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小明,大姑這輩子有個秘密瞞了你三十年......”病床上的大姑拉住我的手,眼神里閃過我從未見過的復雜光芒。
她顫抖著從枕頭下摸出一個小木盒。
“他叫李建國,如果有機會,替大姑去看看他......”
我接過木盒的那一刻,完全不知道這個名字將徹底改變我對過去三十年的所有認知。
01
我兩歲那年父母出車禍。
這件事我記不清了,只是后來大姑反復跟我說起。
大姑說,她接到電話的時候正在紡織廠上夜班。
電話里傳來的消息讓她差點暈倒在紡織機前。
“你爸媽走了,只剩下你一個人。”
大姑放下手中的活,連夜趕到醫院。
她看到我蜷縮在病房的角落里,小手還在找媽媽。
從那一刻起,大姑決定收養我。
家里的親戚都勸她:“你一個未婚女人,養個孩子多不容易。”
大姑搖搖頭:“小明是我哥的孩子,我不管誰管?”
那時候大姑二十八歲,正是談婚論嫁的年紀。
她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照顧我。
每天天還沒亮,大姑就起床給我做早飯。
小米粥、雞蛋羹,偶爾還有她舍不得吃的肉包子。
我吃飯的時候,大姑總是站在旁邊看著,眼里全是溫柔。
“小明乖,多吃點,長高高。”
大姑自己從來不舍得多吃一口。
她把最好的都留給了我。
上學的時候,大姑每天接送我。
別的孩子有爸爸媽媽,我有大姑。
同學們問我:“你媽媽呢?”
我總是驕傲地說:“我有大姑,大姑比媽媽還好。”
大姑聽到這話,眼圈總是紅紅的。
她會背過身去,悄悄擦眼淚。
我以為她是感動,現在想來,可能還有別的原因。
十八歲那年我考上大學。
錄取通知書到的那天,大姑比我還高興。
她拿著通知書看了一遍又一遍。
“小明有出息了,你爸媽在天之靈也能安心了。”
大姑為了供我讀書,在紡織廠加班加點。
她的手指被針扎破了無數次。
每次我回家看到她手上的傷口,心里都很難受。
“大姑,你為什么不找個人結婚?”
這是我從小就想問的問題。
大姑每次都是笑笑:“大姑有你就夠了。”
我一直以為,是因為我的存在,大姑才選擇了孤獨一生。
這成了我心中最大的愧疚。
大學畢業后,我在城里找到工作。
每個月我都會給大姑寄生活費。
電話里,大姑總是說自己很好,讓我不要擔心。
“小明在外面要照顧好自己,大姑這里什么都不缺。”
我知道她在說謊。
紡織廠早就不景氣了,大姑的收入越來越少。
每次我回老家,看到家里還是那么簡陋,心里就難受。
我想接大姑到城里住,她總是拒絕。
“我在這里住習慣了,城里太吵。”
大姑的性格一直很內向。
她很少跟鄰居聊天,更不會提起過去的事。
我問她年輕時的事情,她總是輕描淡寫地帶過。
“那些都是過去了,說那些做什么。”
我以為她是不愿意回憶痛苦的往事。
現在才知道,她是在刻意回避某些東西。
三十年來,我們相依為命。
大姑把最好的年華都給了我。
我以為這就是我們的全部故事。
直到她生病的那一天。
02
去年秋天,大姑開始咳嗽。
一開始她說是感冒,不肯去醫院。
我在電話里催了無數次。
“大姑,你一定要去檢查一下。”
大姑總是說:“沒事的,過幾天就好了。”
咳嗽持續了一個多月,還開始咳血。
鄰居實在看不下去,強行把她送到醫院。
醫生的診斷像晴天霹靂:肺癌晚期。
我接到電話的時候正在開會。
手機響了很久我才接起來。
電話里傳來鄰居顫抖的聲音:“小明,你大姑病得很重,你快回來吧。”
我立刻請假回老家。
在醫院見到大姑的時候,我差點沒認出來。
她瘦得只剩皮包骨頭,臉色蒼白如紙。
那張曾經紅潤的臉現在凹陷得厲害。
顴骨突出,眼窩深陷。
看到我的時候,大姑勉強擠出一個笑容。
“小明回來了?讓你擔心了。”
她的聲音沙啞得像破舊的風箱。
我握住她的手,感覺輕得像羽毛。
手背上青筋暴起,皮膚薄得透明。
醫生私下告訴我,大姑最多還有一個月時間。
我在醫院寸步不離地守著她。
白天陪她說話,晚上睡在陪護床上。
病房里總是彌漫著消毒水的味道。
呼吸機的聲音在夜里特別清晰。
大姑的狀態時好時壞。
清醒的時候,她會跟我聊以前的事情。
昏迷的時候,她會說一些我聽不懂的話。
有時候她會喊一個名字,但聲音太小,我聽不清楚。
我總是湊近耳朵去聽,但還是模糊不清。
一個星期過去了,大姑的情況越來越差。
她的呼吸變得越來越困難。
每一次喘息都像在用盡全身力氣。
醫生說她隨時都可能走。
那天夜里,外面下著小雨。
雨滴敲打著病房的玻璃窗。
大姑突然清醒了。
她的眼神比平時清亮許多。
那種清亮帶著一種即將告別的明澈。
“小明,你過來。”
她的聲音雖然微弱,但異常清晰。
我趕緊湊到她面前。
大姑用盡全身力氣拉住我的手。
她的手指冰涼,但握得很緊。
“小明,大姑這輩子有個秘密瞞了你三十年......”
