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 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xiàn),請知悉
"小雨,別哭了,外公再累也要供你念書。"
王大山輕撫著孫女林小雨的頭發(fā),粗糙的手掌滿是老繭。
十八歲的小雨拿著師范學校的錄取通知書,眼淚卻止不住地往下掉。
這個貧困的農(nóng)村家庭,父母常年生病無法工作,全靠七十歲的外公掃大街維持生計。
然而就在開學典禮那天,當校長看見人群中佝僂著腰的外公時,眼淚瞬間紅了眼眶。
震驚了所有人,也徹底改變了小雨對外公的認知。
夏日的黃昏,知了在老槐樹上聒噪不停。
林小雨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手里緊緊攥著那張師范學校的錄取通書。
這張薄薄的紙片,對她來說重如千鈞。
想起收到錄取通知書那天,郵遞員騎著摩托車顛簸著進了村,全村人都知道王家的丫頭考上師范了。
那一刻,小雨激動得跳了起來,外公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拉著鄰居們說了一下午的話。
"咱家小雨有出息了!以后當老師,鐵飯碗啊!"
外公那時候臉上的笑容,小雨到現(xiàn)在還記得清清楚楚。
可是當看到學費單的時候,一家人都愣住了。
八千五百塊錢,對于這個月收入只有八百塊的家庭來說,簡直是天文數(shù)字。
小雨記得那天晚上,父母和外公在廚房里商量了很久。
母親愁得直掉眼淚,父親不停地嘆氣,只有外公一直在安慰他們:
"沒事,沒事,總會有辦法的。"
第二天一早,外公就出門了,直到天黑才回來。
小雨后來才知道,外公那天跑遍了縣城所有的工地和環(huán)衛(wèi)站,最后終于在環(huán)衛(wèi)站找到了一份掃大街的工作。
"外公,我不去了。"小雨哽咽著說道,"家里沒錢,我去打工吧。"
王大山正在院子里洗著那件洗得發(fā)白的環(huán)衛(wèi)工作服,聽到這話,手里的動作停了下來。
他緩緩轉過身,看著自己最疼愛的孫女,眼中閃過一絲心疼。
"傻孩子,說什么胡話呢?"
外公走過來,坐在小雨身邊,"外公這把老骨頭還撐得住,你安心去念書。"
小雨抬起頭,看著外公滿臉的皺紋和花白的頭發(fā)。
七十歲的外公,本該在家享清福,卻每天凌晨四點就起床,推著那輛破舊的環(huán)衛(wèi)車在街上掃地。
只為了每個月那微薄的工資,供她念書。
村里的閑言閑語也讓小雨心里難受。
李嬸總是在井邊洗衣服的時候說:"王大山都這把年紀了,還出去掃大街,真是丟人現(xiàn)眼。"
張大爺也搖著頭說:"供個丫頭念書有什么用?將來還不是要嫁人。"
每次聽到這些話,小雨都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可外公卻從來不生氣,總是笑呵呵地說:"讓他們說去吧,嘴長在人家身上。咱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有一次,小雨實在忍不住了,跟李嬸吵了起來:
"我外公怎么了?他靠自己的勞動掙錢,又沒偷沒搶!"
李嬸被說得面紅耳赤,指著小雨說:
"你個死丫頭,還敢頂嘴!等你上了學,看你還能不能這么嘴硬!"
外公聽說這事后,把小雨拉到一邊,語重心長地說:"小雨,外公教你一個道理。
別人說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心里要清楚,我們在做正確的事情。"
"外公,您的腰又疼了吧?"小雨注意到外公起身時的吃力模樣。
"不疼,不疼。"外公連忙擺手,"就是有點酸,休息休息就好了。"
其實小雨心里清楚,外公的腰疼得厲害,有時候疼得夜里都睡不著覺。
可是為了省錢,外公從來不舍得去醫(yī)院看病,連止疼藥都不買。
第二天凌晨三點半,小雨就被院子里的聲響驚醒了。
她悄悄走到窗邊,看見外公正在月光下準備出門的裝備:掃帚、撮子、垃圾袋。
外公的動作很輕,生怕吵醒了家人。
小雨的心像被什么堵住了一樣難受。
她想起三個月前,外公為了這份環(huán)衛(wèi)工的工作,跑了好幾趟才爭取到。
當時村里不少人都在背后議論:"王大山都一把年紀了,還出去掃大街,真是不要臉。"
可外公從來不在意這些閑言碎語。他常說:"做人要有骨氣,靠自己的雙手吃飯,沒什么丟人的。"
師范學校的學費加上住宿費,一年要八千多塊錢。
對于這個連買菜都要精打細算的家庭來說,這簡直是天文數(shù)字。
小雨的父母因為常年生病,不僅不能工作,還要花錢買藥。
全家的重擔都壓在了外公一個人的肩膀上。
為了省錢,全家人的生活變得更加節(jié)儉。
以前一周能吃一次肉,現(xiàn)在一個月都難得見一回葷腥。
