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7年秋,陜甘寧邊區政府保安處,來了一位名叫陳泊的二十多歲小伙子。
他來之前,沒有人認識他,更無從知曉他的故事,但時任中央社會部副部長的李克農卻感到眼前一亮。
這位初來乍的的年輕人,竟然能夠在短時間內讓手握數萬特務的戴笠都感到棘手。
這位毛主席欽點的“延安保衛者”在延安地區破獲眾多疑難案件,成為軍統克星,即便毛主席也稱贊道:“他一只手就能打敗戴笠!”
陳泊,這位“東方福爾摩斯”,在陜甘寧邊區究竟書寫了怎樣的傳奇故事?
1
出身漁民之家的陳泊,早在1926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可在國民黨反動派發動震驚中外的“四一二”政變后,遭到血腥鎮壓的陳泊,被迫流亡海外。
身在海外的陳泊,時時刻刻牽掛著祖國。
在馬來西亞輾轉一年才同新加坡共產黨取得了聯系,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陳泊獲得了“布魯”的稱號,成為中央執行委員。
為了革命事業,陳泊在一次行動中被炸彈炸傷,痛失左手,因此毛主席所言“一只手就能打敗戴笠”,一點也不夸張。
直到1936年12月,陳泊終于重返心心念念的祖國大陸,來到延安工作。
組織得知陳泊是情報工作的一把好手,于是任命其出任延安邊區政府保安處偵察科長。
正得益于此舉,在外漂泊多年的陳泊,終于能夠回到祖國大顯身手,在隱秘戰線上同敵人斗智斗勇、屢建奇功。
1938年初春,陳泊獲悉一條重要消息,國民黨中統竟然派遣了一名高級特務潛入邊區,這究竟是何意?
1936年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國共兩黨不是已經建立抗日統一戰線了嗎?國民黨為何悄悄派特務來我黨邊區呢?
老蔣表面上是終止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但他以及國民黨頑固派仍然時刻對我黨持有提防之心。
尤其是在看到我黨在陜甘寧邊區影響力不斷增大,他們實在坐不住了,于是派遣特務進入邊區。
一來是想刺探情況,二來是破壞我們的組織結構和領導體系。
陳泊怎會容忍他們胡作非為?
深入調查后,逐漸取得進展,原來這位高級特務的公開身份是《中央日報》的記者,抓到這一個特務簡直易如反掌,但如何才能將他們一鍋端呢?
2
陳泊打算將計就計,搖身一變成為了“記者”,有模有樣地拿著記者證,大搖大擺地來到了延長線國民黨縣黨部,喊道:“我要去見書記長?!?/p>
書記長看到陳泊后,上下打量著,此時的陳泊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身穿皮夾克,腳蹬黑皮鞋,鼻梁上架著金絲眼鏡,甚至還對上了聯絡暗號。
書記長立刻笑臉相迎,讓手下端上了好酒好茶。
他們誰也沒看出任何端倪,將一沓沓厚重的資料擺到陳泊面前,向這位“欽差大臣”匯報起了工作。
陳泊內心憋著笑,但卻面無表情,他仔細的盯著資料上每一個重要內容。
隨后陳泊又來到延川、清澗等六個縣,故技重施,不僅收集了眾多可靠絕密資料,還獲悉了眾多潛伏在陜甘寧邊區特務的聯絡方式。
最終在精密的排查下,特務一個沒落,40多名特務被一鍋端。
陳泊立下大功一件,然而真正讓他“一戰成名”的,則是偵破“漢中訓練班”大案一事。
3
“我們抓到了一名叫做陳興林的男子,他身上有國民黨軍統交待的任務,現在他愿意棄暗投明,但卻要求跟我們保衛部門的負責人談。”
1942年,陳泊聽到這一消息后,立刻奔赴甘肅省慶陽縣。
陳泊并未為難陳興林,“能夠做出這一選擇,我十分欣慰,看樣子你也是個一心報國的熱血青年,如今春節將至,我們歡迎你的加入……”
