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最多再活三個月。"
老宋盯著魚缸里那條橘紅色的金魚,
想起醫生今早說的同樣的話。
他苦笑著撒下一把魚食,
突然劇烈咳嗽起來。血絲濺在玻璃上,
金魚卻反常地貼過來,
鱗片泛起奇異的珍珠光澤。
三個月后復查,
醫生盯著CT片不可置信:"腫瘤縮小了40%...您接受了實驗治療?"
老宋轉頭看向候診室——孫子小滿正偷偷往魚缸里到什么東西?!
01
“爺爺,
您怎么光盯著天花板啊?”小滿把保溫盒往床頭柜上一放,
順手摘下帽子掛在衣架上。
病房里暖氣開得足,
十一月的北風被隔在了窗外,
可老宋卻總覺得骨頭里透著涼。
“哎,
看什么都沒意思。”
老宋撐著身子坐起來,
順手拿過床頭的藥盒,
輕車熟路地倒出幾粒藥丸,
不用水就干咽下去。
“又干吃藥!”小滿連忙倒了杯溫水遞過去,
“您這樣嗓子會難受的。”
老宋擺擺手,
目光沒有焦點地掃過病房的每個角落。
這是他住進來的第三周,
白墻、白床單、白窗簾,
連護士的口罩都是白的,
整個世界都像被漂白劑泡過。
自從兩個月前確診為肺癌晚期,
老宋的生活就失去了色彩。
兒女忙于工作,
每周也就抽空來看他一兩次,
唯有這個剛上高二的孫子,
每周都會準時出現,
帶著自己做的飯菜。
“爺爺,
您看,
我今天帶了您最愛吃的紅燒肉,
還有點清淡的小白菜。”
小滿打開保溫盒,
香氣頓時溢滿了病房。
老宋看了看,
又轉開了目光,
“我沒胃口,
你自己吃吧。”
小滿停下動作,
嘆了口氣。
自從爺爺得知自己“最多再活三個月”的診斷結果后,
整個人就像被抽走了靈魂。
“對了爺爺,
剛才醫生說您今天可以出去走走,
不用一直躺著。要不我推您去樓下花園轉轉?”
老宋剛想拒絕,
又看到孫子眼中的期待,
勉強點了點頭。
十一月的陽光懶洋洋地灑在醫院的小花園里,
老宋坐在輪椅上,
任憑小滿推著他在林蔭道上緩緩前行。
“爺爺,
前面有個小花鳥市場,
咱們去看看吧。”
不等老宋回答,
小滿已經調轉了輪椅的方向。
花鳥市場不大,
幾個棚子搭在一起,
賣花的、賣鳥的、賣魚的,
各占一角。
老宋被推到一個魚缸前,
里面游動著各色觀賞魚。
“看,
爺爺,
這個金魚多漂亮!”小滿指著一個小魚缸,
里面只有一條橘紅色的金魚,
魚鰭有些褪色,
魚尾微微卷曲,
看起來有些奄奄一息。
“這條不行,
快不行了。”
賣魚的老板走過來,
用手指敲了敲魚缸,
“這條是清倉處理的,
最多再活三個月。要不你看看別的?”
“最多再活三個月”,
這句話像一把鈍刀,
在老宋心上重重剮了一下。
“多少錢?”老宋突然開口問道。
“這條啊,
十塊錢帶走,
包括魚缸。”
老板說,
“不過我勸你別買,
這魚養不活的。”
“我要了。”
老宋從口袋里掏出皺巴巴的十塊錢,
遞給老板。
小滿一臉驚訝,
但什么也沒說,
只是默默接過魚缸,
放在爺爺的膝蓋上。
02
回到病房,
老宋讓小滿把魚缸放在床頭柜上,
正好能從床上看到。
那條金魚在新環境里顯得有些不安,
游動的頻率比在市場上看到時快了許多。
“爺爺,
我去給它換點水,
這水看著不太干凈。”
小滿說著就要拿起魚缸。
“別動,
就這樣。”
老宋制止了他,
“它跟我一樣,
時間不多了,
就別折騰它了。”
小滿欲言又止,
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護士進來送晚藥,
看到魚缸,
笑著說:“喲,
宋大爺,
您還養起魚來了?”
