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故事人物、時間、地點、情節、配圖均為虛構,與現實無關,請理性閱讀!
“老師!聽說您崴了腳,有什么事都能來找我幫忙,還有,關于您家那塊地,我有情況告訴您……”
張福年看著遠房親戚趙家老二發來的消息,心中猛然升起一絲不安。
他家的地怎么突然成了焦點?難道,這其中還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
就在這時,院子傳來了一陣腳步聲,有人用力敲了敲大門。
張福年掙扎起身,他聽見了村支書的聲音:“張老師!出大事了!”
01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簾縫隙灑進屋內,張福年習慣性地六點準時起床。
作為一名退休教師,73歲的他依然保持著規律的作息。
他慢條斯理地疊好被子,拿起床頭柜上老伴王淑芬的照片,輕輕擦拭。
"老伴,今天又是新的一天。"張福年輕聲說道,嘴角掛著淡淡的笑容。
自從兩年前老伴離世后,這棟小院就只剩下他一個人。
早飯很簡單,一碗小米粥,兩個小菜,一個饅頭。
張福年不喜歡麻煩,但對生活品質仍有堅持。
就在他剛坐下準備吃飯時,院子大門被推開了。
"老張!吃早飯呢?我給你帶了剛出爐的燒餅!"王大力中氣十足的聲音傳來,不等回應,人已經站在了廚房門口。
張福年微微皺眉,但很快恢復平靜:"大力啊,你來了。我剛做好早飯,你也吃點?"
"不用不用,我吃過了。"王大力大大咧咧地坐下,"我這不是惦記著你一個人住不方便嘛,順道來看看。對了,你家那個漏水的水龍頭修好了沒?要不我找人給你看看?"
"已經修好了,昨天叫了修理工。"張福年淡淡地說。
"那屋頂的瓦片呢?前天下雨,我看你家上面有點問題。"王大力不依不饒。
張福年放下筷子:"大力,謝謝你的關心,但我能處理好自己的事。"
王大力似乎沒聽出老人語氣中的疏離,繼續喋喋不休:"老張啊,你這么大歲數了,孩子們又不在身邊,有什么事就跟我說。親戚之間就該多走動,多照應!你看你兒子女兒,一個在省城,一個在國外,多久才回來看你一次?"
張福年不動聲色地轉移話題:"你今天不上班嗎?"
"哦,對,我得趕緊去。"王大力看了看表,起身道,"那我先走了,下午再來看你!"
送走王大力,張福年長舒一口氣。
他欣賞熱心腸,但王大力這種過度介入的關心,反而讓他感到疲憊。
下午,張福年在小院里澆花時,手機響了。是女兒張蕾的視頻電話。
"爸,今天感覺怎么樣?"屏幕上,張蕾笑容溫暖。
"挺好的,別擔心。"張福年簡單回答,卻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
"我看您氣色不錯。家里的智能監控系統還好用嗎?"
張福年點點頭:"挺好的,不過有時候還是不太會操作。"
"沒關系,有問題隨時問我。爸,我下個月要回國了,到時候住您那兒,好嗎?"
"好啊,你回來就好。"張福年眼中閃過一絲期待,又補充道,"不果你忙的話,也不必專門來看我。"
通話結束后,張福年望著院子里的花草出神。
他的兒女雖然不常回家,但每周都會視頻聯系,定期安排人送菜送飯,還在家里安裝了智能系統。這種不打擾卻時刻牽掛的關心,讓他感到踏實又自在。
正想著,鄰居劉嬸從院墻外探出頭來:"老張,你知道嗎?趙家兄弟又資助了村里三個貧困學生上大學!那家人真是有善心,也不張揚。"
提到趙家兄弟,張福年眼中閃過一絲敬意:"他們是好人家。"
劉嬸八卦地壓低聲音:"不過他們對你可真是特別,聽說每年都托人送東西來,還幫你修繕房子。你們到底什么關系啊?"
張福年只是淡淡一笑:"遠房親戚而已。"
劉嬸還想追問,但看到張福年平靜的表情,也就識趣地轉移了話題。
02
午后的陽光慵懶地灑在小院里,張福年坐在藤椅上,翻閱著一本老相冊。
照片里是幾十年前全家福,那時孩子們還小,老伴還在,全家人其樂融融。
"叮鈴鈴——"門鈴響起,打斷了張福年的思緒。
來的是他的小姨子李大妮。
她提著大包小包闖進來,嘴里還念叨著:"姐夫,我給你帶了些新鮮蔬菜和水果,超市剛上的,可貴了。還有這個補品,對你這個年紀的人特別好..."
