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不專業,這個世界很笨。”
我在聽一位前輩說這句話的時候還不是很理解,我那時候閱歷不夠多,對于很多權威還有過多的相信,也還不知道有“草臺班子”這種概念。
但后來我就知道了什么叫有見識,什么是概括性的思想,就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你越來越能體會到這個人是對的。
人類之所以有前途就在于傳承,我們每個人都受益于無數前人的創造和智慧。
但現在的問題是知識太多了,大家都是被知識所累的人。
如果一個人看起來很有知識,那這個人估計就沒有什么知識。
讀書越多就越蠢,這是有道理的。我在看一些訪談節目的時候就發現有的人不過是故作深沉,他們可以侃侃而談,把很多名字和概念拿出來當談資,背誦幾個句子,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實際上不過是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他們的問題就在于不接地氣,缺乏對真實生活的感受,以及對具體個人的共情,他們只是在想象,擺出一個姿態來,認為別人就應該按照他所想象的劇本去表演,所以他們永遠不夠靈活,很愚鈍,不敏銳,如果是在戰場上,這樣的人早死多少回了。
對于這些人的問題,有段話說得可謂一針見血,鞭辟入里,發人深省:
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識里手”,有了道聽途說的一知半解,便自封為“天下第一”,適足見其不自量而已。知識的問題是一個科學問題,來不得半點的虛偽和驕傲,決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誠實和謙遜的態度。你要有知識,你就得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
自視甚高的人總是很可笑,自命不凡就更可以歸于愚昧了。自戀的人總是讓人尷尬,他永遠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自己的感受,他的傲慢和卑微是對等的。
要知道,自以為是的人從來是自欺欺人。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這是行不通的。
外行指揮內行,你說行還是不行?其實這個問題無論你說“行”還是“不行”,都是對的。這要分情況,看是什么人。
比如一個老板可以不懂技術,但也可以做出很好的企業,因為“外行”他反而可以尊重和信任技術人才,他有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大事上。
而在有些情況下,比如一個老板不聽專業人士的意見,剛愎自用,孤注一擲,那就很可能要吃大虧。
所謂專業,就是真正懂得一件事,一招鮮吃遍天,專家就是所在領域的高手。但現在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以侃侃而談,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他們有很多人(包括一些“專家”)實際上就是犯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錯誤,自己不清楚卻還想讓人明白。
認識到自己的無知和局限需要極大的勇氣,沒有這種勇氣就無所謂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