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照:圣賢盡貧賤,我輩孤且直
就一般人來說,對詩詞的認識大都局限于唐詩宋詞,無論是明詩還是清詞,很難得識得幾首,更不要說對唐以前的詩歌了,大概除了特別有名的,如曹操或陶淵明這個層面上的。
這也怪不得我們,一是那個時候,朗朗上口的詩歌,無論從格律或形式上,同現(xiàn)代人的審美觀念有著一定的距離,至于能弄清“魏晉風(fēng)度”“左思風(fēng)力”這類很文學(xué)概念者,畢竟是不多的。
魏晉南北朝以降,詩歌由曹家父子延至“建安七子”、“竹林七賢”,大概就一個陶淵明還算深入人心,至于其他人似乎都是只知其名而鮮有識得其精妙之處,包括大名鼎鼎的山水詩派之鼻祖謝靈運,其實也只享有聲名而已,真正今人識得其精髓者,著實寥寥。
在南北朝一眾文人中,這鮑照絕對是個可圈可點的人物,杜甫在贊美李白的《春日憶李白》詩中寫道:“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這鮑參軍指的就是鮑照,可見無論是杜甫還是李白,都從鮑照的身上吸吮了很多地養(yǎng)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