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爸,你一個70歲的老頭子,喝什么奶茶,你配嗎?"
王麗的聲音在商場里格外刺耳,周圍的人紛紛側目。王建國手里拿著剛買的25元奶茶,臉上的紅暈瞬間褪去,變得蒼白如紙。
"我...我就是想嘗嘗..."老人的聲音顫抖著,像做錯事的孩子。
"25塊錢!你知道現在房貸多緊張嗎?你倒好,有錢買奶茶!"
王麗的話越來越尖銳,完全不顧父親的感受。
王建國默默走向垃圾桶,把那杯還沒喝一口的奶茶扔了進去。那一刻,他的背影顯得格外佝僂。
沒人知道,這個看似平常的爭吵,即將引發一場讓全家都措手不及的風暴。
兩個月后,當銀行的催款電話打來時,王麗才意識到,父親的沉默背后,藏著一個足以顛覆全家生活的決定...
王建國今年70歲,是典型的老一輩人。國企工作了一輩子,兢兢業業,從不計較得失。
三年前老伴因癌癥去世后,他獨自住在縣城的那套老房子里,生活簡單得幾乎可以用清貧來形容。
每個月15號,王建國都會準時收到9000元的退休金。這在縣城算是不錯的收入,但他從來不舍得為自己花一分錢。
"爸,你這件外套都穿了多少年了?"
去年春節,女兒王麗回來看他時,指著他身上那件洗得發白的夾克說。
"還能穿,還能穿。"王建國擺擺手,
"你們在城里花錢的地方多,我一個老頭子,有什么好講究的。"
王麗看著父親,心里五味雜陳。她知道,父親省吃儉用,每個月都會把7500元轉到她的賬戶上,幫她還房貸。
三年前,王麗在省城買房時差20萬首付,正是父親毫不猶豫地拿出了全部積蓄。"閨女要結婚了,當爸的不幫誰幫?"他當時就是這樣說的,眼里滿是慈愛。
房子買下來后,月供6800元對王麗小兩口來說壓力很大。
她的月收入7000元,丈夫李強8000元,看似不少,但在省城生活,除了房貸,還有孩子的各種費用,根本存不下錢。
"爸,要不你每個月幫我們一點?"王麗當時試探性地問道。
"行,爸每個月給你們7500,你們日子能好過點。"
王建國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好像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從那時起,王建國的生活就更加節儉了。早上一碗白粥配咸菜,中午一個饅頭一碗湯,晚上經常就是前一天的剩菜熱熱就湊合了。
他住的房子建于上世紀90年代,冬天冷夏天熱,但他舍不得開空調。"電費太貴,開一晚上空調夠我吃好幾天飯了。"他總是這樣自我安慰。
小兒子王磊去年結婚,王建國又拿出10萬元給彩禮。這錢是他東拼西湊,甚至找老同事借了一部分才湊齊的。
"爸,你這樣下去身體撐得住嗎?"王磊的妻子劉娜曾經假惺惺地關心過一句。
"沒事,沒事,我身體硬朗著呢。"王建國笑得很勉強,但眼里的疲憊誰都看得出來。
其實,王建國的身體早就不如從前了。長年的節儉生活讓他營養不良,血壓也有些高,但他從不去醫院檢查,怕花錢,更怕給孩子們添麻煩。
每天傍晚,王建國喜歡到小區門口的公園里坐坐。看著那些跳廣場舞的老太太,下象棋的老大爺,他有時候會想,如果老伴還在,他們是不是也能這樣悠閑地度過晚年?
但這樣的想法總是很快就被他壓下去。孩子們過得好,他就心安了。
至于自己,一個糟老頭子,還要什么自行車?
日子一天天過去,王麗漸漸習慣了父親每月的資助。從最初的感激,到后來的理所當然,她甚至開始挑剔起父親來。
"爸,你能不能注意點形象?"
一次,王麗帶著8歲的兒子小宇去看爺爺,看到王建國穿著那件洗得發白的舊衣服,忍不住皺眉。
"怎么了?"王建國低頭看看自己,不明白哪里不對。
"我同事上次見到你,問我怎么讓你穿得這么寒酸。我多丟人啊。"
王麗的語氣里帶著嫌棄,"你好歹也是拿9000塊退休金的人,不能打扮得體面點嗎?"
