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情節皆為虛構,人物、地點、事件是基于藝術表達的創作,與現實無關。所用圖片并非真實人物影像,僅作輔助敘事。本文借虛構故事傳遞積極價值觀,呼吁讀者遵紀守法,弘揚友善、正義等正能量,共建和諧社會。
為救丈夫難言之隱并延續香火,贛西農婦阿梅暗中泡制了一壇特殊藥酒。
她滿懷希望苦等了三個月,只盼藥酒啟封能帶來轉機。
豈料天有不測風云,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將她所有的期盼與平靜徹底撕碎,把這個本就搖搖欲墜的家推向了更深的未知。
01
贛西的群山,像是大地的皺紋,深刻而蒼茫,將王家坳這個小小的村落,緊緊地鎖在褶皺深處。
村子不大,幾十戶人家,泥墻黑瓦,散落在山坳里,炊煙裊裊升起時,才顯出幾分生氣。
阿梅就是從另一道山梁那邊嫁過來的。
那年她剛滿十九,皮膚白凈,眼睛像是秋夜里的星子,亮晶晶的,透著對新日子的期盼。
嫁的是王家坳的王大強。
大強人如其名,長得高高壯壯,肩膀寬厚,是把干農活的好手。
只是這性子,卻像山坳里常年不化的霧,悶得很,一天也說不了幾句話。
剛嫁過來的時候,阿梅也曾想過,石頭焐久了也能焐熱,人心大約也是如此。
可三年過去了,大強那塊“石頭”,依舊冰涼。
他們的家,在村子最東頭,三間土坯房,一個小院子,院墻是用石頭和黃泥壘起來的。
屋里光線有些暗,即使是白天,也帶著一股潮濕的泥土氣。
阿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喂豬,喂雞,然后去灶房生火做飯。
大強總是等飯菜都擺上桌了,才默默地從里屋出來,默默地吃飯,又默默地扛起農具下地。
兩人一天里說的話,屈指可數,大多是阿梅問,大強嗯一聲,或者搖頭點頭。
夜,是最難熬的。
那盞昏黃的煤油燈,是屋里唯一的光源,映著阿梅年輕卻漸漸失了神采的臉。
她和衣躺在床的里側,大強睡在外側,中間隔著一段距離,像是楚河漢界,誰也不愿輕易跨越。
有時候,阿梅能清晰地聽到大強刻意放緩的呼吸,帶著一絲不自然的緊繃。
她知道,他也沒睡著。
可那層窗戶紙,薄如蟬翼,卻又重如泰山,誰也沒有勇氣去捅破。
村里人的眼神,像是一把無形的尺子,時時刻刻在丈量著阿梅的肚子。
最初是善意的探問:“阿梅啊,有啥動靜沒有啊?”
漸漸地,變成了竊竊私語,和背后若有若無的指指點點。
婆婆原本還算和善的臉上,笑容也少了,看她的眼神里,多了些審視和不滿。
有好幾次,阿梅去井邊打水,都能聽到幾個婦人壓低了聲音議論。
“那王大強,看著人高馬大的,怕不是銀樣镴槍頭哦。”
“可惜了阿梅那樣的好身段,白白糟蹋了。”
“再過兩年還生不出,怕是婆家要有想法了。”
這些話,像淬了毒的針,一根根扎在阿梅的心上,疼,卻又無處訴說。
她也曾旁敲側擊地問過大強,要不要去鎮上的醫館看看。
大強總是把臉一沉,悶聲悶氣地甩下一句:“我能有啥毛病!”
