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深夜兩點,67歲的趙秋山拖著行李箱站在小區樓下,手機屏幕亮著女兒發來的信息:"爸,您怎么走了?有話好商量..."
老人顫抖著關掉手機,回想起三小時前外孫女梓涵趴在他耳邊說的那四個字,眼中滿含淚水。
"婉琪啊,不是爸狠心,實在是這個家...我待不下去了。"
老人望著樓上那盞還亮著的燈,想起兩個月前女兒接他來省城時的殷切模樣,再想想剛才聽到的那些話,心如刀絞。
"本以為晚年能享受天倫之樂,沒想到..."他搖搖頭,拖著箱子消失在夜色中。
01
九月的山村,秋風蕭瑟。趙秋山坐在老屋門前的竹椅上,看著對面山坡上那片泛黃的稻田,心里五味雜陳。
"秋山叔,您一個人在家,真不容易啊。"鄰居劉大嬸提著菜籃子路過,停下來跟他聊幾句,"我家老二昨天又打電話催我去城里呢,說那邊條件好,醫療也方便。"
趙秋山點點頭,沒多說什么。自從老伴三年前走了,他就一個人守著這個空蕩蕩的家。兩個女兒都在外地工作,大女兒婉琪在省城,小女兒婉瑩在南方那邊,平時就是打打電話,過年才回來一趟。
"爸,我接您來省城住一段時間吧。"那天晚上,大女兒婉琪的電話打過來,語氣前所未有的溫柔,"您一個人在家,我們都不放心。梓涵也想爺爺了,天天念叨著呢。"
趙秋山心頭一暖。六歲的外孫女梓涵,是他心頭的寶貝疙瘩。每次視頻通話時,小丫頭總是奶聲奶氣地叫著"爺爺爺爺",那模樣別提多可愛了。
"城里生活費用高,我這點退休金..."
"爸,您別擔心這些。"婉琪連忙打斷,"我和浩宇商量過了,我們現在條件還算可以,房子也夠住。您來了正好能幫我們看著點梓涵,她現在正是需要人管教的時候。"
聽女兒這么說,趙秋山心里暖洋洋的。這些年,他總覺得自己給孩子們添麻煩,沒想到女兒還這么需要他。
"那...那我考慮考慮。"
女兒的話聽起來這么誠懇,讓老人心動不已。
第二天一早,小女兒婉瑩的電話也來了:"爸,姐姐跟我說了,您就去吧。姐姐條件確實比我好,我這邊工作太忙,也照顧不到您。"
村里的老李頭聽說了這事,羨慕得不行:"老趙啊,你真是有福氣。我家那幾個崽子,一個個都在外面打工,誰肯接我去享福?"
"可不是嘛,"劉大嬸也湊過來,"婉琪從小就懂事,現在有出息了,能想著接您去城里養老,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好事啊。"
聽著鄰居們的夸贊,趙秋山臉上有光,心里卻還是有些忐忑。畢竟,他在這個山村生活了一輩子,要說一點不舍得,那是假的。
但想到能跟女兒一家團聚,能天天看著小外孫女長大,老人心里的天平還是傾向了那邊。
"行,我收拾收拾,過兩天就去。"最終,他還是答應了。
婉琪高興壞了,當天就訂了車票,還說要親自來接他。
"不用不用,我自己去就行。"趙秋山連忙擺手,"你們都忙,我一個老頭子,坐車還是會的。"
"那怎么行,第一次去我們那邊,路不熟悉。"婉琪堅持要來接,"而且您帶著行李,多不方便。"
聽女兒這么體貼,趙秋山心里更暖了。看來,女兒是真心想接他去享福的。
收拾行李的時候,他特意把老伴的遺像包得嚴嚴實實,還有一些舍不得丟的老物件。鄰居們都來送行,場面搞得跟過節似的。
"秋山叔,到了城里可別忘了我們這些老鄰居啊。"
"放心,等我適應了,就把你們都請過去玩。"趙秋山笑呵呵地答應著。
那一刻,他心里滿懷期待,以為自己的晚年生活要開啟新的篇章了。
02
女兒來接他的那天,開著一輛白色的小轎車,看起來確實挺體面的。婉琪穿著職業裝,整個人顯得干練又知性,跟小時候那個在田埂上瘋跑的野丫頭判若兩人。
"爸,路上辛苦了。"婉琪接過他的行李,"我們先回家,晚上給您接風洗塵。"
車子在城市的街道上穿行,趙秋山透過車窗看著外面高樓林立的景象,心里既新奇又緊張。這跟他生活了一輩子的山村真是天壤之別。
"您看,前面那個小區就是我們家。"婉琪指著前方一片嶄新的住宅樓群,"環境挺好的,綠化也不錯,您肯定住得習慣。"
電梯上到十二樓,一開門,小外孫女梓涵就撲了過來:"爺爺!爺爺!你終于來了!"