“嗯,
陪我說說話。”
老宋淡淡地回答。
“那挺好的,
有個伴兒。”
護士把藥遞給老宋,
“這是您的中藥,
記得半小時后喝。”
護士走后,
老宋端起藥碗,
皺著眉頭一口氣喝完,
然后把碗放回床頭柜上。
藥渣沉在碗底,
散發著苦澀的氣息。
晚上,
小滿離開前,
拿來魚食撒進魚缸。
令人驚訝的是,
那條金魚對魚食完全不感興趣,
反而游到老宋喝完中藥的碗邊,
似乎被藥渣吸引。
“這魚有病吧?連魚食都不吃。”
老宋嘟囔道。
小滿好奇地看著金魚,
突然靈機一動,
把老宋的藥碗里剩下的藥渣倒進了魚缸。
金魚立刻游了過去,
竟然開始吸食那些苦澀的藥渣。
“它好像真的喜歡您的中藥。”
小滿驚訝地說。
老宋盯著魚缸,
第一次露出了一絲笑意:“這魚,
跟我挺像的,
都靠藥續命。”
那天晚上,
老宋做了個奇怪的夢。
夢里,
那條金魚變得巨大,
載著他在海洋中暢游,
四周是湛藍的海水和五彩斑斕的珊瑚。
他感覺呼吸前所未有的順暢,
沒有疼痛,
沒有咳嗽,
甚至忘記了自己是個癌癥患者。
第二天醒來,
老宋發現自己枕頭邊有一小片金色的魚鱗,
閃著微弱的光芒。
他揉了揉眼睛,
再看時,
那片魚鱗已經不見了,
仿佛是他的幻覺。
而魚缸里的金魚,
鱗片似乎比昨天更加鮮艷了一些。
日子一天天過去,
老宋發現自己對這條金魚越來越關注。
每天喝完中藥,
他都會把藥渣倒進魚缸,
看著金魚津津有味地吸食。
奇怪的是,
魚缸里的水并沒有變渾濁,
反而越來越清澈,
金魚的身體也越來越有光澤。
一周后的一個下午,
老宋突然劇烈地咳嗽起來,
一口血痰噴在了手帕上。
他強忍著胸口的疼痛,
閉上眼睛休息。
就在這時,
他聽到一陣急促的拍水聲。
睜開眼,
老宋驚訝地發現金魚正在魚缸里瘋狂地游動,
不停地撞擊缸壁,
發出清脆的聲響。
這聲音引得他把注意力從疼痛轉移到了魚身上。
“怎么了?”老宋下意識地問道,
仿佛金魚能聽懂他的話。
金魚停止了撞擊,
游到缸壁前,
與老宋四目相對。
那一刻,
老宋恍惚覺得自己在那雙魚眼中看到了某種理解和共鳴。
護士被響動吸引過來,
看到老宋手帕上的血跡,
立刻叫來了醫生。
檢查后,
醫生加大了止痛藥的劑量,
并安排了第二天的全面檢查。
那天晚上,
老宋睡得異常安穩,
沒有做夢,
也沒有被疼痛驚醒。
次日醒來,
他發現金魚安靜地漂在水面上,
一動不動,
嚇得他心跳加速。
03
“死了嗎?”老宋伸手輕輕敲了敲魚缸。
金魚猛地一甩尾巴,
游到水底,
然后又迅速浮上來,
像是在跟他開玩笑。
老宋松了口氣,
臉上不自覺地露出了笑容。
“你這條魚,
挺有意思。”
老宋說著,
把早上的藥渣倒進了魚缸。
“爺爺,
您氣色好多了!”小滿周末來看望老宋,
驚喜地發現爺爺不僅坐在床邊看報紙,
臉色也比上周紅潤了許多。
“可能是新藥起效了吧。”
老宋放下報紙,
指了指魚缸,
“看,
它好像越來越漂亮了。”
小滿湊近魚缸,
確實發現那條原本褪色的金魚現在鱗片閃亮,
尾鰭舒展,
游動也更加有力。
“它真的變好看了,
我還以為它撐不了多久呢。”
小滿說著,
從背包里拿出一小袋魚食,
“我專門給它買了高級魚食,
聽說對魚的壽命有好處。”
老宋搖搖頭:“它對魚食不感興趣,
只吃我的中藥渣。”
“真的假的?”小滿半信半疑地撒了一些魚食進去,
果然,
金魚對漂浮的食物視而不見,
反而游向了老宋放在一旁的藥碗。
“這魚真怪。”
小滿撓撓頭,
“爺爺,
我看它挺有靈性的,
您給它取個名字吧。”
老宋想了想,
說:“就叫它‘小三’吧,
給我最多三個月壽命,
它也是三個月。”
“爺爺!”小滿急了,
“您別這么說,
人家醫生也沒說一定只有三個月啊!再說了,
您現在不是精神好多了嗎?”
