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毛主席一生有過30多位秘書,卻很少有人知道毛主席還有一位兼職秘書,他在毛主席面前能言善辯,毛主席對他的才能和膽識都十分欣賞,特地請他給自己當兼職秘書。
毛主席的這位兼職秘書就是李銳,他是一位鮮為人知的老革命家。1917年,李銳出生在湖南平江縣的一戶人家,他自幼聰明好學,在遠近聞名的“小神童”,17歲那年他考上了國立武漢大學,主攻機械專業。
李銳在校期間深受進步思想影響,他從1936年開始投身學生運動,并與北平方面的學生組織取得了聯系,從事宣傳方面的工作。在日寇全面侵華之后,李銳主要從事抗戰宣傳方面的工作,長期在《解放日報》任職。
在解放戰爭時期,李銳仍主要從事宣傳工作,新中國建立之初,李銳擔任過湖南宣傳部部長,燃料工業部水電建設總局局長,由此可見李銳在建國之初的職務并不低,他的能力自然是得到組織認可的。
1958年1月,在南寧召開會議期間,眾人討論了關于三峽的建設問題,為了搞清楚具體的情況,毛主席還特地安排飛機,把林一山接到了南寧開會,此人是搞水利的專家,李銳也到了會場。
沒想到林一山和李銳在毛主席面前進行了一場辯論,林一山建議馬上動工進行三峽工程的建設,李銳卻是堅決反對,他指出三峽工程操之過急,這樣做事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主觀性,恐怕是十年也修不好。
兩人堅定自己的觀點互不相容,在毛主席面前辯論了兩小時有余,毛主席見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站出來建議,讓他們各自寫一篇文章,三天之后交上來,到時候再決定聽取誰的建議。
三天之后,林一山寫了兩萬字的報告,李銳只寫了八千字的報告,毛主席在看過兩人的報告之后,最后決定采納李銳的意見。通過這件事,毛主席發現了李銳的才能,便提出讓李銳給自己當秘書。
換作其他人肯定非常高興給毛主席當秘書,不過李銳卻恰恰相反,他直接拒絕說:“恐怕不行,自己在水電方面的工作忙得很!”于是毛主席退一步說:“這是兼職的嘛!”李銳聽聞此言只好答應了。
就這樣李銳成為了毛主席的兼職秘書,雖然只是兼職,但是李銳十分盡職盡責。1958年7月,各地陸續出現了“放衛星”的報道,比如河南小麥畝產七千多斤,某地花生畝產萬斤之類的。
同年8月,李銳調任水利電力部副部長,當時毛主席對鋼產量也提出了翻一番的要求,李銳表示,在工業大力發展的形勢下,電力的供應將出現嚴重不足的情況,短期內是難以改變現狀的。
1958年11月,在武昌召開了一次擴大會議,會議期間毛主席單獨把李銳叫到住處談話,期間李銳問毛主席:“您是農村長大的,相信畝產萬斤嗎?”毛主席聽后哈哈大笑了。
隨后在會議上,原定1959年的鋼產量被減少700萬噸,由此可見李銳的話起了作用。此后李銳兩次寫信提醒毛主席“寧肯少些,但要好些。”后來在八屆七中全會上,毛主席當眾表揚了李銳,并感謝他對自己的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