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擴軍的事情真是懸在半空中,眼看著七月底就要做出決定,滬、浙、皖三地的球隊爭得不可開交,真有點亂了套。輪到13支球隊輪流休息,這種安排簡直讓人尷尬,球迷正看得興致勃勃,突然就沒了場子,誰受得了這種冷場?
明年擴軍到16隊的計劃思路雖然不錯,但要讓外省球隊加入可不是簡單簽個文件就能搞定的。蕪滁馬聯隊的呼聲最高,有其道理可言。比如,馬鞍山到南京的高鐵只需18分鐘,去合肥看中甲可得多花不少時間。而滁州的輕軌還能直達南京南站,蕪湖的球迷下班后趕晚場也是毫無壓力??墒?,行政區劃的限制像堵墻一樣,隔壁省球隊想參賽得經過總局的特批,具體程序誰也搞不清楚。
常州把主場搬遷到4萬座的奧體中心,甚至還在賣站票,而徐州奧體的上座人數更是擠進了30000人,創下了新紀錄。在這樣的熱度下,拒絕外省球迷的做法實在說不過去。像上海那邊派業余隊加盟就挺聰明,申花和海港的職業隊已經很強了,然而草根足球依然需要蘇超這樣的土壤。
浙江的湖州借著太湖文化打出名號,嘉興則表示要叫出歷史足球底蘊,杭州想靠省會資源進來硬插隊。安徽這邊則更熱鬧,合肥固守省會的名頭,但球迷的熱情卻讓人有些懷疑,而滁州則直接亮出了高鐵時刻表,誠意滿滿。三地的競爭就像三國演義一樣激烈。
其實,長三角外卡賽方案可能是最靠譜的解決辦法。這可以讓想要加入的城市先進行預選賽,既能測試實力又增加知名度。美洲杯和金杯賽之前就有類似的做法,既能保留江蘇的特色,又能解決輪空的問題。
再說到縣級球隊,他們的獨立訴求也是合理的,新沂要單飛,95個縣市也都蠢蠢欲動。設立分級聯賽的想法相當實際,縣級隊打大區賽,地市隊參加總決賽,這樣全民參與的同時也不會拉低水平,商業價值更是潛力巨大。今年中超只有9個贊助商,而蘇超卻硬是塞了19家進來。江蘇銀行800萬的冠名費不到中超的十分之一,效果卻遠超許多職業聯賽。
伊利甚至搞了無人機拼球隊徽,而京東在球場邊賣當地特產。有球迷調侃說,看蘇超可以領蘿卜干,比中超的天價票實在多了。散裝江蘇的梗現在還在發酵,宿遷對陣徐州被稱為楚漢大戰,而南京與無錫的對戰成為了鹽水鴨水蜜桃之戰。連虎撲都抓緊時間開了江蘇聯專區,燒烤攤的電視全在放蘇超直播。
有位蘇州的老哥說自己被感動到了:以前覺得自己那邊熱鬧就行,現在發現和安徽的兄弟們一起加油更有勁。行政區劃真的不該限制老百姓的熱情,家門口能瘋狂起來才是真正的實力。就看這七月的決策,能不能打破那千年的障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