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中美之間的關系向來錯綜復雜,近期的一系列事件更是讓局勢變得愈發微妙。在雙方就經貿問題進行高層會談并達成一定共識后,本以為緊張的氛圍能得到持續緩和,可美國的一系列后續動作卻表明,事情遠沒有那么簡單。
特朗普政府在政策上的反復無常眾人皆知。在關稅問題上,一會兒揚言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一會兒又主動尋求與中國談判以降低貿易緊張局勢。而在對待中國芯片產業的態度上,同樣搖擺不定卻又始終帶著遏制的意圖。
特朗普(資料圖)
不久前,特朗普政府宣布廢除拜登在任期最后加緊簽署的《人工智能擴散出口管制框架》,看似是放松管制,實則“醉翁之意不在酒”。廢除該法令是為了美國能與沙特、阿聯酋等國在芯片領域展開合作,轉頭便對中國芯片加碼制裁。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宣布廢除拜登政府時期出臺的《人工智能擴散規則》的同時,同步出臺三條新措施強化AI芯片出口管制。其中明確指出,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華為昇騰芯片均違反美國出口管制規定,還提醒公眾讓美國AI芯片用于訓練和推理中國的AI模型可能帶來相關后果,并指導美國企業保護供應鏈,提防所謂“供應鏈轉移的計策” 。
美國此番舉動,目的昭然若揭,就是要全方位封殺中國芯片,打壓中國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畢竟,中國在科技領域的突飛猛進,尤其是在芯片和人工智能方面的進展,已經讓美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像華為的昇騰910芯片,性能表現十分驚艷,達到英偉達H100的91%,在高端芯片領域,華為已躋身全球一流水平,與美國英偉達芯片的差距不斷縮小。美國深知,若不加以遏制,其在該領域的主導地位將岌岌可危。
美國英偉達芯片(資料圖)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芯片產業一直是美國掌控全球科技發展的重要“命門”。長期以來,美國憑借在芯片技術、設計、制造等方面的領先,在全球芯片產業占據主導,掌握著全球AI發展的命脈。而中國芯片的崛起,無疑是對美國科技霸權的巨大挑戰。為維護自身霸權,確保在全球AI領域的絕對主動權,美國不惜動用政治手段,妄圖通過對華為昇騰芯片的封殺,警告其他國家,若使用中國芯片或與中國合作,就會面臨制裁,進而維護美國芯片在全球市場的壟斷地位,繼續掌控全球AI產業發展方向。
然而,美國的這一做法不僅遭到了中國的堅決反對,就連美國自家企業也怨聲載道。英偉達CEO黃仁勛一直對拜登時期的AI出口管制措施持批評態度,特朗普政府雖廢除了部分管制,但仍堅持限制對中國AI的出口,對此黃仁勛稱英偉達對華出口H20芯片遭受的禁令“令人深感痛苦” 。他認為,限制英偉達AI芯片對中國出口,實際上是在為中國本土芯片企業如華為創造成長空間。過度限制AI芯片出口反而將在長遠上幫助中國加速發展AI技術,是“短視行為”,根本無法有效阻止中國在AI領域的進步。
面對美國這種典型的單邊霸凌和保護主義做法,中國迅速做出回應。商務部明確指出,美國相關措施涉嫌構成對中國企業的歧視性限制,嚴重損害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剝奪其他國家發展高科技產業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執行或協助執行美方措施,將涉嫌違反中國的反外國制裁法等法律法規,須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外交部長王毅在會見美國亞洲協會會長康京和時,也特別強調美方試圖全面封殺中國芯片是赤裸裸的單邊霸凌,中方堅決反對。
芯片(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朗普積極表達訪華意愿的同時,美國卻在行動上不斷加大對華遏制力度。特朗普此前多次表達想要訪華,甚至強調中美關系至關重要,愿意馬上出發前往中國。但幾天過去了,中方并未給予回應。在這期間,美國出臺對中國芯片的圍堵政策,更讓特朗普的訪華請求顯得缺乏誠意?;蛟S正如外界分析,中方對特朗普的反復無常心存顧慮,且在重大事項上,中方通常先從工作層面充分溝通,待條件成熟,高層交流才會有成果落地。
美國對中國芯片發起的圍堵,是其科技霸權的又一次體現。但中國不會因此退縮,在技術自主化加速、供應鏈去美國化、規則博弈主動權以及新興市場組建同盟軍等方面,中國都有著充足的應對之策。中國科技發展的腳步不會因美國的限制而停歇,在全球科技產業的競爭中,中國正穩步前行,以堅定的姿態應對來自各方的挑戰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