張福年感激地接過東西:"大妮,你總是這么客氣,太破費了。"
李大妮直爽地擺擺手:"跟我還客氣啥?我姐不在了,照顧你是應該的。"她環顧四周,皺眉道,"你這屋子也該好好收拾收拾了,要不我幫你請個保姆?"
"不用,我自己能照顧好。"張福年婉拒道。
李大妮嘆了口氣:"你這人,就是太要強。孩子們也是,一個個工作忙,也不常回來看看你。我覺得親戚之間就應該多走動,像王大力那樣天天來看你多好?"
張福年笑而不語。他知道李大妮是好意,但他對"親情"有著自己的理解。
送走李大妮后,張福年接到了兒子張明的電話。
"爸,最近身體怎么樣?"張明的聲音里透著關切。
"挺好的,你工作別太累。"
"嗯,對了,我讓物業每周去幫您打掃衛生,您別拒絕啊。"
張福年想起李大妮剛才的話,忍不住問:"明啊,你和小雨什么時候能回來看看?"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下:"爸,最近項目比較緊,可能要再等等。不過我們下個月會安排阿姨每天去給您做飯..."
"不用了,我自己能行。"張福年打斷兒子,"你們忙你們的,不用特意為我安排。"
掛了電話,張福年走到院子里。
他突然想起了遠房親戚趙家兄弟。
十年前,當他老伴生病需要大筆醫藥費時,正是這對素日不常往來的兄弟伸出了援手。
他們從不過問回報,也不頻繁打擾,但每次家里有困難,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親戚之間最舒服的來往,未必是經常聚會吃飯。"張福年輕聲自語。
晚飯后,張福年習慣性地散步到村口的小廣場。
這里常有老人聚集下棋聊天。他剛坐下,就聽見王大力洪亮的聲音:"老張來了!來來來,坐這兒!"
張福年剛坐下,王大力就湊過來低聲道:"老張,你知道嗎?村東頭的老李家鬧矛盾了,兒子一年不回家看老人,還嫌老人啰嗦...哎,現在的年輕人啊..."
"每個家庭情況不同,外人不好評判。"張福年平靜地回應。
王大力不以為然:"我看啊,就是不孝順!像你家明子和蕾子,雖說不常回來,但至少有個王大力天天照應你,你還算有福氣!"
張福年微微皺眉,沒有接話。
王大力這番看似關心的話,總讓他感到不舒服。
他忽然想起多年前老伴常說的一句話:"真正的親情,不在于表面的熱鬧,而在于心與心的默契。"
散步回來的路上,張福年遇到了多年未見的趙家老大。
兩人寒暄幾句后,趙老大遞給他一個信封:"這是我弟托我給你的,說是他孩子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復印件,想讓你這個老師看看。"
張福年接過信封,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趙家兄弟雖是遠親,卻始終記得他曾是教師,尊重他的專業和閱歷。
這種恰到好處的距離和尊重,正是他理想中親戚關系的模樣。
回到家,張福年坐在燈下,思緒萬千。
他的老伴生前也常說:"親戚之間,要的是真心,不是表面功夫。遇事不推諉,平時不打擾,這才是最舒服的相處之道。"
03
清晨,張福年起床時不慎扭傷了腳踝。
疼痛讓他難以行動,只能拄著拐杖艱難地挪到客廳。
他猶豫著要不要告訴兒女,但又不想讓他們擔心。
"張老師!張老師在家嗎?"院外傳來鄰居劉嬸的呼喚。
"在,門沒鎖。"張福年回應道。
劉嬸推門進來,一眼就看到了張福年的異常:"哎呀,您這是怎么了?"
"沒事,早上不小心扭到腳了。"
"這可不行,得趕緊看醫生!"劉嬸立刻掏出手機,"我這就叫我家老頭子開車送您去醫院。"
張福年想拒絕,但疼痛讓他不得不接受幫助。劉嬸一邊安排車,一邊問道:"要不要通知您兒子女兒?"