小丫頭長高了不少,扎著兩個小辮子,穿著粉色的公主裙,活潑得像只小麻雀。
"梓涵乖,讓爺爺先休息一下。"女婿林浩宇從廚房里出來,手里還拿著鍋鏟,"叔叔,您一路辛苦了。我正在做菜,都是您愛吃的。"
趙秋山環顧四周,房子裝修得確實不錯,三室兩廳,寬敞明亮。客廳里擺著真皮沙發,電視機比他家那臺大了好幾倍,各種家電一應俱全。
"這房子挺大的,你們日子過得不錯啊。"老人由衷地感嘆。
"還行吧,"婉琪謙虛地笑笑,"主要是想給梓涵一個好的成長環境。您住的房間我都收拾好了,床單被罩都是新的。"
看著女兒一家其樂融融的樣子,老人心里滿足極了。
晚飯特別豐盛,林浩宇的手藝真不錯,做了好幾道菜。梓涵坐在爺爺身邊,不停地給他夾菜,奶聲奶氣地說:"爺爺,這個好吃,那個也好吃。"
"我們梓涵真乖。"趙秋山樂得合不攏嘴,"爺爺以前怎么沒發現你這么會說話?"
"因為爺爺以前只能在手機里看到我,現在能天天陪著我了。"小丫頭說得一本正經,逗得全家人都笑了。
那天晚上,趙秋山躺在新房間的床上,心里暖洋洋的。房間雖然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潔,還專門給他放了一張寫字臺,說是讓他沒事的時候能寫寫字。
"這日子,比我想象的還要好呢。"他在心里默默念叨著。
接下來的日子,確實過得挺舒心。女兒每天上班,女婿也要工作,但都會關心他的起居。梓涵放學回來,總是第一個撲到他懷里,嘰嘰喳喳地說學校里的事。
趙秋山也不閑著,主動承擔起買菜做飯的任務。畢竟在山村生活這么多年,這些家務活對他來說不算什么。
不過,他很快發現女婿林浩宇有些潔癖。有一次他洗完菜,林浩宇過來又重新洗了一遍。
"叔叔,您洗得挺干凈的,我就是習慣再沖一下。"林浩宇解釋道,但語氣里有些勉強。
"爸,您別太累著。"婉琪看他忙前忙后,有些心疼,"我們是想讓您來享福的,不是來當保姆的。"
"沒事沒事,我在家也是閑著,能幫你們分擔一點是一點。"趙秋山擺擺手,"再說,看著梓涵健健康康地長大,我心里高興。"
鄰居們看到他,都很羨慕:"您女兒真孝順,能接您來城里養老。我們這些老頭老太太,想都不敢想。"
"是啊,婉琪從小就懂事。"趙秋山臉上有光,"現在有能力了,知道心疼老爸。"
那段時間,是他來到省城后最開心的日子。每天早上起來買菜,下午接梓涵放學,晚上一家人吃飯聊天,這種三代同堂的生活,正是他夢寐以求的。
小區里還有個老年活動中心,他偶爾也會去坐坐,跟其他老人下下棋、聊聊天。大家都夸他氣色好,說他女兒孝順。
"我這個女兒啊,從小就貼心。"他每次都這么回答,語氣里滿滿的驕傲。
03
好日子過了大概一個月,趙秋山開始覺得有些不對勁。
最先注意到的是女兒的狀態。
婉琪工作似乎越來越忙了,經常很晚才回家,回來后也顯得疲憊不堪。以前她還會跟他聊聊工作上的事,現在基本上吃完飯就回房間,說是要處理文件。
"婉琪最近工作很忙嗎?"有一次,趙秋山問女婿。
林浩宇愣了一下,然后點點頭:"嗯,她們公司最近有個大項目,壓力挺大的。"
但趙秋山總覺得哪里不對。女兒不光是累,還經常心事重重的樣子,吃飯時也心不在焉。
