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我剛從監獄出來,想辦個身份證。”李建國小心翼翼地說道。
年輕警察張明點點頭,開始在電腦上查詢信息。
幾分鐘后,張明盯著屏幕,臉色突然變得煞白,手開始顫抖……
01
監獄的鐵門緩緩打開,發出沉重的“咣當”聲。
李建國站在門口,深深吸了一口外面的空氣。
十二年了,整整十二年。
他手里緊緊握著一個破舊的塑料袋,里面裝著入獄時的幾樣物品:一塊手表、一張已經發黃的照片,還有幾十塊錢。
陽光刺得他瞇起了眼睛。
這么多年沒有見過這樣明亮的陽光了。
李建國今年五十三歲,花白的頭發有些凌亂,臉上刻著歲月的痕跡。
十二年前,他還是個意氣風發的生意人。
那時候他經營著一家小工廠,生活雖然談不上富裕,但也算過得去。
可是一場經濟糾紛改變了一切。
為了挽救即將倒閉的工廠,他鋌而走險,做了一些違法的事情。
結果不僅工廠保不住,自己也鋃鐺入獄。
十二年的牢獄生活,讓他深刻反思了過去的錯誤。
現在,他只想重新開始,做一個普通人。
李建國望著遠方的城市,那里有他的家鄉。
不知道十二年過去了,家鄉變成了什么樣子。
不知道當年的那些人,現在都怎么樣了。
他邁開步子,向著長途汽車站走去。
背影顯得有些蒼老,但步伐卻很堅定。
長途客車在公路上顛簸前行。
李建國坐在靠窗的位置,看著窗外飛馳而過的風景。
十二年前,這條路還是泥土路,現在已經變成了寬闊的柏油馬路。
路邊多了很多新建的房子,還有一些他從未見過的商鋪。
變化真大啊。
車上的乘客都在用一種叫“智能手機”的東西。
李建國看得有些好奇,這在十二年前是沒有的。
時代變了,科技發展得這么快。
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女兒小雅。
十二年前她還在上中學,現在應該已經是大人了吧。
不知道她過得怎么樣,有沒有結婚。
想到這里,李建國的心情有些復雜。
當年因為自己的事情,給家人帶來了多大的傷害啊。
女兒那時候才十五歲,正是需要父親的年紀。
可是自己卻因為犯錯進了監獄。
這些年來,他最大的痛苦就是對家人的愧疚。
特別是對女兒,他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
車子經過一座橋時,李建國看到了熟悉的河流。
這條河他小時候經常來玩,夏天還會在這里游泳。
看到這些熟悉的景色,他知道快到家了。
心情既激動又緊張。
激動的是終于回到了故鄉,緊張的是不知道會面臨什么。
三個小時后,客車終于到站了。
李建國下車時,差點認不出這個地方。
車站變得更大更現代化了,周圍都是高樓大廈。
他在車站門口站了一會兒,努力辨認著方向。
最終,他認出了遠處的一座山,那是他兒時經常爬的山。
有了這個標志,他就不會迷路了。
02
李建國知道,重新開始生活的第一步就是辦理身份證。
十二年前的身份證早就過期了,現在什么事都做不了。
他問了幾個路人,找到了戶籍所在地的城南派出所。
派出所也比十二年前變化很大。
以前是一座老舊的平房,現在是一棟嶄新的三層小樓。
門口掛著“為人民服務”的牌子,看起來很正規。
李建國在門口站了一會兒,深深吸了一口氣。
說不緊張是假的,畢竟這是他出獄后第一次和警察打交道。
他推開門走了進去。
大廳里很明亮,有幾排椅子供人等候。
墻上貼著各種辦事流程和注意事項。
李建國看了看,找到了身份證辦理窗口。
窗口前排著幾個人,他站到了隊伍后面。
前面有個老太太在咨詢戶口遷移的事情,工作人員耐心地給她解釋。
還有個年輕人在補辦身份證,說是丟了急著用。
李建國靜靜地等著,觀察著周圍的環境。
這里的工作人員看起來都很專業,態度也很好。
不像他印象中的那樣嚴肅可怕。
二十分鐘后,終于輪到他了。
接待他的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年輕警察。
胸前的銘牌上寫著“張明”。
“您好,請問辦什么業務?”張明禮貌地問道。
“警察同志,我想辦個身份證。”李建國有些緊張地說。
“好的,請您先填一下這張表格。”張明遞給他一張申請表。
李建國接過表格,仔細地填寫著。
姓名:李建國。年齡:53歲。住址:...
