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攻城,把西夏從夢中打醒,讓他們知道了東北方的巨大帝國對他們虎視眈眈,他們將在一段時間內無安寧日子。
當時西夏在位的皇帝是夏恒宗李純祐,這是一個性格溫和但是心地清明并且有所作為的皇帝,他延續了父親李仁孝的政策,大力發展生產和貿易,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對外和金國、宋朝都延續了已經簽訂的和平條約,依附于南宋和金國,每年向這兩個國家進貢,換取邊境安寧。太平日久,民生旺盛,祥和不斷。但是在這種沒有過大的內憂外患的條件下,國內逐漸滋生腐敗和驕奢淫逸,統治階級爭強斗富,為了滿足等價增長的欲望,加大力度收集民脂民膏,造成比較強烈的階級對立。項羌人信佛,所以官家拿國家的錢到處修佛寺,不但浪費很多財物和勞力,佛寺還擁有很多特權,這更進一步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和國家與百姓的矛盾。就在這時候,蒙古軍隊來了。
蒙古軍隊第一次攻城的時候,夏桓宗不敢抵抗,城內軍隊自守,最終城破。蒙古人劫掠過后,兩座城池只留下斷壁殘垣和殘尸剩骨,一片凄涼。李純祐借此機會號召國內貴族們集中精力保衛家園,轉移他們對驕奢淫逸的追求。他任命大臣負責修葺被毀壞的城池,大量向民間征兵并展開訓練,把監獄里的囚徒放出來編成軍隊,讓他們立功贖罪。很快,抵御侵略、重振國威成了西夏的社會主題,李純祐也計劃在一定的時機反攻蒙古,以進為退,保障西夏北邊邊境的安寧。
形勢本來在向積極方面發展,但偏偏在這時候,西夏皇室李安全發動了政變。
皇族子弟李安全之父越王李仁友系夏崇宗李乾順之子,仁宗李仁孝的弟弟。除了地位顯赫外,李仁友在仁宗朝平定任得敬分國一事中立有大功。1196年他死后,其子李安全上書桓宗,請求繼承父親的爵位。但遭到桓宗的拒絕,還把李安全降封為鎮夷郡王。于是李安全懷恨在心,開始韜光養晦,并與桓宗的母親羅太后通奸,試圖借助太后的勢力一手遮天。
公元1206年,李安全在羅太后的支持下發動政變,廢掉了桓宗,自己登基做了皇帝。這就是夏襄宗。李純祐被軟禁后不久于該年五月末暴卒,年僅30歲,謚號昭簡皇帝,葬于莊陵。
李安全上位之后,也沒有停止對蒙古帝國的備戰,他除了國內動員,還聯絡金國,希望兩國共同出兵,主動出擊。派到金國的使者還沒有回來,李安全先見到了蒙古來的使者,使者帶來成吉思汗的信件,要求西夏臣服蒙古,每年向蒙古進貢。李安全拒絕了蒙古人的要求。不久之后,出使金國的使者也回來了,金國同意聯軍出擊,于是,夏金使者你來我往,商討進攻蒙古的大計。
然而成吉思汗的目的根本不是想要貢品,他明知西夏不會同意,不過是找個征伐的借口而已。事情一如所料,西夏拒絕,成吉思汗早已準備完畢,他親自率領軍隊南下。而這時候,夏金兩國還在為了聯盟中各自的付出討價還價,聯盟遠未形成。
蒙古軍來到西夏邊防重鎮,位于狼山隘北口附近的翰羅孩城。翰羅孩城處于進出西域的中道,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成吉思汗在籌劃進攻西夏的時候,就已經覬覦西域,所以把翰羅孩城作為首選城市。經過近兩年的準備,作為邊境城市的翰羅孩,西夏已經布置了大量的兵力,修筑了足夠的防御工事。西夏軍隊早已探知蒙古軍隊的到來,堅壁清野,嚴陣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