陳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陳興林終于打破內心芥蒂,向陳泊說明了實情。
陳興林的棄暗投明,并非是出于恐懼,而是出于感恩的頓悟。
從頭到尾,我們都未曾給陳興林施加酷刑,并且當他和陳泊恰談完之后,組織還滿足了他想探望老家的需求。
臨行之際,陳泊不僅給他帶了一些盤纏,還塞給他一只大燒雞和布料。
陳興林眼中的淚水奪眶而出,他揮著手離開眾人。
三天之后,陳興林果然信守諾言,重新回到這里,原來在他的家鄉,處處流傳著我黨的感人故事。
去年慶陽當地鬧荒災,邊區政府勒緊褲腰帶,節衣縮食給農民發了救濟糧,而陳興林一家,就是靠著200斤救濟糧度過難關。
他本是一位在西安城讀書的學生,卻陰差陽錯被軍統特務送到了一處訓練基地。
經過一系列選拔,陳興林憑借優異的成績進入漢中特訓班出任教員。
漢中特訓班在當時是由戴笠一手操辦起來的絕密組織,只要是符合自己的篩選條件,不管愿不愿意,全部都得抓過來為自己服務。
在特訓班中,有很多被騙過來的學生,他們沒有名字,只有代號,經受反共教育的洗禮后,他們很多人被成功“洗腦”,成為戴笠手下的特務。
無疑,軍統頭子戴笠最終的目標肯定劍指陜甘寧邊區和延安,但培訓班究竟培訓了多少特務,特務的目的又是什么,我們不得而知。
陳泊深知此次任務之繁重,為了爭取成功的最大可能,他特地找來了被八路軍解放的吳南山。
好巧不巧,吳南山在返回慶陽的路上,竟然遇到了之前在培訓班中的同學——祁三益。
二人酒過三巡,祁三益也打開了話匣子。
“蔣總統和胡宗南準備進攻延安,西安特派站聯系到了我們這些漢中培訓班的學員,在進攻延安的時候和大部隊里應外合。“
吳南山
吳南山聽聞這一消息后背發涼,但強裝鎮定和祁三益推杯換盞。
二人告別之后,吳南山立刻趕到隴東保安分處,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
“國民黨準備進攻延安,潛伏在沿岸的特務到時候里應外合,炸設施、刺殺領導人。”
當晚保安分處九江祁三益逮捕,在陳泊的安排下,祁三益在慶陽縣找到了兩個軍統特務。
可來到延安,祁三益也犯了愁。
“你就饒了我吧,這些人叫什么名字,在什么地方我都不知道,只有看到他們本人我才能認出來。”
從偌大個延安城單找幾個人無異于大海撈針,可這并未難倒陳泊,得知五四青年節那天在北門外文化溝召開群眾的大會,陳泊心里有了主意。
大會當天,陳泊帶著祁三益在會場入口辨認,即便祁三益當場指認,陳泊等人也不會立刻逮捕,而是派人跟隨,以免打草驚蛇。
僅僅一場大會,祁三益就指認了24個特務。
隨后幾天時間里,抓捕特務的行動仍在穩步推進,潛伏在延安,以及邊區的56名特務終于浮出水面。
陳泊等同志一舉粉碎了特務頭子戴笠,在延安一帶“苦心經營”多年的特務網。
毛主席聽后接連稱贊道:“當為奇功,奇功!這個布魯,真是我們延安的‘福爾摩斯’!”
結語
陳泊的光輝故事一直在書寫,抗戰結束后,陳泊出任廣東省公安廳廳長。
一年的時間里,陳泊偵破特匪案件多達320起,逮捕涉案人員1500余人,國民黨特務爆破廣州軍管會大樓的陰謀,在陳泊的頑強抵抗下土崩瓦解。
窮極一生忠智勇,青史留名耀蒼穹。
作為一名出色的共產主義戰士,陳泊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革命事業,忠于國家,忠于人民,他值得我們永遠將其銘記于心中。
謹以此文向陳泊戰士致以崇高敬意!
參考資料:
1、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延安的“福爾摩斯”:布魯》
2、中國新聞網 《被毛澤東譽為福爾摩斯的情報奇才:一次抓60多特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