老宋擺擺手:“開個玩笑,
別當真。”
從那天起,
“小三”就成了老宋的病房伙伴。
每到疼痛發作的時候,
小三似乎能感知到,
總是瘋狂游動吸引他的注意力;而在他需要安靜休息的時候,
小三又會靜靜地漂在水中,
仿佛在守護著他的睡眠。
最奇怪的是,
每周四都是化療的日子,
那天藥物副作用最強,
老宋常常會渾身難受,
吃不下飯。
而小三在每周四都會準時撞擊缸壁,
發出清脆的聲響,
就像是在為老宋打氣。
“您這魚,
跟個鬧鐘似的,
準點提醒您吃藥。”
護士小李打趣道。
老宋的主治醫生張醫生也注意到了這條金魚。
04
有一次,
他拿著X光片來檢查老宋的肺部情況,
金魚竟然對著X光片游了過來,
停在腫瘤投影的位置,
一動不動。
“這魚挺有意思的,
好像能看懂片子。”
張醫生笑道。
老宋看著小三,
若有所思:“它好像真的懂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
老宋發現自己對生活的興趣正在逐漸恢復。
他開始關注病房外的世界,
開始翻看小滿帶來的書籍和報紙,
甚至開始詢問兒女的工作情況。
一個月過去了,
老宋的病情并沒有明顯惡化,
這讓醫生們也感到驚訝。
按照他的病情發展速度,
這個時候應該已經需要更強的止痛藥物,
但老宋的疼痛卻似乎穩定在了一個可控的范圍內。
“也許是您的心態變好了。”
張醫生在查房時說,
“心情對病情影響很大。”
老宋只是笑笑,
目光落在了魚缸上。
夜晚是最難熬的時候,
特別是當疼痛突然襲來,
老宋常常輾轉難眠。
一天深夜,
他被胸口的劇痛驚醒,
捂著胸口喘不上氣來。
就在這時,
他聽到了一種奇怪的聲音,
像是輕微的敲擊聲。
老宋艱難地轉過頭,
看向床頭的魚缸。
在昏暗的夜燈下,
小三正用尾鰭輕叩缸壁,
有節奏地,
一下,
兩下,
三下……就像是在打著節拍。
這聲音不大,
但在寂靜的夜里卻格外清晰。
老宋不知怎么的,
就跟著這節奏呼吸起來,
慢慢地,
胸口的疼痛竟然減輕了。
他就這樣,
在小三的“陪伴”下,
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失眠的夜晚。
有一天早上,
老宋醒來,
發現魚缸里的魚食竟然排列成了一個“加油”的形狀。
他揉了揉眼睛,
以為是自己看錯了,
但那確實是兩個清晰可辨的漢字。
“小三,
是你干的?”老宋問道,
聲音里帶著笑意。
金魚在水中游了一圈,
尾巴甩動,
像是在回應他的問題。
老宋笑著搖搖頭,
心想可能是護士或者小滿來過,
故意擺的。
但不管怎樣,
這個小小的驚喜讓他的心情一整天都很好。
兩個月過去了,
按照最初的診斷,
老宋的生命應該只剩下最后一個月了。
但令人驚訝的是,
他不僅沒有惡化,
反而氣色越來越好,
胃口也比以前好了。
05
張醫生在例行檢查后,
皺著眉頭看著檢驗單:“宋大爺,
您最近是不是偷偷吃了什么保健品?”
老宋搖搖頭:“沒有啊,
就是按時吃藥,
喝中藥。”
“奇怪,
您的腫瘤標記物數值有所下降,
這在您這種情況下是很罕見的。”
張醫生說,
“我們再做個詳細檢查吧。”
當天晚上,
老宋咳嗽得特別厲害,
一口血痰噴在了魚缸上。
他慌忙用紙巾擦拭,
卻發現血跡似乎滲進了水里,
魚缸的水慢慢泛起了淡藍色的光芒。
老宋揉了揉眼睛,
以為是自己看錯了。
再定睛一看,
水已經恢復了正常的透明色。
而小三游動的軌跡卻變得異常活躍,
鱗片在燈光下閃爍著奇異的光澤。
第二天,
護士來量體溫時,
發現老宋的體溫比平時低了半度。
“宋大爺,
您感覺怎么樣?”護士問道。
“挺好的,
昨晚睡得特別踏實。”
老宋回答。
護士看了看他的臉色,
確實比前幾天紅潤了許多:“那就好,
您這個病房有點冷,
我去讓人調一下暖氣。”
老宋點點頭,
目光落在了魚缸上。
小三正安靜地漂在水面,
陽光透過窗戶照在魚缸上,
折射出一道彩虹般的光芒。
三個月的期限即將到來,
老宋卻并沒有感到生命正在流逝的恐懼。
相反,
他每天都盼著小滿的到來,
盼著聽到更多外面世界的新鮮事。
“爺爺,
您知道嗎?我們學校生物實驗室新進了一批海洋生物樣本,
特別神奇!”小滿興高采烈地說,
“有一種深海藻類,
據說有抗癌的功效呢!”
