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真實案件改寫,所用人名皆為化名,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案件真實畫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聲明:作者專屬原創文章,無授權轉載搬運行為一律追究到底!
“媽,你今天能不能別叫我們起那么早啊?”大寶揉著惺忪的睡眼,聲音里滿是撒嬌的意味。
李梅站在廚房,手里端著剛煮好的粥,回頭看了他一眼,嘆氣道:“不行,學校不等人,你再磨蹭又要遲到。”
江西省一座名叫青溪的小城,依山傍水,風景如畫。
清晨的薄霧還未完全散去,街巷間偶爾傳來幾聲雞鳴和自行車的鈴聲。
小城的生活節奏緩慢而平靜,仿佛時間在這里被拉長了。
然而,在這個看似安寧的早晨,一場風暴正在李梅的家中悄然醞釀。
李梅是個三十多歲的女人,瘦削的身形透著一股韌勁,臉上卻早已刻滿了生活的疲憊。
她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頭難得回來幾次,家里的經濟重擔幾乎全落在她一人肩上。
更讓她操心的,是三個正在讀小學的三胞胎兒子——大寶、二寶和三寶。
這三個孩子性格迥異卻同樣活潑好動,平日里沒少給她添亂。
家里總是亂糟糟的,玩具、書本、臟衣服扔得到處都是,李梅常常一邊收拾一邊嘆氣,可她從沒真正抱怨過什么。
她知道,孩子們是她生活的全部意義。
為了補貼家用,李梅在附近的紡織廠找了份早班工作,每天凌晨五點半起床,六點前要把孩子們送到學校,然后趕到工廠打卡。
這樣的日子已經持續了好幾年,她早已習慣了緊湊的節奏,可疲憊卻像影子一樣如影隨形。
這天早上,和往常沒什么兩樣,鬧鐘在五點半準時響起,刺耳的聲音劃破了屋子的寂靜。
李梅揉了揉酸澀的眼睛,從床上爬起來,披上一件舊毛衣,走進廚房。
她熟練地點燃煤氣灶,把昨晚淘好的米倒進鍋里煮粥,然后開始準備孩子們的書包和午飯。
天色還蒙著一層灰暗,李梅走進孩子們的房間,輕輕推開門。
房間里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汗味和孩子特有的氣息,三個小家伙橫七豎八地睡在床上,毯子被踢得亂七八糟。
她走到窗邊,一把拉開窗簾,晨光透過玻璃灑進來,照亮了滿地的玩具和散落的襪子。
李梅皺了皺眉,彎腰撿起一個塑料恐龍模型,嘴里念叨著:“這屋子被你們弄得跟戰場似的,天天收拾都收拾不下了。”
床上,三個孩子睡得正香。
大寶縮在床角,嘴里還含糊地嘀咕著夢話;二寶把腿搭在三寶身上,睡姿夸張得像個“大”字;三寶則抱著枕頭,嘴角掛著一絲口水。
李梅走到床邊,輕聲喚道:“大寶、二寶、三寶,快起床啦,今天還要上學呢。”
可孩子們毫無反應,只是翻了個身,繼續沉浸在夢鄉里。
她又提高了點音量:“快點起來,別磨蹭了,不然又要遲到了!”
就在這時,廚房里傳來一陣“噗噗”的聲響,李梅心里一緊,趕緊跑過去一看,果然是粥溢了出來。
她手忙腳亂地關掉火,擦掉灶臺上的米湯,心里卻越發焦躁。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離上班的點越來越近,她還得把三個孩子送去學校。
李梅深吸一口氣,回到房間,語氣里帶上了幾分急切:“你們三個,快點給我起來!再不起床,我可要生氣了!”
孩子們終于有了點動靜。
大寶揉著眼睛坐起來,嘟囔著:“媽,我還困呢……”
二寶則干脆拉過被子蒙住頭,哼哼唧唧地不肯動。
三寶最淘氣,睜開眼后非但沒起,反而咯咯笑著抓起枕頭扔向二寶。
枕頭砸在二寶頭上,二寶也不甘示弱,掀開被子撲過去,三兄弟瞬間在床上扭打成一團,笑聲和吵鬧聲此起彼伏。
屋子里亂成了一鍋粥,玩具被踢得滿地滾,床單也被扯得皺巴巴的。
李梅站在一旁,看著這一幕,眼眶不知不覺紅了。
她每天起早貪黑,忙里忙外,為的就是讓這三個孩子能吃飽穿暖、上學讀書。
可他們似乎從不理解她的辛苦,反而把她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
她咬緊牙關,努力壓下心頭的火氣,聲音顫抖著說:“你們到底起不起來?我數到三,再不起床我可不管了!”
“一、二……”李梅數著,可孩子們根本沒把她的話當回事。
二寶還挑釁似的朝她做了個鬼臉,三寶則趁機把大寶的襪子扔到了床底下。
看著這三個小家伙嬉笑打鬧,完全無視她的存在,李梅只覺得一股無名火從胸口直沖腦門。
她辛辛苦苦熬了一夜沒睡好,早上還要應付這些“混世魔王”,而時間還在無情地流逝——她再不走,就要遲到了。
“你們到底有沒有點良心!”李梅終于爆發了,聲音尖銳得連她自己都嚇了一跳。
孩子們愣了一下,但隨即又笑了起來,仿佛覺得媽媽的怒火不過是場好玩的游戲。
李梅的手緊緊攥著床邊的欄桿,指節因為用力而發白。
她覺得自己像個笑話,一個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卻連孩子都管不下的笑話。
終于,她再也忍不住了。
那一刻,所有的疲憊、委屈和憤怒像潮水一樣涌上來,淹沒了她最后一絲理智。
她猛地伸出手,一把掀開了蓋在孩子們身上的被子,想讓他們徹底清醒過來。
然而,當被子被掀開的那一瞬間,李梅整個人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