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文基于真實社會事件改編,人物姓名均為化名,部分情節經過藝術加工處理。
"南山區桂花路128號,17樓B座,房產證在我枕頭下面壓著!"87歲的劉桂花突然從沙發上站起來,聲音清晰得讓客廳里的六口人都愣住了。
"媽!您又開始說胡話了!"大兒子劉建國猛地拍桌子,"您都糊涂37年了,天天問我是誰,現在告訴我深圳有套房?做夢呢!"
"我沒做夢!"老太太瞪著渾濁卻堅定的眼睛,"1986年我住過那里,鑰匙我都留著!你們不信,我現在就去拿!"
小兒子劉建民趕緊扶住母親:"媽,您歇著,別激動。"
"不歇!"劉桂花掙脫兒子的手,"你們都覺得我糊涂,可這件事我記得清清楚楚!那房子二室一廳,68平米,客廳朝南能看見山!"
01
劉桂花的失智,是從1987年春天開始的。
那年她剛滿50歲,本來是鞍鋼職工食堂的班長,精明能干。
突然有一天,她拿著鑰匙到處找鑰匙,煮粥忘了關火,差點燒了廚房。
醫生說是早發性老年癡呆。37年來,劉桂花的記憶一點點消失,后來連自己姓什么都忘了。
大兒子劉建國在鞍鋼當電工,小兒子劉建民開了個小超市。
兄弟倆輪流照顧母親,請保姆,買藥,陪她看病,兩家人為此花了十幾萬。
劉建國的兒子劉磊30歲,從小就聽慣了奶奶的"奇思妙想"。
有時候她說自己是慈禧太后,有時候說家里藏著金條。
劉建民的女兒劉娜26歲,心地善良,總是很耐心地陪奶奶說話。
"奶奶,您這輩子最遠就去過大連,怎么可能有深圳的房子?"劉娜蹲在老人面前。
"誰說我沒去過深圳!"劉桂花激動起來,"1986年,我在那里住了三個多月!"
劉建國更來氣:"媽,1986年您天天在食堂上班,我還經常去找您拿飯票,什么時候去的深圳?"
"你懂什么!那時候的事,你們誰都不知道!"
話音剛落,劉桂花突然站起來,顫顫巍巍地走向臥室。
她直接走到床頭柜前,拉開第二層抽屜,從最底下摸出一個紅色碎花的小布包。
布包用細繩扎著,看起來很舊。
她小心翼翼地解開繩子,里面有兩把鑰匙,還有一張折得很小的紙條。
"這是大門鑰匙,這是房門鑰匙。"
她舉著鑰匙,聲音顫抖,"還有地址,南山區桂花路128號17樓B座。"
劉建民接過紙條展開,上面確實寫著這個地址,字跡雖然褪色,但看得出是母親的筆跡。全家人都傻眼了。
"這...這確實是媽的字。"劉建國仔細看著紙條。
"我說了我沒撒謊!"劉桂花拍著手,"你們現在信了吧?"
02
"可這不對啊。"劉建國皺著眉頭,"1986年媽請病假在家休息,我們天天都能看見她。"
"你確定?"劉建民想了想,"那時候你已經結婚搬出去了,我在讀高三。爸上白班,媽上夜班,說不定她真有時間..."
"三個多月?這么長時間爸能不知道?"
兄弟倆面面相覷。
父親劉德山十年前就去世了,當年的事只有母親知道。
"要不...咱們去深圳看看?"劉建民小心地提議。
"去深圳?你瘋了?來回機票住宿都得好幾千,萬一媽是胡說八道,咱們不是白花錢?"
"可她有鑰匙,還有地址。"
劉磊開口了:"爺爺,我覺得應該去看看。現在高鐵很方便,過去也就幾個小時。"
"浪費錢!你們年輕人就是想當然。"
劉娜也勸:"爸,叔叔,我覺得這事確實奇怪。奶奶平時連昨天吃什么都不記得,怎么對這個地址記得這么清楚?而且她今天說話特別有條理,跟平時完全不一樣。"
討論了一個多小時,最終還是劉娜的話起了決定作用:"奶奶,咱家這些年為了照顧您,花了多少錢?如果深圳真有房子,就算賣了,也能補貼一些。"
劉建國算了算賬,這些年為了照顧母親,兩家人確實花了不少錢。
"行,那就去看看。但咱們說好,如果沒有房子,以后誰也別再提這事。"
03
買票時遇到麻煩。劉桂花沒有身份證,只有個舊戶口本。
飛機坐不了,只能坐高鐵。
從沈陽到深圳,高鐵要十個小時。
劉建國擔心母親受不了,但劉桂花聽說要去深圳,反而很興奮。
"去深圳!去看我的房子!"她拍著手,神情像個孩子。
高鐵上,老太太的狀態時好時壞。
有時候很清醒,詳細描述深圳房子的情況;有時候又糊涂了,問劉建國:"你是誰?我怎么在這里?"