"不用,小傷而已,別讓他們擔心。"
劉嬸遲疑了一下,還是私下通知了張明,認為兒子應該知道父親的情況。
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只是輕微扭傷,回家休養幾天即可。
回到家后,張福年剛躺下沒多久,王大力就風風火火地闖了進來。
"老張!聽說你摔倒了?嚴重嗎?"王大力聲音洪亮,臉上寫滿"關切"。
"小事,扭傷而已。"張福年淡然回應。
王大力坐下來,眉頭緊鎖:"你看,我就說嘛,你一個人住多不安全。你兒女也真是的,連個電話都不打來問候。哎,現在的年輕人啊..."
張福年心中不悅,但表面平靜:"他們工作忙,我沒告訴他們。"
"那更不像話了!老人出事了都不知道?我要是你兒子,肯定天天陪在你身邊!"王大力越說越激動。
正當張福年不知如何回應時,門鈴響了。
是一位陌生的年輕人,自稱是醫院派來的護工,說是要照顧張老師幾天。
"我不需要護工,誰安排的?"張福年疑惑地問。
年輕人掏出手機,上面是一條微信:"爸,我已經安排好了護工,請您配合。您的安全最重要,我們正在趕回來的路上。——張明"
張福年眼眶微濕。原來兒子已經得知消息,并立即做出了安排。
王大力見狀,神色略顯尷尬:"哦,原來是你兒子安排的啊...那...那我先走了,有事再來看你。"
送走王大力后,張福年靠在沙發上,思緒萬千。
晚上,張明和妻子林小雨匆匆趕到,帶來了各種營養品和醫療用品。
"爸,您怎么樣?我們聽到消息就立刻趕過來了。"張明關切地問道。
"小事情,不用大驚小怪。"張福年故作輕松,但心里卻感到溫暖。
林小雨細心地幫公公換好藥膏,又準備了一桌可口的晚飯。
飯桌上,張明提出要請長期護工照顧父親,卻被張福年婉拒了。
"我自己能行,不用那么麻煩。"
"爸,您這么大年紀了,萬一再出事怎么辦?"張明憂心忡忡。
"明啊,我知道你們心疼我,但我更喜歡自己的空間。"張福年認真地看著兒子,"親情不在于每天都黏在一起,而在于心里時刻惦記,遇事不推諉。你們工作忙,有自己的生活,我理解。只要關鍵時刻能出現,平時不用刻意打擾。"
張明沉默了一會兒,似乎明白了父親的心思:"爸,其實我們一直很愧疚,沒能常陪在您身邊..."
就在這時,院子里傳來一陣嘈雜聲。
張福年一家走出門,看到王大力正帶著幾個村民站在院子里,臉色異常嚴肅。
"張明啊,你們可算回來了!"王大力上前,聲音里帶著幾分責備,"你爸這次摔倒,幸虧有我們這些親戚鄰居照應,否則后果不堪設想啊!"
張明皺眉,正要解釋,張福年卻拉住了他。
王大力繼續道:"老張啊,我聽說你那塊祖傳的地皮要賣?我覺得應該留給子孫后代啊!要不..."
張福年驚訝地抬頭:"誰說我要賣地?"
王大力神色一滯,但很快說道:"哦,可能是我聽錯了。不過既然提到了,我倒是認識個買家,價錢公道..."
張明擋在父親面前:"王叔,我爸沒說過要賣地。現在他需要休息,您改天再來吧。"
送走王大力一行人后,張福年若有所思。
他總覺得王大力今天的表現很反常,似乎另有目的。
夜深了,張福年躺在床上,回想著今天發生的一切。
兒子女兒的及時出現,王大力的反常舉動,還有那些素日不常往來卻在關鍵時刻默默相助的親戚...他忽然明白,親情的真諦不在表面功夫,而在于彼此心中的位置。
正當他即將入睡時,手機突然收到一條短信。
是遠房親戚趙家老二發來的:"老師,聽說您扭傷了腳,需要什么幫助隨時說。對了,關于您家那塊地的事,我有些重要情況要告訴您..."
張福年猛然驚醒,心中升起一絲不安。
他家的地怎么突然成了焦點?難道,王大力和趙家兄弟都知道些什么他不知道的事?
就在這時,院子里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有人用力敲響了大門。
張福年掙扎著起身,卻聽到門外傳來了村支書緊張的聲音:"張老師,快開門!出大事了!"