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的歷任國防部長中,耿飚是唯一一個沒有軍銜的國防部長。雖然他沒有軍銜,但他的軍事能力非常出色,是我軍中的佼佼者。
而就在授銜之前,許世友還和耿飚開玩笑,問他覺得自己能被授予什么軍銜。耿飚說別的不敢保證,起碼比許世友高。
但等到授銜的時候,許世友被授予了上將軍銜,耿飚則是沒有任何軍銜。兩人后來聊起這件事,許世友還替他感到遺憾。
耿飚為什么沒有被授銜?他當時去哪里了呢?
反抗覺醒
耿飚出生在湖南醴陵的一戶貧困人家,家里沒房沒地,一家只能借住在公祠。祠堂的石碑上刻著耿家的祖訓,這是耿飚的啟蒙之物。
耿飚小時候,家鄉鬧起了饑荒。他們家本來就沒房沒地,饑荒一來,他們一家根本活不下去。沒辦法,父母只好帶著他逃荒。
逃荒的日子非常艱苦,他小小年紀跟著父母吃樹皮草根。但靠著頑強的毅力,一家人來到了水口山,并在鉛鋅礦上找到了活。
雖然耿飚年紀小,但有礦主專門找小孩子干活。按理說家里人人都有了工作,他們一家的生活應該會好過一點。
但根本不是這樣,在礦上的日子,他見識了什么是真正的人間煉獄。鉛本身是一種有毒物質,對小孩子的傷害性非常大。
而鉛礦很難開采,想要開采鉛礦,只能讓小孩子來。而且小孩子工資低,還可以隨意打罵,對礦場老板來說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童工們在礦場受盡壓榨,每天要工作很長的時間,礦主還不讓他們吃飽。鉛礦侵蝕著他們的身體,讓他們的智力發育遲緩。
他們的身體和精神都受到了極大的摧殘,卻沒有人愿意為他們發聲。耿飚來了礦場之后,目之所及只有麻木的童工。
迫于生計,他也必須進入礦場干活。當他體驗到童工的生活之后,對資產階級的惡感更深了。
他深刻明白,資產階級的資本,是壓榨老百姓得來的。他花出去的錢,每一分都凝結了老百姓的血汗,凝聚了老百姓的苦淚。
年僅13歲的耿飚,覺醒了反抗意識。
從七歲來到水口山,到13歲覺醒反抗意識,耿飚這幾年見證了太多的苦難。他真正了解我黨,是在1922年安源路礦大罷工的時候。
我黨領導了這次大罷工,為工人們爭取到了合法的權利。這個消息傳到水口山,工人們深受鼓舞,耿飚也熱血沸騰。
雖然他年紀小,但他已經悄悄立下志向,自己一定要加入我黨,帶領工人們得到自己應有的權利。
所以在11月的時候,當我黨派人來到水口山,小小的耿飚一臉興奮。替他積極報名加入工人俱樂部,并當上了站崗放哨的通訊員。
革命人生
在我黨的帶領下,水口山的工人們成功舉行了罷工。罷工勝利之后,耿飚開始參加更多的革命工作,成為了一名優秀的聯絡員。
在這段時間里,耿飚在夜校學習,對馬克思主義有了深刻的了解。他明白了工人階級要懂得斗爭,這樣才能求得解放。
1925年的時候,16歲的耿飚加入了共青團。他之所以沒有入黨,是因為還沒有到達入黨的年紀,但他的革命資歷還是很深厚的。
在他加入共青團的第二年,他加入了赤衛隊,開始自己武裝革命的生涯。
1930年,他帶領游擊隊加入紅軍,成了紅一軍團的一名干部。
他歷經數次反圍剿,立下了赫赫戰功。長征開始之后,他更是作為部隊的開路先鋒,直面最危險的敵人。
1935年的時候,我軍進入遵義,準備以遵義為中心建立根據地。當時敵人被我軍打敗并向北逃竄,我軍決定全殲這股敵人。
然而想要全殲這股敵人,勢必要經過婁山關。但婁山關是軍事重地,被敵人嚴密把守,想要拿下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當時中央派出紅四團追擊敵人,紅四團的團長就是耿飚,政委則是楊成武。看這個團的干部配置,就知道這個團的戰斗力很強。
耿飚決定拿下婁山關,他先帶兵偵查情況,了解了敵軍的布防。當地老鄉主動找上紅軍,說自己知道一條小路,可以直通婁山關。
耿飚欣喜若狂,決定兵分兩路,一路正面強攻吸引敵人注意力,一路繞小路迂回包圍敵人。
在他的指揮下,婁山關首戰大獲全勝,我軍的士氣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拿下婁山關,我軍在遵義北方組成了防線,有力保障了遵義會議的召開。毛主席得知他拿下婁山關之后,還專門寫信表揚了他。
在之后的戰斗中,他依舊表現優秀,并成功保護中央到了陜北。
無銜的國防部長
耿飚和許世友的初次相識,是在長征結束之后。當時兩人都在抗大學習,許世友聽說了耿飚的名聲,得知對方武功高強。
許世友這輩子兩大愛好,一個是喜歡喝酒,一個就是喜歡找人比武。軍中有名的將領,幾乎都被許世友找過。
但許世友找到耿飚面前的時候,耿飚卻拒絕了他的比武要求。因為當時兩人不是一個部隊的,萬一兩人比武打出火氣,對部隊團結不好。
不過耿飚也不謙虛,他直接對許世友說對方打不過自己。許世友一聽這還了得,居然有人質疑自己的武功。
他說什么都要和耿飚比,沒辦法,耿飚只好讓兩人互打了一套拳。
許世友見識到耿飚的拳法之后,長嘆一聲說:“我的拳法不如你!”不過耿飚見到許世友的功夫之后,也忍不住甘拜下風。
就這樣,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新中國成立之后,耿飚就被調到了外交部工作。對于要去外交部工作一事,他本來是十分抗拒的。
因為他覺得自己文化水平低,也不會英文,沒辦法勝任外交工作。但中央覺得在八路軍時期,他接待美軍考察團的時候表現得很好。
中央覺得他說得對這些都能克服,而且當時我國外交人才稀缺,實在找不到幾個能上的外交官。所以毛主席專門提出“將軍大使”,讓他們這些將領當外交大使。
雖然耿飚總說自己不行,但實際上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勝任外交官一職。
開始全軍評銜工作之后,按照耿飚的資歷,評個上將穩穩當當。
許世友還去問他,覺得自己能獲授什么軍銜。耿飚也不謙虛,他直接告訴許世友:“別的不敢保證,起碼比你要高”
許世友聽了,和他對視一眼,隨即哈哈大笑。
然而就在這時,中央卻突然宣布,離開軍隊工作的干部們不參加授銜。就這樣,耿飚失去了授銜的機會,許世友也為他感到非常可惜。
此后的幾十年里,他一直奮斗在外交戰線上,為我國外交培養了不少人才。
1981年,他擔任國防部長一職,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位沒有軍銜的國防部長。
參考資料
耿飚:敢講真話的“將軍大使”,環球網,2020-11-21
耿飚——水口山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紅網,2021-04-25
【百年潮 株洲紅】耿飚:從敲砂童工到將軍外交家,株洲新聞網,2021-03-04
耿飚:永遠的人民戰士,中國青年網,2022-06-2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