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24日(編輯 史正丞)距哈佛大學周五起訴美國政府僅數小時后,負責審理此案的法官就作出裁決,暫時叫停特朗普政府對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禁令。
美國馬薩諸塞聯邦地區法院法官艾莉森·伯勒斯(Allison Burroughs)在簽發的臨時限制令中表示,她認可哈佛大學提出的觀點,即實施該命令將給學校帶來“即時且無法彌補的損害”。
哈佛大學在申請臨時限制令的動議中寫道:“特朗普政府大筆一揮——且毫無法律依據——就試圖抹去哈佛四分之一的學生群體。沒有這些學生,哈佛就不再是哈佛。”
據悉,接下來該案將于下周二舉行遠程聽證會,隨后法官將會在波士頓聯邦法院聽取是否發布初步禁令的辯論。這一命令將在訴訟最終裁決前暫時阻止政府的行動。
美國國土安全部周四發布了一份史無前例的聲明,宣布取消哈佛大學的學生和交流訪問者項目(SEVP)認證。聲明表示,這意味著哈佛大學將無法再招收國際學生,現有的國際學生也必須轉學,否則將失去合法身份。
國土安全部的舉措導致近7000名學生面臨簽證身份失效的風險,還影響持J-1簽證在哈佛從事研究的國際學者。簽證狀態終止后仍留在美國的學生屬于非法滯留,可能面臨遣返程序。
周五一大早,哈佛大學就向地區法院提交訴狀,將美國國土安全部、移民及海關執法局、學生和交換學者項目(SEVP)、司法部、美國國務院,以及這些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告上法庭。哈佛指控稱,特朗普政府的行為是明顯的報復行為,且撤銷認證的行為違憲。
(來源:哈佛大學訴狀)
哈佛大學的律師們表示,通常情況下,這樣的指控可能需要大量的法律調查來證明。但在此案中,包括總統在內的眾多官員都赤裸裸地暴露了他們的報復動機。哈佛強調,特朗普政府的行動“在每一個環節”都違反了法律。
對于行政禁令發布不到24個小時就被叫停,國土安全部助理部長特里西婭·麥克勞克林回應稱:“今天的裁決推遲了正義,并試圖削弱總統根據憲法第二條所賦予的權力,期待更高一級的法院在此事上為我們正名。”
她也繼續強調,大學招收外國學生是一種特權,而非權利。特朗普政府致力于“恢復學生簽證系統的常識”。
周五下午在橢圓形辦公室簽署行政令時,特朗普仍強調“哈佛必須改變其行事方式”,并暗示正考慮對其他高校采取類似措施。
國際學生仍難言安心
哈佛大學校長艾倫·加伯周五發表聲明稱,國際學生與學者是哈佛社群中不可或缺的成員。哈佛大學將竭盡所能提供支持,并確保哈佛繼續向世界敞開大門。
(來源:X)
他也譴責特朗普政府的行為“危及哈佛大學數千名師生學者的前途“,也是對全美各地為追求教育和實現夢想而來到美國的無數高校學子發出警示。
與此同時,留學行業的專家也表示,這場法律斗爭可能會曠日持久,在此期間國際學生將持續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
大學招生咨詢公司H&C Education的首席執行官Pierre Huguet對媒體表示,在訴訟期間,學生們“除非絕對必要,否則應避免出國旅行,因為重新入境可能仍有風險”。同時學生們應為所有可能的結果做好準備,包括禁令被解除或哈佛輸掉官司的情況。
特朗普與哈佛大學的爭端驟然升級,也使得下周四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受到更多的關注。繼去年的畢業典禮成為抗議美國政府加沙問題政策的焦點事件后,今年特朗普勢將成為哈佛畢業生們的聲討對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