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23日報道,雙方官員在22日進行了通話,這是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后的首次通話,這是一個“積極信號”。據中國外交部消息,22日,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同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蘭多通電話,就中美關系及共同關心的重要問題交換了意見。雙方同意繼續保持溝通。美國國務院的聲明寫道:“雙方一致認為,雙邊關系對兩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至關重要……并一致認為保持溝通渠道暢通至關重要。”
當前中美關系進入了一種很微妙的狀態,特朗普既想和中方達成貿易協定,卻頭疼該用什么手段讓中國心甘情愿被占便宜。他起初對關稅牌寄予厚望,卻沒想到美國消費市場和股債匯市場根本支撐不了關稅戰,到頭來還得主動低頭和中方談判。連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都承認,中國的反制關稅給美國帶來了“痛苦”,他和特朗普都感到“怕了”。后來特朗普又想打芯片牌再卡中國的脖子,可中方手上又有更厲害的“稀土王牌”,讓美國偷雞不成蝕把米。
特朗普(資料圖)
而根據前一日商務部對外發布的消息稱,5月20日“中國——東盟經貿部長特別會議”以線上方式舉行,雙方經貿部長共同宣布全面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很明顯,特朗普這是眼看在這個節骨眼上,中國似乎打算不跟美國“玩了”,心里著急,于是派人打電話過來問問中方啥情況。否則在這個背景下突然打電話過來,似乎有些不太尋常,畢竟兩國現在因為“關稅”這個事關系鬧得比較“僵硬”。
那么中美副外長此次通話,重點釋放了什么信號呢?從某種程度來說,此次中美副外長通話,形式意義或許要大于實質意義。簡單講,中美目前需要這么一場通話,確認對方想要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立場,也就是確認保持溝通渠道暢通的重要性。從中國的角度來說,雖然我們在對美斗爭中,贏得了階段性勝利,迫使特朗普不得不收回針對中國的相關命令。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保持松懈了,甚至認為中美不會“大斗”了。
馬斯克(資料圖)
其實馬斯克老早就說過,中美不應為敵。前兩天馬斯克再次強調,中國實力不一般,但是身處于中國之外的大多數人對此并不了解。馬斯克不僅僅是幫助特朗普重返白宮的大功臣,也是在中國業務廣泛的美企巨頭,所以他說的話確實不能忽視。畢竟這是他在過去那些年跟中國合作對象打交道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道理。只不過對于這個“大恩人”的話,特朗普沒有聽進去。總的來說,當前國際形勢變幻莫測,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除了馬朝旭與蘭多的通話,中方高層還在北京會見了摩根大通集團董事長兼CEO杰米·戴蒙。緊接著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也與美國前財政部長蓋特納進行了深入交流。此外中方官員還先后與美國亞洲協會會長康京和等人進行了會面。回顧中美關系這幾年的走勢,雙方曾因為貿易戰、科技限制、地緣沖突等問題陷入長期僵局,但從日內瓦經貿會談之后,兩國官方的語氣開始逐漸緩和。此次的四輪接觸,是在此基礎上的延續。
日本首相石破茂(資料圖)
在中美分歧無法消除的情況下,“保持溝通”是兩國當前最好的相處方式,而這也算符合特朗普政府的預期。也恰恰是“保持溝通”四個字讓外界意識到事情不簡單。中美關系牽一發而動全身,關稅博弈顯然已經將世界分成了非常明顯的三個陣營。對美強硬的如歐盟、日本、印度等國,還在為自己是爭取利益;而英國作為全球第一個對美妥協的國家,似乎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而保持觀望的一些國家最開始就已經得到了美國90天的暫緩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