"媽,您再說說那個房子。"劉建民趁她清醒的時候問。
"房子很好,朝南向陽。客廳有個大陽臺,站在上面能看見遠山。廚房在北邊,櫥柜是米黃色的。"
劉桂花眼中閃著光,"我在那里住了三個多月,每天早上都在陽臺上看日出。"
"為什么要去深圳?"
劉桂花看了看車窗外,沉默了很久才說:"逃。"
"逃什么?"
"逃不開的心。那時候我心里苦,不知道該怎么辦。"
"什么事讓您這么苦?"
劉桂花搖搖頭:"說了你們也不懂。"
"那您為什么現在想起這房子了?"
"因為我快走了。"劉桂花突然說道,"我感覺到了,時間不多了。有些事,不處理清楚,我死不瞑目。"
"媽,您別胡說。您身體好著呢。"
"活多少年不是我說了算。我只希望在走之前,把該了結的事情了結了。"
高鐵在夜色中穿行。
劉桂花大部分時間在打瞌睡,偶爾醒來會問:"到深圳了嗎?"
第二天上午,高鐵終于到達深圳北站。
劉桂花下車時格外興奮,她站在站臺上,深深吸了一口氣。
"還是這個味道。37年了,還是這個味道。"
04
打車去南山區的路上,劉桂花一直看著窗外。
深圳這些年發展很快,到處是高樓大廈,跟80年代完全不同了。
"媽,現在的深圳跟您記憶中的一樣嗎?"劉建民問。
"不一樣了,變化太大了。那時候這里還有很多平房,很多空地。現在都是高樓。"
"那您還能找到路嗎?"
"能找到。有些路變了,但有些路還在。"
車子在市區里穿行,劉桂花偶爾會指著某個方向說:"往那邊走,前面有個路口。"司機按照她的指示行駛,居然真的找到了桂花路。
"128號...128號在哪里?"劉建國緊張地看著門牌號。
"就在前面,那棟樓。"劉桂花指著一棟老舊的住宅樓,"17樓B座。"
車停在樓下,這是一棟建于80年代的老樓,外墻有些斑駁,但維護得還算不錯。
樓下有個門衛室,劉建國走過去詢問:"師傅,請問17樓B座現在住的是什么人?"
門衛是個50多歲的中年人:"你們找誰?"
"我們想了解一下那套房子的情況。"
門衛打量著他們,目光在劉桂花身上停留了一下:"你們是房主的家屬?"
"這位是房主。"劉建民指著母親。
門衛仔細看了看劉桂花,突然眼睛一亮:"您...您是劉阿姨?"
劉桂花也看著門衛,眼中閃過一絲困惑:"您是...?"
"我是小馬!您還記得嗎?我爸以前是這里的門衛,您住在這里的時候,我還在上中學,經常幫您買菜。"
所有人都愣住了。
門衛繼續說:"我爸去世后,我就接了他的班。這些年我一直想,劉阿姨什么時候會回來呢?"
劉建國和劉建民面面相覷,腦子里一片空白。
原來母親說的都是真的?
"您的房子一直空著,有人定期過來打掃。您還帶著鑰匙嗎?"門衛問。
劉桂花顫抖著從紅布包里掏出鑰匙。
門衛接過鑰匙看了看:"沒錯,就是這把。走,我帶您上去看看。"
電梯緩緩上升,每個人心里都忐忑不安。
17樓到了。門衛用鑰匙打開了B座的門。
房子里干干凈凈,家具擺設整齊,就像有人一直在精心維護。
客廳朝南,有個大陽臺。廚房在北邊,櫥柜確實是米黃色的。
一切都和劉桂花描述的一模一樣。
"這...這真是媽的房子?"劉建國結結巴巴地問。
門衛點頭:"房產證上寫的是劉桂花的名字。這些年有位李先生定期過來,給管理費,請人打掃。他說等劉阿姨什么時候回來了,房子還是原來的樣子。"
"李先生?"劉桂花突然抬起頭,"李德華?"
"對,就是李德華李先生。您認識?"
劉桂花沒有回答,而是慢慢走到客廳的茶幾前。
茶幾上放著一張照片,是她年輕時的樣子,旁邊站著一個陌生的男人。她拿起照片,眼中涌出了淚水。
"媽,這個人是誰?"劉建民問。
劉桂花看著照片,聲音顫抖:"李德華...我的...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