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一年前的5月20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剛上臺時發表的就職演講中句句都帶火藥味。
然而一年過去了,在賴清德就職一周年的講話中,他又突然轉變了對大陸的口風,讓人不得不質疑,難道他是預感到什么了?這會不會有助于大陸實現促統心愿呢?
作為英偉達CEO的美籍華人黃仁勛此時又發表一番講話,這四句話對臺獨而言格外刺耳。
回想2024年,賴清德剛剛勝選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時,他在發表就職演講時幾乎是句句踩在了大陸的雷區。
那時候他提到臺灣與大陸互不隸屬,還屢次提到臺灣地區所謂的“主權”,聲稱他們才是自己國家的主人。
當時,賴清德的這番發言就讓大家捏了一把汗。
雖然絕大部分人都清楚,多數臺灣地區領導人在祖國統一這個問題上與我們的想法相悖,可像賴清德這樣“硬剛”的卻沒幾個。
回顧蔡英文時期,那時候的臺當局仍然是“獨”字開頭,可他們的“獨”卻也遠沒有賴清德這樣明目張膽,頂多是自己心里不愿意承認,背地里搞搞小動作,還是不敢在公開場合直接表明想法的。
原本以為賴清德上臺之后也會走這樣的內斂低調路線,卻沒想到在發表就職演講時,他就直接亮明了身份,連演都不想演了。
把“臺獨”姿態擺在明面上,簡直就是在挑戰我們的底線,賴清德不可能不清楚這其中的利害關系,只是他故意而為之。
不過大陸解放軍對待這樣的表態也不會置之不理。
從賴清德上臺之后,解放軍對臺軍演越來越頻繁,甚至已經發展到了常態化地步,至于聯合演習也幾乎沒有中斷過。
我們的態度也很明確,中國大陸從來沒有聲稱會放棄使用武力,雖然我們一直堅持走和平談判路線,不過要真把我們惹急了,動起手來恐怕對臺灣地區沒有任何好處。
在這一次次頻繁且聲勢浩大的演習中,賴清德也終于感受到了利劍懸在頭上的感覺。
因此在就職一周年的演講上,賴清德居然一改此前的態度,非但沒有提到敏感的兩岸議題,更沒有說出那些囂張狂妄的話。
相反,他還特意提到愿意在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礎上與大陸進行友好的交流合作,通過兩方交流來代替圍堵,通過對話來代替對抗。
短短一年的時間,賴清德就從那個激進的“臺獨”代言人突然間轉變成促進兩岸和平的積極人士,這難免讓人好奇:賴清德這是怎么了?
有人認為影響賴清德想法和動作的條件之一就是島內經濟環境的變化。
眾所周知,這些年來臺灣發展一直大力依靠大陸給予的便捷條件,我們始終堅持兩岸一家親的想法,自然希望能給予手足同胞最好的發展機會。
可偏偏,那些看不懂形式和沒有遠見的臺灣地區領導人并不懂得珍惜。
賴清德在上臺后也一直致力于擺脫對大陸的經濟依賴,還推動了所謂的非紅化供應鏈。
然而事實卻是在今年前4個月,兩岸貿易額同比上漲了4.7%,而臺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達到了700億美元以上,而這個數額就已經相當于臺灣地區整體貿易的九成以上。
更何況這個數據還是經過臺當局刻意美化的,他們雖然不愿意承認,但確實要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在很多產業領域他們根本無法擺脫中國大陸。
所謂的對大陸脫鉤也只是臺當局為了他們的政績喊出根本不可能達成的口號。
一旦真的與大陸脫鉤,臺灣的經濟發展還不知道要低落到何種水平。
而除了產業鏈上根本沒有擺脫大陸的影響以外,賴清德的新南向政策現在也敗的一塌糊涂。
為了這個所謂的新南向政策,這些年來臺當局投入了上百億新臺幣,但到頭來他們根本沒有收獲任何有利的條件和成果。
在賴清德的領導下,臺灣地區的經濟政策收獲了一塌糊涂的成果,這對臺灣百姓的利益也構成了損害,這可能也是導致賴清德不得不轉變口風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個直接影響賴清德對大陸態度的重要因素就是黨內民眾的支持率。
據前不久的臺灣島內民調結果顯示,賴清德當前的不滿意度已經達到了55%,滿意度也只剩下32%。要知道這個數據已經是自1996年以來臺灣地區領導人同時期最差的民調結果了。
顯然當時賴清德上臺氣宇軒昂喊出那番口號并沒有獲得臺灣民眾的認可。
尤其是在看到島內經濟發展并沒有朝著賴清德預想的方向前進時,大家對他的態度就更差了。
而此次賴清德的假意低頭,乍一看是在向大陸示好,實則是在偷換概念,用主動服軟的表象來粉飾其謀獨之居心。其“并購論”是在淡化臺灣地區作為我國一部分的主權屬性!
