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國讓特朗普政府大幅度讓步后,歐盟自信表示會取得更好的條件,現在美國宣布對歐加稅50%,歐盟能頂住嗎?
日前,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參加公開活動時,承認與中國的關稅戰讓美國總統特朗普感到害怕,但他堅持表示“美國消費者不會為關稅買單”。但事實上,特朗普在社媒公開要求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不得因為高關稅而漲價,從而增加美國民眾的負擔。顯然,特朗普很清楚高額關稅還是要美國人來買單。同時,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國會聽證會上,坦言中國太強大了,無法對其內政施加重大影響。從這些情況看,特朗普政府終于意識到,他們針對中國的一系列策略已經失敗。在陷入無牌可打的尷尬處境后,特朗普政府只能選擇對華“休戰”。
不過,向中國讓步了,不意味著特朗普會就此停手。當地時間5月23日,特朗普在社媒發聲,宣布從6月1日起,他準備對歐盟加征50%的關稅,除非歐洲企業把產能轉移到美國。其實在拜登時期,美歐就存在經貿紛爭。只是拜登政府力推“盟友外交”,對歐盟的態度比較客氣。但本質是“商人總統”的特朗普,對“盟友外交”完全不感興趣,此前就表示歐盟就是一個占美國便宜的組織。現在,對中國大幅度讓步的特朗普,非常需要從其他地方找回顏面,歐盟自然成為他的首要目標。
而對歐盟來說,特朗普的舉動讓他們陷入極其尷尬的局面。因為就在近日,歐盟委員會剛作出決定,取消低于150歐元的小額包裹免稅政策。歐洲媒體直言,這個舉措就是針對中國的跨境電商,“報復”中方對美國、日本、臺灣地區、歐盟的進口共聚聚甲醛加征反傾銷稅。然而,中方的做法完全符合世貿組織的規則,歐盟只不過是找了一個借口,打壓競爭力強大的中國跨境電商,來“保護”已經走下坡路的本土企業。此外,特朗普政府曾表示,若盟友參與對華打壓,他們會考慮降低關稅。歐盟很可能聽信了這個表態,因此決定對中國加稅,換取特朗普“網開一面”。但事實再次證明,對特朗普進行讓步,只會讓他“獅口大開”。
值得一提的是,歐盟對自身的實力存在嚴重高估。看到特朗普政府對華大幅度讓步后,歐盟顯得信心十足,認為“中國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甚至有歐盟官員聲稱,中國從特朗普政府這里得到的條件“太少”,他們將會在美歐談判中達成更好的協議。結果,特朗普一上手就是加征50%的關稅,顯然不把歐盟當回事。這個情況,勢必會給歐盟決策層極大的壓力。
有分析指出,其實相比中國,歐盟與美國的經貿矛盾更大。因為隨著中國產業全面升級,西方還能保持優勢的高端產業越來越少。過去美歐都有很多占優的產業,能獲得足夠的收益,因此兩邊相安無事。但現在,美歐的占優產業所剩無幾,而且雙方的產業重合度很高,因此要讓自己獲得足夠的利益,就必須讓對方少獲利。因此特朗普在對歐加稅中,設置了“歐洲企業轉移產能就能免除關稅”的條件,就是想要逼迫歐洲的優勢產業流向美國。事實上,拜登政府挑動俄烏沖突,帶領歐盟對俄羅斯實施全面制裁,有一個目的就是切斷俄歐能源聯系,從而提高歐企生產成本,迫使其向海外轉移產能。現在,特朗普不進行這么多設計,直接挑明了他的真正目的。
現在,展現歐盟真正實力的時刻到了他們究竟是向特朗普政府屈服,還是與中國一樣硬剛成功?我們將持續關注事態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