她的聲音很輕,但每個字都清晰地傳到我耳朵里。
我愣住了。
三十年的秘密?
我從未想過大姑會有什么秘密。
“大姑年輕的時候,有個很愛很愛的人。”
大姑的眼中閃過一絲我從未見過的溫柔。
那種溫柔像春水一樣柔軟。
“但是因為你的出現,大姑選擇了放棄。”
我的心猛地一沉。
果然,是因為我,大姑才孤獨一生。
內疚如潮水般涌上心頭。
“大姑不后悔,真的不后悔。”
她緊緊握住我的手。
我能感受到她話語中的堅定。
“但是大姑心里一直有個遺憾。”
大姑費力地從枕頭下摸出一個小木盒。
木盒很舊,看起來有些年頭了。
盒子表面的漆已經有些斑駁。
邊角處還有輕微的磨損痕跡。
顯然被人反復撫摸過無數次。
“他叫李建國。”
大姑的聲音越來越微弱。
說出這個名字時,她的眼中有種特殊的光芒。
“如果有機會,替大姑去看看他......”
她把木盒放在我手里。
盒子有種溫潤的觸感。
我能感覺到它的重量,不只是物理上的重量。
“盒子里有他的照片,還有他以前住的地址。”
我接過木盒,感覺沉甸甸的。
這沉重里承載著大姑三十年的思念。
“大姑,你為什么現在才告訴我?”
大姑笑了笑,眼角滑下一滴淚。
那滴淚珠在昏黃的病房燈光下閃閃發亮。
“大姑怕你會愧疚。”
“其實大姑這輩子很幸福,真的很幸福。”
她的語氣很平靜,像在陳述一個事實。
我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大姑,我對不起你。”
大姑搖搖頭。
搖頭的動作很輕很慢。
“小明,你是大姑這輩子最大的驕傲。”
“如果再選擇一次,大姑還會選擇你。”
她的話讓我淚如雨下。
那天夜里,我們聊了很久。
雨聲漸漸停了,天空開始泛白。
大姑跟我說了很多以前從未提過的事情。
她年輕時的夢想,她對未來的憧憬。
還有那個叫李建國的男人。
“他是個好人,很善良,也很上進。”
大姑的眼中又閃過那種溫柔的光芒。
說到他的時候,大姑的表情變得很年輕。
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青春歲月。
“如果不是......”
她沒有說完,但我明白她的意思。
如果不是因為我,她現在可能已經是別人的妻子,別人的母親。
天快亮的時候,大姑睡著了。
她睡得很安詳,嘴角還帶著一絲笑意。
那笑容很淡,但很滿足。
像是終于放下了心中的重擔。
我握著那個小木盒,心情五味雜陳。
晨光透過窗簾灑進病房。
一切都顯得那么安靜祥和。
第二天清晨,大姑走了。
她走得很安詳,就像睡著了一樣。
我覺得她是了卻了心愿,才安心離開的。
03
辦完大姑的后事,我一個人坐在老房子里。
房子里還留著大姑的氣息。
她用過的東西都還在原來的地方。
我打開那個小木盒。
里面有三張發黃的照片。
照片上的男人大概四十歲左右,長得很英俊。
他穿著九十年代流行的白襯衫,笑容很溫和。
有一張照片是他和大姑的合影。
那時候的大姑多么年輕美麗。
她依偎在男人身邊,眼中滿是幸福。
我從來沒見過大姑那樣的表情。
盒子里還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一個地址。
地址在老城區,距離大姑家不算遠。
我決定去找找這個李建國。
按照地址找到那個小區,是個建于八十年代的老居民樓。
樓房已經很破舊了,墻皮都在往下掉。
我找到紙條上寫的門牌號。
敲了半天門,沒人應答。
鄰居探出頭來:“你找誰?”
“我找李建國,他是不是住在這里?”
鄰居搖搖頭:“李建國?沒聽說過這個人。”
我又敲了幾家的門。
大家都說不認識什么李建國。
有個老太太想了想說:“哦,你說的是不是十幾年前搬走的那家?”
我趕緊點頭:“對對對,就是他們。”
“那家人搬走很久了,好像是去了城東。”
老太太回憶著說。
“男主人在機械廠工作,廠子倒閉后他們就搬走了。”
我又問了一些細節,但老太太也記得不太清楚了。
離開那個小區的時候,我心情很沮喪。
這個線索斷了,我該去哪里找李建國?