女婿林浩宇也有變化。以前他話就不多,但還會主動跟老人聊幾句。現在更是少言寡語,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有時候接到電話,就會走到陽臺上去接,聲音壓得很低。
而且他開始變得挑剔起來。趙秋山用過的碗筷,他總要重新洗一遍;老人坐過的沙發,他會悄悄地用濕巾擦拭;甚至連老人碰過的遙控器,他也要用紙巾包著才拿。
"爸爸接電話為什么要偷偷摸摸的?"有一次,梓涵好奇地問。
"大人的事,小孩子別管。"林浩宇的語氣有些急躁,這在以前是很少見的。
更讓趙秋山困惑的是,小外孫女也變了。以前活潑愛說話的梓涵,現在經常一個人坐在沙發上發呆,問她在想什么,她就搖搖頭說"沒有"。
最近,林浩宇的態度變得更加明顯。有一次,趙秋山想幫忙洗碗,林浩宇直接攔住了:"叔叔您休息吧,我來就行。"語氣里透著一股嫌棄,好像怕他把碗洗不干凈似的。
還有一次,老人想坐沙發看電視,林浩宇立刻拿出一條毛巾鋪在上面:"叔叔,您坐這個上面,比較舒服。"但趙秋山明顯感覺到,那不是為了他舒服,而是怕他弄臟沙發。
有時候,她還會問一些奇怪的問題。
"爸,您怎么起來了?"婉琪問。
"去個廁所。"趙秋山也沒多想,"你們還不睡?"
"馬上就睡了。"林浩宇站起身,"叔叔您先休息。"
回到房間后,趙秋山躺在床上,總覺得心里不踏實。雖然說不出具體哪里不對,但直覺告訴他,這個家里似乎有什么事情瞞著他。
第二天,小女兒婉瑩打電話來問候,聲音里透著關心:"爸,您在那邊還習慣嗎?"
"挺好的,婉琪他們對我都很好。"趙秋山如實回答。
"那就好,"婉瑩松了口氣,"我這邊工作太忙,暫時回不去看您。有什么需要,您就跟姐姐說。"
正說著話,婉琪從外面回來了,看到他在通電話,臉色微微一變:"爸,您在跟誰說話?"
"婉瑩,她問候我呢。"
"哦,那您聊吧。"婉琪說著要走,但腳步明顯放慢了,像是在聽他們的對話內容。
趙秋山敏感地察覺到了這一點,跟小女兒又聊了幾句就掛了電話。
04
十月底的時候,變化變得更加明顯了。
女兒夫妻倆經常在房間里關著門討論事情,聲音壓得很低,但能感覺到氛圍很緊張。有時候路過他們房門,能聽到激烈的爭論聲,但具體內容聽不清楚。
每當趙秋山經過時,里面的聲音就會突然停止,過一會兒才會重新開始。
"是不是工作上遇到什么麻煩了?"他關心地問婉琪。
"沒什么大事,就是公司里的一些事情。"婉琪敷衍地回答,"您別擔心,我們能處理好。"
但老人明顯能感覺到,女兒的臉色越來越差,眼圈也經常是黑的,顯然睡眠不足。林浩宇更是郁郁寡歡,有時候吃飯都心不在焉。
更讓趙秋山在意的是,每當他提起想回老家看看的時候,女兒總是有各種理由阻攔。
"爸,現在天氣轉涼了,您年紀大了,來回奔波容易感冒。"
"再說,您剛來不久,還沒適應這邊的生活呢。"
"要不等明年春天再說?到時候我陪您一起回去。"
總之,就是不讓他回去。
有一次,老家的劉大嬸打電話來,說想他了,問什么時候回去看看。趙秋山正要回答,婉琪就走了過來,很自然地接過電話:"劉嬸,我爸現在身體不太好,醫生建議他少奔波。等調養好了,再回去看您。"
掛了電話,趙秋山有些不解:"我身體挺好的啊,什么時候醫生說我不能奔波了?"
