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2015年6月的那個午后,省城理工大學的畢業典禮剛剛結束。
大禮堂里人聲鼎沸,到處都是畢業生和家長拍照留念的身影。
我作為優秀博士畢業生,正準備和導師陳教授合影。
母親劉春花穿著新買的紅色上衣,臉上洋溢著驕傲的笑容。
繼父王建國站在一旁,有些拘謹地整理著他那套專門為今天買的西裝。
陳教授溫和地笑著走過來:"明軒,來,介紹一下你的家人。"
我指著身邊的兩人說道:"陳老師,這是我母親,這是我繼父王建國。"
陳教授正準備和母親握手,目光卻突然落在了王建國身上。
那一瞬間,我看到導師的笑容僵住了,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陳教授的聲音在顫抖:"王...王師傅?"
王建國也愣住了,他仔細看了看陳教授,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
"你...你是小陳?"王建國的聲音很低,但我聽得出他語氣中的震驚。
兩個人就這樣對視著,周圍的喧鬧聲突然消失了。
我完全不明白發生了什么,只是感覺到一種奇怪的緊張氣氛。
我小心地問道:"陳老師,您認識我繼父?"
陳教授深吸一口氣,眼中竟然有了淚光:"認識...當然認識..."
01
1995年的那個冬天,河南省新鄉市郊外的小村莊里下了一場大雪。
我叫李明軒,那年我7歲,我坐在炕頭上,看著母親劉春花在昏暗的煤油燈下縫補衣服。
父親去世已經兩年了,母親一個人帶著我艱難度日。
那時候我還不懂事,只知道家里總是缺錢,母親經常半夜偷偷抹眼淚。
母親放下手中的針線,招呼我到桌邊:"明軒,快過來吃飯。"
桌上只有一碗白粥和幾根咸菜,我看著母親瘦削的臉龐,心里說不出的難受。
我推了推粥碗:"媽,你也吃啊。"
母親摸了摸我的頭:"媽不餓,你吃,明軒要好好讀書,將來有出息。"
就在這時,院子里傳來了敲門聲。
門外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春花,是我,王建國。"
母親趕緊去開門,進來的是一個40多歲的男人,個子不高,但很結實。
他提著一袋面粉和幾斤肉,母親有些不好意思:
"建國哥,你怎么又買這么多東西?"
王建國把東西放在桌上,然后蹲下來看著我:
"快過年了,讓孩子吃點好的,明軒,叫叔叔。"
我躲在母親身后,有些怯生生地叫了一聲:"叔叔好。"
王建國笑了笑,從兜里掏出一個蘋果遞給我:"給你的。"
我接過蘋果,心里暖暖的,那時候蘋果是很珍貴的東西,我舍不得吃,一直拿在手里玩。
母親招呼王建國坐下:"建國哥,你坐下歇會兒,我給你倒杯熱水。"
王建國擺擺手:"不用忙活,春花,我有話跟你說。"
母親停下手中的動作,看著王建國。
"春花,你一個人帶孩子太不容易了。"王建國說道,"我想...我想照顧你們娘倆。"
母親的臉紅了:"建國哥,你別這樣說。"
王建國站起來:"我是認真的,我知道你還在想著明軒他爸,但死者已矣,活著的人還得繼續過日子。"
母親低著頭,半天沒說話,王建國繼續說道:
"我不圖你什么,只是看孩子可憐,我有手藝,能養活你們娘倆。而且明軒還小,需要個男人教他做人的道理。"
我在一旁聽著,雖然不完全理解,但能感覺到這個叔叔是真心想幫助我們。
母親最后說道:"你讓我想想。"
王建國點點頭:"好,你慢慢考慮,不管怎么樣,我都會幫你們的。"
那天晚上,母親一夜沒睡,我躺在她身邊,聽到她小聲地哭。
我疑惑的問:"媽,你為什么哭?"
母親抱住我:"明軒,媽媽想給你找個爸爸,你愿意嗎?"
我想了想,點點頭:"如果是王叔叔,我愿意。"
母親緊緊抱住我,眼淚流得更厲害了。
1997年春天,母親和王建國結了婚,那天我穿著新衣服,站在他們身邊。
雖然沒有什么儀式,但我感覺到了久違的溫暖。
王建國蹲下來,認真地對我說:"明軒,以后我就是你爸了。"
我點點頭,小聲叫了一聲:"爸。"
王建國的眼中閃過一絲喜悅,他拍了拍我的肩膀:"好孩子。"
從那以后,我們的生活開始發生變化。
王建國原來是省城一家機械廠的技術員,因為工廠倒閉失了業。
他有一手好木工活,經常到處打零工。
有鄰居這樣對王建國說:"建國,你在城里待慣了,來咱們村里受苦了。"
王建國總是這樣回答:"哪里話,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有一次,村里的幾個孩子欺負我,說我是沒爹的野孩子。
我哭著回到家,王建國聽了之后臉色很難看:"誰說的?"
