的。
當天下午,小王又在樓下等張大爺。這次她看得更加仔細——張大爺拿的是一個藍色的小布袋,同樣迅速塞進垃圾桶后就離開了。
等他走后,小王取出布袋查看,里面是八張百元鈔票,布袋上寫著:"小雨,爺爺對不起你。"
接下來的幾天,小王每天都會觀察張大爺的行為。她發現了一個規律:張大爺每天都會往垃圾桶里放錢,數量從幾百到上千不等,每次放錢的袋子或信封上都會寫著給小雨道歉的話。
更讓她擔心的是,張大爺的生活明顯變得拮據了。他開始穿越來越舊的衣服,買菜時也只挑最便宜的,有時候中午都不開火,就啃點饅頭充饑。
"張大爺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難了?"小王找到樓下的菜販子老趙打聽。
"可不是,這段時間買菜都是挑最便宜的,有時候還要賒賬。"老趙搖搖頭,"以前他買菜從來不講價,現在幾毛錢都要計較半天。"
小王心情沉重。一個月收入不到三千的老人,如果每天往外扔幾百塊錢,怎么可能維持正常生活?
她決定找張大爺好好談一次。
這天傍晚,小王敲響了張大爺的房門。
"張大爺,我想跟您聊聊。"
張大爺開門后明顯有些緊張:"聊什么?"
"關于您每天往垃圾桶里放錢的事。"小王直接說道。
聽到這話,張大爺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身體開始顫抖。
"我......我沒有......"
"張大爺,我都看見好幾次了,您不用否認。"小王的語氣盡量溫和,"我只是擔心您,希望能幫助您。"
張大爺沉默了很久,最后無力地坐在沙發上:"小王,有些事情......說出來也沒用。"
"您說說看,也許我能理解。"
張大爺看著小王,眼中滿含著痛苦:"我在給小雨送錢。"
"小雨?她不是已經......"
"我知道她走了。"張大爺打斷了小王的話,"但我覺得......我覺得她在那邊可能需要錢。"
小王震驚了。原來張大爺是想給死去的孫女"送錢"。
"張大爺,人死后是不需要錢的。"
"不,你不懂!"張大爺激動起來,"小雨死的時候才八歲,她什么都不懂,在那邊肯定會害怕。我必須給她送錢,讓她能買到好吃的,能過得舒服一點。"
看著張大爺認真的表情,小王不知道該如何回應。從理性角度講,這種行為完全沒有意義,但從情感角度看,她能理解一個失去孫女的老人的痛苦。
"張大爺,小雨的事情您能詳細跟我說說嗎?"
張大爺的眼淚開始往下流:"那孩子......那孩子太可憐了。"
"八歲的時候,她爸爸媽媽離婚了,跟著她爸爸過。張強那時候工作不穩定,經常換工作,小雨跟著他吃了不少苦。"
"有一次小雨來我這里,說她想要一個新書包,因為班上同學都有漂亮的新書包,只有她背著一個破舊的。我看孩子可憐,就給了張強五百塊錢,讓他給小雨買個好點的書包。"
張大爺說到這里,聲音開始顫抖。
"可是張強拿到錢后,沒有給小雨買書包,而是去賭博了。他想把錢翻倍,給小雨買更好的東西。結果不但輸光了那五百塊,還欠了賭場的錢。"
"為了還債,張強借了高利貸。利滾利,債務越來越多。最后實在沒辦法,他就想帶著小雨去找她媽媽借錢。"
"那天下午,張強騎著摩托車帶小雨去找她媽媽。路上為了躲避一輛闖紅燈的貨車,摩托車撞到了路邊的護欄。張強只是受了輕傷,但小雨......小雨當場就沒了。"
小王聽到這里,心里說不出的難受。
"所以我覺得,是我害死了小雨。"張大爺痛苦地說,"如果我當時不給張強那五百塊錢,他就不會去賭博。如果他不賭博,就不會欠債。如果不欠債,就不會帶小雨去找她媽媽,小雨就不會死。"
"張大爺,這不是您的錯。"小王安慰道,"您當時是好心,想幫助孫女。"
"但結果是我害死了她!"張大爺情緒激動,"張強也是這么說的。小雨出事后,他指著我的鼻子說,是我害死了他女兒。他說得對,都是我的錯!"
小王終于明白了張大爺內心的痛苦。作為一個祖父,他本想疼愛孫女,卻無意中導致了悲劇的發生。這種內疚和自責,對一個老人來說是多么沉重的負擔。
"從那以后,張強就跟我斷絕了關系。"張大爺繼續說道,"他說再也不想看見我,因為看見我就想起小雨的死。"
"這四年來,我每天晚上都做夢,夢見小雨來找我。她問我為什么不給她買書包,為什么要害死她。我想解釋,但她不聽,只是一直哭,一直哭......"
看著張大爺痛苦的樣子,小王的眼睛也濕潤了。
"所以我必須給她送錢。"張大爺擦了擦眼淚,"我想讓她知道,爺爺對不起她,爺爺會補償她的。只要她能原諒我,讓我做什么都可以。"
"張大爺,您這樣下去身體會垮掉的。"小王擔心地說,"我看您最近都瘦了很多,是不是為了省錢給小雨,自己舍不得吃好的?"
張大爺點點頭:"沒關系,我一個老頭子能吃什么?小雨還小,她需要錢買好吃的,買漂亮衣服。"
"可是您這樣做,小雨真的能收到嗎?"
"能的,肯定能的。"張大爺堅定地說,"我把錢放在垃圾桶里,第二天就不見了。肯定是小雨拿走了。"
小王心里一沉。她知道那些錢不可能自己消失,肯定是被人拿走了。但是誰會拿一個老人放在垃圾桶里的錢呢?
為了弄清楚真相,小王決定暗中觀察。
當天晚上,她躲在樓道里,通過窗戶觀察樓下的垃圾桶。晚上十點多,她看見有個人影鬼鬼祟祟地走向垃圾桶,在里面翻找了一會兒,然后迅速離開了。
因為距離太遠,小王看不清那個人的長相,但可以確定是個中年男子。
第二天,小王特意在垃圾桶附近安裝了一個小型攝像頭。當天晚上,她又看見那個人來了。這次通過攝像頭,她看清了那個人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