王建國愣了愣,心里涌起一陣說不出的酸楚。
他想說,如果不是每個月給你7500塊,我也能穿得體面一些。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好,好,我明天就去買件新衣服。"他連忙答應。
第二天,王建國真的去了商場,但看到動輒幾百塊的衣服價格,他轉身就走了。最后在路邊攤買了一件50塊錢的外套,質量一般,但至少看起來新一些。
可這樣的改變并沒有讓女兒滿意。
"爸,你這外套一看就是地攤貨,質量太差了。"
王麗摸著父親的新外套,語氣依然不滿,"算了,回頭我給你買幾件像樣的。"
但這句話說出去后,王麗就忘了。她忙著工作,忙著孩子,忙著自己的生活,父親的衣著問題很快就被拋在腦后。
更讓王建國難受的是兒子王磊那邊的變化。
自從結婚后,王磊就像變了一個人。以前還會時不時給父親打個電話,問問近況,現在除了過年過節,幾乎沒有聯系。
倒是兒媳婦劉娜,三天兩頭地暗示著什么。
"爸每個月給姐姐那么多錢,我們呢?我們也有房租要交,也有生活壓力啊。"
劉娜經常在王磊面前抱怨。
"爸的錢,他愿意給誰就給誰,我們管不著。"王磊雖然這樣說,但語氣里也帶著不滿。
去年年底的家庭聚會上,這種不滿情緒終于爆發了。
"爸,你不能厚此薄彼啊。"
劉娜當著全家人的面說,
"磊磊也是你兒子,憑什么姐姐每個月拿你7500,我們什么都沒有?"
餐桌上的氣氛瞬間尷尬起來。王麗臉色一沉:"我們有房貸要還,你們只是租房,能一樣嗎?"
"租房就不要錢了?我們還想買房呢,哪有錢買?"劉娜針鋒相對。
"你們要買房可以說啊,爸不是不幫。"王麗的聲音提高了。
"幫?怎么幫?爸的錢都給你了,還怎么幫我們?"劉娜毫不示弱。
王建國坐在中間,看著女兒和兒媳爭吵,心里苦得像吃了黃連。他想說什么,但不知道該說什么。
給女兒錢是因為她需要還房貸,但兒子那邊確實也有壓力??伤粋€月就9000塊錢,除了自己的生活費,也沒有更多的了。
"都別吵了。"
他終于開口,聲音有些顫抖,"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好爭的。"
但這句話并沒有平息爭吵,反而讓氣氛更加緊張。
從那之后,家庭聚會就很少有了。王建國感覺到了變化,但他不知道該怎么辦。
他開始一個人在縣城的小公園里坐得更久,看著別人下棋,聽著別人聊天,心里的孤獨感越來越重。
有時候,他會想起老伴生前的話:"老王,你對孩子們太好了,要小心養出白眼狼。"
當時他還反駁:"孩子們都是好孩子,你想多了。"
現在想來,老伴或許是對的。
春天來了,縣城的街道兩旁開滿了櫻花。王建國70歲了,這是他的第七十個春天。
今天是他的生日,但沒有人記得。
早上,他照常去菜市場買菜,路過那家新開的面包店時,聞到了香甜的味道。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進去。
一個小蛋糕要30多塊錢,夠他吃好幾天的菜了。
中午,他給自己煮了一碗長壽面,算是慶祝生日。
吃面的時候,他想起小時候,母親總是在他生日那天給他煮雞蛋面,還會說:"吃了生日面,又長一歲了,要更懂事。"
現在他已經70歲了,可誰來給他煮生日面呢?
下午,王建國難得想給自己買點好的。他在縣城的商業街上走著,看到了一家新開的奶茶店。
這家店裝修得很時尚,門口排著長隊,大多數是年輕人。王建國想起孫子小宇曾經說過:"爺爺,奶茶可好喝了,甜甜的,我最喜歡了。"
他猶豫了很久,最后還是排到了隊伍后面。
"老爺爺,您要買什么?"年輕的店員很有禮貌。
王建國看著菜單,上面密密麻麻寫著各種名字,什么芋泥波波、珍珠奶茶、芝士奶蓋,他都不懂。
"就...就來一杯招牌的吧。"他有些緊張地說。
"招牌芋泥拿鐵,25元。"店員說。
25元!王建國心里一緊,這相當于他兩天的伙食費了。但想到今天是生日,他還是掏出了錢。
接過奶茶的那一刻,王建國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滿足感。不是因為奶茶有多好喝,而是因為他終于為自己做了一件"奢侈"的事。
他小心翼翼地拿著奶茶,準備找個地方慢慢品嘗。就在這時,他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爸?你怎么在這里?"
王建國轉身,看到了下班經過這里的女兒王麗。她看到父親手里的奶茶,眼神立刻變了。
"你買奶茶了?"王麗的聲音里帶著不敢置信。
"嗯...今天是..."王建國想說今天是他的生日,但話還沒說完,就被王麗打斷了。
"爸,你怎么買這么貴的東西?25塊錢!你知道現在物價多高嗎?你一個70歲的老頭子,喝什么奶茶,你配嗎?"
王麗的聲音很大,周圍的人都聽見了,紛紛看向他們。
王建國感到臉上火辣辣的,他從來沒有在公共場合這樣丟過人。
他想解釋今天是自己的生日,想說自己只是想嘗嘗孫子喜歡的東西,但看到女兒憤怒的表情,所有的話都咽了回去。
"我...我就是想嘗嘗..."他的聲音越來越小,像做錯事的孩子。
"嘗什么嘗?25塊錢夠你吃多少頓飯了?你倒好,有錢買奶茶,知道我們每個月房貸多緊張嗎?"
