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根據真實社會事件改編,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人物姓名均為化名,部分情節和對話經過藝術加工,但核心事實保持真實。文章旨在反映當代家庭關系中的現實問題,不代表對任何個人或群體的價值判斷。
"小雅,媽剛把68萬都轉給你了,你們買房用吧。"王秀芳對著電話溫柔地說道。
"謝謝媽,我們馬上去看房。"女兒小雅開心地回應著。
王秀芳放下手機,心里滿是欣慰。這68萬是她和老伴的全部積蓄,現在全給了女兒買房。
幾分鐘后,她拿起手機想再叮囑女兒幾句,卻發現電話還沒掛斷。話筒里傳來女兒和女婿的對話聲。
聽完那些話,王秀芳整個人都呆住了。
01
王秀芳今年68歲,是春城市第三中學的退休語文教師。兩年前老伴因病去世后,她就一個人住在那套80平米的老房子里。
這套房子是她和老伴在八十年代末分配到的,雖然樓層不高,設施也算不上現代化,但對她來說卻充滿了回憶。
每天早上六點,王秀芳準時醒來。她會先到陽臺上給那些花花草草澆水,然后簡單洗漱,到樓下的早餐攤買兩個包子一碗粥。
回來后就坐在客廳里看新聞,偶爾翻翻以前的教案和學生作業。
房子雖然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條。客廳里擺著她和老伴的合影,是十年前在公園里拍的,兩人笑得很開心。
電視柜上還放著她獲得的各種教學獎狀,臥室里的衣柜深處,藏著一個鐵盒子,里面裝著她們夫妻倆攢了大半輩子的積蓄——整整68萬元。
這筆錢對王秀芳來說意義重大。她和老伴都是普通的教師,月工資從最初的幾十塊錢到退休時的三千多,能攢下這些錢全靠省吃儉用。
老伴生前常說:"秀芳,這錢以后就是我們的養老錢,得留著。萬一哪天生病了,或者需要請保姆,這錢就是我們的底氣。"
可現在老伴走了,王秀芳每個月有4000多的退休金,平時花銷不大,生活倒也不愁。她經常看著那個鐵盒子發呆,想著這些錢該怎么用。
有時候她也想過,要不要拿出一部分去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但一個人出門總覺得沒意思。
王秀芳的生活很規律,除了日常的買菜做飯,就是和樓下的幾個老鄰居聊天下棋。她最盼望的就是女兒小雅的電話和探望。
小雅是她唯一的孩子,從小就很懂事,學習成績也好,大學畢業后找了份穩定的工作。
女兒小雅今年29歲,三年前和李強結婚。李強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做銷售。
王秀芳第一次見到李強時,就覺得這個小伙子不錯,個子高高的,說話很有禮貌,對小雅也很照顧。
李強的收入不太穩定,這是做銷售的通病。有時候一個月能賺一萬多,碰上好月份甚至能拿到兩萬,但有時候業績不好,只有三四千的底薪。
小雅在一家培訓機構當英語老師,月薪固定5000元,雖然不多,但勝在穩定。
小兩口結婚這三年一直租房住。
最開始租的是一個老小區的一居室,房租1800元,后來小雅懷孕了,覺得一居室太小,就搬到了現在的兩居室,每個月房租3500元。
雖然房子大了,但房租也漲了不少,兩人的工資除去房租和日常開銷,基本存不下什么錢。
李強經常抱怨:"這房租錢都夠還房貸了,可我們連個首付都拿不出來。每個月給房東交房租,就像是在給別人還房貸一樣,自己什么都沒剩下。"
王秀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知道年輕人不容易,特別是在春城這樣的城市,房價一年比一年高。
她記得小雅剛工作那會兒,市中心的房子還是八九千一平,現在都漲到兩萬多了。
有時候王秀芳也會想,要不要拿出一些錢幫幫孩子們,但又擔心這樣做是不是合適。畢竟錢給出去容易,要回來就難了。
而且她也怕小雅和李強會因為錢的事情產生依賴心理,覺得反正有長輩幫忙,自己就不用那么努力了。
02