我指了指那幾個孩子的方向,王建國二話不說,就去找他們的家長。
"以后誰再這么說,我就找你們算賬!"王建國對那幾個孩子說,"明軒是我兒子,誰敢欺負他,就是欺負我!"
從那以后,再也沒有人敢欺負我,我心里對這個繼父有了更深的認同。
王建國雖然話不多,但對我很關心,他教我寫字,教我做人的道理。
"明軒,記住,做人要誠實,要有骨氣,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不能低頭。"
我把這些話深深記在心里。
02
1999年,我要上小學了,王建國特意去縣城給我買了新書包和文具。
王建國拍著我的頭說:"明軒,你要好好讀書,爸爸沒文化,不能教你太多東西,但我會盡我所能供你讀書。"
我點點頭:"爸,我一定好好學習。"
王建國笑了,那是我見過的最燦爛的笑容。
小學期間,我的成績一直很好,王建國雖然不識幾個字,但每次開家長會都會認真參加。
"老師說明軒很聰明,是讀書的料。"王建國回家后對妻子說,"我們得好好培養他。"
母親有些擔心:"可是家里的經濟..."
"錢的事情你別操心。"王建國說,"我再怎么樣也要供明軒讀書。"
為了多賺錢,王建國開始常年在外打工。
他春天種地,農閑時節就外出做建筑工,每次回家,他都會給我帶一些小禮物。
我問:"爸,你在外面辛苦嗎?"
王建國總是笑著說:"不辛苦,看到你好好讀書,爸就高興。"
我知道他是在安慰我。
那時候的建筑工地條件很差,王建國經常一身傷回家,但他從來不在我面前抱怨。
2003年,我小學畢業了,考上了縣里的重點中學。
這意味著要住校,費用也更高了。
我憂愁的對王建國說:"爸,我不想上了,太花錢了。"
王建國聽了之后臉色變得很嚴肅:
"明軒,你說什么胡話?不讀書你能有什么出息?"
"可是家里......"
"家里的事情不用你操心。"王建國打斷了我的話,"你只管好好讀書,其他的事情有我。"
那年夏天,王建國去了更遠的地方打工,整整一年,他只在春節回來了一次。
母親心疼地說:"建國,你這樣下去身體會垮的。"
"沒事,我還年輕。"王建國說,"等明軒長大了,我就輕松了。"
我在一旁聽著,心里五味雜陳,我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報答這個男人。
2006年6月,我以全縣第三名的成績考上了省城的理工大學。
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我激動地跑回家報喜。
我揮舞著錄取通知書沖進家門:"媽,爸,我考上大學了!"
母親看了通知書,眼淚刷地就下來了:"明軒,你真爭氣!"
王建國接過通知書,雖然不識字,但看著上面的紅印章,他也知道這是好消息。
王建國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好樣的,明軒!爸沒白疼你!"
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三口坐在院子里聊天。
王建國問:"明軒,大學的學費不少吧?"
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一年五千,還有生活費。"
王建國算了算:"一年怎么也得一萬多。"
我說:"爸,要不我復讀一年,考個師范學院,學費便宜些。"
"胡說什么?"王建國瞪了我一眼,"既然考上了好大學,就要去讀。錢的事情你別管。"
母親在一旁有些擔心:"建國,這么多錢..."
王建國說得很堅決:"我有辦法。"
8月份,我要去省城報到了,王建國專門請了假,親自送我去學校。
火車上,王建國看著窗外飛馳而過的風景,感慨地說:
"明軒,你是咱們家第一個大學生。"
我保證道:"爸,我會好好讀書的。"
王建國點點頭:"我知道,到了學校要聽老師的話,要尊重同學。"
到了學校,王建國幫我辦完入學手續,又帶我去宿舍安頓好。
"明軒,生活費我已經給你存了五千,夠你一學期用了。"王建國說,"有什么困難就給家里打電話。"
我點點頭,眼眶有些濕潤。
"爸,你要保重身體。"我說。
王建國笑了笑:"放心吧,爸身體好著呢。"
03
送走王建國后,我開始了大學生活。
為了省錢,我在學校食堂找了一份勤工儉學的工作。
大學四年,王建國從來沒有讓我缺過生活費。
他從農村的零工干到城里的建筑工地,活越來越重,人也越來越瘦。
每次回家,我都能看到王建國身上新增的傷疤。
我指著他胳膊上的一道傷痕問:"爸,你這是怎么了?"
