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3日訊 “龍博士”科普大篷車、尚德民俗博物館文化宣傳大篷車、流動文藝演出大篷車、流動交通安全宣傳車……諸城市積極推動優質文化資源下沉社區村居,各市直部門單位、社會組織充分發揮“大篷車”靈活便捷高效、不受場地限制、隨時隨地宣傳的優勢,上山下鄉,走村串戶,為城鄉文化社區建設注入了新動能。
據了解,諸城市以增強文化供給力為原則,不斷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細致梳理全市259處社區居民服務需求清單,匯總市級文化資源71項,建立完善資源精準對接機制,實施差異化配送策略,實現從“人找資源”轉換為“資源找人”。搭載著各類豐富文化資源的“大篷車”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文化書院、社區廣場、城市書房、農家書屋等公共場所,進各社區村居開展巡回服務,讓群眾以最近距離、最小成本享受最佳產品、最優服務,打造“家門口”“可移動”的“文化書院”,此外,統籌整合各部門資源力量組建文化大篷車車隊,依托農村集市、夜市等流量優勢,通過“文明實踐趕大集”“公益集市”等形式,常態化開展核心價值觀“趕大集”“文化進商圈”等集中性便民利民活動,讓群眾在“趕集”中享受多元服務。
“‘文化大篷車進社區’以流動服務打破地域限制,拓展了優質文化資源下沉至社區村居的新路徑,也吸引了很多社會力量的關注,紛紛要一起‘搭車’,送文化、送資源、送服務下鄉,進一步促進城鄉文化資源和文化服務均等化。”諸城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臧強說。
閃電新聞記者 李濤 通訊員 張敏敏 李震 濰坊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