"媽,您知道嗎?我們看中的那套房子又漲價了。"這天晚上,小雅坐在王秀芳身邊,聲音里帶著明顯的哭腔。她剛從外面回來,臉上還掛著淚珠。
"現在二手房都要每平米兩萬多,我們看的那套90平米的,總價要200萬。
首付至少需要60萬,按照我們現在的收入,就算不吃不喝,也得攢十年才夠。"小雅越說越委屈,眼淚又掉下來了。
王秀芳心疼地輕撫著女兒的后背:"別著急,總會有辦法的。你們還年輕,慢慢來。"
李強從廚房端著茶水出來,恭敬地遞給王秀芳:"媽,您喝茶。這是我專門給您買的鐵觀音,聽說對身體好。"
然后他在沙發上坐下,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現在房價漲得太快了,我們這種普通工薪族,真的買不起房。"
"我同事老張,比我早工作五年,到現在還在租房。他說再過幾年,可能連租房都租不起了。"
李強搖搖頭,"有時候我真的很迷茫,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在這個城市真正安定下來。"
"特別是小雅懷孕后,我們更需要一個穩定的家。"
李強看了看妻子,伸手輕撫她的肚子,"租的房子總是沒有安全感,房東說收回就收回,而且孩子以后上學也是問題。沒有房產證,很多好學校都進不了。"
王秀芳心里一震:"小雅懷孕了?什么時候的事?"
小雅點點頭,眼圈更紅了:"剛查出來兩個月了。媽,我本來想等情況穩定了再告訴您的,怕您擔心。"
"這是好事啊!天大的好事!"王秀芳激動得站起來,握住女兒的手,"我要當外婆了!這孩子,怎么這么重要的事都不告訴媽?"
可轉念一想,她又慢慢坐下了。確實,有了孩子,更需要一個屬于自己的家。租來的房子怎么能算是家呢?萬一房東不續租了,難道還要抱著孩子到處找房子?
李強繼續說:"我們也想過申請公積金貸款,但是流程復雜,而且額度有限。
我和小雅的公積金加起來,最多也就能貸40萬,剩下的只能申請商業貸款。商業貸款利率又高,每個月還貸壓力太大。"
"我算過了,如果買那套200萬的房子,首付60萬,剩下140萬貸款30年,每個月要還七八千。加上房租、生活費,我們根本承擔不起。"
李強拿出手機,給王秀芳看貸款計算器的結果。
"關鍵是首付,這是最大的難題。"小雅擦著眼淚,"媽,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了。看著房價一天天漲,我們的夢想卻越來越遠。"
王秀芳看著女兒和女婿愁苦的樣子,心里開始動搖了。那68萬存款,或許真的該拿出來幫幫孩子們。但她又有些猶豫,這畢竟是她和老伴一輩子的積蓄。
"媽,我知道這個要求很過分,"小雅抓住王秀芳的手,"但我們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我不想讓孩子生下來就沒有一個穩定的家。"
李強也說:"媽,我們不是想啃老,實在是被逼得沒辦法了。如果您能幫我們,我們一定會好好孝敬您,等有錢了就還給您。"
王秀芳點點頭,但沒有立即表態。她需要時間考慮。
接下來的幾天,李強變得更加孝順。每天下班都會繞路來看王秀芳,有時候買菜,有時候買點心,有時候就是單純地坐下來陪她聊天。
他還會主動幫王秀芳做家務,拖地、擦桌子、整理房間。
"媽,您一個人住著多不安全啊,要不我們搬過來陪您住吧?"李強一邊擦桌子一邊提議。
"不用不用,我住慣了。"王秀芳擺手,"你們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不用管我。"
"那您有什么需要盡管說,我們年輕人跑腿方便。買菜啊,交電費啊,去醫院啊,您一個電話我們就過來。"李強誠懇地說。
小雅也變得特別貼心,幾乎每天都來。
她會給王秀芳按摩肩膀,陪她看電視聊天,還專門買了很多孕婦和老人都能吃的補品:"媽,您要注意身體,以后還要幫我帶孩子呢。"
"我已經想好了,孩子生下來就讓您帶,我繼續上班賺錢。"小雅笑著說,"您帶大的孩子肯定特別聰明,畢竟您是老師。"
王秀芳聽了心里暖暖的,但也有些擔心:"我年紀大了,體力不如從前,能帶好孩子嗎?"