母親總是把好一點的菜夾給小雨,自己就吃咸菜就白飯。
外公更是舍不得,經(jīng)常一碗白粥配點咸蘿卜就是一頓飯。
小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有一次她悄悄數(shù)了數(shù)家里的錢,除了外公每個月八百塊的工資,就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硬幣了。
這點錢要維持一家四口的生活,還要攢錢給她交學費,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外公,要不我去打工吧,等賺夠了錢再去上學。"小雨不止一次這樣提議。
"不行!"外公每次都嚴肅地拒絕,"書不能不念,這是改變咱家命運的唯一機會。
你看你爸媽,就是因為沒文化,這輩子都只能受苦。
外公再苦再累,也要讓你把書念完。"
外公的話讓小雨既感動又心疼。
她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當個好老師,讓外公過上好日子。
開學的日子一天天臨近,外公的工作也越來越拼命。
除了每天早上掃街,下午他還去建筑工地搬磚,晚上回來還要收拾一些廢品賣錢。
七十歲的老人,一天要干十幾個小時的活。
看著外公日漸消瘦的身影,小雨心如刀割。
有一天晚上,她偷偷跟著外公出去,想看看外公到底在做什么。
只見外公推著一輛破舊的三輪車,在各個垃圾桶旁邊翻找著可以回收的廢品。
塑料瓶、紙盒子、廢鐵絲,任何能賣錢的東西外公都不放過。
七月的夜晚,悶熱難耐,外公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濕透,但他依然認真地分揀著每一樣廢品。
"一個塑料瓶五分錢,十個紙盒子一塊錢..."
外公一邊撿一邊在心里算著賬,"這樣一晚上能賺個十幾塊錢,一個月就是四五百塊呢。"
小雨躲在角落里,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她從來不知道,外公為了供她上學,竟然這樣拼命。
"外公,您這樣下去身體會吃不消的。"小雨心疼地勸道。
"沒事,外公身體棒著呢。"外公拍拍胸脯,可說話時卻不住地咳嗽。
小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她開始利用暑假的時間去鎮(zhèn)上做家教,給那些城里的孩子補課,一個小時能賺十塊錢。
雖然不多,但至少能分擔一點外公的壓力。
鎮(zhèn)上的孩子們家境都不錯,住的是樓房,吹著空調(diào),吃著零食。
看著這些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孩子,小雨心里五味雜陳。
她羨慕他們的生活條件,但更多的是感激外公給了她讀書的機會。
"小雨姐姐,你家里是做什么的啊?"有個叫豆豆的小男孩好奇地問。
小雨猶豫了一下,還是如實說道:"我外公是環(huán)衛(wèi)工人。"
"掃大街的啊?"豆豆天真地說,"我媽媽說掃大街的人很辛苦呢。"
"是的,很辛苦。"
小雨點點頭,"但是很光榮,因為他們讓我們的城市變得干凈美麗。"
每次從鎮(zhèn)上回來,小雨都會把賺到的錢全部交給外公。
外公總是欣慰地說:"我的小雨真懂事,知道心疼外公了。"
有一天,小雨從鎮(zhèn)上回來,發(fā)現(xiàn)外公坐在院子里發(fā)呆,手里拿著一張皺巴巴的紙條。
"外公,這是什么?"小雨走過去問。
外公連忙把紙條收起來,"沒什么,就是賬單。"
但小雨還是看見了紙條上的字:欠條。
原來外公為了湊學費,已經(jīng)開始借錢了。
小雨知道,村里愿意借錢給他們家的人不多。
大家都知道王家的情況,擔心借出去的錢收不回來。
外公能借到錢,肯定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外公,咱們欠了多少錢?"小雨小心翼翼地問。
外公嘆了口氣:"不多,就三千塊。"
三千塊!小雨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這對她家來說已經(jīng)是一個巨大的數(shù)字了。
"王叔說了,不著急還,等你畢業(yè)工作了再說。"
外公安慰著小雨,"王叔是好人,知道咱家的難處。"
小雨知道外公說的王叔,是村里少數(shù)幾個有點積蓄的人。
王叔的兒子在城里打工,家里條件還算不錯。
能借錢給他們,確實是很大的恩情。
"外公..."小雨的眼淚又忍不住掉下來。
"別哭,外公不怕欠債,只要你能好好念書就行。"
外公安慰著孫女,"等你當了老師,有了工資,就什么都不愁了。"
終于到了開學的日子。
外公堅持要送小雨到學校,盡管小雨一再說不用。
"這是外公孫女第一次上大學,外公怎么能不去呢?"