然后便一連幾天不跟阿梅說一句話。
阿梅便不敢再提。
她覺得自己就像這院子里那棵半死不活的石榴樹,開過幾次花,卻一次果也沒結成。
風吹雨打,葉子落了又生,可那份結果的期盼,卻在年復一年的等待中,漸漸枯萎。
她開始失眠,常常在深夜里睜著眼睛,聽著窗外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感受著身邊那人的疏離。
孤獨像潮水一樣,將她淹沒。
她也想過,要不就這樣算了吧。
可看看鏡子里自己依舊年輕的臉龐,那份不甘心,又像野草一樣瘋長起來。
她才二十二歲,日子還長,她不信就真的只能這樣守著一口枯井過下去。
她得想個法子,為了大強,也為了自己,為了這個名存實亡的家。
她開始留意村里老人們說的那些土方子,那些關于“延續香火”的秘而不宣的法門。
她心里那點微弱的希望,像風中的殘燭,努力地想再次燃燒起來。
02
那是一個夏末秋初的午后,日頭依舊毒辣,曬得知了都在樹上聲嘶力竭地叫喚。
阿梅端著一盆剛洗好的衣裳,準備晾到院子里的竹竿上,卻被村頭那棵老槐樹下的嘈雜吸引了過去。
幾個上了年紀的婦人,圍坐在一塊大青石旁,手里搖著蒲扇,嘴里也沒閑著。
她們的聲音壓得低低的,像是怕被風吹散了什么秘密似的。
阿梅走近了些,假裝在樹蔭下歇腳,耳朵卻悄悄地豎了起來。
“……要我說啊,還是李家那婆娘有本事,你看她家那口子,以前走路都打晃,最近幾個月,嘿,跟換了個人似的,臉都紅潤了!”一個尖下巴的婦人說。
另一個胖些的接茬道:“可不是嘛,聽說夜里也……”她曖昧地笑起來,引得其他人一陣低低的哄笑。
阿梅的心,像被什么東西輕輕撥動了一下。
“到底是什么靈丹妙藥啊?”有人好奇地問。
尖下巴的婦人壓低了聲音,神神秘秘地說:“還能是什么,就是那……公驢的……”
她最后一個字說得含糊不清,還用手比劃了一下,但阿梅卻像被雷劈中了一樣,渾身一震。
那幾個字,帶著一種原始的、羞人的意味,卻也像一道光,猛地照進了阿梅心底最深的黑暗角落。
她的臉頰有些發燙,心跳也快了幾拍。
那些婦人見阿梅杵在那兒,似乎察覺到了什么,便住了口,眼神里帶著些探究和莫名的笑意,轉而聊起了東家長西家短的閑話。
阿梅落荒而逃般回了家,那幾個字卻在她腦子里生了根,盤旋不去。
接下來的幾天,她像是著了魔。
白天干活的時候心不在焉,夜里更是翻來覆去睡不著。
她鼓足了勇氣,借著送東西的由頭,去問了村里一個據說懂些偏方的遠房嬸子。
那嬸子瞇著眼打量了她半天,才神神叨叨地告訴她,那公驢的器官,確實是男人的大補之物,尤其用烈酒浸泡,取其精華,能讓枯木逢春。
“不過啊,”嬸子頓了頓,意味深長地看著她,“這東西邪性,也金貴,不是那么好弄的。”
阿梅咬了咬牙,她知道,這是她最后的指望了。
她偷偷回了趟娘家,找到了自己的表哥,一個在鎮上屠宰場幫過工的漢子。
表哥聽了她的請求,先是愣住了,隨即臉上露出古怪的笑容,打趣了她幾句。
阿梅羞得滿臉通紅,差點就想放棄了。
但一想到大強那毫無生氣的樣子,想到婆婆日漸冰冷的眼神,她還是硬著頭皮,塞給了表哥自己積攢了許久,本打算扯幾尺新布做衣裳的私房錢。
表哥掂了掂錢,這才答應下來,只說讓她等消息,這東西稀罕,得碰運氣。
等了差不多半個月,在一個下著蒙蒙細雨的傍晚,表哥才托人捎來了東西。
用厚厚的油紙包著,外面還裹了一層破布,沉甸甸的。
阿梅捧著那東西,手都在發抖,像是捧著一個燙手的山芋,又像捧著全家的希望。
她不敢耽擱,趁著大強還沒從地里回來,趕緊把東西藏進了自己的嫁妝箱子底,上面壓了好幾件舊衣服。
夜里,萬籟俱寂,只有窗外秋蟲在不知疲倦地低鳴。
