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洪水中的女兵已經快要沉沒,李建國毫不猶豫跳進激流,冰冷的水流瞬間要將他沖走。
他奮力游向那個身影,每一次劃水都是在與死神搏斗,稍有不慎兩人都會被洪水吞噬。
三天后回到連隊,李建國還以為那只是一次普通的救人,直到被叫進辦公室。
“李建國同志,你的問題很嚴重。”陌生首長威嚴的聲音讓他雙腿發軟。
他拼命回想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錯,是不是救人時有什么不當行為被人舉報了?
王連長嚴肅的表情,政委凝重的目光,還有那個從未見過的高級軍官。
“你在探親期間的所作所為,我們都已經知道了。”首長的話如雷貫耳。
李建國的心沉到了谷底,他怎么也想不到,一次善舉竟然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01
1982年7月的山東,天氣悶熱得像個蒸籠。
李建國坐在悶罐車里,軍綠色的背包放在膝蓋上,里面裝著母親愛吃的罐頭和幾包茶葉。
這是他入伍八年來第三次探親假,每一次都顯得格外珍貴。
火車晚點了四個小時,李建國在濟南站下車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他趕到汽車站,最后一班回老家的長途車正準備發車。
司機是個絡腮胡子的中年人,見他穿軍裝,主動幫忙把背包放上行李架。
“小伙子,當兵的吧?”司機一邊發動汽車一邊問道。
“是的,師傅。”李建國客氣地回答。
車上坐了十幾個乘客,有回家探親的工人,有走親戚的婦女,還有幾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
李建國選了個靠窗的位置,望著窗外逐漸暗下來的天空,心里想著家里的老母親是否還在等他吃晚飯。
汽車開出城區不久,天空中開始飄起雨絲。起初只是毛毛細雨,車窗玻璃上留下一道道水痕。
李建國用手背擦了擦玻璃,看著外面的田野在夜色中模糊成一片黑影。
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點砸在車頂上發出噼啪聲響。
司機不得不放慢車速,雨刷器在擋風玻璃上擺動著,發出單調的節拍聲。
車內的乘客開始有些不安,幾個婦女小聲議論著天氣。
“這雨下得真大,路會不會有問題?”一個抱著孩子的年輕女人擔心地問道。
“放心吧,這條路我走了十幾年了。”司機安慰道,但他的語氣里也帶著幾分不確定。
李建國看了看手表,已經晚上九點多了。按照正常情況,再有一個小時就能到家。
他從背包里掏出一封信,這是上個月母親寫給他的,信紙已經被翻得有些發黃。
信里母親說家里一切都好,讓他不要掛念,好好當兵。
突然,汽車急剎車,李建國的身體向前傾斜,差點撞到前面的座椅。
車內的乘客都驚叫起來,有人的行李從行李架上滑落下來。
“怎么了?”有人大聲問道。
司機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前面的橋被沖了,過不去了。”
李建國起身走到車前,透過擋風玻璃看到前方不遠處原本應該有一座小石橋的地方,現在只剩下洶涌的洪水。
雨水匯集成的山洪沖毀了橋梁,渾黃的水流在夜色中翻滾著,發出轟鳴聲。
“這可怎么辦?”一個老人顫聲問道。
“只能等天亮了,看看能不能找到別的路。”司機無奈地說。
車內的乘客開始議論紛紛,有人建議掉頭回城,有人說應該等到天亮再說。
李建國保持沉默,他的軍人本能告訴他,現在最重要的是保證所有人的安全。
就在這時,洪水中傳來一聲微弱的呼救聲。
李建國豎起耳朵仔細聽,聲音時斷時續,夾雜在雨聲和水聲中。
“有人在喊救命!”李建國大聲說道。 車內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側耳傾聽。
又一聲呼救傳來,這次聽得更清楚了,是個女人的聲音。
李建國毫不猶豫地打開車門跳了下去。雨水瞬間浸透了他的軍裝,腳下的泥土變得濕滑。
他頂著暴雨向洪水邊緣走去,努力尋找聲音的來源。
“喂!你在哪里?”李建國大聲喊道。
“救我!我在這里!”聲音從洪水中央傳來,聽起來越來越虛弱。
李建國瞇著眼睛,努力透過雨幕看清楚洪水中的情況。
月光被烏云遮住,四周一片漆黑。突然,他看到了一個模糊的身影在水中掙扎,時沉時浮。
來不及多想,李建國脫掉外套和皮鞋,縱身跳進了洪水中。
冰冷的水流瞬間包圍了他,強大的水流差點把他沖走。
他奮力游向那個身影,每一次劃水都要用盡全身的力氣。
那是一個年輕女子,穿著濕透的軍裝,已經快要失去意識了。
李建國游到她身邊,一手托住她的下巴,一手劃水向岸邊游去。