外公笑著說,"外公要親眼看著你走進學校的大門。"
開學前一天晚上,外公特意去理發(fā)店理了個頭發(fā),還把那件平時舍不得穿的中山裝拿出來洗干凈、熨平整。
那件中山裝是外公年輕時候買的,已經(jīng)穿了三十多年了。
雖然款式有些過時,但外公保養(yǎng)得很好,除了顏色有些發(fā)舊,看起來還很整齊。
"外公,您這樣就很好看了。"
小雨看著精神煥發(fā)的外公,心里暖暖的。
"外公要去參加我孫女的開學典禮,當然要穿得體面一點。"
外公笑著說,"雖然咱家窮,但不能讓人看不起。"
外公還特意找出了一雙黑色的皮鞋,雖然鞋面有些磨損,但擦得锃亮。
小雨幫外公整理衣領,發(fā)現(xiàn)外公為了這次出行,連胡子都刮得特別干凈。
"外公,其實您不用這么費心的。"
小雨有些心疼,因為她知道,外公為了理發(fā)花了十塊錢,這對家里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這是外公第一次參加孫女的開學典禮,怎么能不認真對待呢?"
外公的眼中閃爍著驕傲的光芒,"外公要讓所有人都知道,我有一個了不起的孫女。"
第二天一早,外公穿上那件中山裝,雖然衣服已經(jīng)有些舊了,但洗得很干凈,外公的精神狀態(tài)也很好。
祖孫倆提著簡單的行李,坐上了開往縣城的班車。
師范學校坐落在縣城的北邊,是一所有著五十多年歷史的老學校。
校園里梧桐參天,環(huán)境優(yōu)美。小雨看著這美麗的校園,心中充滿了憧憬。
走進校門,小雨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寬闊的校園,氣派的教學樓,綠樹成蔭的小徑,這一切都讓從農(nóng)村來的小雨感到新奇和興奮。
"外公,這里真漂亮。"小雨興奮地說。
"是啊,環(huán)境這么好,你在這里一定能學到很多知識。"
外公也很高興,"將來你當了老師,也要像這里的老師一樣,教書育人。"
校園里到處都是前來報到的新生和家長。
小雨注意到,大部分家長都穿著時髦的衣服,開著小汽車來送孩子。
相比之下,她和外公顯得格外樸素。
有幾個穿著名牌衣服的女生從她們身邊走過,用異樣的眼光看著外公的中山裝。
小雨感到有些不自在,但外公卻毫不在意,挺直了腰板,滿臉驕傲地看著這一切。
"小雨,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
外公似乎看出了孫女的心思,"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于穿什么,而在于心里裝著什么。"
辦完入學手續(xù),已經(jīng)是下午三點了。
學校安排在大禮堂舉行新生開學典禮。
外公本來想回去,但小雨拉著他的手說:"外公,您陪我參加典禮吧,我緊張。"
其實小雨不是緊張,而是不舍得讓外公這么快就離開。
她知道一旦開學,就要很久才能見到外公了。
外公點點頭,跟著小雨走進了大禮堂。
禮堂里坐滿了新生和家長,足足有一千多人。
這是小雨第一次見到這么大的場面,心里既興奮又忐忑。
禮堂的裝修很豪華,吊著巨大的水晶燈,墻上掛著歷屆優(yōu)秀畢業(yè)生的照片。
小雨想象著有一天自己的照片也能掛在那里,心中充滿了憧憬。
外公穿著那件洗得發(fā)白的中山裝,在衣著光鮮的城里人中間顯得格外樸素。
小雨注意到有些家長在議論他們,心里有些不好意思。
"那個老人穿得真老土。"一個穿著時髦的女人小聲對身邊的人說。
"是啊,看起來像是從鄉(xiāng)下來的。"另一個人附和道。
小雨聽到這些話,臉紅了起來。
但外公卻毫不在意,直挺挺地坐著,眼中滿是驕傲。
"我的孫女能坐在這里,外公就是最驕傲的人。"外公小聲對小雨說。
開學典禮開始了,學生代表講話,教師代表講話,最后輪到校長上臺。
校長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穿著筆挺的西裝,戴著金絲眼鏡,看起來很有學者風范。他走上講臺,開始致辭。
"親愛的同學們,歡迎你們來到我們學校..."校長說著,目光在臺下掃視著。
突然,校長的聲音停了下來,眼睛直直地盯著人群中的某個地方。
小雨順著校長的目光看去,發(fā)現(xiàn)校長正看著坐在她身邊的外公。
外公也察覺到了校長的目光,有些不自在地動了動身子。
就在這時,令所有人都震驚的事情發(fā)生了。
校長放下話筒,快步走下講臺,徑直朝著外公的方向走來。
臺下開始有竊竊私語聲,大家都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
小雨的心也緊張起來,不知道校長找外公干什么。
校長走到外公面前,停了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這里,整個禮堂安靜得針落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