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丁少恒
近年來,伴隨著俄烏沖突推動歐洲減少油氣消費、特朗普上臺后攪動世界油氣供需格局、中國石油需求逐步達峰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影響,全球能源轉型日益成為各個國家、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從能源市場長期變化趨勢、國際大石油公司近期動向等方面開展分析,可以為油氣公司把握能源轉型的方向、提前做好業務優化及布局提供一定的參考作用。
來源:視覺中國
從全球能源市場來看,呈現三方面特點。一是一次能源需求增速總體放緩。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的數據,以疫情前2019年的正常年份作為基準,2019年—2023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量年均增速為1.4%,較2015—2019年年均1.7%的增速明顯放慢,預計在“十五五”期間進一步回落到1.2%,主要原因是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慢、以中國為代表的多個國家能源消費的綠色低碳化進程加快。二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扮演的角色出現分化,主要體現在發達國家轉型趨緩、政策回擺,發展中國家卻加大了能源轉型的力度。比如,特朗普二次上臺后即退出了《巴黎協定》,轉向加大利用化石能源和核能;歐洲受到經濟下行、缺乏充足轉型財力,以及內部政治局勢不穩定的影響,一系列綠色新政落實困難;通過新能源技術迭代與產業結構深度調整,中國以高強度政策驅動疊加技術優勢,確立了全球能源轉型核心引領者的地位,成為低碳技術輸出與標準制定的重要主體;中東、非洲地區過于依賴能源財政的國家,也在加大新能源領域的投資和利用,以期實現經濟增長的多元化。三是國際氣候治理“南北分歧”加劇。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圍繞發展權和出資責任博弈。2015年簽署的《巴黎協定》中提出的“2030年全球實現1.5℃溫控目標”的可能性降低。
在全球能源需求增速放慢、不同國家能源轉型趨勢出現分化但總體仍向綠色低碳方向發展的行業背景下,國際大石油公司的業務經營范圍也在相應進行調整。一是通過戰略收縮與資本再分配,強化上游業務的核心地位并提升短期收益。從業績貢獻來看,2024年,埃克森美孚、道達爾等公司上游業務凈利潤占比均超50%,成為主要盈利來源。石油公司的資本向高回報項目傾斜,聚焦低成本、短周期項目,降低盈虧平衡成本。比如,美國頁巖盆地(二疊紀)、圭亞那深水油田等新項目的產量顯著提升;埃克森美孚的盈虧平衡目標設定為低于30美元/桶;英國石油公司(BP)暫停海上風電投資;殼牌減少可再生能源投入,轉向高利潤LNG項目。二是煉油利潤率顯著下滑,煉化業務布局向高利潤市場,以及高附加值化工產品方向轉移。比如,埃克森美孚能源產品收益同比減少67%,雪佛龍煉油業務利潤降幅超過70%。雪佛龍通過收購美國休斯敦煉油廠,使其在美國煉能占比提升至60%。2024年,化工項目收益開始顯現,成為利潤的重要補充。例如,埃克森美孚與沙特SABIC合資的乙烷裂解項目預計到2025年化工業務息稅折舊前利潤較2021年增長133%。三是加油站終端業務策略出現分化。歐洲公司更加注重客戶體驗。比如,英國石油公司(BP)將“便利零售和移動出行”納入戰略核心,通過客戶忠誠系統提升附加值;殼牌加大整合“加油—充電”支付系統。美國公司則側重低成本擴張。比如,雪佛龍和埃克森美孚通過特許經營模式快速擴展北美加油站網絡,目前自營站點比例已不足10%,以實現成本控制。
來源:加油站服務指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