等大強發出均勻的鼾聲,確認他睡熟了之后,阿梅才屏住呼吸,躡手躡腳地溜進了漆黑的灶房。
她沒有點燈,只借著從窗戶縫隙透進來的一點點微弱的月光,摸索著。
從箱底翻出那個油紙包,一層層打開,一股淡淡的腥膻氣味彌漫開來。
阿梅強忍著心里的異樣感,按照嬸子教的法子,用清水仔細地清洗那物件。
然后,她找出了一個以前裝過米酒的半大瓦罐,這瓦罐她早就偷偷洗刷了無數遍,確保里面干干凈凈,沒有一絲雜味。
她把那處理好的東西小心翼翼地放進瓦罐,又從床底下摸出一瓶早就準備好的高度白酒,那是她特意托人從鎮上打來的最烈的燒刀子。
酒液緩緩倒入,咕嘟咕嘟地冒著泡,很快就沒過了那物件,空氣中頓時充滿了濃烈的酒氣和一種難以言喻的特殊氣味。
阿梅找來一塊干凈的厚布,疊了好幾層,蓋在瓦罐口上,又用搓好的草繩緊緊地扎了好幾圈。
最后,她從院墻角挖了些濕潤的黃泥,細細地將瓦罐的邊緣和縫隙全都糊了個嚴嚴實實,不透一絲氣。
做完這一切,阿梅才發現自己后背的衣裳都濕透了,分不清是汗水還是緊張。
她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感覺像是完成了一件天大的事。
她把瓦罐鄭重地捧起來,悄無聲息地放到了床底下最靠里,最陰暗的那個角落,又用幾件不常用的舊棉襖和破籃子巧妙地遮擋住,從外面看,什么也發現不了。
嬸子說過,這藥酒得足足泡上三個月,吸取日月精華,才能發揮最大的效力。
三個月,九十天。
阿梅躺回床上,身邊依舊是大強那熟悉又陌生的身體。
她睜著眼睛,在黑暗中默默地計算著日子。
從這一天起,那個藏在床底的瓦罐,成了阿梅心中最大的秘密,也是她唯一的寄托。
她每天都會在不經意間,往床底下瞟上幾眼,仿佛能穿透那些遮擋物,看到那個沉默的瓦罐。
她的心情,也像那瓦罐里的酒,在秘密的等待中,慢慢發酵,時而充滿苦澀的焦慮,時而又泛起一絲甜蜜的憧憬。
她開始更加細心地照料大強的飲食,變著花樣給他做些據說能“固本培元”的食物,盡管大強依舊是那副不咸不淡的樣子。
阿梅也不惱,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那三個月之后。
那瓦罐,在床下陰暗的角落里靜靜地待著,承載著一個女人最隱秘也最熾熱的期盼。
03
日子像水一樣淌過去,不急不緩。
田里的稻子綠了又黃,黃了又割。
轉眼,兩個多月就過去了。
這期間,家里來了個不大不小的變化。
大強的小弟,十八歲的小軍,從鎮上的技校畢了業,一時沒找到活計,就先回了家。
父母的屋子擠不下,大強便讓小軍暫時住到了他們這邊廂房。
小軍年輕,話多,帶著一股子城里技校染上的活躍勁兒。
他的到來,給這個沉悶的家添了一點點鮮活氣。
阿梅待他也客氣,畢竟是小叔子。
小軍嘴甜,嫂子長嫂子短地叫著,時不時還會從鎮上帶些不值錢的小玩意兒給阿梅,說是在學校門口買的。
大強對這個弟弟,倒是多了幾分兄長的樣子,偶爾會板著臉教訓幾句,但眼神里是關愛的。
阿梅看著他們兄弟倆,心里有些羨慕。
如果她和大強也有個孩子,這個家或許會更熱鬧些吧。
床底下那個瓦罐,成了阿梅心里的倒計時。
她時常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悄悄摸一下那冰涼的瓦罐,感受著那份沉甸甸的希望。
她的心,也隨著日子的臨近,一點點懸了起來。
小軍正是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年紀,飯量大,又好奇。
有時候阿梅在灶房忙活,他會湊過來看。
“嫂子,今天做啥好吃的?”