王建國輕描淡寫地說:"沒什么,干活的時候不小心劃的。"
我知道建筑工地很危險,但王建國從來不在我面前說這些。
2008年,我讀大二的時候,金融危機爆發。
很多農民工失業回家,王建國也受到了影響。
母親在電話里對我說:
"明軒,家里最近有些困難,你爸已經兩個月沒找到活了。"
我心里很著急,想要打工賺錢減輕家里負擔。
"媽,我去找份家教的工作。"
母親堅決反對:"不行,你要好好讀書,你爸說了,不管多困難,也不能耽誤你的學業。"
那段時間,王建國四處找工作,50歲的年紀,在建筑工地已經不太受歡迎了。
包工頭對他說:"老王,你年紀大了,這種重活你干不了。"
王建國堅持道:"我能干,我身體好。"
最后,王建國找到了一份更辛苦的工作,在磚廠搬磚。
他每天要搬運上千塊磚,工資也不高。
"建國,你這是何苦呢?"鄰居勸他,"明軒也不小了,讓他自己打工掙錢不行嗎?"
王建國搖頭:"不行,孩子的任務就是讀書,其他的都是我的事。"
2009年夏天,我回家看到王建國瘦了一大圈,手上滿是老繭。
我心疼地說:"爸,你辛苦了。"
王建國笑著說:"不辛苦,看到你有出息,爸就高興。"
那一刻,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報答這個男人。
2010年本科畢業時,我的成績優異,有好幾家企業向我拋出橄欖枝。
王建國說:"明軒,你可以去工作了,這樣家里就輕松了。"
我猶豫了一下:"爸,我想繼續讀研究生。"
王建國愣了一下:"研究生?那要讀幾年?"
"三年。"我說,"但是導師說我有天賦,建議我繼續深造。"
王建國沉默了一會兒:"讀研究生要多少錢?"
我坦白:"每年大概要兩萬。"
王建國算了算,這對我們家來說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王建國嘆了口氣問:"明軒,你真的想讀嗎?"
我點點頭:"爸,我遇到了一個很好的導師,他說我有做學問的潛質。"
王建國看著我,最后點了點頭:"好,那就繼續讀。"
就這樣,我成為了陳教授的研究生。
陳教授是個很好的老師,溫和儒雅,對學生很關愛。
他看出我家庭困難,經常以各種名義給我一些補助。
我知道這些錢很多都是陳教授自己墊付的,心里很感激。
2012年研究生畢業時,陳教授又建議我讀博士。
"明軒,你很有研究天賦,博士畢業后可以留校工作,前途會更好。"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王建國,他問:
"博士?那要讀幾年?"
我說:"三年。"
王建國沉默了很久,我知道他在算賬,52歲的年紀,還要供我讀三年書。
我失落道:"爸,如果太困難,我就不讀了。"
王建國搖搖頭:"你想讀就讀,爸還能干得動。"
2012年9月,我正式成為陳教授的博士研究生。
那一天,王建國專門請假來送我,他拍著我的肩膀說:
"明軒,這是最后三年了,好好讀,爸等著你畢業那天。"
我點點頭,心里卻有些不安,王建國已經52歲了,身體也不如從前。
我擔憂的說:"爸,你要保重身體。"
王建國笑了笑:"放心,爸身體好著呢。"
04
博士期間的學習壓力很大,但我更擔心的是家里的經濟狀況。
王建國為了供我讀書,從裝修工又改行做了搬磚工。
搬磚是建筑工地上最辛苦的活,每天凌晨4點起床,晚上8點才下工。
一天要搬運300多塊磚,每塊磚重約5公斤,這意味著王建國每天要搬運1500多公斤的磚。
工友們問:"老王,你這個年紀還干這個活,身體受得了嗎?"
王建國說:"沒辦法,家里孩子要讀書。"
搬磚的工資按塊計算,每塊磚5毛錢,王建國每天能搬300塊,一天能掙150元。
這在當時算是不錯的收入了,但搬磚對身體的損害很大。
王建國的腰椎開始出現問題,晚上經常疼得睡不著覺。
母親心疼不已:"建國,你這樣下去不行。"
王建國只是笑著說:"再堅持三年,等明軒畢業就好了。"
2013年春天,我回家過年??吹酵踅▏黠@駝背了,我心里很難受。
"爸,你的腰怎么樣?"
王建國說:"沒事,就是有點累。"
我知道他在安慰我。那天晚上,我偷偷聽到母親和王建國的談話。
母親說:"建國,你這腰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沒事,我能堅持。"王建國說,"明軒還有兩年就畢業了。"
母親建議:"要不讓明軒出來工作吧,博士不博士的,有什么用?"
王建國的聲音很堅決:"不行,既然讀了這么多年書,就必須要讀完,我死也要供明軒讀完書。"
聽到這話,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
第二天,我對王建國說:"爸,我不想讀了。"
王建國臉色一變:"為什么?"