"能的,您身體那么好。而且我們就住附近,隨時都能過來幫忙。"小雅說。
03
王秀芳的鄰居張阿姨是她的老朋友,兩人住在同一棟樓里,經常一起買菜聊天。張阿姨比王秀芳小兩歲,老伴還在,兒女也都成家了。
"秀芳,我看小雅和李強最近對你特別好啊。"這天早上,兩人在樓下的菜市場遇到,張阿姨羨慕地說。
"是啊,李強這孩子人不錯,對我很孝順。昨天還專門給我買了個按摩椅,說讓我在家里享受享受。"王秀芳提起這事就高興。
"現在這樣的女婿不多見了。我家老二的女婿,結婚三年了,來我家的次數屈指可數。每次來也是匆匆忙忙的,坐不了十分鐘就走了。"
張阿姨嘆氣,"哪像你家李強,又孝順又會說話。"
王秀芳心里確實很滿意李強的表現。這個女婿比她想象中要好得多,不僅對小雅好,對她這個丈母娘也很尊重。
"不過話說回來,"張阿姨壓低聲音,湊近王秀芳,"年輕人買房確實不容易。我家老二也是為了首付愁得不行,頭發都愁白了好幾根。
最后還是我們老兩口把棺材本拿出來了。"
"你們給了多少?"王秀芳好奇地問。
"50萬,我們的全部積蓄。"張阿姨說,"雖然心疼,但看到孩子們有了自己的房子,我們也安心。
現在老二兩口子可孝順了,三天兩頭來看我們,還說以后要接我們過去住。"
"那挺好的。"王秀芳若有所思。
"是啊,錢花了還能再賺,但孩子的幸福是用錢買不來的。"張阿姨繼續說,"而且現在房價漲得這么快,早買早劃算。
我們去年給老二買房花了50萬首付,今年同樣的房子首付就要70萬了。"
王秀芳點點頭。回到家里,她打開那個鐵盒子,拿出里面的存折仔細看了看。68萬,比張阿姨給的還多18萬。
如果她把這些錢都給小雅,不僅能解決首付問題,還能剩下一些錢用來裝修。
但她心里還是有些猶豫。這畢竟是她和老伴一輩子的心血,萬一以后自己生病了需要用錢怎么辦?雖然有醫保,但一些好的治療和藥物還是需要自費的。
晚上,小雅又來看她。母女倆坐在沙發上聊天,小雅的肚子已經微微隆起了。
"媽,您今天和張阿姨聊什么了?"小雅隨口問道。
"沒什么,就是隨便說說。"王秀芳頓了頓,心里做著斗爭,"小雅,你們買房的事,媽一直在想。"
小雅眼睛一亮,但又很快暗了下去:"媽,我知道這很為難您。如果實在不行,我們再等等吧,也許過兩年情況會好一些。"
"不是的,"王秀芳握住女兒的手,"媽想幫你們。我和你爸攢了一些錢,68萬。如果你們需要,媽可以拿出來給你們做首付。"
小雅愣了一下,然后激動得眼淚都出來了:"媽,您說真的?您真的愿意幫我們?"
"當然是真的。你是媽的女兒,媽不幫你幫誰?"王秀芳笑著擦去女兒的眼淚,"有了這筆錢,你們就能買房了,孩子也有個穩定的家了。"
小雅激動得抱住了王秀芳:"媽,您真是太好了!我一定會好好孝敬您的!"