老宋笑著搖搖頭:“你這孩子,
整天想這些。科學家研究了那么多年,
要是真有抗癌神藥,
癌癥早就不是問題了。”
小滿有些失落,
低頭擺弄著自己的手機。
老宋注意到,
小滿的書包里似乎露出了一個藍色的小瓶子,
但他沒有多問。
第三個月的最后一天,
老宋被護士推著去做了全面檢查。
張醫生盯著新的CT片子和檢驗報告,
眉頭緊鎖。
“怎么樣?”老宋平靜地問道,
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準備。
張醫生摘下眼鏡,
揉了揉眼睛,
又重新戴上,
仔細比對著新舊片子:“宋大爺,
說來您可能不信,
您的腫瘤……縮小了,
大約40%。”
“什么?”老宋以為自己聽錯了。
“不僅如此,
您的血液檢查顯示,
癌細胞活性明顯降低。”
張醫生難以置信地說,
“您是不是接受了什么實驗性治療?或者使用了什么特殊的中藥?”
老宋搖搖頭,
腦海中浮現出小三,
卻有啞然失笑。
“我需要再做一些檢查,
這種情況在醫學上是非常罕見的。”
張醫生說。
回到病房,
老宋看到小滿正坐在床邊,
手里拿著一個藍色的小瓶子,
正小心翼翼地往魚缸里滴著什么。
“小滿,
你在干什么?”老宋問道。
小滿嚇了一跳,
手一抖,
藍色的小瓶子差點掉進魚缸里。
06
他慌忙把瓶子藏到身后:“爺爺,
您回來了!檢查結果怎么樣?”
老宋盯著孫子的眼睛:“醫生說我的腫瘤縮小了40%。”
小滿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真的嗎?太好了!”
“你剛才在干什么?”老宋又問道。
小滿支支吾吾,
目光閃爍:“我……我就是給小三換水……”
老宋沒有追問,
只是走到窗邊,
看著外面的陽光。
三個月前,
他以為自己再也看不到春天了,
但現在,
他突然有了一種強烈的預感——他還能再看到下一個春天,
甚至更多的春天。
張醫生拿著老宋的最新檢查報告,
在辦公室里來回踱步。
作為腫瘤科的主治醫師,
他見過各種各樣的病例,
但像老宋這樣的情況,
確實是第一次遇到。
“按理說,
這個階段的肺癌患者,
腫瘤不應該有明顯縮小,
更不用說血液指標也在好轉。”
張醫生自言自語道。
辦公室門被敲響,
進來的是年輕的研究員李博士。
“張醫生,
老宋的血液樣本分析結果出來了。”
李博士遞過一份報告,
“我們發現了一些異常情況。”
張醫生接過報告,
快速瀏覽了一遍,
眉頭越皺越緊:“這是什么?血液中含有一種特殊的藻類蛋白?這不可能。”
“我也覺得奇怪,
但檢測結果很明確。”
李博士指著報告上的數據,
“這種蛋白質與一種深海藍藻的結構非常相似,
但目前醫學上還沒有將其用于癌癥治療的記錄。”
張醫生陷入了沉思:“老宋最近有沒有參加什么臨床試驗?或者使用什么特殊的藥物?”
“據護士反映,
他除了常規用藥外,
就只喝醫院開的中藥。”
李博士回答,
“不過,
護士小李提到了一個有趣的細節。”
“什么細節?”
“老宋養了一條金魚,
據說是三個月前買的,
當時被告知這魚只能再活三個月。但現在這魚不僅沒死,
反而越來越有活力。而且,
這魚有個怪癖,
不吃普通魚食,
只吃老宋的中藥渣。”
張醫生挑了挑眉毛:“你是說,
這條魚和老宋的病情有關?”
“我不確定,
但值得調查一下。”
李博士說,
“我查閱了一些資料,
確實有研究表明某些海洋生物體內的物質對抑制癌細胞生長有一定作用。”
“那就去看看這條神奇的魚吧。”
張醫生站起身,
拿起白大褂。
07
老宋的病房里,
小滿正坐在床邊,
給爺爺削蘋果。
看到張醫生和李博士進來,
他連忙站起來。
“宋大爺,
我們想了解一下您的金魚。”
張醫生直截了當地說。
老宋有些驚訝:“小三?它怎么了?”
“沒什么,
就是好奇它的情況。”
張醫生走到魚缸前,
仔細觀察著金魚,
“聽說它只吃您的中藥渣?”
老宋點點頭:“是啊,
一開始我也覺得奇怪,
后來就習慣了。”
李博士拿出一個小型顯微鏡,
放在魚缸旁邊:“宋大爺,
能否請您把金魚撈出來一下?我想看看它的鱗片。”
老宋有些猶豫,
但還是用小網撈起了小三。
金魚在網中掙扎了幾下,
然后安靜下來,
仿佛知道這是必要的檢查。
李博士小心地取下一片鱗片,
放在顯微鏡下觀察。
過了一會兒,
他驚訝地抬起頭:“張醫生,
您得看看這個。”
張醫生湊過去,
通過顯微鏡看了看,
臉上露出震驚的表情:“這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