填到“職業”一欄時,他猶豫了一下。
現在算什么職業呢?無業?
最后他寫了“暫無”。
填完表格,他把表格遞給了張明。
張明接過表格,開始核對信息。
“李建國,1971年出生,是嗎?”
“對,對的。”李建國點頭。
“您的戶口本帶了嗎?”張明問。
“這個...我沒有戶口本。”李建國有些為難。
張明抬頭看了看他,“那身份證呢?”
“身份證過期很久了,我...我剛從監獄出來。”李建國小聲說道。
聽到這話,張明的表情沒有任何變化。
他見過各種各樣的人,對此已經習以為常。
“沒關系,我可以在系統里查到您的信息。”張明說,“您稍等一下。”
他轉身面對電腦,開始敲擊鍵盤。
“您是因為什么案件?”張明一邊操作一邊問。
“經濟犯罪,判了十二年。”李建國老實回答。
“嗯,我需要查一下您的詳細信息,可能需要幾分鐘。”
張明的手指在鍵盤上快速移動著。
李建國坐在對面,有些緊張地等待著。
他看著張明專注工作的樣子,心里不禁感慨。
這個年輕警察看起來很專業,也很有禮貌。
不像他想象中的那樣對刑滿釋放人員有偏見。
“您是本地人嗎?”張明在等待系統響應時問道。
“是的,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李建國回答。
“那您應該發現變化很大吧?”張明笑了笑。
“確實變化很大,幾乎認不出來了。”李建國也放松了一些。
“這幾年發展得很快,特別是這兩年。”張明說。
“我看到路上都是新房子,還有很多我不認識的商店。”
“是啊,現在網購發達了,很多新業態。”張明解釋道。
兩人聊了幾句,氣氛變得輕松了一些。
李建國覺得這個年輕警察人很不錯。
沒有因為他是刑滿釋放人員就另眼相看。
這讓他心里暖暖的。
03
電腦屏幕上出現了查詢界面。
張明輸入了李建國的身份證號碼和姓名。
系統開始搜索相關信息。
“稍等一下,系統反應有點慢。”張明說。
李建國點點頭,繼續等待。
他看著張明認真工作的樣子,心里有種莫名的好感。
這個年輕人工作很認真,也很有耐心。
不像有些公務員那樣推三阻四的。
過了幾分鐘,電腦屏幕上開始顯示信息。
首先出現的是基本資料:姓名、性別、出生日期等。
然后是戶籍信息、家庭成員信息。
張明仔細地查看著這些資料。
“李建國,1971年3月15日出生,對嗎?”
“對,沒錯。”李建國確認。
“住址是...春光路128號?”
“對,那是我以前的住址。”李建國說。
“現在還住那里嗎?”張明問。
“我...我現在還沒有固定住址。”李建國有些尷尬。
剛出獄,確實沒有地方住。
他打算先找個旅館住幾天,再慢慢找房子。
“沒關系,我們可以暫時用原地址。”張明理解地說。
他繼續在系統中查看其他信息。
戶籍資料、家庭關系、歷史記錄等等。
每一項都要仔細核對。
李建國看著張明專注的樣子,心里有些感動。
這么多年了,很久沒有人對他這么耐心過了。
監獄里的管教雖然也不錯,但那種感覺不一樣。
這種被平等對待的感覺,讓他覺得自己真的重新回到了社會。
“您在外地有親屬嗎?”張明突然問道。
“沒有,就這一個地方有戶口。”李建國回答。
張明點點頭,繼續查看電腦。
屏幕上的信息越來越多,他需要一項一項地核實。
張明繼續滾動鼠標,查看李建國的詳細信息。
系統顯示的內容很全面,包括家庭成員關系。
當他看到“家庭成員”這一欄時,頓時就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