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救命!救命啊!下面有人!"
"快來人!有個小姑娘掉下去了!"
"天哪,這么深的縫隙,人還能活嗎?"
黃山天都峰的半山腰,幾名游客圍在一道狹窄的石縫邊,聲嘶力竭地呼喊著。石縫深不見底,只能隱約看到一抹粉色在幽暗的深處若隱若現。
消防隊員陳建軍第一個到達現場,當他用強光手電照向縫隙深處時,整個人愣住了。一個穿著粉色羽絨服的女孩靜靜躺在十幾米深的巖石縫隙中,生死不明。
01
蘇小雨從來沒想過,自己精心策劃的黃山之旅會以這樣的方式結束。
"媽,我真的沒事,黃山我去過好幾次了。"三天前,她對著電話里焦急的母親撒嬌道,"您就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十九歲的蘇小雨是合肥師范學院中文系的大二學生,從小就是個運動健將,爬山、游泳、騎行樣樣在行。這次獨自來黃山,是為了完成她的攝影作業——"用鏡頭記錄人與自然的和諧"。
"小雨這孩子膽子大,從高中開始就喜歡一個人到處跑。"她的室友小麗后來回憶道,"我們都勸她別一個人去,但她說一個人更自由,能拍到更真實的照片。"
11月18日凌晨五點,蘇小雨背著裝滿攝影器材和零食的登山包,從黃山腳下的青年旅社出發。她的目標是天都峰看日出,然后在各個觀景點拍攝動物與游客互動的溫馨畫面。
"她特別喜歡小動物,每次看到松鼠、猴子什么的就興奮得不行。"蘇小雨的高中同學張雯說,"她的微博里全是各種小動物的照片,還專門開了個賬號叫'小雨的動物朋友們'。"
這個愛好,原本應該為她的作業加分,卻沒想到成了致命的危險。
上午八點,蘇小雨順利登上天都峰。初冬的黃山游客不多,空氣清冽,景色絕美。她興奮地在朋友圈發了一張自拍:背景是云海翻騰的壯觀景象,她笑得像個孩子。
"黃山我來啦!今天天氣超好,準備拍個夠!"
這條動態很快收到了幾十個點贊和評論。朋友們紛紛夸贊她的勇氣,也有人提醒她注意安全。
"小心點哦,一個人在山上別亂跑。"
"記得帶足水和食物!"
"期待你的作品!"
蘇小雨一一回復著朋友們的關心,心情格外好。她沒有注意到,在距離她不遠的一棵松樹后,有一個身影正悄悄觀察著她的一舉一動。
02
上午九點半,蘇小雨來到了天都峰半山腰的一處觀景平臺。這里地勢相對平緩,四周古松環繞,是拍攝的絕佳地點。
她從背包里拿出相機,開始尋找合適的拍攝角度。就在這時,幾只灰褐色的松鼠從附近的松樹上跳了下來,在平臺上蹦蹦跳跳。
"哇,好可愛!"蘇小雨興奮地舉起相機,"你們是來當模特的嗎?"
這幾只松鼠顯然已經習慣了游客,一點都不怕人。其中一只體型較大的雄松鼠甚至主動靠近蘇小雨,用黑豆般的小眼睛盯著她的背包。
"你們是想吃東西嗎?"蘇小雨笑著從包里拿出一袋堅果,"來,給你們分享。"
她撒了一些堅果在地上,松鼠們立刻圍了過來,爭搶著美食。蘇小雨舉起相機,咔嚓咔嚓地拍個不停。
"太棒了!這個角度完美!"她興奮地自言自語,"老師看到這些照片一定會給高分!"
然而,蘇小雨沒有意識到,那只大松鼠的行為有些異常。它并沒有像其他松鼠一樣專心吃堅果,而是一直盯著她手中的相機和背包,眼神中透著一種奇怪的急切。
"咦,你怎么不吃?"蘇小雨注意到了這只松鼠的異常,蹲下身子想要仔細觀察。
就在她蹲下的瞬間,那只大松鼠突然跳了起來,直接撲向她的背包。蘇小雨猝不及防,向后一個趔趄。
"哎呀!你這小家伙!"她笑著想要推開松鼠,"包里沒有吃的了!"