王麗的話越來越刺耳。
周圍的人開始指指點點,有人小聲議論:"這女兒怎么這樣跟父親說話?"
王建國感到從未有過的羞辱,他默默走向垃圾桶,把那杯還沒喝一口的奶茶扔了進去。那一瞬間,他覺得自己的尊嚴也被扔進了垃圾桶。
"以后別買這些沒用的東西了。"
王麗看到父親扔掉奶茶,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但依然帶著教訓的意味。
王建國點點頭,沒有說話。他只想快點離開這個讓他丟盡臉面的地方。
當晚,王建國獨自坐在家里,想了很多很多。
他想起老伴生前的話,想起這些年自己的付出,想起孩子們越來越冷漠的態度,想起今天那杯被扔掉的奶茶。
那杯奶茶不僅僅是25塊錢,那是他70歲生日給自己的唯一禮物,是他難得的一次"任性",但就連這樣的任性,也被女兒說成是"不配"。
他真的不配嗎?一個70歲的老人,每個月拿9000塊退休金,每個月給女兒7500塊,自己省吃儉用,連25塊錢的奶茶都不配喝嗎?
這一夜,王建國失眠了。他做了一個讓自己都意外的決定。
第二天,王建國沒有像往常一樣給女兒轉賬。
他靜靜地坐在手機前,看著銀行轉賬的界面,手指在屏幕上停留了很久,最終還是退出了應用。
這是三年來,他第一次沒有在月中給女兒轉賬。
但他沒有告訴任何人這個決定,一切都在無聲中進行。
王建國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他去理發店理了個發,花了30塊錢,比平時貴了一倍,但理發師夸他看起來年輕了十歲。
他去商場買了兩件像樣的衣服,雖然不是名牌,但質量比路邊攤的好多了。
他甚至辦了一張健身卡,準備開始鍛煉身體??h城的健身房不貴,一年才1200塊。
"王大爺,您這是要重新開始新生活???"健身房的教練開玩笑地說。
"是啊,重新開始。"
王建國笑得很燦爛,這是很久以來他第一次發自內心地笑。
這些改變讓他感到久違的快樂,但同時也有一種奇怪的忐忑。
他知道,月底的時候,女兒肯定會發現他沒有轉賬。到那時,會發生什么呢?
王建國并不想故意為難女兒,他只是想證明一點:他也是一個有尊嚴的人,他的錢不是女兒理所應當可以拿走的,他有權決定怎么花自己的退休金。
日子一天天過去,王建國過得前所未有的充實。
他開始按時吃一日三餐,買新鮮的蔬菜和肉類,不再舍不得花錢。
他重新聯系了一些老同事,約他們出來聊天、下棋、喝茶。
他甚至買了一臺小電視放在臥室里,晚上可以躺在床上看新聞和電視劇。
鄰居們都說他氣色比以前好了很多,整個人看起來精神煥發。
"王大哥,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喜事?。?樓下的張阿姨好奇地問。
"沒什么喜事,就是想開了一些事情。"王建國笑著說。
確實,他想開了。70歲的人了,還有多少年好活?為什么要把所有的錢都給孩子,而讓自己過得像個乞丐一樣?
一個月過去了,王麗終于意識到不對勁。
她查看銀行賬戶,發現父親這個月沒有轉賬。起初她以為是父親忘了,或者銀行系統出了問題。
她給父親打了個電話:"爸,你這個月的錢怎么還沒轉過來?"
"哦,我最近有點事,忘了。"王建國的聲音很平靜。
"那你什么時候轉?我們還房貸呢。"王麗有些急了。
"再說吧,我這邊最近花錢的地方多。"王建國說完就掛了電話。
王麗愣住了,這還是她認識的那個父親嗎?
以前的父親總是有求必應,從來不會推脫,更不會說"再說吧"這樣的話。
王麗心里開始有些不安,但她還是抱著僥幸心理,覺得父親可能只是一時糊涂,過幾天就會恢復正常。
兩個月后的一個周五下午,王麗正在公司開會,手機突然響了起來。
"王女士嗎?我是中國銀行個人貸款部的客戶經理。"電話那頭的聲音很嚴肅。
"是我,有什么事嗎?"王麗心里一緊,有種不祥的預感。
"您的房貸已經連續兩個月未到賬,按照合同規定,如果本月底還不補齊欠款,銀行將啟動法律程序收回房產。請您務必在三天內到銀行處理相關事宜。"
王麗感覺天旋地轉,手機差點掉到地上。她立刻結束會議,沖出辦公室查看銀行賬戶。
果然,父親的7500元轉賬在兩個月前就停止了,而她竟然一直沒有發現!
這時候,她才意識到一個可怕的事實:房貸真的斷供了!
她該怎么辦?父親為什么要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