女子的身體沉重如鉛,李建國感到自己的體力在急速消耗。
岸邊的乘客們看到了這一幕,有人拿著手電筒照亮,有人大聲鼓勵。
司機找來一根長繩,幾個男乘客一起拉著繩子的一端,把另一端拋向水中。
李建國抓住繩子,岸上的人合力把他們拉上岸。
女子已經完全昏迷了,臉色蒼白如紙,嘴唇發紫。
李建國顧不上自己身上的傷口,立即給她做人工呼吸。
一下,兩下,三下。李建國按照在部隊學到的急救知識,有節奏地進行著搶救。
周圍的人圍成一圈,緊張地看著這一幕。
終于,女子咳嗽了一聲,吐出一口污水,緩緩睜開了眼睛。
她的目光先是迷茫,接著看到了李建國關切的臉龐。
“你沒事吧?”李建國輕聲問道。
女子想要說話,但只能發出沙啞的聲音:“謝謝你。”
車內的一個婦女找來毛巾和干凈的衣服,大家一起把女子扶到車里。
李建國也換上了干衣服,坐在女子旁邊,時不時地查看她的情況。
“我叫小蘇,是文工團的。”女子虛弱地說道,“本來要去前面的村子慰問演出,沒想到遇上了洪水。”
“我是李建國,不用客氣。”李建國簡單地介紹了自己。
由于橋梁被沖毀,所有人只能在附近的一個小山村過夜。
02
村民們聽說有人落水被救,紛紛趕來幫忙。
村長安排大家住在村委會里,還煮了姜湯給大家驅寒。
李建國一直照顧著小蘇,給她喂姜湯,幫她擦干頭發。
小蘇雖然身體虛弱,但精神逐漸恢復了。
她看著這個救了自己的年輕軍人,心中涌起一陣暖流。
“你是哪個部隊的?”小蘇好奇地問道。
“北方某陸軍團,偵察連。”李建國如實回答。
“我父親也是軍人。”小蘇的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
他們在燭光下交談著,李建國發現這個女兵很有學問,談吐優雅,和自己見過的女兵都不一樣。
小蘇也被李建國的樸實和勇敢打動,覺得他身上有一種讓人安心的力量。
第2天, 雨停了,但道路依然無法通行。村民們說,至少要等兩三天,洪水才會退去。
第3天, 李建國有些著急,他的探親假只有七天,已經用掉了一天。
小蘇看出了他的心思:“是不是很著急回家?”
“有點,我母親還在等我。”李建國老實地說。
“那你先走吧,我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了。”小蘇體貼地說。
李建國搖搖頭:“既然救了你,就要負責到底。等你完全好了,我再走。”
這三天里,李建國每天都陪著小蘇。
他們一起幫村民干農活,一起在村頭的小河邊洗衣服,一起坐在山坡上看日落。小蘇漸漸恢復了健康,臉色也紅潤起來。
“你在家里排行老幾?”小蘇問道。
“獨子,我父親去世得早,就我和母親相依為命。”李建國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傷感。
“那你母親一定很想你。”小蘇輕聲說道。
李建國點點頭,看著遠山如黛,心中想著家中的老母親。
他從來沒有和一個女孩子相處這么久,更沒有產生過這樣的感覺。
小蘇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都讓他心跳加速。
小蘇也有同樣的感受。她從小在軍人家庭長大,見過太多軍人,但像李建國這樣純樸善良的,卻是第一次遇到。
她想告訴他自己的真實身份,但又擔心會嚇到他。
第三天晚上,他們坐在村口的大槐樹下。月亮很圓,灑下銀白色的光輝。
小蘇終于鼓起勇氣,想要說出自己的身份。
“建國,我有件事要告訴你。”小蘇的聲音有些顫抖。
“什么事?”李建國轉過頭看著她。
“我的身份其實是...”小蘇剛開口,就被李建國打斷了。
“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我只知道你是值得救的人。”李建國認真地說道,“在我心里,你就是小蘇,那個在洪水中需要幫助的女兵。”
小蘇的眼中閃過一絲淚光。她沒有繼續說下去,只是緊緊握住了李建國的手。
第四天早上,道路終于通了。村民們找來一輛拖拉機,送他們到最近的車站。
臨別時,小蘇和李建國都有些不舍。
“如果有緣,我們還會再見面的。”小蘇看著李建國的眼睛說道。
“嗯,如果有緣。”李建國點點頭。
他們互相留下了地址,但都沒有具體到部隊番號。
小蘇只寫了“某軍區文工團”,李建國也只寫了“北方某陸軍團”。
這樣的模糊,反而增加了一種神秘感。
李建國坐上回家的班車,透過車窗看著小蘇的身影越來越遠。
他不知道,這一別,會讓兩個人的命運發生怎樣的改變。
在家里度過了剩下的幾天探親假,李建國陪著母親包餃子,幫著鄰居修屋頂,做了很多平時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情。
但在安靜的時候,他總是會想起小蘇,想起她的笑容和眼神。
母親察覺到了兒子的心思:“建國,是不是在外面遇到了什么人?”
