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萬象城(圖源:蔚來官網)
當中國技術團隊在沙特沙漠中調試光伏逆變器時,當阿聯酋商場里掃碼支付中國手機的消費者排起長龍時,當卡塔爾世界杯場館亮起“中國智造”的燈光時,一場規模空前的經貿合作正沿著“一帶一路”的軌跡在中東北非地區逐步展開。
資源稟賦與轉型野心的雙向奔赴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交融框架下,中國與海灣國家間緊密的經貿合作正開辟全新維度。中東主權財富基金與大型能源企業不再滿足于傳統的能源貿易模式,其投資中國市場的邏輯發生了質的躍遷。從單純依賴能源出口與基建項目參與,轉向系統性地尋求在高技術、新能源及先進服務領域的戰略協同與股權布局。
中國政府持續推動的“一帶一路”建設,為中國與中東深化科技與產業合作鋪設了制度性軌道。海灣國家政府和企業已清晰地認識到,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規模龐大的消費市場,中國的創新活力與市場縱深是其實現“2030愿景”、“2071百年計劃”等宏大轉型戰略不可或缺的關鍵資源。
投資數據清晰描繪著這一趨勢:在最新可統計的2017年至2021年的5個年份區間內,沙特、阿聯酋和科威特作為中東投資中國的核心力量,分別貢獻了約1.88億美元(占比56%)、年均約2000-3000萬美元(占比33%)和占比約9%的對華投資份額。
盡管中東資本目前在華投資總額仍處于顯著成長階段,但相較過往布局的能化板塊與地產領域,其已大步邁入以新材料、新能源、先進制造和數字服務為代表的新賽道。這表明中東投資者的價值取向正在加速向中國科技創新的核心地帶靠近。
能源聯姻的技術升維:沙特阿美的戰略棋局
全球能源轉型浪潮下,中國經濟的穩健發展帶來了對高端清潔能源和先進化工產品的巨大需求。中東能源巨頭早已洞察這一結構性機會,并積極轉變在華合作模式,將資本與技術深度融合。
2023年3月27日達成的戰略合作堪稱模板:沙特阿美豪擲36億美元戰略性收購榮盛石化10%股權。這筆交易具有多重深遠影響。從供應安全角度看,它為榮盛石化——全球最大的單體煉化基地之一,鎖定了至關重要的每日48萬桶、占其年總加工能力約60%的長期穩定原油供應。這成為中國能源安全網絡中的重要錨點。
更為關鍵的是其對中國石化產業技術升級的催化效應。沙特阿美在頂尖化工產品開發、全球化銷售網絡布局上的巨大優勢,與榮盛石化向尖端石化新材料領域的發展藍圖高度契合。
雙方合作重點包含技術許可與聯合研發,這將顯著加速中國在高端特種化學品、高性能聚合物等長期“短板”領域的突破進程。通過技術協同賦能產業鏈的高端化躍升,傳統“資源換資本”的合作格局正邁向“資本+技術共創價值”的新高度。
綠色賽道:中東資本錨定中國新能源智能汽車
中東國家在推動本國經濟多元化轉型中,普遍將新能源與智能化交通作為戰略支點。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所展現的全鏈條制造能力、快速迭代的智能化水平和豐富多元的產品矩陣,使其成為全球綠色交通創新的“燈塔”。這種先發優勢吸引了中東資本密集投資中國頭部智能電動車企。
2023年6月,蔚來汽車宣布與阿聯酋阿布扎比CYVN Holdings達成總額約11億美元的戰略投資協議,涵蓋新股增發和老股受讓,交易完成后CYVN將持有蔚來約7%股份。此舉極大加強了蔚來的資金儲備,更使其獲得了進軍中東這一重要增量市場的寶貴跳板與戰略資源支持。
此前的布局更揭示出中東資金的系統性眼光:沙特投資部與華人運通簽署高達56億美元的投資協議;卡塔爾投資局與阿聯酋穆巴達拉發展公司先后戰略入股小鵬汽車。
這些主權財富基金與投資機構的高調入場,為中國新能源車企業在高強度研發投入與全球化市場開拓的關鍵階段提供了強力資本支撐,成為驅動中國“新勢力”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助力。
制造業與數字科技的融合共振
中國與中東在高科技領域的投資合作遠不止于前述產業。在制造業升級層面,中東國家普遍將振興本土高端制造作為經濟多元化的關鍵支柱。中國作為全球制造業體系的核心環節,其在智能制造、自動化裝備及復雜工業品解決方案上的領先實踐,能夠系統性地支持中東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反過來,中東經濟體人均收入水平高、消費市場空間廣闊、具備輻射歐亞非大陸的地理樞紐優勢,為有志于拓展海外版圖的中國制造企業提供了優質的發展腹地。
在數字經濟領域,高度契合的增長空間同樣廣闊。中東互聯網滲透率高,但其整體數字生態系統仍處于建設早期,尤其在電商規模、數字支付滲透率以及面向政府與企業的深度云服務方面存在巨大潛力。作為全球數字經濟的先鋒,中國企業攜電商運營、金融科技、智慧城市構建和人工智能應用等方面的成熟方案與領先技術,積極切入中東市場。
這不僅能切實服務于中東各國提升數字競爭力與智慧治理水平的國家戰略需求,也為中國數字巨頭開辟了體量巨大的新增市場空間,促進雙方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前沿技術的深度融合創新與合作共贏。
中國與中東兩大經濟體的科技合作正進入深水區。這種跨越大陸的資本流動、技術共享與市場交融,在雙方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窗口期加速展開,承載著遠超商業本身的時代意義:既為中東經濟體突破“石油依賴癥”提供強大的外部驅動力,也賦予中國科技創新成果更大維度的全球實踐舞臺。這條雙向奔赴的新技術絲路,正穩步邁向共生、共榮、共享的發展新紀元。
來源:香港經濟導報
作者:本刊記者 蘆夢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