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外交部網站發布第三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聯合聲明,全文如下:
2025年5月28日至5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建交太平洋島國(以下簡稱“各方”)舉行第三次外長會。會議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主持,基里巴斯總統兼外長馬茂、紐埃總理兼外長塔格拉吉、湯加王儲兼外交大臣圖普托阿、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外長羅伯特、所羅門群島外長阿格瓦卡、瓦努阿圖外長阿蒂、巴布亞新幾內亞外長特卡琴科、庫克群島外長艾利卡納、瑙魯副外長庫恩、斐濟外交部協理部長兼議會副議長奎里奎里塔布阿出席,薩摩亞政府代表馬里納大使與會。太平洋島國論壇副秘書長納亞西代表論壇秘書長應邀參加。與會各方就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關系及共同關心的議題深入交換意見,達成廣泛共識。
一、各方回顧近年來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關系取得的積極進展,重申將致力于深化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太平洋島國命運共同體。
二、中方重申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國發展同太平洋島國關系政策:充分尊重島國主權和獨立,充分尊重島國意愿,充分尊重島國民族文化傳統,充分尊重島國聯合自強。強調中國對太平洋島國的幫助不附加政治條件,不強加于人,不開“空頭支票”。呼吁各國在發展同太平洋島國關系時堅持島國自主、堅持發展為先、堅持開放包容。太平洋島國對此表示支持和歡迎。
三、各方一致認為,要堅持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尊重國際法。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應尊重各自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尊重各自國家人民自主選擇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恪守互不干涉內政原則。
四、各方重申在涉及各自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理解和支持。各方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灣獨立”,致力于實現國家統一,這一立場在會議上得到廣泛理解和支持。各方強調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權威性。中方也堅定支持太平洋島國維護自身主權和獨立。
五、太平洋島國認同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愿同中方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方歡迎更多太平洋島國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各方呼吁國際社會向太平洋島國提供更多技術、資金和人道主義支持,幫助太平洋島國實現自主可持續發展。中方表示將繼續在力所能及范圍內為太平洋島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提供支持和幫助。
六、各方一致同意繼續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同《藍色太平洋2050戰略》緊密對接,為促進地區繁榮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各方同意在中國—太平洋島國應急物資儲備、應對氣候變化、減貧與發展、防災減災、菌草、農業、警務培訓等7個合作平臺框架內,依據各國國情,確定優先合作事項。各方同意繼續加強教育、文化、旅游、衛生、媒體等各領域交流合作,擴大地方交往。各方一致同意探索中國同各島國開通更多直航的經濟可行性。
七、各方認同貿易在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承諾通過供給側能力建設、促進貿易和太平洋島國產品準入中國市場等進一步增強貿易合作。
八、各方愿一道為太平洋地區和平、發展和穩定作出積極貢獻,堅定維護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為基石的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和《南太平洋無核區條約》。
九、各方充分認識到管理和保護太平洋及其資源對太平洋島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承認太平洋島國在氣候變化不利影響面前的脆弱性,認為應按照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應對,將共同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全面有效實施。各方呼吁發達經濟體在國際減緩氣候變化及增強氣候韌性倡議中發揮帶頭作用。中方致力于繼續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為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支持。
中國同太平洋島國成功召開第三次外長會
2025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同基里巴斯總統兼外長馬茂在廈門共同主持第三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紐埃總理兼外長塔格拉吉、湯加王儲兼外交大臣圖普托阿、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外長羅伯特、所羅門群島外長阿格瓦卡、瓦努阿圖外長阿蒂、巴布亞新幾內亞外長特卡琴科、庫克群島外長艾利卡納、瑙魯前總統、現副外長庫恩、斐濟外交部協理部長兼議會副議長奎里奎里塔布阿、薩摩亞政府代表馬里納、太平洋島國論壇副秘書長納亞西等與會。
王毅表示,今年是中國開始同太平洋島國建立外交關系第50個年頭,雙方的友好紐帶跨越山海、綿延不斷。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化,中國始終視太平洋島國為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雙方關系的發展生動詮釋了“友好不分先后,合作不分大小”。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四個充分尊重”是中方同島國關系的根本遵循。在習近平主席和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戰略指引下,中國—太平洋島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呈現新活力、取得新成就、邁上新臺階。
王毅表示,中國同太平洋島國的合作順應歷史潮流,回應時代命題,結出豐碩成果,造福島國人民,既成就了彼此,也促進了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為大小國家和平共處樹立了標桿,為全球南方團結謀發展作出了表率。
王毅就構建中國—太平洋島國命運共同體提出六點建議:
一是堅持相互尊重。中方將堅定捍衛不干涉內政這一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堅定支持島國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臺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成果之一,也是戰后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不容置疑的歷史和法理事實,聯大第2758號決議的權威性不容挑戰。相信島國將繼續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支持中方正義立場。
二是堅持發展為先。中方愿同島國共同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引向深入。加快推進雙邊自貿協定商談,加強農漁業技術示范和培訓合作,擴大旅游合作。支持島國警務能力建設。
三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中方愿同島國加強脫貧減貧、基層治理等領域經驗交流,年內將實施200個“小而美”的民生項目,派遣7批56名醫療隊員,包括更多中醫醫生,為促進島國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四是堅持交流互鑒。雙方要加強媒體、青年、婦女、體育等領域人文交流,像親戚一樣常來常往。中方愿同島國開展南島語族聯合考古與研究,拓展文化遺產保護交流合作,探索成立智庫對話機制,支持島國可持續發展。
五是堅持公平正義。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各國人民期盼走向一個更加文明、繁榮、進步的時代。中方愿同島國一道,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六是堅持同舟共濟。中方愿加強同島國在氣候全球治理中協調合作,推動《巴黎協定》全面有效實施,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敦促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能力建設支持。中方堅持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為島國增強氣候韌性提供幫助。
王毅強調,當今世界并不太平,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沉渣泛起,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勢回潮。面對時代之變、歷史之變,中方堅信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唯一正確選擇。中國矢志不渝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堅定不移站在國際公平正義一邊、歷史正確一邊、廣大發展中國家一邊,始終如一做全球南方國家可信、可靠的伙伴。太平洋的遼闊在于海納百川而不拒細流,人類文明的進步在于匯聚眾力而共克時艱。中方愿同各方攜手構建中國—太平洋島國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
外方高度贊賞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四個充分尊重”原則、三大全球倡議,感謝中方長期以來為島國發展提供的寶貴支持。太平洋島國珍視同中方友誼。對華合作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主權平等基礎上,是島國的自主決定,符合島國根本利益,有利于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和發展繁榮。外方一致重申堅定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支持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強調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權威性。期待借鑒中國在可持續發展、藍色經濟、防災減災、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經驗,深化基礎設施、氣候變化、醫療衛生、綠色發展、經貿投資等領域合作,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太平洋島國愿同中方加強團結合作,堅持多邊主義,維護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共同打造和平繁榮的太平洋地區。
各方一致通過《第三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聯合聲明》。中方還發布落實此次外長會共識的舉措清單,其中包括《中國深化同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倡議》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