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十字鄉青山村以“院壩會”為載體,圍繞“兩清兩改兩治理”專項行動召開了一場場別開生面的村民議事會。干部與群眾“同坐一條凳、共議一村事”,共同為鄉村環境整治出謀劃策。
夜幕降臨,青山腳下微風習習。在青山村唐家田組,幾十張板凳圍成一圈,村干部與村民面對面而坐,一場名為“青山夜話”的院壩會正火熱進行。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圍繞“兩清兩改兩治理”工作談進展、提建議、話愿景。這樣的場景,已成為青山村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常態。
鄉村大掃除現場。
“有的村民養得有牛,有的養得有豬,如果我們不及時清理牲畜糞便,堆在圈舍里面,會對健康不利。”
一句句樸實的話語,將政策講透、把利弊說清。“兩清兩改兩治理”工作,即清理亂堆亂放、清理殘垣斷壁,改造廁所、改造圈舍,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青山村村支兩委考慮到白天農戶多外出干活,因此院壩會選擇在夜間召開,院壩會上村黨支部副書記周梅用方言詳細解讀“兩清兩改兩治理”的具體要求,并結合青山村實際提出“房前屋后三包”“公共區域輪值清掃”等方案。這場院壩會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收集到村民關于“兩清兩改兩治理”的意見建議10余條。“青山夜話”院壩會不僅是工作推進的交流平臺,更是凝聚民心的橋梁紐帶。通過一次次的板凳會,干部群眾的心更近了,大家對“兩清兩改兩治理”工作的認識更深刻了,參與的熱情也更高了。
駐村干部收集村民意見現場。
“‘兩清兩改兩治理’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一步,關系著農村人居環境和村民生活質量。我們組織開展‘青山夜話’板凳會,就是想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讓大家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參與。‘青山夜話’板凳會就是我們和村民溝通的好橋梁。大家圍坐一起,沒有距離感,村民們暢所欲言,心里的想法、需求都講出來。我們收集到很多實用建議,像污水怎么治理、垃圾往哪放,都有了方向。大家群策群力,‘兩清兩改兩治理’工作推進得又快又好,為鄉村振興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十字鄉青山村駐村第一書記白陽蓓說。
為全面推進“兩清兩改兩治理”工作落地見效,青山村村干部聯合駐村工作隊還深入全村1075戶家庭開展“敲門行動”,利用村民農閑、休息時間逐戶走訪。每到一戶,工作人員手持《兩清兩改兩治理行動倡議書》,以“面對面宣傳、心貼心溝通”的方式,將政策紅利送到群眾家門口,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從“干部主導”向“全民參與”轉變。
駐村干部收集村民意見現場。
“以前我認為在自家房前屋后堆點東西很正常,參加村里面召開的院壩會后我思想轉變了,把自家房前屋后清理干凈,對自己身體健康有好處。我是一名老黨員,不但要自己搞好環境衛生,還要帶動群眾把衛生搞好,身體健康了得實惠的都是我們老百姓。”十字鄉青山村村民禪開忠說。
據了解,自平壩區“兩清兩改兩治理”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十字鄉以“清臟、治亂、增綠、提質”為目標,通過開展鄉村大掃除,移風易俗文藝走基層等方式,引導群眾樹立家庭環境衛生意識,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爭做家庭環境衛生整治的示范者、踐行者,并深入各村排查整治衛生死角、亂堆亂放等問題,累計清運垃圾100余噸,全力推動“兩清兩改兩治理”工作走深走實。
村民議事會現場。
“我們鄉黨委政府成立了‘兩清兩改兩治理’工作專班,由鄉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擔任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確保工作的高效推進。專班下設3個小組,分別負責清理垃圾、殘垣斷壁治理、改廁改圈和生活污水治理等;同時我們在全鄉積極營造良好的治理氛圍,通過張貼標語,村村通平臺的播放,發放宣傳資料,入戶進行宣傳,召開院壩會,建立微信群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兩清兩改兩治理’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答疑解惑,激發群眾的參與熱情。下一步,我們準備出臺‘兩清兩改兩治理’的實施細則和考評方案,夯實責任,做到精準定位。”十字鄉黨委委員、人大主席田軍說。
接下來,平壩區將持續深入推進“兩清兩改兩治理”工作,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鞏固工作成果,不斷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奠定堅實基礎,讓廣大農民群眾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圖/文 江群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