但那只松鼠似乎發了瘋一樣,拼命抓撓著背包的拉鏈。它的爪子很鋒利,很快就在背包上留下了幾道口子。
"別抓了!會壞掉的!"蘇小雨有些急了,站起身想要阻止松鼠。
就在這時,松鼠突然發出一聲尖銳的叫聲,然后直接跳到了蘇小雨的肩膀上。它的爪子緊緊抓著她的羽絨服,嘴里還發出威脅性的吱吱聲。
"啊!疼!你放開我!"蘇小雨被突如其來的攻擊嚇壞了,本能地想要甩開肩膀上的松鼠。
她伸手去抓松鼠,但松鼠的動作更快。它一口咬住了蘇小雨的手指,尖利的牙齒瞬間刺破了皮膚。
"啊——"蘇小雨痛得尖叫一聲,猛地向后退去。
然而,她忘了自己正站在觀景臺的邊緣。腳下就是一道深不見底的石縫,寬度不到一米,但深度超過十五米。
"不——"
蘇小雨的驚叫聲在山谷中回蕩,然后戛然而止。
03
"有人掉下去了!快來人啊!"
正在附近拍照的游客王先生聽到尖叫聲,連忙跑了過來。當他看到觀景臺邊緣的情況時,整個人都呆住了。
"小姑娘!小姑娘你怎么樣?"王先生趴在石縫邊緣大聲呼喊,"你還活著嗎?"
石縫深處傳來微弱的呻吟聲,證明蘇小雨還活著,但情況看起來很糟糕。
"快報警!快叫救援隊!"王先生對著其他趕來的游客大喊。
十分鐘后,黃山景區的第一批救援人員趕到現場。看到石縫的情況后,現場負責人立刻意識到這將是一次極其困難的救援。
"這個位置太特殊了,"救援隊長老陳皺著眉頭說,"石縫太窄,我們的人下不去,只能想其他辦法。"
與此同時,蘇小雨的家人也接到了消息。她的母親李女士幾乎癱倒在地,父親蘇明強雖然表面鎮定,但聲音明顯在顫抖。
"我女兒她……她真的掉下去了?"李女士哭著問道,"她還活著嗎?"
"放心,我們已經聽到她的聲音了,人還活著。"景區工作人員安慰道,"我們正在組織最專業的救援隊伍,一定會把她安全救出來的。"
消息很快在網絡上傳播開來。蘇小雨的同學、朋友們紛紛在社交媒體上為她祈福,轉發救援消息。
"小雨加油!等你回來!"
"一定要堅持住!救援隊馬上就到!"
"老天保佑,一定要平安無事!"
然而,救援的難度遠超想象。石縫的形狀極其不規則,最窄處只有四十厘米,救援人員根本無法進入。而且由于深度太深,普通的繩索救援也行不通。
"我們需要大型破拆設備,"專業救援專家到達現場后說,"但這意味著要對巖體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
這個決定并不容易做出。黃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任何對巖體的破壞都需要極其謹慎的考慮。但人命關天,經過緊急協商,相關部門最終同意了破拆方案。
"不管花多大代價,一定要把人救出來!"黃山管委會的負責人當場拍板。
04
救援設備運抵現場已經是下午三點。由于山路崎嶇,重達幾噸的破拆設備只能靠人力一點一點搬運上山。
"小雨,你聽得到嗎?我們來救你了!"救援隊員對著石縫大聲呼喊。
石縫深處傳來微弱的回應:"我……我在這里……腿好疼……"
聽到女兒的聲音,李女士再也控制不住情緒,哭得撕心裂肺:"小雨!媽媽在這里!你一定要堅持住!"
"媽媽……"蘇小雨的聲音很微弱,但能聽出她在努力保持清醒,"我沒事……就是腿動不了……"
醫護人員通過專業設備對石縫內部進行檢查,初步判斷蘇小雨有嚴重的腿部骨折,但沒有生命危險。不過,由于環境惡劣,必須盡快將她救出。
"時間就是生命,"主治醫生說,"她現在的狀態還算穩定,但如果繼續拖延,很可能出現并發癥。"
破拆工作在下午五點正式開始。巨大的電鉆聲在山谷中回蕩,每一聲都牽動著在場所有人的心。
蘇小雨的父母就守在不遠處,一分一秒都不愿意離開。其他游客也自發在現場維持秩序,為救援工作讓出通道。
"她還這么年輕,一定要救出來啊。"一位大媽紅著眼眶說。
"這孩子多可憐,一個人來旅游就遇到這種事。"另一位游客嘆息道。
網絡上,#救救黃山女大學生#的話題迅速登上熱搜。無數網友為蘇小雨祈福,也有專業人士分析救援的難點和可能性。
"從技術角度看,這次救援確實很困難,但不是沒有希望。"一位消防專家在微博上說,"關鍵是要保證被困者的狀態穩定。"
夜幕降臨,山上的溫度急劇下降。救援人員擔心蘇小雨會失溫,緊急制作了保溫設備,通過石縫向下輸送熱風。
"小雨,你冷不冷?"李女士對著石縫呼喊。
"還好……有暖風……謝謝大家……"蘇小雨的聲音依然微弱,但聽起來精神還不錯。
破拆工作一直持續到深夜。由于巖石異常堅硬,進展比預期慢了很多。救援隊員們輪流作業,每個人都汗流浹背。
"再堅持一下,馬上就能打通了!"隊長老陳給隊員們打氣。
凌晨兩點,終于傳來好消息。經過九個小時的努力,救援通道即將打通。
"準備下去!"老陳對著對講機喊道。