阿梅只是笑,讓他別礙手礙腳。
在她眼里,小軍還是個孩子。
她所有的心思,都在大強身上,在那即將“功德圓滿”的藥酒上。
那幾天,阿梅的心情有些復雜,既有期待,又有些莫名的緊張。
她想象著大強喝下藥酒之后的樣子,想象著這個家可能會發生的變化。
這些想象,讓她有些臉紅心跳。
04
終于,三個月期滿了。
這天一大早,天剛蒙蒙亮,阿梅就醒了。
她悄悄起身,沒有驚動身邊還在熟睡的大強。
今天是個重要的日子。
她走到床邊,蹲下身,輕輕挪開擋著的雜物,露出了那個深埋已久的瓦罐。
罐口的黃泥已經干裂,透著一股神秘的氣息。
阿梅的心怦怦直跳,像是要從嗓子眼里蹦出來。
她小心翼翼地捧出瓦罐,放在了堂屋的桌子上。
大強是被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弄醒的。
他揉著眼睛走出房門,看見阿梅正對著一個瓦罐發呆。
“一大早的,搗鼓啥呢?”大強甕聲甕氣地問。
阿梅回過神,臉上擠出一絲笑容:“沒啥,收拾東西呢。”
她不能現在就告訴大強,她想等一個合適的時機。
早飯后,大強說鄰村的張屠戶家今天殺豬,約了他去幫忙,中午可能就不回來吃飯了。
阿梅應了一聲,看著大強扛著扁擔出了門。
院子里,只剩下阿梅和小軍。
小軍昨晚跟同學出去玩得晚,這會兒才打著哈欠從廂房出來。
“嫂子,早啊,有啥吃的沒?餓死我了。”他揉著亂糟糟的頭發。
阿梅給他盛了碗粥,看著他狼吞虎咽地吃完。
小軍吃飽了,在院子里伸了個懶腰,看見了堂屋桌上的瓦罐。
“咦,嫂子,這是啥?裝的酒嗎?聞著好像挺香的。”小軍好奇地湊了過去,鼻子使勁嗅了嗅。
阿梅心里一緊,連忙說:“別動!那是給你哥泡的藥酒。”
她想著等晚上大強回來,再鄭重其事地拿出來。
小軍“哦”了一聲,也沒太在意,年輕人對藥酒這種東西通常沒什么興趣。
他晃晃悠悠地說要去找同學玩,也出了門。
阿梅松了口氣,把瓦罐又小心地收回了床底下。
她決定,等晚上,就今晚。
日頭漸漸升高,屋子里有些悶熱。
阿梅心里盤算著晚上的事,有些坐立不安。
臨近中午,日頭最毒的時候,院門突然被敲響了。
咚,咚,咚。
阿梅以為是大強忘記帶什么東西回來了。
她走過去,打開了院門。
門外站著的,卻是小軍。
只見他滿臉通紅,額頭上全是汗珠,連脖子都紅了。
他扶著門框,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
阿梅心里咯噔一下,她看著小軍通紅的臉,還有那急促的呼吸,腦子里“嗡”的一聲,瞬間明白了什么。
她的聲音有些發顫,指著屋里,問道:“你……你是不是喝那個酒了?”
小軍迷迷糊糊地看著她,舌頭有些打結:“我……我不知道那個是什么……嫂子……我難受……你……你幫幫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