"爸,您上次體檢不是說血壓有點高嗎?"婉琪耐心地解釋,"醫生說老年人要注意,不能太勞累。"
趙秋山想起來,確實有過一次體檢,但當時醫生只是說血壓略微偏高,讓注意飲食,并沒有說不能出門。
女兒的關心讓他感動,但心里總覺得哪里不對勁。
還有一件事讓他印象深刻。那天他想去銀行取點錢,準備給梓涵買點零食,結果發現銀行卡不在身邊。
"婉琪,我的銀行卡呢?"
"在保險柜里啊,我幫您保管著呢。"婉琪說,"您要用錢直接跟我說就行,我給您取。"
"我就想取點零花錢,不用麻煩你。"
"不麻煩,您說要多少,我現在就去給您取。"婉琪堅持要代勞,"反正我對這邊的銀行比較熟悉。"
雖然女兒的理由很充分,但趙秋山心里還是有些別扭。畢竟這是他自己的錢,為什么不能自己保管呢?
但看女兒一臉真誠的樣子,他也不好多說什么。
梓涵的變化也越來越明顯。小丫頭以前總是纏著他講故事,現在卻經常一個人坐在角落里,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梓涵,怎么了?不開心嗎?"他關心地問。
"沒有,"小丫頭搖搖頭,但眼神閃躲,"爺爺,您會一直住在我們家嗎?"
"怎么了?不想爺爺住在這里?"
"不是的,"梓涵趕緊搖頭,"我是想...想..."
"想什么?"
小丫頭看了看周圍,確認父母都不在,才小聲說:"媽媽說,您住在這里不習慣,可能要搬到別的地方去。"
"什么別的地方?"趙秋山心里一緊。
"我也不知道,"梓涵搖搖頭,"反正媽媽是這么說的。"
那天晚上,他特意觀察了一下女兒夫妻的反應。果然,吃飯的時候,兩人都顯得心不在焉,而且時不時地看向他,眼神有些復雜。
小女兒婉瑩再次打電話來的時候,通話時間明顯比以前短了很多。
"爸,您身體還好吧?"
"挺好的,就是..."趙秋山想說些什么,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就是什么?"
"沒什么,挺好的。"他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心里的疑慮。
掛了電話后,他發現婉琪就站在客廳里,似乎一直在聽他們的對話。
"爸,婉瑩說什么了?"
"沒說什么,就是問候一下。"
"哦,"婉琪點點頭,但神情有些不自然,"她工作忙,您就別老是給她打電話了,免得影響她。"
趙秋山有些不解:"我又沒有經常給她打電話,都是她主動打過來的。"
"我是說,她主動打過來的時候,您也別聊太久。畢竟她在外地,電話費挺貴的。"
這個理由聽起來有些牽強,但趙秋山也沒有反駁。只是心里的疑慮越來越重了。
十一月初的一個晚上,他失眠了,起來到客廳喝水。經過梓涵的房間時,聽到小丫頭在說夢話:"不要...不要送爺爺走..."
這句夢話像一根刺,深深地扎進了他的心里。
深夜,趙秋山睡得不安穩,迷糊中聽到客廳有壓抑的說話聲。
女兒和女婿在輕聲討論著什么,語氣聽起來很著急,但具體內容聽不清楚。
老人正想起身去廁所,忽然感覺有人輕輕拍他的肩膀。
回頭一看,是外孫女梓涵,小姑娘不知什么時候醒了,正睡眼惺忪地站在床邊。
她看起來有些緊張,小手緊緊攥著睡衣的衣角,眼中閃爍著與年齡不符的憂慮。
梓涵左右看了看,確認沒有其他人,才湊到爺爺耳邊,用只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輕輕說了四個字。
短短四個字,卻如晴天霹靂般擊中了趙秋山的心臟。
他不敢置信地看著外孫女,小丫頭點了點頭,眼中滿含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