“沒有,媽,你想多了。”李建國有些臉紅。
“兒子長大了,該考慮個人問題了。”母親笑著說。
李建國沒有再說什么,但心里確實開始考慮這個問題。
如果真的有緣再見到小蘇,他會怎么做呢?
探親假結束,李建國回到了部隊。一切都和離開時一樣,訓練場上還是那樣炎熱,宿舍里還是那樣擁擠。
但他的心境已經不同了,那段在山村里的經歷,像一個美麗的夢,深深印在他的記憶中。
王連長注意到了李建國的變化。
這個平時話不多的班長,最近變得更加沉默,經常一個人望著遠方發呆。
“建國,探親回來怎么樣?”王連長在訓練間隙問道。
“挺好的,連長。”李建國簡單地回答。
“家里都好吧?”王連長繼續問。
“都好,我母親讓我謝謝連長的關照。”李建國恭敬地說。
王連長點點頭,沒有再多問。
他知道每個士兵都有自己的心事,只要不影響訓練和工作,他不會過多干涉。
連隊里的戰友們也發現了李建國的變化。
以前他總是和大家一起聊天打牌,現在卻經常一個人坐在角落里看書或者寫信。
“班長,你最近怎么了?”班里的小張關心地問。
“沒怎么,就是想家了。”李建國敷衍道。
“不對吧,我看你是春心萌動了。”小張開玩笑地說。
李建國瞪了他一眼,小張趕緊閉嘴。班里的其他戰士都笑了起來,氣氛輕松了一些。
03
夜深人靜的時候,李建國會拿出紙筆,想給小蘇寫信。
但提起筆來,卻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他們只相處了三天,有什么資格表達那些朦朧的感情呢?
日子一天天過去,李建國漸漸適應了這種思念的感覺。
他把對小蘇的想念埋在心底,專心投入到訓練中。
偵察連的訓練本來就很艱苦,他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希望通過高強度的訓練來忘記那些煩惱。
第三天的下午,李建國正在訓練場上帶新兵練習射擊。
七月的太陽毒辣辣的,每個人都汗流浹背。
李建國一絲不茍地糾正著新兵的射擊姿勢,絲毫沒有放松標準。
“瞄準,呼吸,扣扳機。記住,要穩,不要急。”李建國耐心地指導著。
就在這時,通訊員小劉跑了過來:“李班長,王連長讓你馬上到辦公室報到!”
李建國愣了一下,把手中的工作交給副班長,匆匆向連部走去。
一路上他在想,自己最近有沒有犯什么錯誤。
訓練成績沒問題,軍容風紀也沒問題,到底是什么事情呢?
走到連部門口,李建國整理了一下軍裝,敲了敲門。
“進來。”王連長的聲音從里面傳出。
李建國推門而入,卻發現辦公室里不只有王連長一個人。
除了王連長,還有團政委老劉,以及一個從未見過的中年軍官。
那個陌生的軍官大約五十歲左右,面容威嚴,肩章上的星星表明他的級別不低。
“李建國同志,請坐。”王連長的語氣比平時正式了許多。
李建國有些緊張地坐下,心里更加疑惑了。
三位領導的表情都很嚴肅,氣氛壓抑得讓人透不過氣來。
“李建國同志,你的問題很嚴重。”那個陌生的中年軍官開口了,聲音威嚴而冷峻。
李建國的心瞬間沉到了谷底。問題很嚴重?
他拼命回想自己最近有沒有犯錯,訓練、紀律、作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我們接到舉報,說你在探親期間有不當行為。”中年軍官繼續說道,目光如刀子般銳利。
舉報?不當行為?李建國的腦海里一片混亂。
難道是救人的時候被人誤解了什么?還是在山村里和小蘇相處的三天被人說閑話了?
“首長,我...”李建國想要解釋,但不知道從何說起。
“你先不要說話。”中年軍官制止了他,“你可知道,你救的那個人是什么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