"但是有個條件,"王秀芳嚴肅地說,"這錢是給你們買房用的,不能挪作他用。買了房子后,你們要努力工作,好好生活,也要記得孝敬媽。"
"當然!媽,我們絕對不會亂花的!買房是我們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小雅連連保證,"我們會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第二天,李強得知消息后,專門請假來看王秀芳。他買了王秀芳最愛吃的桂花糕,還帶了一束鮮花。進門后,他直接給王秀芳跪下了。
"媽,謝謝您!"李強給王秀芳深深磕了個頭,"您就是我們的再生父母!沒有您,我們這輩子都買不起房!"
王秀芳趕緊把他扶起來:"快起來,這算什么話。你們是我的孩子,我幫你們是應該的。"
"媽,我發誓,一定會好好對小雅,好好孝敬您!"李強紅著眼睛說,"以后您就是我的親媽,我會像對待親媽一樣對待您!"
王秀芳看著李強誠懇的樣子,心里很滿意。這個女婿確實是個好人,她覺得自己沒有看錯。
04
接下來的一周,小雅和李強開始認真看房子。他們幾乎跑遍了春城的各個樓盤,從市中心看到郊區,從新房看到二手房。每天晚上回來都會給王秀芳打電話匯報進展。
"媽,我們今天看了三套房子,有一套還不錯,但價格有點超預算。"小雅在電話里說。
"不要著急,慢慢選。房子是要住一輩子的,不能將就。"王秀芳說。
"我們明天還要去看幾套,包括那個梧桐花園小區的。聽說那里環境特別好。"李強在旁邊補充。
又過了幾天,他們終于有了決定。
"媽,我們看中了一套房子,在梧桐花園小區,90平米,總價192萬。"小雅興奮地向王秀芳匯報,"這個價格在我們的預算范圍內,而且房子的條件特別好。"
"環境怎么樣?"王秀芳關心地問。
"特別好!小區綠化很漂亮,有假山有池塘,還有專門的兒童游樂區。最重要的是有幼兒園和小學,以后孩子上學特別方便。"李強在電話里詳細介紹。
"而且交通也很便利,小區門口就有公交站,走十分鐘就到地鐵口,我上班很方便。"小雅補充道。
"房子是幾樓的?采光怎么樣?"王秀芳詢問細節。
"六樓,南北通透,采光特別好。我們去的時候是下午,整個房子都很明亮。"小雅說,"而且樓層不算太高,爬樓梯也不累。"
"裝修情況呢?"
"簡單裝修過,但需要重新弄一下。不過這樣也好,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裝修。"李強說。
王秀芳聽了很滿意:"那就這套吧,什么時候去銀行轉賬?"
"我們明天就去和房主簽合同,后天就可以轉賬了。"李強激動地說,"媽,真的太謝謝您了!"
王秀芳笑著說:"謝什么,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轉賬那天,王秀芳一大早就到了銀行。她特意穿了件體面的衣服,把存折和身份證都準備好了。坐在銀行的等候區里,她手里緊緊握著存折,心情既興奮又忐忑。
這68萬,是她和老伴省吃儉用幾十年攢下的。從年輕時的幾十塊錢開始,一點一點積累到現在的68萬,每一分錢都不容易。
現在要一次性全部給出去,說不緊張是假的。
但想到女兒和未出生的外孫,王秀芳又覺得很值得。錢存在銀行里只是個數字,用來幫助家人才有意義。
銀行工作人員很仔細地核對了信息,確認了轉賬金額和收款人信息。
"王阿姨,您確定要轉68萬給王雅女士嗎?這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您再考慮考慮?"工作人員善意地提醒。
"確定,這是我給女兒買房的錢。"王秀芳毫不猶豫地點頭。
"好的,請您輸入密碼。"
王秀芳顫抖著手指輸入密碼。幾分鐘后,轉賬成功的提示音響起。
"轉賬成功,您的賬戶余額是2847.56元。"工作人員把回執單遞給王秀芳。
看著存折上的余額,王秀芳心里五味雜陳。68萬,就這樣沒了。從此她就是個只有幾千塊錢的老太太了。
但想到女兒和未出生的外孫能有一個溫暖的家,她又覺得一切都值得。
小雅很快就收到了轉賬通知,立刻給王秀芳打電話:"媽,收到了!68萬整,一分不少!我們馬上去交首付!"