身材最瘦的救援員小張戴好裝備,準備第一個進入通道。他的任務是評估蘇小雨的傷勢,協助醫護人員進行救治。
小張把身體探進剛剛打通的洞口,用手電筒照向石縫深處。當光束照亮縫隙底部時,他看到了蘇小雨蜷縮在角落里的身影。
但同時,他也看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東西。
"隊長,"小張的聲音通過對講機傳來,有些奇怪,"您最好親自看一下這里的情況。"
老陳皺起眉頭,接過手電筒探身向洞內照去。
當他看清石縫底部的場景時,表情瞬間凝固了。除了受傷的蘇小雨,在她身邊還散落著一些不應該出現在這里的物品——幾個看起來很專業的電子設備,還有一些被精心擺放的攝像器材。
更奇怪的是,這些設備的位置和角度都很講究,像是有人事先布置好的。
"這……這是怎么回事?"老陳的聲音有些顫抖。
小張仔細觀察后匯報道:"隊長,這些設備看起來很新,而且都在正常工作狀態。其中一臺攝像設備的鏡頭,正好對準了上面的觀景臺。"
聽到這話,在場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05
"所有人暫停救援,立刻聯系警方!"老陳果斷下達命令。
雖然救出蘇小雨仍然是第一優先,但現場發現的這些設備,明顯超出了普通意外事故的范疇。
"這里可能不僅僅是一起意外,"老陳對著對講機說,"我們需要警方介入調查。"
消息傳出后,現場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原本單純的救援行動,突然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蘇小雨的父母聽到這個消息后,既擔心女兒的安危,又對這些奇怪的設備感到困惑。
"這些東西是誰放在那里的?"蘇明強問道,"跟我女兒的意外有關系嗎?"
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現場的每個人都在猜測,但沒有人知道真相。
刑警隊長王磊在凌晨三點趕到現場。簡單了解情況后,他立刻下令保護現場,同時加快救援進度。
"人命最重要,先把人救出來再說。"王磊說,"但救援過程中要注意保護那些設備,它們可能是重要的證據。"
救援工作在新的指導下重新開始。這一次,不僅要救人,還要確保不破壞可能的犯罪現場。
凌晨四點,通道終于完全打通。醫護人員第一時間進入石縫,對蘇小雨進行緊急救治。
"她的生命體征還算穩定,"隨隊醫生匯報道,"主要是左腿骨折,還有一些外傷,但沒有內臟損傷。"
這個消息讓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經過十一個小時的煎熬,蘇小雨終于要脫離危險了。
但在救治過程中,醫生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細節。
"她的傷勢分布有些不太正常,"醫生小聲對王磊說,"按理說,從那個高度墜落,傷勢應該更嚴重一些。而且她身上的一些擦傷,看起來不像是撞擊造成的。"
這個發現讓案件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凌晨五點,蘇小雨被成功救出石縫,立刻送往醫院。雖然脫離了生命危險,但由于長時間被困和嚴重骨折,她仍然需要手術治療。
在送醫過程中,蘇小雨一直處于半昏迷狀態,偶爾會說一些含糊不清的話。
"不要……別拍我……"她夢囈般地說道。
"松鼠……不是松鼠……"
這些話讓在場的人更加困惑。什么叫"別拍我"?什么叫"不是松鼠"?
就在蘇小雨被送往醫院的同時,技術人員對石縫底部發現的設備進行了初步檢查。檢查結果讓所有人都震驚了。
"這些設備不是簡單的攝像器材,"技術員匯報道,"其中有高清攝像頭、定向麥克風,還有一些我從沒見過的電子裝置。"
更令人不安的是,這些設備顯然已經在這里工作了很長時間。存儲卡中有大量的視頻文件,拍攝時間跨度超過兩個月。
"有人在這里秘密監控和拍攝了很久,"王磊分析道,"而且拍攝的內容都是游客在這個觀景臺的活動。"
最關鍵的發現是,在設備存儲的視頻中,有多段關于蘇小雨的錄像。這些錄像顯示,有人提前就在關注她,甚至可能預料到了今天會發生的事情。
但這還不是最震驚的發現。當技術人員打開最新的錄像文件時,所有人都被眼前的畫面驚呆了。
錄像清晰地記錄了蘇小雨墜落前的整個過程,但畫面中顯示的情況,與現場證人的描述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