回到家,我開始上網搜索。
電腦屏幕在黑夜中顯得格外刺眼。
我坐在書桌前,手指在鍵盤上敲擊著。
在各種網站上輸入“李建國”這個名字。
搜索結果一頁一頁地刷新出來。
同名的人太多了,根本找不到要找的那個。
每一個搜索結果都讓我滿懷期待,又讓我失望而歸。
我的眼睛盯著屏幕看得發酸。
時間已經過了午夜,但我絲毫沒有睡意。
我又想起老太太說的機械廠。
這是唯一的線索,我不能放過。
開始搜索當地的機械廠信息。
網上的資料很零散,大多都是過時的信息。
發現確實有幾家機械廠在九十年代倒閉了。
我一家一家地記錄下來,準備逐一聯系。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開始打電話。
我聯系了其中一家廠子的退休工人。
電話響了很久才有人接。
電話里,老師傅想了很久。
我能聽到他在那邊吸煙的聲音。
“李建國?這個名字有點熟悉。”
我心里一陣激動。
終于有人認識這個名字了。
手心開始冒汗,聲音都有些顫抖。
“師傅,您再想想,他大概六十多歲了。”
我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靜一些。
老師傅沉默了一會兒。
電話里傳來他翻動什么東西的聲音。
可能是在翻看什么舊資料。
“哦,我想起來了!”
老師傅的聲音突然變得清晰起來。
“他是鉗工班的,人很老實,技術也不錯。”
我激動得差點跳起來。
找到了!真的找到了!
心跳快得像要跳出胸膛。
“師傅,您知道他現在在哪里嗎?”
我迫不及待地問道。
聲音里帶著明顯的急切。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廠子倒閉后大家都各奔東西了。”
我的心又沉了下去。
好不容易找到的線索,難道又要斷了?
老師傅想了想又說。
“不過我記得有人說過,他好像在城東開了個小修車鋪。”
城東!
這兩個字像一道閃電擊中了我。
老太太說的也是城東。
看來線索對上了。
我的希望又重新燃起。
謝過老師傅后,我立刻收拾東西準備出發。
我立刻開車去城東。
一路上心情忐忑不安。
既期待又緊張。
城東是工業區,有很多小作坊和修理鋪。
街道兩旁都是各種店鋪。
油漆店、五金店、小餐館混雜在一起。
空氣中彌漫著機油和焊接的味道。
我沿著街道一家一家地找。
每走過一個店鋪,我都會仔細觀察。
尋找任何可能的線索。
問了十幾家店鋪,都說不知道李建國這個人。
有的店主很熱情,有的則愛理不理。
但沒有一個人認識我要找的人。
我的心情越來越沮喪。
太陽西斜,影子拉得很長。
天快黑的時候,我走進一家小餐館吃飯。
餐館很小,只有四五張桌子。
墻上貼著各種菜品的價格單。
老板娘很熱情,主動跟我聊天。
她大概五十歲左右,笑容很親切。
圍著花圍裙,正在擦拭桌子。
“小伙子不是本地人吧?”
她一邊說話一邊給我倒茶。
我點點頭:“我在找一個人,叫李建國。”
我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問道。
“李建國?”
老板娘停下手中的活計。
皺著眉頭想了想。
“是不是開修車鋪的那個李師傅?”
我心中一喜:“對對對,就是他!”
聲音都有些變調了。
這一刻,我覺得整個世界都亮了起來。
“他的店就在前面拐彎那條街上。”
老板娘放下抹布,走到門口。
用手指著一個方向。
“藍色招牌,很好找的。”
她的話音剛落,我就站了起來。
“謝謝!謝謝您!”
我連忙掏錢結賬。
手都在抖,找了半天才找到錢包。
我匆匆吃完飯,按照老板娘指的方向走去。
夜幕開始降臨,街道上亮起了路燈。
我的腳步越來越快。
心跳也越來越急促。
果然在街角看到了一個藍色招牌的修車鋪。
招牌在路燈下顯得有些陳舊。
但“建國汽修”四個字清晰可見。
我站在門口,心情忐忑不安。
雙腿有些發軟,手心全是汗。
這個李建國,真的就是大姑的那個李建國嗎?
還是只是重名的另一個人?
店鋪里還亮著燈,隱約傳來敲打聲。
我深深吸了一口氣。
不管結果如何,我都要進去看看。
這是我唯一的線索了。
04
修車鋪里傳來叮叮當當的敲打聲。
我走到門口,看到一個六十多歲的男人正在修車。
他穿著工作服,頭發已經花白了。
但是從側面看,確實有幾分照片上那個人的影子。
我站在門口猶豫了很久。
該怎么開口呢?
直接說我是來替大姑看他的嗎?
男人似乎感覺到有人在看他,抬起頭來。
男人轉過身的瞬間,我整個人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