另一方面,賴清德對大陸的態度也受到中美關系變化的影響。
在特朗普剛上臺時,我們和美國還因為關稅問題而鬧的僵硬。
可就在前不久日內瓦會談結束后,中美在關稅問題上難得的達成一致性意見,而且已經開始著手建立磋商機制。
在這期間特朗普為了和中國套近乎,也又一次提到中美談判結果有利于和平統一,而這幾個詞究竟針對的是誰,想必大家都清楚。
要知道此前臺灣地區領導人之所以敢為非作歹,很大程度上都仰仗著美國明里暗里為其提供的支持,可如果現在連美國都轉變口風,他們更沒有底氣和大陸硬剛下去了。
更何況在這期間,美國也發生了變化。
拜登在擔任總統期間對臺當局的所作所為還是非常支持的,可特朗普上臺后幾乎把全部重心都聚焦于本國利益中。
特朗普自然不會為了臺當局而讓自己陷入任何險境,所以賴清德也清楚,一旦臺海發生沖突,以特朗普的性格,他很有可能選擇不插手。
不僅如此,現在作為英偉達的CEO,黃仁勛也針對臺海問題說出了一番話。
5月22日在一場采訪活動上,作為英偉達的CEO黃仁勛明確提到當前英偉達公司在半導體供應鏈上仍然會堅定的與臺積電合作,并稱他們現在還沒有找到更合適的替代者。
這句話或許給臺積電吃下了一顆定心丸,畢竟這么多年來英偉達也一直是他們非常重視的大客戶,既然現在英偉達的CEO都做出這樣的表態了,他們短時間內的訂單應該是不愁賣了。
但與此同時針對臺當局,黃仁勛的這四句話也相當戳心。
其一,中國在AI領域發展的的確很強,特別是現在DeepSeek已經取得了全球矚目的成果。
雖然這些年世界各國都在AI領域齊發力,但是像中國這樣已經取得頂尖水準的卻只是鳳毛麟角。
而且中國在某一領域取得的成就究竟有多強?主要是看美國的反應,當美國已經開始大規模限制各個地區使用這種AI模型,也相當于無形中給中國打出了高分。
其二,黃仁勛提到英偉達在中國大陸市場份額大幅下降。
回想在拜登執政期間,英偉達在中國大陸的市場份額還達到了95%。然而到了特朗普這個時代,這個份額足足跌了一半左右。
對英偉達來說,這樣的局面顯然無法接受,當然他知道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還在于美國當局選擇了錯誤的道路。
其三,黃仁勛直接指出美國的政策選錯了。
從近期特朗普頻頻和各個國家領導人吵架就能夠看得出來,在國家發展政策決定上特朗普所走的每一步路未必是能讓大家滿意的。
而英偉達這樣專注半導體芯片的公司也直接受到美國當局政策的影響。
其四,認為不賣給中國H20芯片,就能阻止中國AI領域繼續發展壯大,這樣的想法太過愚蠢無知。
在黃仁勛看來,美國當局單純的以為只要他們不向中國出售高端芯片,中國的AI技術發展就不能繼續進步,這其實暴露的都是美國的無知。
雖然黃仁勛在上述的這番話里并沒有提到臺海問題,但是他卻用字字句句指出了中國大陸現在的強大和不可替代,而這就已經是“臺獨”分子最不想聽到的話了。
此前他們還能掩耳盜鈴的和美國一唱一和,試圖欺騙自己,中國大陸真的沒有想象的那么強大,可現在英偉達的CEO已經直白的將這個現實擺在眼前,相信臺當局和島內的臺獨分子都不想接受這一事實。
眼前從賴清德的態度轉變上來看,他估計已經對同中國大陸的對抗不抱什么幻想。
但我們也不能真正因此放松警惕,畢竟這也不排除是他故意所搞的虛實戰術,其目的就是靠降低我們的警惕性,從而暗度陳倉。
不過以眼前美國的現實情況來看,臺當局要是想倚仗著這位老大哥達成目標,估計很不現實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