"好,去吧,注意安全。"王秀芳笑著說,"記得把合同帶回來給媽看看。"
掛了電話,王秀芳坐在空蕩蕩的家里,突然感到有些失落。68萬沒了,她手里只剩下不到3000元現金。
雖然每個月有4000多的退休金,但總覺得心里空落落的,沒有安全感了。
晚上,小雅和李強興沖沖地回來了,手里還提著一大袋水果和補品。
"媽,首付交了!合同也簽了!房子正式是我們的了!"小雅高興得像個孩子,把房產證預告登記證明給王秀芳看。
"預計三個月后就能拿到正式的房產證,到時候我們就可以搬新家了!"李強也很興奮,"媽,您就等著抱外孫吧!"
王秀芳接過證明仔細看著,上面寫著房屋地址、面積、價格等信息。看到"購房人:王雅、李強"這一行字,她心里很欣慰。
"媽,這都是您的功勞!沒有您,我們根本買不起房子!"小雅抱著王秀芳的胳膊撒嬌。
"好了好了,都是一家人。"王秀芳笑著拍拍女兒的手,"你們現在要好好準備裝修的事情了。"
"是的,我們已經聯系了幾家裝修公司,準備下周就去看樣板間。"李強說。
看著他們開心的樣子,王秀芳心里的失落感消散了不少。能看到孩子們幸福,她就滿足了。錢沒了可以再賺,但錯過了幫助孩子的機會,可能就再也沒有了。
05
房子的事情定下來后,小雅和李強開始全身心投入裝修的準備工作。
他們買了很多裝修雜志,在網上看各種裝修案例,還專門建了個微信群,把裝修公司的設計師、工人師傅都拉進去討論。
幾乎每天晚上,他們都會拿著裝修圖紙來找王秀芳商量。王秀芳雖然年紀大了,但畢竟是過來人,在生活細節方面很有經驗。
"媽,您看這個客廳的設計怎么樣?"小雅展開設計師畫的效果圖,"我們打算做開放式廚房,這樣顯得空間大一些。"
"開放式廚房?"王秀芳戴著老花鏡仔細看著,"這樣好嗎?炒菜的油煙會不會飄到客廳?"
"現在的抽油煙機功率很大,沒問題的。"李強解釋,"而且開放式廚房看起來更現代化,我們年輕人喜歡這種風格。"
王秀芳點點頭,雖然她自己不太理解,但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你們喜歡就好,不過要買個好一點的抽油煙機。"
"這是主臥室,我們準備做個大衣柜,把墻面都利用起來。"小雅指著圖紙上的另一個房間。
"這是次臥室,專門給您未來的外孫準備的。"李強指著圖紙上的小房間,"我們準備刷成淡藍色,男孩女孩都適合。"
王秀芳笑得合不攏嘴:"真好,我的外孫有自己的房間了。要不要買個小床?那種可以搖的搖籃床?"
