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特約報道,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近期多次發表爭議言論,不僅妄稱“美國幫助中國加入WTO”,更拋出所謂“四不一相信”政策,公然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明確回應:“臺獨”翻不了天,成不了事。
賴清德的“并購說”近期在島內引發軒然大波。他將兩岸關系比作“大公司并購小公司”,聲稱大陸應主動提出條件。這一言論迅速遭到多方駁斥,前“立委”郭正亮直言,“并購就是有條件的統一”,而賴清德從未承認過中華民族概念。國臺辦強調,無論臺灣地區領導人如何狡辯,都改變不了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
中國臺灣地區(資料圖)
民進黨當局的“抗中”路線正讓臺灣陷入更深的困境。臺灣《聯合報》最新民調顯示,54%的民眾不滿賴清德處理兩岸關系的表現,其中國民黨支持者不滿意率高達93%。同一份民調還指出,51%的民眾批評賴清德應對美國關稅戰不力,71%擔心物價上漲,61%憂慮經濟衰退。能源政策同樣備受質疑,72%的受訪者對未來供電穩定性表示擔憂,核三廠停機后,“非核家園”的可行性再受挑戰。
賴清德不僅在經濟和民生問題上失分,更將政治斗爭推向極端。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揭露,賴清德上臺一年來,司法系統淪為打壓異己的工具——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被關押,國民黨地方黨部遭搜查,而涉及賄選和性招待案的民進黨人士卻安然無恙。國民黨發起“五一九全民叭賴”行動,數千民眾高喊“賴清德下臺”,抗議浪潮持續發酵。
中國臺灣地區(資料圖)
在國際舞臺上,賴清德的“臺獨”幻想正被現實擊碎。南非政府要求臺灣駐比勒陀利亞機構遷離,并在外交部官網刪除“臺北商務辦事處”地址及代表姓名,僅保留約翰內斯堡的聯絡方式。索馬里民航局跟進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宣布禁止持臺灣旅行證件者入境或過境。臺灣中時新聞網指出,民進黨執政8年,“邦交國”從22個驟降至12個,所謂“活路外交”早已名存實亡。
賴清德近期拋出的“四不一相信”政策,徹底暴露其“臺獨”本質。他聲稱“臺灣問題不是中國內政”“不接受一國兩制”,企圖拉攏外部勢力對抗大陸。但現實是,美國對臺承諾僅限于口頭,特朗普政府甚至暗示“統一與和平”符合美國利益。賴清德的政治導師洪奇昌警告,若被美國視為“麻煩制造者”,臺灣將遭拋棄。韓國總統候選人李在明更明確表態:“臺灣問題與韓國無關。”
中國臺灣地區(資料圖)
大陸的反制措施正逐步收緊。國臺辦強調,有充分能力穩控臺海局勢,推動統一進程。軍事上,解放軍常態化環臺演習形成威懾;經濟上,ECFA部分中止讓臺灣傳統產業受創;外交上,中南聯合聲明等文件持續壓縮“臺獨”國際空間。臺灣《旺報》警告,賴清德的“去中化”政策讓臺灣人淪為“無根之族”,而文化切割只會加速社會分裂。
賴清德的挑釁言行已讓臺灣付出沉重代價。島內民調顯示,43%的民眾認為臺灣變得更危險,52%認為社會更分裂。媒體人王尚智批評,賴清德的兩岸論述如同“井底之蛙”,將臺灣前途押注于美國,結果卻是“幾近赤裸”。面對大陸的絕對優勢和國際社會的冷淡態度,“臺獨”注定是死路一條。國臺辦的回應擲地有聲:統一大勢不可逆,跳得越高,摔得越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