"我覺得讀書太久了,應該早點工作。"
王建國難得地發了火:"胡說八道!你敢退學試試!我供你讀了這么多年書,你現在說不讀了?"
我被王建國的話震住了。
王建國的語氣緩和了一些:
"明軒,爸知道你心疼我,但是你要明白,知識是最重要的,爸這輩子沒文化,吃了很多苦。我不能讓你也這樣。"
我點點頭,不再說話。
2014年秋天,發生了一件讓我終生難忘的事。
那天我正在實驗室做實驗,突然接到母親的電話。
"明軒,你爸出事了!"
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怎么了?"
"他在工地摔了,腰傷得很重。
我立刻請假回家,在醫院里,我看到王建國躺在病床上,臉色蒼白。
我握著他的手問:"爸,你怎么樣?"
王建國強笑著說:"沒事,就是腰扭了一下。"
醫生把我叫到一邊:"你父親的腰椎受損很嚴重,需要手術,而且以后不能再做重體力活了。"
我聽了心里一沉。王建國的身體就是家里的經濟支柱,如果他不能工作了,我的學業怎么辦?
我問:"醫生,手術費多少錢?"
"大概需要三萬。"
三萬塊錢,對我們家來說是個天文數字。
"明軒,別擔心。"王建國從病床上說,"我這身體硬朗著呢,不用手術。"
"爸,你別說話了。"我說,"手術一定要做。"
最后,我們東借西湊,總算湊夠了手術費,王建國在醫院里住了一個月才出院。
出院后,王建國在家休養了兩個月,這兩個月里,家里完全沒有收入。
"明軒,家里實在困難。"母親對我說,"你看要不要先工作?"
我正在猶豫的時候,王建國說話了:"明軒,你不準退學。"
"可是爸......"
王建國打斷了我的話:"沒有可是,我已經找好工作了。"
原來,王建國聯系了一個做裝修的老板。
雖然不能做重體力活,但可以做一些輕一些的工作。
老板問:"建國,你這身體能行嗎?"
王建國說:"能行,我有經驗。"
就這樣,王建國又開始工作了,雖然工資比以前少了一半,但至少有了收入。
05
2015年春天,我的博士論文終于完成了。
看著厚厚的論文,我想起了這么多年來王建國的付出。
我打電話告訴他:"爸,我的論文完成了。"
"真的?"王建國的聲音很激動,"那什么時候答辯?"
"六月份。"
王建國開心的回答:"好,我一定去參加你的畢業典禮。"
那一刻,我感覺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2015年6月15日,省城理工大學博士畢業典禮如期舉行。
前一天,王建國和母親就從老家趕來了,他們住在學校附近最便宜的小旅館里。
"明軒,明天就是你的大日子了。"王建國說,"爸特意買了新衣服。"
我看到王建國穿著一套深藍色的西裝,雖然不是名牌,但很合身,他還特意理了發,看起來精神了很多。
我開玩笑說:"爸,你真帥。"
王建國難得地開了個玩笑:"那是,你爸我年輕的時候也是個帥小伙。"
母親在一旁笑著說:"你爸為了明天的典禮,早就開始準備了。"
畢業典禮在大禮堂舉行,王建國和母親坐在家長席上,我能看到他們緊張興奮的表情。
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我要上臺發言。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我是理工學院的博士畢業生李明軒。"
臺下響起了掌聲,我看到王建國鼓掌最用力,眼中閃爍著淚光。
"今天能站在這里,我要感謝很多人,首先是我的導師陳教授,他不僅在學術上指導我,更在生活上關愛我。"
我看了一眼坐在主席臺上的陳教授,他溫和地朝我點點頭。
"其次,我要感謝我的家人,特別是我的繼父王建國,他為了供我讀書,在建筑工地搬了八年磚,沒有他的付出,就沒有今天的我。"
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看到王建國的眼淚流了下來,他用手背擦了擦眼睛。
"最后,我想說,知識改變命運,我會用我所學的知識回報社會,不辜負所有人的期望。"
我的發言結束了,臺下響起了長時間的掌聲。
典禮結束后,是師生合影環節,陳教授走過來祝賀我。
"明軒,你的發言很感人,你的繼父一定很為你驕傲。"
我說:"是的,他為我付出了很多。"
陳教授溫和地笑著說:"來,介紹一下你的家人吧。"
我招手叫來了母親和王建國,我介紹道:
"陳老師,這是我母親劉春花,這是我繼父王建國。"
陳教授正準備和母親握手,目光卻突然落在了王建國身上。
那一瞬間,我看到陳教授的笑容僵住了,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他的手停在半空中,整個人看起來像是受到了巨大的沖擊。
"王...王師傅?"陳教授的聲音在顫抖,聲音小得幾乎聽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