"媽,現在買還太早,等孩子出生前再買。"小雅說,"不過我們會把插座都預留好,到時候安裝各種嬰兒用品。"
"媽,等房子裝修好了,您也搬過來住吧。"李強提議,"我們買的是三居室,有專門給您準備的房間。"
"不用不用,我住這里習慣了。"王秀芳擺手,"你們小兩口住著舒服就行,我偶爾過去看看就可以了。"
"但是您一個人住著我們不放心啊。"小雅說,"而且以后孩子出生了,您過來幫忙帶孩子也方便。"
"我沒事的,這里有張阿姨她們陪著聊天,挺好的。"王秀芳說,"而且我也舍不得這個房子,這里有我和你爸的回憶。"
接下來的兩個月,小雅和李強經常往新房跑,監督裝修進度。王秀芳偶爾也會去看看,看著一點點成型的新家,心里很滿足。
裝修期間發生了一些小插曲。有一次水管爆了,淹了樓下鄰居家,賠了人家好幾千塊錢。還有一次買的瓷磚色差太大,不得不全部換掉,又多花了一萬多。
每次遇到這些問題,小雅和李強都會很著急地給王秀芳打電話。
"媽,裝修真的太復雜了,到處都要花錢。"小雅在電話里抱怨,"預算已經超了好多了。"
"慢慢來,裝修本來就是個麻煩事。"王秀芳安慰道,"錢不夠的話,媽這里還有一點。"
"不用了媽,我們自己想辦法。已經讓您花了這么多錢,不能再要您的了。"李強在旁邊說。
裝修期間,小雅的肚子也一天天大了起來。王秀芳經常燉湯給她喝,買各種孕婦專用的營養品。
雖然自己的存款沒了,但看到女兒身體健康,孩子發育正常,她覺得一切都值得。
有時候王秀芳也會擔心,萬一自己以后生病了需要用錢怎么辦?但轉念一想,小雅和李強現在對她這么好,將來肯定不會不管她的。
而且她身體還算硬朗,應該不會有什么大問題。
這天下午,王秀芳在家里看電視。電視里正在播放一個關于房價的新聞,說是春城的房價又漲了,平均每平米漲了兩千多。
王秀芳算了算,小雅他們買的那套房子,現在至少值210萬了,等于剛買就賺了十幾萬。
她突然想起很久沒問小雅裝修的進度了,裝修應該快完工了吧?她拿起手機,撥通了女兒的電話。
"小雅,裝修得怎么樣了?"王秀芳關切地問。
"媽,進度很順利!我們剛從新房回來,今天安裝了櫥柜,特別漂亮!"小雅在電話里興奮地說著,"您要不要過來看看?"
"不用了,你們忙吧。要注意身體,不要太累了。"王秀芳叮囑著,"特別是不要碰那些有油漆味的東西,對孩子不好。"
"知道了媽,我們都很小心的。李強不讓我碰任何東西,就讓我在旁邊看著。"小雅笑著說。
"那就好。對了,家具都選好了嗎?"王秀芳問。
"還沒有全部選好,我們正準備去看家具呢。李強說要買最好的,讓我和孩子住得舒服。"
王秀芳聽了很欣慰:"李強真是個好孩子,你找了個好老公。"
"是啊,我很幸福。媽,我們先去看家具了,晚上再給您打電話匯報情況。"
"好,去吧,路上小心。"王秀芳準備掛電話。
她按了掛斷鍵,把手機放在茶幾上,繼續看電視。電視里的主持人正在分析房價上漲的原因,王秀芳聽得有些心不在焉。
幾分鐘后,王秀芳忽然想起還想問問小雅需不需要她去幫忙選家具。
她年紀大了,眼光可能和年輕人不一樣,但畢竟經驗豐富,在實用性方面也許能給些建議。特別是嬰兒房的家具,安全性很重要。
王秀芳重新拿起手機,發現屏幕上顯示著通話狀態,通話時間顯示已經過去了8分鐘。她愣了一下,剛才明明按了掛斷鍵,怎么電話還在通話中?
她正要重新掛斷,忽然從話筒里傳來了聲音。
是李強的聲音,還有小雅的聲音。他們好像在車上,聲音聽起來不太清楚,但王秀芳還是能辨認出來。
王秀芳下意識地把手機貼近耳朵,想聽聽他們在說什么。也許是在討論選家具的事,她正好可以聽聽他們的想法,然后等會兒再給他們一些建議。
然而,聽著話筒里傳來的這些話,王秀芳整個人徹底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