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錢不是萬能的"?在亂世中,有時候錢真的能救命!1949年12月9日,一架超載的飛機即將從上海起飛前往臺灣。機上擠滿了逃難的國民黨要員,其中就有赫赫有名的"山西王"閻錫山。面對超重的困境,這位老軍閥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他寧可拋下隨從,也要帶上兩箱黃金!這一幕不禁讓人好奇:閻錫山到底有多愛財?
要說閻錫山這個人,那可個"人精"。從1911年辛亥革命開始,這位老兄就開始玩起了政治"蹺蹺板"。孫中山?支持!袁世凱?也支持!段祺瑞?還是支持!這種左右逢源的本事,讓他在山西這塊地盤上坐穩(wěn)了江山,一坐就是38年,不得不說,這政治手腕,絕了!
但是,樹大招風(fēng)啊!閻錫山這么能耐,自然引起了另一位"大佬"的注意蔣介石。這兩位可以說是"相愛相殺"了一輩子。蔣介石想統(tǒng)一全國軍隊,閻錫山偏不配合;蔣介石說"攘外必先安內(nèi)",閻錫山又跟共產(chǎn)黨眉來眼去。你說這能不結(jié)仇嗎?
1949年,大局已定,閻錫山知道自己在山西是待不下去了。這時候,他可沒閑著。據(jù)說,他早就開始往外轉(zhuǎn)移金銀財寶了。畢竟,當(dāng)了幾十年的"山西王",家底兒肯定不薄。
12月9日這天,閻錫山帶著兩箱黃金,準(zhǔn)備和其他國民黨要員一起逃往臺灣。誰知道,飛機超重了!這下可熱鬧了,所有人都盯著閻錫山的兩箱黃金。換做你是閻錫山,你會怎么選?放棄黃金還是放棄人?
閻錫山的選擇讓所有人大跌眼鏡。他居然說:"我寧愿讓家人和隨從下去,也不能丟掉這兩箱黃金啊!"理由是什么?他說這是他僅剩的家產(chǎn),要用來養(yǎng)活部下和家人。這話說出來,連他的同仁都不信。
要知道,閻錫山在山西經(jīng)營了38年,搜刮的財富可不是一般的多。據(jù)說,他被徐向前趕出山西的時候,幾乎掏空了山西大半的財政。這么多錢都去哪了?有傳言說,大部分被他的內(nèi)弟徐士珙轉(zhuǎn)運到了日本。
閻錫山這么愛財,到了臺灣肯定能過上"土豪"生活吧?別急,好戲還在后頭!
到了臺灣后,閻錫山被安排當(dāng)了行政院院長。聽起來挺威風(fēng),但實際上就是個空頭銜。蔣介石對這個老對手可是一直提防著!1950年初,老蔣就開始"卸磨殺驢"了。他要改組行政院,給閻錫山施加壓力,逼他自己辭職。
閻錫山也不是傻子,他知道自己在臺灣沒好日子過。但是,他想離開臺灣又不行。為啥?因為蔣介石怕他跑了!結(jié)果,這位曾經(jīng)的"山西王"只能找了個偏僻的地方隱居起來。
你可能會問,不是帶了兩箱黃金嗎?怎么還會過得不好?這里面有說道:一來,閻錫山確實有很多子女和親戚要養(yǎng)活;二來,他還得照顧從山西跟過來的一些老部下。再說了,在臺灣這種地方,沒有實權(quán),光有錢也不頂用啊!
就這樣,閻錫山在1960年孤獨地離開了人世。從"山西王"到臺灣"隱士",這反差也太大了吧!
閻錫山,不禁讓人感嘆命運無常。他曾經(jīng)是叱咤風(fēng)云的"山西王",到頭來卻落得個孤獨終老的下場。那兩箱黃金,究竟給他帶來了什么?或許,在亂世中,金錢確實能保命,但卻買不到真正的安寧與幸福。
在大時代的洪流中,個人的命運往往難以自主。即便如閻錫山這樣精明的政治家,最終也難逃失勢的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